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

2017-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4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图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份状式,右下角为官代书戳记徐忠明现在

  图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份状式,右下角为官代书戳记

  徐忠明

  现在,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其实,这有些“厚污古人”——

  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到了今天,也一样。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但是,据我这些年来的阅读发现,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对法律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在意,或者说他们是非常在意法律的。

  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

  明清时期,老百姓在意法律,来自几个方面的因素。

  在朱元璋时期颁行的《大明律》里,即有“讲读律令”的条文。这条规定,不仅是针对官员的,也是针对老百姓的。对官员来说,不但要讲读律例,而且还要通晓律意;否则,将会受到制裁。对老百姓而言,如能通晓律例,在普通犯罪时,即可免罪一次。清代也有这样的律文。

  另外,朱元璋对于《明大诰》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谢应芳《龟巢集》卷八载有“读大诰作巷歌”语云:“挂书牛角田头读,且喜农夫也识丁。”这里的“挂书”之“书”,即《明大诰》。同书卷七尚有“周可大新充粮长”七绝一首,语曰:“田家岁晚柴门闭,熟读天朝大诰篇。”足见,《明大诰》流传之广泛,以至牧童、农夫都在习读《明大诰》这部明太祖“钦定”的特别法。

  与此同时,在通衢要道和众人聚会的地方,还会张挂相应的法律文本,以便老百姓知晓法律。有时,老百姓还因不知道法律而被官府免于处罚的。《明实录》记有永乐二年的一个有趣故事:大理寺官员奏:“市民以小秤交易者,请论违制律。”皇帝问工部官员:“小秤之禁已申明否?”答曰:“文移诸司矣。”又问:“榜谕于市否?”答曰:“未。”皇帝就说:“官府虽有令,民固未悉知之。民知令,则不犯;令不从,则加刑。不令而刑之,不仁。其释之。”

  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例如,被学者称为“日用类书”的大型书籍,属于民间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版本很多。可是,它们往往相互抄袭,不仅鲁鱼豕亥,错谬百出,而且纸质低劣,印制恶滥。而其原因,显然是为了满足普通百姓的需要。另外,明清时期还有很多商业用书。除了介绍商业知识,也会介绍一些法律知识与文书知识。原因很简单,商人要做买卖,当然要订契约。

  不可忽略的是,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同样不乏法律故事。甚至,在儿童的识字课本中,也会介绍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例如,晚清刘树屏编撰、吴子城绘图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书,对“斩”和“绞”等刑罚,不但作了字面上的释义,而且还配有图像,非常直观,便于儿童识字和记忆。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老百姓不在意法律,那么以“射利”为志业的书商,为什么要去编那些法律书籍?甚至要去做盗版的事情呢?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版权法,但著作权的意识还是有的。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只要有阅读法律书籍的人,那就一定会有读者市场,也一定会有购买法律书籍的人,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阅读法律书籍,当然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说到买书,自然涉及书籍的价格。虽然晚明以来中国的书籍出版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书籍的价格并不便宜。在清朝,一套印制精美的《红楼梦》要花多少钱呢?大约要20两银子。那20两银子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约是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因此,买得起《红楼梦》的,恐怕是有钱人和读书人。在晚清,知县杜凤治说,自己看到一套《大清律例》,价格是18两银子,因嫌贵而没买。比较而言,之所以“日用类书”多是盗版作品,而且大多印制恶滥,无疑是为了降低成本;一套卷帙浩繁的“日用类书”,只卖一两银子,可见是为了满足普通老百姓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说,当时的老百姓对法律是非常在意的。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是一个“诉讼社会”,讼师非常活跃,诉讼率也日趋高涨

  著名的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在《近代化与法》一书中,曾经专章讨论了日本人的法律意识。从诉讼率的视角,考察了日本人的法律意识。在他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的诉讼率低,那么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就弱;如果诉讼率高,那么法律意识就强。因为老百姓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才会去打官司。因此,诉讼率跟法律意识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正向的关系。

  中国古人的诉讼意识是怎样的呢?读过《水浒传》的人,可能还会记得:武大郎被潘金莲、王婆、西门庆合谋害死后,武松出差回来,看到自己的大哥突然死了,觉得很诧异,就去调查取证。刚开始,武松想走司法程序,就去找卖鸭梨的郓哥,盘问他怎么回事儿;接着,又找到了仵作行的团头何九,取了武大郎的骨头以及西门庆的贿金。取证后,武松找了一个陈代书,请他写状子,因为代书是专门帮别人写诉状的行家。之后,武松再去县衙告状。可是,县衙里的胥役因为收了西门庆的贿赂,就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诉讼。到最后,武松只得采取“私力救济”的办法,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说中的武二郎,对诉讼程序并不陌生,故而整个行动有板有眼;至于复仇杀人,乃是被逼无奈。这是否意味着,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具备比较良好的法律意识呢?我的答案:是。实际上,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诉讼已经不陌生了。也因此,有学者声称,明清时期,中国已经是一个“诉讼社会”。可以用来佐证“诉讼社会”的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讼师非常活跃。讼师不仅在城市开设歇店,招徕生意,而且还出没于穷乡僻壤,甚至还搭建了跨区域的业务网络。能干的讼师,可以置起家业,即使“菜鸟”讼师,也能养家糊口。试想,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绝无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

