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清代那些“作弊入刑”案:有官员死于“高考”

2017-06-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6
转发:0
评论:0
清代那些“作弊入刑”案:有官员死于“高考”,我国“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就要来临了,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

   我国“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就要来临了,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其实,历朝历代,对“高考”舞弊者,都是严惩不贷的,就拿清朝来说吧,那些被处理,甚至死于“高考”作弊案的大小官员,真的不计其数。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在光绪年间的浙江乡试舞弊案众所周知。虽然周福清因为“关节未成,赃未与人”以及“投案自首”,幸免于难,只落个“斩监候,秋后处决”的死缓之刑,但鲁迅父亲周伯宜从此被剥夺了应试权利,最后忧郁而死,家道破落。

   我说周福清是幸运的,古代的“死缓”与现在的“死缓”不同,现在的“死缓”一般不会执行,而古代的“死缓”秋后必须执行。周福清能让光绪在秋后改变主意,不能说不是他的造化,这起“高考”舞弊未遂案,也算创下了历史之最,光天化日之下,把银票当着副主考的面送到主考官手中,并且还是顶风作案,置朝廷三令五申的考试纪律于不顾,判个“死缓”,处罚算是轻的。纵观清朝的“高考”舞弊案,没有几个不是立即杀头。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不但身为同考官的大理左右评事李振邺、张我朴,国子博士蔡元禧等人,因为“爵高者必录,爵高而党羽少者摈之;财丰者必录,财丰而名非夙著者又摈之”被斩首,而且被中举的考生田耜等人也被杀头,不仅如此,他们的父母、妻子皆遭流放,家产也被全部没收。这就是清代第一个科场大案,惩罚可谓严厉矣。

   但是,这些人的鲜血,并没有刹住“高考”舞弊的歪风,就在同年八月,江南乡试又一场舞弊案不但让主考方猷、副主考钱开宗身首异处,其他18名同考官除卢铸鼎已死之外,叶楚槐、周霖等17人皆被处以绞刑。“血肉狼藉,长流万里”,主考、同考无一人活命,这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科江南乡试,录取的除了苏州13人,其余大多是扬州盐商子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有受贿嫌疑,于是有人将纸糊“贡院”二字改为“卖完”。乾隆皇帝派人一查,果然如此,结果除巡抚叶九思已经病故,泾县知县陈天立畏罪自杀外,副主考赵晋、句容县知县王曰俞、山阳县知县方名被判斩立决,考生吴泌、程光奎以及当事人余继祖、员炳被判绞监候,秋后处决,主考左必蕃、总督噶礼因失察被革职。

   乾隆十八年(1753年)恩科会试,考生曹咏祖与监试官蔡时田因为作弊被处死;嘉庆三年(1798年)湖南乡试,考生傅晋贤和科场书吏樊顺成又被判了死刑。

   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在顺天(北京)乡试中,因戏子平龄“朱墨不符”中了第7名而引发的“高考”舞弊案,共有91人受到处罚,其中5人处斩,3人充军。牵涉之广,绝无仅有;官职之大,也是历史之最。于菜市口开刀问斩的主考官柏葰是清朝一品大员、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位居宰相,官至人臣极鼎。但按照清朝的法律,咸丰也只能挥泪斩柏葰。

   所谓“朱墨不符”,就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的两套卷子,一套是考生本人在场内用墨笔缮写的答卷。为了防止考官认识考生的笔迹徇私作弊,再由誊录人用朱笔将应试人的原卷誊抄一遍交给考官批阅。用心可谓良苦。为平龄作弊的当事人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做了手脚,以致把主考官柏葰牵连进去,丢了性命。

   还有一件也是创下历史之最的“高考”舞弊案,被杀的主考官俞鸿图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

   清朝雍正年间,俞鸿图担任湖北乡试主考官。按规定主考官是不准带家属的,但死了老婆的俞鸿图刚娶的年轻媳妇林氏水性杨花,施展媚术留在俞鸿图身边。俞鸿图有天酒醉在林氏面前,中了林氏的圈套。泄露的考题被林氏和情夫高价售出,事情败露,雍正皇帝闻之勃然大怒,下令将俞鸿图就地腰斩,以正视听。

