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作者:关亚新
清代朝鲜贡使在《燕行录》中,用真实笔触记录了辽西地区(以周流河(今辽河)以西至山海关之间的地区)沙尘天气实况。根据现代气象学中沙尘天气的等级标准,可以将清代辽西地区的沙尘天气分为沙尘暴、扬沙、浮尘三个等级。
清代辽西地区共发生94次沙尘天气,其中沙尘暴天气35次,扬沙天气54次,浮尘天气5次。在季节、地带和周期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季节上的集中性。辽西地区发生沙尘天气最多的月份是十二月,其次是二月,主要集中于冬(12—2月)春(3—5月)时节。(2)地带上的多发性。辽西地区发生沙尘天气最严重的地带是小黑山至广宁,较为严重的是广宁至十三山,相对严重的是白旗堡至二道井及宁远卫至两水河。(3)周期上的变化性。康熙朝发生沙尘天气共19天,分属于9年,连续2年的有3次;乾隆朝发生沙尘天气共23天,分属于11年,连续2年的有3次;嘉庆朝发生沙尘天气共5天,分属于5年,连续4年的有1次;道光朝发生沙尘天气共18天,分属于10年,连续3年的有2次,连续2年的有2次;咸丰朝发生沙尘天气共11天,分属于4年,连续2年的有1次;同治朝发生沙尘天气只有1天;光绪朝发生沙尘天气共8天,分属于5年,连续3年的有1次,连续2年的有1次。
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出现虽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有起形成的必然因素。其一,春冬二季的多风是辽西地区沙尘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清代的辽西地区多属今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市等辖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缺少山脉的阻挡,春季南北风频繁交替,冬季偏北风长驱直入。其二,疏松细软的土质成为辽西地区沙尘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辽西地区土质疏松,是其沙尘天气形成的本源。其三,冬春时节的干旱构成辽西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潜在因素。其四,柳条边外的风沙是构成辽西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外在因素。
(原文作者:关亚新 原文题目:《清代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特点及成因》,原文出处:《史学集刊》2017年第1期。李延宁/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