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宰天下”,陈平做了哪些准备
作者:张立华
“对婚姻毫不含糊”
西汉政治家、军事家陈平,早年住在阳武县户牖乡(今河南兰考东北)。因父母去世较早,他从小就跟着哥哥陈伯一起生活。陈平好读书,家里虽然很穷,但哥哥还是坚决供他出去求学。陈平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问:“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他不从事劳动生产,就说:“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糠核是糠壳的音变,即谷子碾出小米之后剩下的粗糠。陈伯听到这些话,很生气,竟把妻子赶回娘家休了。
转眼间,陈平长大成人,该娶媳妇了,可富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俗话说:“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可陈平是贫而择妻,非富不娶。虽然家中贫穷,但他对于婚姻毫不含糊。用今天的“高富帅”标准来衡量,陈平是三项标准有其二——高而帅,唯一缺少的就是富。因此,陈平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决心娶个富家的姑娘为妻,以改变自己的境遇,为将来事业上的作为奠定基础。
乡里有个叫张负的财主,他的孙女许嫁了五次,可是五个丈夫都没等到结婚就死了,因此没有人再敢娶她。陈平却四处放风,说自己想娶张家的这个姑娘,谁知媒人们都不肯为他说媒。
一次,乡里人办丧事,大伙都去帮忙,且送上了赙仪(给办丧事的人家送的礼)。陈平因家里贫穷没有钱送,就早去晚归帮助料理丧事,多干活多出力,所谓以力为礼。张负也来丧家送赙仪,因而就遇到了陈平。见这人高大魁梧、相貌不凡,又听说他有意娶自己的孙女为妻,于是就想具体了解下情况。
陈平见到张负来了,更是忙里忙外,还支配调度其他帮忙的人,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丧礼的诔文(相当于如今的致悼词或文章)是请县里的先生专门写来的,可念诔文的人一开头就卡壳了,因为有好几个字都不认识。正在尴尬的时候,陈平请求代念诔文。征得同意后,便开始诵读。他不仅诵读得清楚流畅、无滞无碍,而且抑扬顿挫、徐疾得体、哀而不伤。丧礼过后,人们向陈平投来赞许的目光。
等陈平离去的时候,张负就在暗中跟随。他要去看一看陈平的住处。陈平的家住在靠近外城城墙的一条偏僻小巷里,真是穷得不像样子,用一领破席子当门。但有心的张负发现一个秘密:在陈家门外有很多车辙。这个偏僻小巷并不是通行的车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车辙呢?张负突然明白了,陈平的这个陋巷穷家中,时常有不平凡的人物往来出没。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乘坐车子。
张负回家后对儿子张仲说:“我想要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家贫穷又不会过日子,全县的人都耻笑他不干农活,整天到外边去闲逛,为什么偏偏要把我女儿嫁给他?”张负回答:“像陈平这样仪表堂堂的读书人怎么会长久贫贱呢?”最终,还是把孙女嫁给了陈平。
因为陈平贫穷,张家就借钱给他行聘,还给了他置办酒宴的钱。张负告诫孙女:“不要因为陈家贫穷就不好好侍奉人家。侍奉兄长陈伯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后娶的)要像侍奉母亲一样。”
公平“分肉”显志向
汉代以前,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前后,各地要到土地神庙举行祭祀社神的活动。古人认为,这天是社神的生日。乡里人在社树下搭上棚屋,杀猪宰羊献祭酒,先祭社神祈求农业丰收,然后再把祭祀的肉分给大家。汉代以后,变成了春社、秋社两次祭祀。秋社在农历八月举行,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即所谓春祈秋报。
陈平经济地位的改变,也带来了社会地位的改变。这年的春社节就由他来主宰祭社。分祭肉是春社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分祭肉都是按抓号分肉。负责分肉的人则先把自己的那份割出来,不需要抓号。同时,由于按号领肉的人就站在跟前,分肉的人还难免有所偏向。再加上各部位的肉质不同,号排在前面和排在后面结果自然大不相同。因此,每次分肉大家都有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