   事后雍正听说俞鸿图腰斩时的惨状,目不忍睹,动了恻隐之心,决定“由今始,废除腰斩刑”。俞鸿图拿生命废除了从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实行到雍正年间的腰斩酷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详细揭秘古代考试作弊的处罚有官员死于高考
考试作弊自古以来都是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的。在我国古代,为了防止作弊行为,采用“朱墨不符”的政策,就是在科举考试时的两套卷子,一套是考生本人在场内用墨笔缮写的答卷。为了防止考官认识考生的笔迹徇私作弊,再由誊录人用朱笔将应试人的原卷誊抄一遍交给考官批阅。我国“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就要来临了,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其实,历朝历代,对“高考”舞弊者,都是严惩不贷的,就拿清朝来说吧,那些被处理,甚至死于“高考”作弊案的大小官员,真的不计其数。鲁迅的爷爷周福清在光绪年间的浙江乡试舞弊案众所周知。虽然周福清因为“关节未成,赃未与人”以及“投案自首”,幸免于难,只落个“斩监候,秋后处决”的死缓之刑,但鲁迅父亲周伯宜从此被剥夺了应试权利,最后忧郁而死,家道破落。我说周福清是幸运的,古代的“死缓”与现在的“...
· 揭秘古代高考作弊“神器”:学学古人怎么作弊!
现在的高考,一般都是在各城市就地考试,十分方便。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和殿试在京城进行,大都远离考生们的家乡。一般三年考一次,所以,临行前,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带充分。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件古代“高考必备”。墨斗笔。这种墨斗笔差不多就是古代考试的专用笔,笔头上有个椭圆状储藏盒,能够储藏一些墨。因为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主要考八股文,在字数上有相当的要求,所以,要是带的墨不够的话,可以把墨斗里的墨临时挖出来备用。赶考书箱。古代考试的题目一般限定在“四书五经”中,基本上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备上一个书箱,藏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赶考专用书箱,一般精致而小巧,底板有夹层,可以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进去以备不时之需。考生夹带。古代有一项“高考神器”夹带。夹带是科举考试下较为流传的一种作弊“文化”。虽然官府对作弊严查,甚至还有严酷的惩罚措施,但也挡不住考生对功名利禄那诱人的向往...
· 清代官员师范
简要介绍: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人物生平: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师范少即博学,下笔千言立就。年二十一,以中本省乡试第二名入都,诸先达巨公虽咸叹为国士,卒不获遇。便挑补剑川学博。后以军功保授望江县知县。时值西南用兵,军事繁剧,州郡承应,恒惧不给,而先生以闲曹受当时知,委理州事,措施裕如,且出奇策济饷,一时赖之。及莅任,察奸靖匿,务除民害;复志在整饬风俗,敦礼节,兴学校。士有长者,誉之如恐不及,岁损数百金资书院诸生,而时考其学之进退,亲为讲论辨析,勤勤不倦。并...
· 解密清代官员的收入:除了固定年薪还有“规费”
闲时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和县吏工资收入差距特别大,县吏工资收入十分微薄。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大多数县未设巡检司)。知县年俸45两,加养廉银600两,计645两;巡检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90两,计121.52两;典史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80两,计111.52两;教谕、训导年俸各40两,这二位文教官员也许是没有腐败的条件,而没有养廉银。县衙分设快、皂、壮“三班”和吏、户、礼、兵、刑、工等部门,加上巡检司、典史署和教谕、训导署“四大班子”,共有衙役77名。除8名“民壮”(重体力劳动者)和6名弓兵(技术兵)每人年薪8两外,其余63名占衙役总数82%,每人每年仅有6两,这些人包括门子(门卫)、皂隶(警务人员)、马快(特警)、仵作(法医)、轿伞肩夫(服务人员)、禁卒(狱警)、铺役(邮...
·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
原文标题: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者:轻者罚款重者充军核心提示:“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古代科举考试作弊工具:微缩书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彭胜发,原题:古代高考作弊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种种方法不胜枚举。为防止考生偷偷携带数据进入考场,官方专门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负责搜身的兵勇。可这样的安排依旧难免产生士兵与考生相互勾结,各取其利的现象。这个时候准考证便应运而生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