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说康熙乾隆死于“雾霾”靠谱吗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1
转发:0
评论:0
说康熙乾隆死于“雾霾”靠谱吗 ,新闻背景:近日,有澳门医学界人士著书表示,根据作者对史料记载的分析,由于清朝

  新闻背景:近日,有澳门医学界人士著书表示,根据作者对史料记载的分析,由于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寒冬固然正是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北京从元代以来“雾霾”之害逐步加剧,从而成为皇帝们火上浇油的死因之一。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

  说皇帝也成为空气污染的祭品,其潜台词似乎是:第一,雾霾并非新鲜事物,是古来便有之;第二,从医学上来看,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雾霾治病或致死也属寻常之事,不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第三,从医学统计学的视角来看,既然皇帝都能死于雾霾,那么,普通百姓的致死率相对应该更高,这似乎给出了历史上人口规模演变的“最新证据”。不过,医学研究纵然能通过史料记载上的蛛丝马迹进行一定的推测,但论及“皇帝雾霾致死”,其中牵强附会之处仍有待商榷。

  其一,雾霾之说起源于现代,与历史上的“雾霾”实则无关。

  在中文中,雾霾一词的确有不同来源。一个是古代汉语中的“雾霾”,根据《辞海》的解释,雾和霾都是天气现象,雾是大气中的水滴,冰晶,霾则是大气中的烟气、微尘和盐分,也称为“雨土”,说的其实就是自然中的尘埃或灰尘。

  另一个来源则是现代汉语或者英语中的“雾霾”,雾翻译自英文“fog”,它的解释与古代汉语的意思大致相同,也是指一种水汽运动的现象,而霾则不同,与古代汉语的意思相差甚远。现代汉语中的霾源自于英文中的“smog”或“haze”,根据英文的解释(主要是现代解释),霾的意思是空气中使大气混浊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

  综合起来,上述两种来源的区别在于,雾霾在古汉语中,一般意指水汽和灰尘的结合物,但在现代,雾霾则主要是指水汽和工业空气污染排放物的结合物。而我们现在在各种媒体和研究报告论文中所提到的雾霾对应的显然是后者。因为在古代,即便部分地使用了煤炭,但其中的硫酸、硝酸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典型工业生产的污染产物在霾中的占比不会有当下这么高的水平。

  就此而言,上述澳门医学界人士用史料中的“雾霾”来取代现代意义上的“雾霾”显然有偷梁换柱的嫌疑。既然此“雾霾”并非彼“雾霾”,那基于古汉语基础上得出的雾霾致病或致死说也就成了大问题。毕竟,要说仅凭水汽和灰尘,就有着很强的治病或致死率,这显然是有违科学,至少是有违现代科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专家揭秘:说康熙与乾隆两帝死于“雾霾”靠谱吗?
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寒冬固然正是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北京从元代以来“雾霾”之害逐步加剧,从而成为皇帝们火上浇油的死因之一。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新闻背景:近日,有澳门医学界人士著书表示,根据作者对史料记载的分析,由于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寒冬固然正是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北京从元代以来“雾霾”之害逐步加剧,从而成为皇帝们火上浇油的死因之一。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说皇帝也成为空气污染的祭品,其潜台词似乎是:第一,雾霾并非新鲜事物,是古来便有之;第二,从医学上来看,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雾霾治病或致死也属寻常之事,不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第三,从医学统计学的视角来看,既然皇帝都能死于雾霾,那么,普通百姓的致死率相对应该更高,这似乎给出了历史上人口规模演变的“最新证据”。不过,医...
· 康熙乾隆死于雾霾是真的吗看来北京雾霾史已有百年
北京的雾霾已经是当今环境问题的重中之中,近日却也有网友,说北京的雾霾不是近几年的事情是,而是从元代开始,北京的环境问题,已经被雾霾所困扰,时至今日也是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网络配图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社会能源的转变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转变。自胡静的苍穹之下播出以来,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得知,北京雾霾的根源之一。重工业对北京环境的严重危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势必引起大家的重视。再到前段时间,网友叙事自己收集北京雾霾制成一块砖,尽管那块砖由许多材料组成,却也说明北京雾霾愈演愈烈。说回正事,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7日报道,谭健锹热爱历史,看诊之余致力用现代医学破解历史疑案。雾霾成近年话题,谭健锹读史发现,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这正是银发族(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而北京从元代以来就有史上有名的雾霾之害,也是火上加油的杀手之一。网络配图谭健锹称,早在《元史》就有记载至元...
· 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
近日,有澳门医学界人士着书表示,根据作者对史料记载的分析,由于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寒冬固然正是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北京从元代以来“雾霾”之害逐步加剧,从而成为皇帝们火上浇油的死因之一。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康熙说皇帝也成为空气污染的祭品,其潜台词似乎是:第一,雾霾并非新鲜事物,是古来便有之;第二,从医学上来看,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雾霾治病或致死也属寻常之事,不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第三,从医学统计学的视角来看,既然皇帝都能死于雾霾,那么,普通百姓的致死率相对应该更高,这似乎给出了历史上人口规模演变的“最新证据”。不过,医学研究纵然能通过史料记载上的蛛丝马迹进行一定的推测,但论及“皇帝雾霾致死”,其中牵强附会之处仍有待商榷。其一,雾霾之说起源于现代,与历史上的“雾霾”实则无关。在中文中,雾霾一词的确有不同来源。一个是古代汉语中的“...
· 揭秘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竟然都死于雾霾?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澳门镜湖医院心脏内科医生谭健锹出了本书,指出康熙、乾隆等多位清帝都可能死于雾霾。笔者虽然不太懂中医,不过也希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大。明清时期的空气确实不怎么样,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与当时城市化发展以及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不无关系。加上古代华北地区大多选择烧炭取暖,加重了当时空气环境的污染。但使用煤炭取暖并非始于明清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用煤炭作为燃料的遗址,是在1988年发掘的位于位于陕西神木县敖包梁段秦长城,城垣夯层中夹杂有煤炭灰和未烧完的煤渣,修筑时间为秦昭王在位期间,约当公元前295-前251年,也就是说我国明确可考察的煤炭使用时间至少有2200年。宋代时,煤炭开始大规模地被使用,以都城开封为最盛。如果仅仅是烧炭一个途径就能造成空气污染的话,估计宋朝的诸位皇帝基本都死于雾霾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煤炭的使用对于生态环境还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 解密: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竟然都死于雾霾?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澳门镜湖医院心脏内科医生谭健锹出了本书,指出康熙、乾隆等多位清帝都可能死于雾霾。笔者虽然不太懂中医,不过也希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大。明清时期的空气确实不怎么样,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与当时城市化发展以及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不无关系。加上古代华北地区大多选择烧炭取暖,加重了当时空气环境的污染。但使用煤炭取暖并非始于明清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用煤炭作为燃料的遗址,是在1988年发掘的位于位于陕西神木县敖包梁段秦长城,城垣夯层中夹杂有煤炭灰和未烧完的煤渣,修筑时间为秦昭王在位期间,约当公元前295-前251年,也就是说我国明确可考察的煤炭使用时间至少有2200年。宋代时,煤炭开始大规模地被使用,以都城开封为最盛。如果仅仅是烧炭一个途径就能造成空气污染的话,估计宋朝的诸位皇帝基本都死于雾霾了。当时,煤炭的使用对于生态环境还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因为煤炭用量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