  二是“官代书”制度的形成。官府设置官代书,有两种功能:(1)帮诉讼两造(专指涉及诉讼关系的原告和被告)写状子;(2)通过官代书来抑制讼师。不过,由于官代书的法律素养不佳,考试的录取标准,只是粗通文墨而已,因此他们很难起到遏制讼师的预期效果;相反,讼师文化素养较高,脑子也够机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官代书提供法律服务,两造还是要找讼师帮忙写状子。

  三是诉讼率的日趋高涨。以乾隆时期为例,全国设置了约1500个州县,人口约有三亿,平均每个州县约有20万人。那么,每个州县要审理多少个案件呢?大约一两百个案件。当时的家庭规模,是五口之家。每年约有二百个家庭会有一起诉讼案件;10年下来,约20个家庭即有一起诉讼。可见,这个比例不低。如此多的家庭卷入诉讼,如果没有法律意识和诉讼意识,怎么可能!

  四是限制诉状的字数。由于“放告日”提交州县衙门的状子很多,一年甚至会有数以万计的状子;其中,绝大多数是“催词”和“投词”一类的文书,以至于州县牧令根本看不过来,就想出了限制诉状字数的招术,以便节约牧令的时间。因为州县牧令负责辖区的所有事务,一忙起来,时间就不够用。那么,诉状的字数究竟多少才算合适呢?各地不同,基本上是在150-300字之间。如果以一万份诉状来计算,累计约有150万-300万字之多。足见,牧令要读完这么多的状子,所花费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

  性情温和、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诉讼案件

  人们通常会说:中国人性情温和,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社会;而且,儒家特别倡导“无讼”的社会理想。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诉讼案件呢?从抽象层面来看,这些说法固然不错。然而认真思索起来,它们又有不小的问题。这是因为,老百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个个都是“君子喻以义”的;相反,因物质资源匮乏而导致的生存压力,势必产生“小人喻以利”的现象。在《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中,作者曾说:在中国农民的眼里,每一粒稻谷都是珍贵的。在这种情况下,当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诉诸衙门也就不可避免。要之,君子道德与无讼理想,一旦遭遇物质利益的挑战,也就难免落荒而逃。

  甚至,当我们读到帝国官方关于“调处息讼”的话语和渲染时,亦切不要以为,这完全是对于“无讼”理想的追求。实际上,它更有可能是由于州县牧令忙不过来,乃至是因“自图安逸”而拒绝受理案件。毕竟,明清时期的牧令,不像现在的法院,他们是瞿同祖先生所谓的“一人政府”,必须承担征收赋税、官学教育、社会治安、灾荒赈济、公共工程,等等的各项事务;甚至,牧令晚上还要打着灯笼跟衙役一起巡查城里的治安。即使以司法实践来讲,他们要负责缉捕案犯、检验尸伤、勘查现场、审理案件、管理牢狱等事。除了审理数以百计的民事案件,还要审理十起八起的命盗案件。像广东省的南海县,一年发生的刑事案件就很多,清代知县杜凤治在日记(杜凤治日记逐日记录了同光年间所在地方的风土民情、官场风气、上下关系、办事规则、基层断案过程,几至“事无巨细”;记载了自己的出入行藏和对朝政世事的联想心得,几至“感慨良多”。所记甚至连四时变化、阴晴圆缺也无一遗漏,这就使他的日记成为研究晚清基层社会以及地方官场的珍贵史料)中曾经提到,单是强盗案件,一年就有80来起;一次执行死刑,也有17人之多。与南海相比,番禺稍微好些,命盗案要少一半。这样一来,国家法律与州县牧令倡议“无讼”的社会理想,要求民间自行解决词讼案件和笞杖案件,均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而非一味地道德宣示。

  要而言之,无论是宣传法律知识与阅读法律书籍,抑或是民间社会常态的诉讼实践,都在说明中国古人的法律意识和诉讼意识皆不弱。仍须指出,由于明清中国尚处在农业社会,也是一个乡土社会,虽然市场经济已经很活跃,人们的社会流动也很频繁,但是,毕竟与现代社会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以现在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诉讼意识来衡量。否则,即会出现“厚污古人”之事。

  (作者为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名词解释

  日用类书

  在明清时期,民间曾流行着一类风格独特的书籍,其中所收的内容均系摘抄汇编而成,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通俗知识被予以分类收集,几乎无所不包,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婚丧礼仪……甚至连青楼风月亦有专文,堪称是当时百姓的生活指南。也正是基于此点,日本学者仁井田升将之称为“日用百科全书”,而后为酒井忠夫改以“日用类书”之名,并为学界沿用至今。在此类鄙俗史料所录的文字内容之中,也包含着诸多法律知识,其中主要为关禁契约、讼学知识与律学内容三大类。

