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老北京那些与“钱”有关的胡同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3
转发:0
评论:0
老北京那些与“钱”有关的胡同 ,作者:户力平从古至今,“钱”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谓不可或缺,甚至连老北京的胡

  作者:户力平

  从古至今,“钱”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谓不可或缺,甚至连老北京的胡同名称也有不少与“钱”有关,比如宝钞胡同、钱粮胡同、钱市胡同、大钱市胡同、老钱局胡同、房钱库胡同、白纸坊……

  宝钞胡同

  元代钱币以旧换新之地

  宝钞胡同位于鼓楼东大街北侧、安定门西大街南侧,呈南北走向,北起东绦胡同,南至鼓楼东大街,全长800余米,是京城最为古老的胡同之一。明朝属金台坊,嘉靖年间张爵所编《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倒钞胡同”。相传元朝时“倒钞库(司)”设于该胡同南口,故称“倒钞胡同”。清代属镶黄旗,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清内务府京城全图》记为“宝钞胡同”,系“倒钞”讹为“宝钞”,民国以后沿称。

  据《中国古代金融史》载:元初仿宋、金旧制,由各地自行印造“会子”、“交钞”(均为纸币),但互不流通。元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开始发行中统元宝钞(即钞票),面额有九种。不限时、不限地,在全国通用。为保证钞值,元政府下令禁止银铜(钱)流通,违者处以极刑。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为整顿财政金融,又发行了至元宝钞,票面上印有:“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五锭。”等字样,犯人的家产还会被赏给告发者。纸钞使用久了便有破损、毁坏,为此朝廷制定了《倒钞法》,即新旧纸币的兑换方式及相关规定,并设置“倒钞库”,以回收旧币,偿以新币。“倒钞库”由户部主管,其办事机构便设在今天的宝钞胡同南口,故该胡同被称为“倒钞胡同”。

  “倒钞库”下设“宝钞总库掌贮藏”、“印造宝钞库掌制作”、“烧钞库掌焚毁昏烂宝钞”、“地方设宝钞提举司”,各司其责,同时对违反《倒钞法》者予以严厉处罚,当时列有“伪钞罪”、“改钞补钞罪”、“阻滞钞法罪”等罪名。其中对制造伪钞(假币)者处罚最为严厉,伪造首谋及参与伪造者均处以死刑。

  据传,大德年间(1297年至1307年),“倒钞库”有个姓邓的官员负责新旧纸币的兑换。一天趁人不备,他在兑换钱币时,本应在收回的旧币上盖上“销讫”印章,但他却私下里收藏了二十张面额“一贯”的旧币,且未盖“销讫”印章。当时一贯钱约合一两银子,私藏二十张“一贯”旧币,就是贪污了二十两银子。当“烧钞库掌”在“焚毁昏烂宝钞”前做最后的抽样清点(即从众多准备销毁的旧钞中抽出极少的部分进行清点)时,发现有一捆(每捆一千张)面额“一贯”的旧币中少了二十张,于是立即上报“宝钞总库掌”。几经核查,最后邓姓官员私藏旧币之事败露,随即被送交刑部问罪,不久被问斩于大都柴市口(今东城区交道口)。

  钱粮胡同

  明清时期铸造钱币之地

  钱粮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且与附近的钱粮南巷、钱粮西巷、钱粮北巷等胡同相通。《北京地名志》称:元代已有钱粮胡同,明代属仁寿坊,因明时钱局,即铸造钱币的机构设此而得名,最早称“钱堂胡同”。到了清朝,宝泉局在此设铸币厂(时称南厂),所铸钱币以发放薪饷(饷银)为主,而清代薪饷又叫钱粮,所以便把南厂所在的“钱堂胡同”改称为“钱粮胡同”。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设置宝源局,隶属工部,天启二年(1622 年)又在北京设宝泉局。清代沿袭明制,其中户部所辖宝泉局有四个铸币厂。东厂在东四四条,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街,北厂在北新桥三条,南厂就在钱粮胡同。宣统二年(1910年) 宝泉局被裁撤,钱粮胡同的南厂也被撤销,但地名被沿用下来。

  而今的钱粮胡同,只是京城一条普通的街巷,可在清代却名扬京城。据说在此所设宝泉局南厂所铸钱币多为京城各衙门官员、城内八旗及京旗外三营(即圆明园护军营、蓝靛厂火器营、西山健锐营)官兵所发饷银(钱粮)之用。旗人世代为兵,朝廷按人头给月例(饷银)和俸米(粮食),有兵额就有一份饷银。各衙门、各旗营按规定的日子到此领取饷银,然后下发到官员、八旗将士手里。每到饷银领取之日,这里是车水马龙,除了主管领取饷银的各衙门、旗营的官员外,还有各旗营的领催(即负责登记档册、支领官兵俸饷的下级军官),此外还有负责押运饷银的八旗兵丁。

