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海南仡隆人的哭嫁和捡骨葬风俗

2017-06-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8
转发:0
评论:0
海南仡隆人的哭嫁和捡骨葬风俗,新娘子“哭嫁”仡隆人的婚姻习俗颇有特色。一般来说,仡隆人缔结婚姻的过程分几道固定

新娘子“哭嫁”

仡隆人的婚姻习俗颇有特色。一般来说,仡隆人缔结婚姻的过程分几道固定的程序,按其先后可分为:说亲→报命→定吉日→哭嫁→回娘家等阶段。

男方看上了哪家的女儿,就托媒婆送酒、肉、饭到女家进行口头说亲。由女方家庭收下,然后家族人坐在一块商讨,最后由媒婆转给男方答复。

报命,又称红纸合命,如果女方同意这门婚事,就把女子的生辰八字包在红纸中,由媒婆送到男方家里,男方家的长辈将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一同送给算命先生看此二人是否可以相合。如果生辰八字相合,便可定下婚事。

所谓定吉日,定下婚事之后,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来举办婚礼。经选定的黄道吉日到来的那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去的一石米和两坛酒。接到男方家送来的礼物后女方家即刻操办婚事,而男方家则要到第二天才举办婚事。

迎接新娘的过程很有趣。新娘在去男方之前要依次向长辈哭嫁,哭嫁是边哭边说,有时也唱,所说的内容多是自己编的,多为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情、表孝心之类的话,借以表达自己对娘家的养育之恩和惜别之情、恋家之情。如果“新娘子”不哭的话,边上的姑婆们会使劲捏她一把,提醒她要哭着表达恋家之情。然后新娘子就会一边回头挥着手帕,一边念叨着自己所编的感恩之语。

但近些年来,哭嫁的风俗已经逐渐远离了仡隆人的生活。

独特的捡骨葬风俗

仡隆人有别于周边居民的最大特点是捡骨葬风俗,死去的亲人要下葬两次。初次下葬亲人去世之后,等过几年棺木朽烂了以后,把他们的骨骼从坟墓中捡出来,用干净的白布擦干净,然后按人的骨骼顺序摆成人形,再深埋于家族墓地,立上墓碑。

仡隆人在埋藏去世的亲人时,会给其穿上全新的寿衣,在夏天去世,会给其穿单衫下葬;冬天去世,会给其穿棉衣下葬。仡隆人的坟墓散布在院落周围,有的一开院门就能看到好几座墓碑。他们对死并不忌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什么是二次捡骨葬?
二次捡骨葬是一种传统的丧葬习俗,其核心在于对已安葬遗体的再次处理。具体来说,在亲人去世后,首先会进行第一次安葬,通常是将遗体放入棺木中,然后埋葬在土里。一段时间过后,通常是几年之后,家人会挖开坟墓,打开棺木,将遗骸取出并进行清洗。随后,遗骸会被重新安置在另一个容器中,这个容器可以是陶罐或其他类型的瓮,这个过程被称为“捡骨”。完成这些步骤后,遗骸会被重新安葬,有时会选择一个新的地点,或者是在原来的墓地进行深埋。这种丧葬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仪式。例如,在某些地方,捡骨葬可能与宗教信仰或祖先崇拜有关,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更多地是基于对土地资源的考虑或是其他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火葬、树葬等相对环保的殡葬方式。
· 澧洲皮姓有与土家人相同的哭嫁风俗习惯
澧洲皮姓有与土家人相同的哭嫁风俗习惯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嫁。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
· 有捡东西的、捡钱的、居然还有捡地名的
在今箬横贯庄与团结两村交界处,箬淋公路上,有一座五房桥。桥下有一条与箬松大河相接且呈直角的河流,即平溪浦。据《箬横镇志自然环境》载,其“经二塘横河至盘马南闸入海,长6.3公里,宽21.6米,深1.85米”,是原东方乡、山前乡农业主灌溉、古船运贸易河道之一。但关于平溪浦的来历,却众说纷纭。如因其所经之处,尽为肥沃平田,得名;因浦源处有古江氏五房与金氏五房分居(谐音“平局”,分摊两岸地盘的意思)两岸,得名;因浦源处古为官家农耕地(官田),以河水灌溉,致“各亩产粮均等”,得名……可惜的是,经查考,此三说虽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却无史载,更无任何野志佐证。那平溪浦到底是怎么来的?《平溪金氏宗谱》提供了答案,这在《嘉靖太平县志》中亦有记录。据《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平溪,在六都,金氏自闽平溪徙居焉。故名。”清林飞熊《平溪金氏宗谱》载,始祖金小五,南宋著名大臣、敷文阁学士金安节(1094—1170...
· 哭笑不得!这个人竟敢和乾隆皇帝争称号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乾隆西巡五台山,返回京城时驻跸保定。早已退休解职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铨得到了这一消息,虚荣心作祟,想参加接驾盛典。可接驾的名单中没有他的份。这个尹嘉诠绞尽脑汁想要参加,思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道学家尹会一,自以为找到最高妙的理由,于是便草拟了两份奏折:一是请谥号;二是从祀。他自以为是一箭双雕,要是得到皇帝恩准,不但自己捞得一个孝子名声,还能风光一把。写好这两份奏折之后,他让自己的儿子将折子向上呈送,在家里美美的做开了他的清秋大梦。网络配图乾隆皇帝看到了尹先生这两份完全是从自己私利出发的折子,立时十分恼怒,提起朱笔,批上:“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交部治罪,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乾隆圣喻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警告这位尹先生叫他老老实实“安分家居”着,他为自己老父请求谥号“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再妄想就是“罪不可逭...
· 古代女子出嫁要哪些嫁妆?还有些让人吃惊和脸红的风俗
结婚关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件大事,现代人只需男女双方看上眼,领一张结婚证,在风风光光的置办一场婚礼,这婚也就结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古代人在结婚这件事上却不是如此简单,需求很多礼节,并且在女方陪嫁方面还有些让人吃惊和脸红的风俗。中国古代结婚有“三书六礼”之说,其实也就是一些繁文缛节。大家都晓得古代婚姻多是由双方父母包办,还考究门当户对,因而免不了繁琐的礼节。另外,很多古装剧中,一对男女“三拜九叩”之后也就成了夫妻,仿佛并没有婚姻注销之事,其实不然。据《周礼》记载,在周朝时期国度就设立特地管理婚姻注销事物的部门,从事这一职务的人叫做“媒氏”。特地担任给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颁发“婚书”。不只有官方的婚书,还有民间的婚书,指的是经过媒人私自签署的婚约,被称为“私约”。在历朝历代也都有特地的机构担任结婚注销,不然就不受法律维护。领取完“婚书”之后,就到了最为重要的时辰,新娘出嫁。从古至今新娘出嫁都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