  放告日

  放告日也叫“词讼日”,就是限定民间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日期才可以起诉。这是一种“土政策”,当然不可能会有全国统一的日期,不过到明末清初时,大多数州县都为“三六九放告”,即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为放告日,允许百姓当面向州县长官提起诉讼。晚清大多数州县进一步压缩为“三八放告”,每月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为放告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
图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份状式,右下角为官代书戳记徐忠明现在,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其实,这有些“厚污古人”——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到了今天,也一样。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但是,据我这些年来的阅读发现,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对法律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在意,或者说他们是非常在意法律的。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明清时期,老百姓在意法律,来自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朱元璋时期颁行的《大明律》里,即有“讲读律令”的条文。这条规定,不仅是针对官员的,也是针对老百姓的。对官员来说,不但要讲读律例,而且还要通晓律意;否则,将会受到制裁。对老百姓而言,如能通晓律例,在普通犯罪时,即可免罪一次。清代也有这样的律文。另外,朱元璋...
· 看古代中国人的“冰”术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纬度都不算太高,夏天往往酷热难耐。在没有空调、电风扇、冰箱等现代设备以前,古代人是怎样熬过夏天的?可想而知,绝大部分人面对炎炎夏日都只能以勤洗澡、穿薄衣服、吹穿堂风的方式硬扛,只有少数人能凭借着强大的权力或财力,搞到些冰块之类的消暑用品来对抗大自然。他们的冰块是从哪儿来的?用冰块可以怎样消暑?跟当代城市居民的空调小屋相比,制冷效果如何?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即开始用冰消暑,《周礼》中即有在容器“冰鉴”中保存冰块的记载。冰鉴是用木制或青铜制造的箱子,大口小底,底部有直径很小的排水口,可在冰融化后直接排出冷水,以供使用。春秋时,还有一位叫子冯的楚国士大夫,为了装病以避免被楚王封官,竟在炎炎夏日盖着被子躺在垫有大冰块的床上睡觉,堪称“开空调盖棉被”的古代先驱。而在现代制冷技术发明前,要像子冯一样在夏天使用冰块,只能在寒冷季节采集自然冻结的水体,并予以保存,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应被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古代将军
很多朋友经常讨论中国历史上那位将军武力最霸道、谋略最出色、心机最慎密、胸襟最广阔。古人以作古,当然是任由我们评说,主席也赋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呀,当我们还在争论谁才是真正的武圣、谁才是三国中最有远见的谋士、赵云到底是男是女的时候。很多真正应该被我们记住的人却被我们慢慢的忘记。写下这个帖子看看大家是否还能记住历史上的这些为中华民族作出过贡献的优秀将领。1、中国运动战的祖师-李牧:看过《寻秦记》的朋友对这位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运动战鼻祖的记忆一定异常深刻把,当时赵国面对其他诸侯国家的战争威胁,同时又要独立承担一个此前中华民族从未战胜过的对手-匈奴的巨大压力。在李牧被贬戍边后,一方面严整军备,另一方面采用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战术,逐步将匈奴诱入陷阱,在后来的决战过程中,与匈奴真正的作战仅一次,便全歼当时...
· 古代中国人到底长啥样?
关于人的长相,中国民间有“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一说。对此,鲁迅曾在一篇名为《南人与北人》的短文中写道:“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厚重。”为了准确描述出中国人祖先的外貌特征,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分析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34处考古遗址出土的309例人头骨样本。她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生活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人类有明显的相貌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秦岭和长江为我国古代居民体质特征差异的分水岭。吴秀杰的这一研究结果今年7月发表在《国际骨骼考古学》杂志上。从骷髅里“端详”祖先的模样在吴秀杰的办公室里,常年伴随着她的是橱窗里的好几排“骷髅头”,这些“摆设”让前来访问的很多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对此,她笑着解释说,“这些都是模型!真正的原始人头骨很少有保存完整的,因此数量极少,而且一般都收藏在博物馆里。研究人员平时用的大都是依据这些藏品所...
· 香药的日常生活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香药,汉初已派使者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赴异国搜求香药,珍宝异物,外国来贡者亦有之。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辛追手握香囊,官椁内置大量茅香、良姜、桂、花椒、辛夷等香药,起着对尸体防腐的作用。《汉书》载:“武帝时月氏国贡返魂香。”唐无名氏《谱》云:“天汉三年(前98年)月氏国贡神香,后长安大疫,宫人得疾者烧之,病即差。”隋唐至宋,香药除用于医药外,主为宫廷、权贵、豪绅之奢侈品。《清明上河图》中的香药生意汴梁城繁华的十字街在《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前方十字街头,有“刘家上色沉檀拣(揀)香铺”,门前立招高大明显,下方“铺”字被门前一手推独轮车所遮掩,大门上方大横匾额上有“刘家沉檀□□丸散□香铺”,推测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香铺,可能大宗交易之外还有零售。刘家上色沉檀揀香铺/大门上方牌匾“刘家沉檀□□丸散□香铺”(牌匾中有几个字无法辨认)孙羊正店是一个大酒楼,四层高楼,门前挂着四个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