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古人过年真讲究!从除夕到初七都有啥规矩?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3
转发:0
评论:0
古人过年真讲究!从除夕到初七都有啥规矩? ,年,是一场时间更新的过渡仪式。告别旧岁,迈入新年,新的一个四季轮回的时间

  年,是一场时间更新的过渡仪式。

  告别旧岁,迈入新年,新的一个四季轮回的时间重新获得,而人的生命也将进入一段新的旅程。中国俗话里把“年”称为“年关”,难免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过年过年,其实并非一个那么容易通过的时间阈限。

  中国的年俗很丰富,其中也有不少禁忌,需要人们恭谨地去对待和实践。老人们会说:“过年是一天天做过去的”。而以下这则“过年指南”,就是带你细数过年那些事儿,教你如何把“年”一天天做过去。

  除夕:辞旧,除祟,灯长明

  年夜饭。原创手绘图出自《国民过节手册》,上海博物馆(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古人的“年”,比我们现在的“年”更像一个需要谨慎处置的时间关口。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周秦时期,人们在新年的前一天,会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以保来年的平安健康,称为“逐除”,于是这一天的晚上(夕)就被称为“除夕”。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其中这样说:“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所以,所谓“除夕”,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它的核心词语是“辞旧”和“除祟”。祟(suì),即鬼怪妖邪。

贴倒福、门联、年画。原创手绘图出处同上。

  除夕的日间就要开始做那些“除旧生新”的工作了:家里要去尘秽,净庭户;大人小孩依次沐浴,叫做“洗年残”;还有“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也就是说门联、年画、福字之类都要换成新的;家中若有病人,吃剩的药渣需丢出去,称为“丢百病”。

  到了晚上大家团坐一起吃年夜饭,则更侧重吉祥的意味。北方人的必备食品是饺子,寓意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更岁交子”。南方人则吃春卷、年糕之类,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还有一些吉祥食品如“年年有余”的鱼,“恭喜发财”的发菜,以及荸荠因为形状长得像元宝,也颇受江浙一带人们的喜爱。

踩岁。原创手绘图出处同上。

  吃完年夜饭后的“守岁”,并非干坐着,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供消遣。比如北方地区流行的“踩岁”,是将芝麻秸洒在庭院等行走之处,让孩子们将其踩碎,噼啪作响,周围的鬼怪就被吓跑了。“踩岁”,其实是“踩祟”。同样的,压岁钱的“压岁”,其实也是“压祟”,在使用铜钱的时代,压岁钱要用棕绳穿线,编作龙形,放在孩子的床脚。

  关于除夕夜,有一点需要注意:守夜的灯火要彻夜长明。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以光明来驱除邪祟,就是最佳的方式啊!

  初一至初四:迎新,拜年,守禁忌

  大年初一的“迎新”要早起。因为要放开门炮仗,要出天方迎喜神,还有善男要赶往寺庙烧“岁朝香”。

  鸡鸣而起,先放炮仗,其用意,按《荆楚岁时记》中说,是“以辟山臊恶鬼”。而“迎喜神”,就是面向历书所说的吉方行走敬拜,求喜神保佑自己一岁康宁。在上海,这也叫“兜喜神方”。

拜年。原创手绘图出处同上。

  “拜年”是岁首的重要主题。拜年有个次序,就民间的家庭而言,首先是祭拜神灵和祖先,其次是拜长辈和尊辈,然后是家内成员互拜。

  关于拜年,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传统的年俗是,初一拜年只在家中,到初二才开始出门走亲访友。其次,拜年所行的“拱手作揖”礼,手势不要弄错——中国文化以左为尊、以左为阳,所以作揖时需以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

  初一是新年首日,人们都希望一年的开始百事顺遂,有个好兆头,因此这一天禁忌很多,而且往往要到初五才能破除:

  1、忌说不吉利的话。为防小孩子万一说漏嘴,许多家庭便贴上“童言无忌”的红纸条以破解。

  2、忌扫地、住外泼水和倒垃圾,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倒掉。如果地上脏了非扫不可,那就往内扫,象征财宝进门,扫好后装在垃圾桶里不倒掉,财宝便留住了。

  3、忌洗澡、洗头、洗衣物,以免把一年的福运财运洗掉。

  4、忌打破杯盘碗盏。若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

  5、吃饭时,忌用开水泡饭,也忌用汤泡饭,否则新年里会好运“泡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节的习俗介绍:初一到初七大有讲究
每年都会过年的你真的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不一定吧。小编今天就介绍一些初一到初七我们应该了解的春节的习俗。过年习俗初一到初七大有讲究: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这一天。春节的习俗中一般都会有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的说法,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
· 初一到初七年俗初一到初七吃什么
?大年初一??年俗: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吃年糕--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饮食:??1、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2、万年粮--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
· 除夕的来历与习俗是什么古人怎么过除夕?
除夕是一年腊月最后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作为春节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夕的来历有很多的传说。今天中国吃网小编就告诉您除夕的来历有哪些,除夕有哪些传说,除夕各种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我们先从除夕的来历讲起,然后再把除夕的习俗的一一介绍。除夕的来历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守岁的来历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每逢除夕,禹母总是熬夜燃放爆竹,解除思儿情结。当地百姓看到禹母如此思念儿子,也跟着禹母熬夜、燃爆竹,寄托自己对大禹的思念。久而久之,“除夕熬夜、燃爆竹”的习俗便流传开来,而且...
· 中国一地除夕不过年,要到了初四才过
我国福建的莆田、仙游等地,有一独个特的民俗:除夕不过年,到正月初四才过年。形成这一民俗的原因,令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憋足劲,因为这与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有关。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日本处于南北朝时代,南北朝之间互相攻伐,众多守护大名割据一方,战乱不已,众多的武士、商人和浪人、土匪组成了海上武装集团,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劫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攻陷兴化府(现莆田、仙游一带),占据兴化府长达60余日。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兴化城内3万多军民死于倭寇屠刀之下。兴化府是倭寇攻占的明朝的第一个府城,兴化府沦陷,震动朝野,明朝政府急调戚继光任福建副总兵,会同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赶赴兴化剿倭,戚继光入闽之后,相继取得林墩大捷、仙游大捷,收复了兴化城。击败倭寇收复兴化时,已经是农历二月,逃入到山林之中的老百姓纷纷回到家乡,看到亲人的尸体,...
· 从三国及其他论“规矩”
这个“自由”是指名,利,理想,亲人,爱人,总之是自己所欲能得,所求能成!但是,人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规矩的存在。规矩是束缚人的“好方法”,它不知道让多少人失意终生,抱憾一世。杨修之不守长幼之分,既清高欲洁身自好,又不能免世俗之欲,所以一代才俊必须要死于封建立嗣规矩之下。吕布盖世无双,他并非无情,也不是一味残忍。但他不守争霸规矩,朝三暮四,又不会象曹操,刘备那样掩饰,做作。所以他要众叛亲离,所以他必须失败,因为乱世肮脏的法则决定这样的“直人”必须死。荀彧作为“王佐”之才可谓熟谙“规矩之道”,他后来为什么死了?因为他不愿放弃理想,哪怕不惜去破坏官场规矩,于是他在曹操眼里就成了钉。还有那个“傻袁术”,能让孙坚听其摆布的人不可谓没本事,但他鬼迷心窍,不守君臣规矩,乱世法则,强行越过警戒线,结果闹得天下人共讨之。其实那个年月谁不想最后做皇帝?只不过他们知道一旦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