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海昏侯墓出土汉代奏章 或为现存最高级汉代公文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3
转发:0
评论:0
海昏侯墓出土汉代奏章或为现存最高级汉代公文 ,作者:蒋雅楠1日记者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奏牍,均为海昏侯国向

  作者:蒋雅楠

  1日记者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奏牍,均为海昏侯国向朝廷上奏的公文。现已公布三块,均为墨写隶书,文字端正工整。北京联合大学史学专家张予正经过分析和释读,认为海昏侯墓出土奏牍或为我国现存最早汉代高级公文原本,对古代公文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出土简牍为奏章

  据介绍,目前公布的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块奏牍中,有两块较为完整,虽有文字残损,但整体形制保存较好;还有一块残损较重,但保留了准确的时间信息,明确记录了日期“元康四年六月辛未”。张予正据《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查得汉宣帝元康四年六月为丁巳朔,辛未为当月十五日。三块奏牍中,每块都有比较清晰的文字,其中有“妾”“昧死再拜上书太后陛下”“南海海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等文字,部分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是墓主人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

  张予正认为,《汉书》明确记载了汉代上行官文书的副本制度为“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依据《汉书》记载的汉代副本制度,副本当与正本一起,上奏朝廷,只是功能有所区别。副本是复制本,供尚书先行开阅,以确定内容是否得当;正本是原本,仅供皇帝开阅,是正式的版本。但是,副本制度在汉宣帝时废止,刘贺家族在元康四年的上书应该“去副封”,仅书写正本,不抄录副本。因此,张予正认为海昏侯墓土写有“元康四年”“元康四年六月辛未”的奏牍,或为官文书的正本,而非副本。

  《简牍文书学》一书中提到,“正本的特点是体制与内容完备、字体工整。”张予正认为,海昏侯墓出土奏牍有明确的抬头制度与严谨的格式用语,体制较为完备,且用笔沉稳、隶写规范、文字秀美、庄重典雅,这正体现了副本与正本在书法风格上的区别。张予正认为,海昏侯墓出土奏牍应是海昏侯家族向朝廷上奏的官文书正本。

  或为我国现存最高等级汉代公文原本

  那么,海昏侯家族向朝廷上奏的官文书正本为何会出现在海昏侯墓中?张予正认为,海昏侯墓中的奏牍,应是朝廷官员放置的。《汉书·景帝纪》载“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海昏侯刘贺薨逝后,朝廷也当派太中大夫等官员参与葬礼。这几块奏牍,就应该是太中大夫等官员将海昏侯家族历年上书的正本带到海昏侯国,陪葬到刘贺墓中。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进奏者为海昏侯夫人的奏牍不在本人墓中而出现在刘贺的墓中。

