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管子》为何称得上治世宝典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5
转发:0
评论:0
《管子》为何称得上治世宝典 ,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耿振东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出

  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耿振东

  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一部汇集众家思想精华的著作——《管子》。《管子》是治世宝典,它的特色不仅在于一书含多家之说,还在于保存了政经一体的国家理财学说。

  《管子》托名管仲而成书。管仲生活在春秋前期,经好友鲍叔牙举荐,得以辅助齐桓公。他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匡正天下,受到孔子的称赞。在梁启超等人编著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中,管仲位列首位。

  西周以来实行井田制度,封建领主占有公田,农民利用为领主耕种公田的方式换取使用领主所授私田的权利,这被称为“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随着领主剥削加重,农民消极怠工,“不肯尽力于公田”,有的地方还出现农民集体逃亡事件。《诗经》“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国语》“民有远志”,描述的就是这一现象。这说明,井田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有鉴于此,管仲毅然终止传承了数百年的井田制度,采用把土地租给农民、封建领主只收取地租的经营方式。冯友兰认为,这是用封建式生产代替奴隶制生产,显然是社会的进步。

  春秋以降,周王室已没有能力掌控天下,不仅诸侯国私下相互攻伐,一些有实力的国家还公开挑衅周天子。同时,四边的蛮夷戎狄也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灭温、入卫、伐邢、伐鲁、伐郑、伐晋,时常对诸侯国进行武力侵扰。在这样的形势下,管仲自觉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他敦促齐桓公尊奉周天子,利用诸侯结盟的方式,不但重新树立起周天子的权威,还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御外来侵略。这一政策的实施,维持了政治和平,保卫了华夏文明。管仲因此成为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有史学家认为,《管子》“诚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也”。而宝藏之中最珍贵的,无疑是其政府理财思想。治国以何为先?纵观历代为政之术,无一不把富民放在首位。《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但仅仅强调使民富,未免粗疏而不切实用。举一个例子:西汉文景至武帝前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可它背后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当时,社会上奢靡享乐成风,不少人恃财傲物跋扈于乡间;一些富可敌国的诸侯王蠢蠢欲动,最终酿成七国叛逆篡上的大。可见,民富之后国家如何引导、国家怎样控制财富,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一环。

  在这个问题上,《管子》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仓廪充盈了,国家就积极引导他们知节达礼;丰衣足食了,国家就适时教育他们辨识荣辱。一方面要夯实充裕人民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要提升规范人民的精神道德。

  二是“利出于一孔”。《管子》强调只能是国家而绝不允许某个人、某个集团掌控社会财富。为此,它主张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通过参与农业、商业、工业等生产贸易活动和宏观调控,使国家成为财富的潜在控制者。《管子》认为,国家控制财富的分配权,不但能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凝聚人民力量,使他们服务于整体的国家建设。这样一个“利出于一孔”的国家,肯定民富兵强、天下无敌。显然,《管子》强调“利出于一孔”,并不是为了某个人的私利,而始终把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主义和集团主义的小圈子。

  此外,《管子》中的国家垄断铸币权、国家产销盐铁、国家组织放贷、国家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以工代赈等,均观点鲜明且附有详细阐述。所有这些,都值得今人加以研究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管子
作者“管子”书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史记》肯定《管子》为管仲之作:“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其书世多有之”。晋朝傅玄开始对《管子》一书的作者产生疑议,他说“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为,轻重诸篇尤鄙俗。”,唐代孔颖达亦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朱熹则表示管仲不是有时间写书的人。《四库全书总目》云“今考其文,大抵后人附会多于仲之本书”。郭沫若认为《管子》中《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等篇为宋钘、尹文的著作。内容结构《管子》一书共八十六篇,其中有十篇文已佚。《管子》全书十六万言,内容可分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管子》内容很庞杂,甚至间有牴牾,文章有很强的法家色彩,包括大量具体的...
· 葵花宝典
由来《葵花宝典》之后流传到莆田少林寺,由当时方丈红叶禅师保管。曾遇华山派门人岳肃与蔡子峰偷阅宝典,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阅遍全书,当下二人分读,一人读一半,被红叶禅师发觉后认为此害人之物不得留世,于是焚毁。岳、蔡二人返回华山后,彼此把各自抄写的部分拿出比对,居然完全合不上,于是互相怀疑,以至兄弟反目。从此二人文争武斗,激起华山剑宗与气宗之争。小说中风清扬属剑宗、岳不群属气宗。后日月神教大举攻入华山派,为的就是夺取当年岳肃与蔡子峰二人所笔录的《葵花宝典》残本,激斗后“日月神教十长老”战死于华山派,但残本亦被日月神教夺去,辗转由东方不败习得。上述这一段,乃令狐冲与少林寺方证大师、武当派冲虚道长密会时,由方证与冲虚诉说。辟邪剑法另一段,福建少林寺的和尚渡元奉命前往华山讨要宝典残本,岳、蔡二人直承不讳,两人并向渡元禅师请教宝典残本里面的武学,认为渡元禅师为红叶禅师高徒,必有蒙红叶禅师传授宝典里面武学...
· 管子语录十四
【管子语录】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摘自《管子•国学丛书之管子新编》作者徐明天毕玉国【原文】四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为之忧劳;能富贵之,为之贫贱;能存安之,为之危坠;能生育之,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译文】政令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厌恶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厌恶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厌恶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厌恶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承受忧劳;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忍受贫贱;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承担危难;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牺牲。单靠...
· 罗马治世
参考文献参见罗马帝国
· 《管子》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管子》一书
道家管仲学派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又是构成无限宇宙的实体,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管子》在唯物主义的方向上朴素地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有意识的人,是由精气生成的。他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是把物质摆在第一位。《管子》没有否定鬼神,但它认为鬼神也是由精气生成的。说精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把鬼神视为普通一物,否认它是超自然的存在,反映出唯物主义的泛神论思想。《管子》认为,认识的对象存在于认识的主体之外。它说:“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又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主体要舍弃主观臆断,以外物为认识根据,要反映外物的真实情况。它称这种认识方法为“静因之道”,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这在认识论上属于唯物主义。《管子》的精气论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