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民阶层的爱国情怀
作者:湘潭大学历史系 蒋波
如同我国早期民族构成一样,先秦地域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异中有同的“多元一体”格局。作为“多元”之一的楚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同时具有较为鲜明的精神特质,以忠贞爱国为其代表。楚人的爱国不仅是贵族为维护自身统治所表现出的强烈情感,也是不少平民百姓的情怀。
爱国情感直接而真挚
关于楚人的爱国传统,《战国策·楚策一》曾有精要概括:“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其中,有爵有禄者,如屈原等人的爱国行为,早已为人熟知。又据《史记·秦本纪》载,楚国有难,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君起初不愿发兵,申包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最终打动秦君。另外,还有“断脰决腹”的将领,他们在外吃了败仗,大多引咎自杀,以示无颜面对楚君和家乡父老,如司马子反与楚共王兵败鄢陵,共王主动担责,宣称乃“不谷之罪”,并派人安慰子反,子反回答道:“侧亡君师,敢忘其死?”最后自杀谢罪。
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则主要指楚国平民。在楚国历史上,平民“忧社稷”的事迹很多。《左传》庄公十九年载,公元前675年,楚君堵敖率师抵御巴人入侵,大败而归,城门守者鬻拳紧闭大门,不让他入城,“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因为鬻拳认为兴师动众却无功而返,无益于社稷。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入楚都郢城,城中父老劝慰楚王:“以众不如吴,以必死不如楚。”于是奋起抗击,誓死捍卫都城,“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吴人”。战国末期,楚在与秦的较量中失败,江汉地区被攻陷,楚被迫迁都河南淮阳,但后来“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夺回“江旁十五邑”。在秦楚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楚回师故地,显然得到了楚地遗民的参与和支持。
楚平民阶层的爱国事迹不仅有史可考,且与贵族和其他官吏的爱国行为有所不同。平民的爱国感情直接简单却真挚,毫无势利成分,贵族官僚爱国既是“为爵禄”也是“忠君”,譬如到秦国乞援的申包胥说,“吾为君也,非为身也”,表现出浓厚的忠君色彩。平民百姓的爱国不一样,他们是纯粹的“忧社稷”,而非“忧君”,参加郢城保卫战的平民蒙谷说,自己是“社稷之臣”,不是“人臣”,“‘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悉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冒。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这一态度与为爵为禄者相比较,泾渭分明。
与地域认同息息相关
楚国平民之所以忠贞爱国,与楚人的地域认同意识、楚国的“抚民”政策有关,也受到爱国贵族的影响。
其一,与楚人的地域认同意识有关。楚人最早生活在中原一带,后迁到江汉地区,但他们不以源于中原自傲,反而自称“蛮夷”,西周楚君熊渠、春秋楚武王都说过“我蛮夷也”。楚国与其他诸侯交往,同样不避讳“蛮夷”之称,王孙圉出使晋国,与晋定公、大臣赵简子交谈,就有“楚虽蛮夷”之语。“蛮夷”这一称呼反映出楚人对南方文化、族群的深切认同。正因为没有“蛮夷”偏见,楚人很快获得当地人认可;因为共同的蛮夷身份,南方各族对楚国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二,受统治者爱国情结的熏染。楚统治阶层的社稷意识较为强烈,这一风习势必影响平民百姓。屈原流寓外地仍“眷顾楚国”,虽九死而犹未悔,其流风余韵浸淫大江南北。即便是平庸的楚怀王,也曾表现出执著的爱国感情。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骗入秦国,秦要他割让巫、黔中两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最终客死秦国。消息传入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一位老者甚至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声。在楚国历史上,怀王并非明君,老百姓却长久怀念,一方面是怜悯怀王的遭遇,另一方面更是受怀王爱国事迹的感染,进而成为一种图强的力量。
其三,楚国“抚民”政策的影响。毋庸讳言,在专制社会里,统治者与平民百姓属于对立阶级。但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利益,亦不得不注重百姓的生存状态。在东周列国中,楚国统治者的这一意识较为突出,例如,对南方各族采取认同、抚恤的做法,“抚有蛮夷”;有时甚至将百姓是否安稳作为国家出师作战的标准,《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楚国因“未抚民人”,放弃了一次征伐。《左传》哀公元年也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楚虽无德,亦不艾杀其民。”正因为这一“抚民”政策,老百姓对楚国有一种特殊感情,民心可用。
爱国情怀影响深远
平民阶层的爱国情怀在楚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旧楚之地居民的个性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平民对楚国的认同,加速了南方地域的民族融合,为楚国由弱变强、开疆拓土提供了平稳的内部环境。西周初期,楚人从中原南迁,求生存于山谷之间,并不为外界重视和注意。但由于自称“蛮夷”的策略,楚国逐渐得到当地诸侯和部族的认可,“甚得江汉间民和”,“蛮夷皆率服”。后来,楚“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开拓江南地区,其过程同样较为顺利,蛮越属楚后基本上没有叛乱,江南地区成为楚国的粮仓,这为楚国在北面的争霸、兼并提供了保障。到战国中期,楚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总之,平民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是楚国发展、壮大及舒缓国难的重要力量。
其次,楚人的爱国行为、爱国情怀在后世旧楚之地产生了持久影响。秦末各支起义队伍中,刘邦、项羽均自称“楚人”或“楚将”(战国后期,楚境扩大到安徽、江苏一带),陈胜、吴广则直接打出“张楚”的旗号。2013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的简牍文字中,不仅沿用了楚国独特的月名来纪月,还赫然可见“张楚之岁”的字样,可见秦末“张楚”呼声得到了楚人的广泛响应。秦汉之后,这种影响仍然存在,《隋书·地理志》说:湖南、湖北深受楚人“劲悍决烈”风气的影响,蕲春、庐江等地风气果决,视死如归,也是楚地“旧风”。唐宋以降,包括楚平民爱国情怀在内的楚爱国精神已融入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