  据传,乾隆年间大臣和珅曾在此查办过几起“吃空饷”的案子。当时,任户部尚书的和珅掌管朝廷财政大权。一天,有人向他密报,说健锐营、火器营有人“吃空饷”。按照清廷规定,八旗兵丁死后要呈报本旗档子房(清代八旗营房中办理文书和管理档案的机构),随后取消“旗档(档案)”,应领钱粮一笔勾销。而有的旗营的官员却不将已死兵丁的“旗档”消除,每月仍为其领取钱粮并占为己有。和珅禀报给乾隆皇帝,乾隆龙颜大怒,令和珅立即查办。和珅先派出亲信到各旗营点校“旗档”,遂又密访,一个多月之后便查出有多个旗营官员“吃空饷”,于是在各旗营到钱粮胡同领取饷银时,严格核对各旗营应领饷银份额,对虚报人数,冒领饷银的几个旗营官员予以查办。此举使和珅受到乾隆皇帝的奖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那些与春有关的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们从冬至开始描画着梅花消寒图,吟诵着数九的歌谣,经历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之后,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春天是充满感性与灵性的季节,人与万物的生命都离不开“春”的促动,春天在一年中习俗信仰与仪式表演最集中。迎春由于立春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时间,中国传统社会一向重视立春日,自朝廷至民间立春前后有诸多或严肃或嬉戏的仪式与习俗,迎春、鞭春、说春、演春、望春等等。立春为四季之首,是温暖季节的开始,对于以农业立国的中国人来说,立春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复归与丰收的期待。自然节气的“天时”,是人间生活的依据与行动指南。在王朝时代,天时的预测与掌握,首先需要统治者的仪式性接收与确认。在周官月令时代,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祭祀东方天帝太昊与春天之神芒神。同时行“籍田”之礼,以倡导农事。汉朝继承周制。在天人...
· 胡同文化—骑游胡同:老北京的味道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特色,也是老北京的根,要体会老北京的味道,游胡同是必然的行程。胡同是元代留下的文化,也是「井」的蒙古语,这应是没什么争议的,有趣的是大多的北京街道,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有人说过:北京就像一块豆腐,四四方方的,这代表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而街道和胡同就把北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另外,每一胡同的名字更是有意思,像菊儿胡同、帽儿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每每代表了它的历史背景,不禁使人会心一笑。在来北京之前,就盘算着如何逛胡同,如果用两脚走呢,年纪大了,惟恐体力不支;如果坐三轮车,除了花费太多,最主要的是车子呼哨而过,什么都看不到的;结论是骑自行车最佳游胡同的方法,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只不过那里有自行车出租呢?在携程网上的有问必答中得到了答案,网友们...
· 胡同文化—老北京胡同里的涂鸦
终于来到了这条早有耳闻的胡同——百花深处,百花深处其实只是北京一处很小很小的胡同,顺着新街口南大街往北走,由于胡同窄,因此不易被发现。别的先不说,光听这名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相传明代有张姓夫妇在此辟园种植牡丹、芍药,花草繁盛四季竞艳,引得文人雅士前来观看,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百花深处”的名字。张姓夫妇去世后,此园便逐渐荒废,形成街巷,遂称百花深处胡同,后简称百花深处,总之,无论怎么说这美丽且充满诗意的名称算是传了下来。现如今,“百花深处”已经今非昔比了,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最专业的滑板店,整条胡同也因为墙上大幅的涂鸦作品而重新活跃了起来。就在这一片古老而又容易被人遗忘的胡同墙面上,那些张扬而有个性的青年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着另外一种个性的张力和激情,同时也谱画出了另外一种文化。我不能具体地说出这一幅幅涂鸦所代表的意思,我想其中的意思最好还是由大家自己来体会和感受。
· 胡同文化—老北京胡同里的天然集市
老满,一个在钟楼湾开店的北京人。其实小编更想把那个拿着茶壶坐在太师椅里的照片公布于众,因为这更像一位老北京,但是老满说那样太张扬。老满为人很平实,就像他喜欢的钟鼓楼——并不伟岸,也不张狂,它们低调且平凡地映衬着北京的风貌与韵味。抬眼看看这忠厚的单体木结构的鼓楼,再望望那羞涩靠后的砖石楼体的钟楼,哪一样也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哪一点也没有骄纵跋扈之嫌。何勇的《钟鼓楼》在多少北京人的嘴里传唱,为什么?因为“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因为“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无数的人因为钟鼓楼的真实而感慨,无论站在底下仰望抑或站在远处张望,这红砖、这灰墙,就在我们身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楼和鼓楼中间就是个集市,集市里卖的无非是老北京的东西,小吃、玩意,来买来逛的无非也是些北京人,早上喝豆汁连带买菜,中午吃爆肚顺便逛街……再来的时候,钟鼓楼眼皮底下的老集市被一个广场所代替,钟楼湾胡同就像纽带一样连...
· 胡同文化—八大胡同揭密老北京的红灯区
曾经名震京城的怡香院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到了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