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古代的“刺客信条”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4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的“刺客信条” ,作者:赵孟最近新闻中,“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

  作者:赵孟

  最近新闻中,“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趣突然变大了。正好又有美国电影《刺客信条》刚刚上映,在片中,刺客们信守3条准则:1、不滥杀无辜。2、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行迹。3、绝不危及兄弟会。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刺客信条”呢?

  中国古代刺客很多,但大都是单干户。中国的政府历来很强大,不会容许黑社会过分坐大,因为那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专门以暗杀为职业的民间团体,在中国很难生存。既然刺客没有统一的组织,那么也就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刺客们性格、才能各异,故事也各有曲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这众多的故事中归纳出几点共同的“刺客信条”来。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说这句话的人是战国初年的豫让。他是晋国人,曾经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没有得到重用,无所知名。后来改投智伯,颇受尊宠。智伯被赵、韩、魏三家联合击灭,赵襄子最恨智伯,把他的头刷上漆作饮器。豫让逃跑到山中,叹息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定要给他报仇,这样我的魂魄才不感到惭愧。”于是他多次试图刺杀赵襄子,没有成功,最终只好自杀。

  除了豫让,专诸、聂政、荆轲等著名刺客也都是为了报答恩主而行刺的。但是他们和豫让有一点不同。智伯尊宠豫让,是看中他的才华,欣赏他的人品,而不是要让他去做刺客,干“脏活”。这是一份来自于心底的尊敬,所以豫让才会那样感恩戴德,誓死为智伯报仇。但是吴公子光对专诸、韩国严仲子对聂政、燕太子丹对荆轲,从一开始就是把对方当作一件杀人工具来利用,说不上心底有多尊敬。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明摆着的交易。专诸和聂政都是一介武夫,没有太多政治头脑,别人一给重金供养,也就甘心听人驱使,为人卖命。荆轲要滑头一些,太子丹要他去刺秦王,他并不很愿意,眼看无法推辞,也就赚足供养,车骑美女尽情享受,借口要等朋友一起去,迟迟不愿意动身,后来在太子丹的一再催促下才不得不出发。

  第二,重然诺,轻生死。先秦时代是以世袭制为主的。对于那些出身卑贱的士人来说,要获取富贵,实现身份地位的巨大跨越,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一腔热血。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善谋略、以武力谋生的人来说,除了自己那条命,他们也实在没有更多的本钱。而上升渠道的狭窄,造成了激烈的竞争。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被看中,就需要具有其他方面的优点,让主人使用起来更加省心方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业的伦理道德。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这里面有许多值得尊敬的地方,正如李白《侠客行》所赞美的那样:“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信条
字源信条(Creed)的字源可以追溯至拉丁语:Credo,是基督教会在礼拜仪式中,形式化诵念的一组固定文字。在诵念完每个段落,都会加上Credo(我相信)作为结尾。
· 中国古代十大最悲情的刺客
名人传记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秦朝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各类原因。刺客的活动一般非常,往往趁目标人物不备之时展开刺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鲜明地刻画了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下面是就来揭秘中国古代十大最著名的刺客,看看他们都是如何行刺,过程又如何,最终结局又会是怎样吧。1、刺客荆轲:一去不返刺秦王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
· 协和信条
意义及构成这个文件的主要贡献革在于路德教派的统一和保存。这份文件是十六个世纪的信义宗神学家和牧师合作制定,他们从1576年4月9日到6月7日在托尔高举行会议第一小组制定了托尔高书,浓缩之后成为“提要”(协和信条的第一部分)。依照在1576年的文件,它的标题如下:以基督徒方式呈现在奥斯堡信条中神学家争议许多年文章的简要总结,于托尔高,1576年6月。第二个小组校正了托尔高书成为它最后的形式,以卑尔根书著名,或协和信条的坚实声明。1577年5月28日向萨克斯尼的奥古斯特(AugustofSaxony)选侯提出。签署人包括由神圣罗马帝国的三位选侯,二十位公爵和侯爵,二十四位伯爵,四位男爵,三十五个自由皇家城市和8,000位牧师。这等于当时德国信义会牧者人数的三分之二。协和信条之内容原罪。自由意志。称义。善工。律法与福音。律法的第三功用。圣餐。基督的位格。基督下到阴间。圣礼(无关紧要之事)。神的拣
· 揭秘:中国古代最佳上镜刺客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太白先生这首《侠客行》,每次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个千古侠客的影子。中国是个讲究行侠仗义的国度,侠义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隐约可见,历代文人都曾为侠客挥笔,最著名的当归太史公的《刺客列传》。我在敬仰先烈英雄事迹的时候,不经意把那些惊天动地的古代侠客们归类到了一起,美其名曰:刺客名人堂。那么,史上最佳上镜刺客是谁呢?最佳上镜刺客:荆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无疑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为人所颂扬,可谓妇幼皆知,就连现代的两大名导也不放过这个题材。评荆柯为最上镜刺客,可谓名至实归,众心所向。
· 揭秘:中国古代最佳悲情刺客——要离
话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庆忌此人甚是了得,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卫国招兵,伺机为父报仇。阖闾获悉此事后茶饭不思,日夜寻思除去这个心头大患,于是觅得一壮士。此人名唤要离。经过策谋,要离决定采用苦肉计。某日要离在王宫与阖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同谋举事。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某晚,夜色迷人,要离乘庆忌在船头畅饮之机,迎着月光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庆忌诧异之极,叹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这样刺我!”此时左右卫兵举刀欲杀要离,庆忌摇着手说:“此乃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杀死两个天下勇士呢!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要离回国后,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辞谢不受,说:“我杀庆忌,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