  张予正还推断,海昏侯墓出土奏牍或是我国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汉代公文原本,为刘贺家族进奏给汉宣帝与太后的奏章正本。目前所见汉代官文书,多系转抄,而非官文书正本。过去我国考古发现的汉代官文书以简的形制为主,而海昏侯墓出土奏牍以单块木牍独立成册、多行书写,这一形制较为少见,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公文书写载体的认识。海昏侯家族的奏牍原本(正本)陪葬于海昏侯刘贺墓中,也体现了一种较为独特的汉代公文销毁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海昏侯墓出土汉代奏章原本或为现存最高级汉代公文
作者:蒋雅楠昨日记者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奏牍,均为海昏侯国向朝廷上奏的公文。现已公布三块,均为墨写隶书,文字端正工整。北京联合大学史学专家张予正经过分析和释读,认为海昏侯墓出土奏牍或为我国现存最早汉代高级公文原本,对古代公文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出土简牍为奏章据介绍,目前公布的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块奏牍中,有两块较为完整,虽有文字残损,但整体形制保存较好;还有一块残损较重,但保留了准确的时间信息,明确记录了日期“元康四年六月辛未”。张予正据《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查得汉宣帝元康四年六月为丁巳朔,辛未为当月十五日。三块奏牍中,每块都有比较清晰的文字,其中有“妾”“昧死再拜上书太后陛下”“南海海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等文字,部分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是墓主人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张予正认为,《汉书》明确记载了汉代上行官文书的副本制度为“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
· 海昏侯墓
考古发掘2011年3月,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村民熊某向公安部门举报,观西村的墎墩山有盗墓者活动。据媒体报道,墎墩山恰好在熊某的家和工作单位之间,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地。2011年2月中旬,熊某发现一些穿戴奇怪的外来人在墎墩山附近活动,熊某曾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们表示是从外地来此捕捉野兔贩卖。3月23日清晨,熊某上山查看,发现山上有从地下新翻出的土壤。熊某报了警。随后,村民们发现盗墓者已经挖下了14米的盗洞。2011年4月15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墎墩山墓地进行抢救发掘。虽然盗墓贼打下了深达14.8米深的盗洞,但他们仍然没有进入主墓的椁室。海昏侯墓椁室外有多层木头保护,盗墓贼还没有来得及打通所有的木头,村民就报了警。考古队领队杨军称,盗墓贼再挖5厘米就可挖到随葬品,假如报警时间再晚一天后果将不堪设想。杨军介绍,盗墓贼先盗空了海昏侯夫人墓,因为...
· 海昏侯墓“暗藏”十余种汉代纺织品贵如黄金
近日,根据海昏侯墓已经出土的竹简、木牍上的残留文字,参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成果,历史学家初步释读得知,海昏侯墓有十余种汉代纺织品。网络配图从海昏侯墓出土的《筑墓赋》上记载着:长绘锦周塘中兮,悬璧饰庐堂。西南北东端兮……历史学专家王金中大胆推测,这篇赋可能写的就是刘贺墓的修筑,文字传达出一个信息:刘贺大墓的墓塘中,使用了“长绘锦周(绸)”进行装饰,而且大墓西南北东全覆盖了这种“长绘锦周(绸)”。“长绘锦周(绸)”的锦,在汉代是一种经线起花的彩色提花织物。由于其生产工艺要求很高,织造难度很大,因此其价格贵重如金。在海昏侯墓主椁室的东室东北部,出土了青铜帷帐帐钩。这些用于悬挂帷帐的钩子都很小,如果用其悬挂如今的蚊帐,会因为钩子太小无法挂住。考古专家认为,这说明当时悬挂的帷帐是非常轻非常薄的。在内棺的棺盖上,人们也发现了丝织品的痕迹。这也验证了海昏侯墓的墓塘中,耗费了大量的高档纺织品。遣策...
· 海昏侯墓“暗藏”十余种汉代纺织品贵如黄金
近日,根据海昏侯墓已经出土的竹简、木牍上的残留文字,参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成果,历史学家初步释读得知,海昏侯墓有十余种汉代纺织品。从海昏侯墓出土的《筑墓赋》上记载着:长绘锦周塘中兮,悬璧饰庐堂。西南北东端兮……历史学专家王金中大胆推测,这篇赋可能写的就是刘贺墓的修筑,文字传达出一个信息:刘贺大墓的墓塘中,使用了“长绘锦周(绸)”进行装饰,而且大墓西南北东全覆盖了这种“长绘锦周(绸)”。“长绘锦周(绸)”的锦,在汉代是一种经线起花的彩色提花织物。由于其生产工艺要求很高,织造难度很大,因此其价格贵重如金。网络配图在海昏侯墓主椁室的东室东北部,出土了青铜帷帐帐钩。这些用于悬挂帷帐的钩子都很小,如果用其悬挂如今的蚊帐,会因为钩子太小无法挂住。考古专家认为,这说明当时悬挂的帷帐是非常轻非常薄的。在内棺的棺盖上,人们也发现了丝织品的痕迹。这也验证了海昏侯墓的墓塘中,耗费了大量的高档纺织品。王金...
· 海昏侯墓内最珍贵的出土文物
据悉,考古队员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衣镜上发现了东王公像。专家根据所发现图像人物对应关系、史料记载、现有考古资料综合判断,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东王公会西王母”传说的考古实物证明,为研究汉代神仙文化提供了新线索。提起海昏侯墓挖掘出的宝物,不少人首先想起的肯定是那金闪闪的马蹄金,或者是那成千上万的五株钱。但是海昏侯墓中最珍贵的却要说是一份竹书,说起来这份物品还和孔圣人有几分联系。先来介绍一下海昏侯墓。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称南昌西汉大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并于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件物品便是2016年8月30日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竹书《论语·知道》篇。相信很多看过《论语》的朋友会觉得疑惑。这个《论语·知道》篇怎么没听说过?在现在《论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