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历代僧诗的菁华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4
转发:0
评论:0
历代僧诗的菁华 ,作者:杨镰僧诗,即中国历代佛教僧人写作的诗篇。两千多年前,佛教萌生于

  作者:杨镰

  僧诗,即中国历代佛教僧人写作的诗篇。

  两千多年前,佛教萌生于古印度。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前后,佛教文明北行,越过荒原峻岭,传播于西域,构成西域三十六国的文化地基。东西汉之际,历经“丝绸之路”,佛教文明沿河西走廊传入华夏各区域:中原、东北、西北、东南沿海……佛教文明融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中国诗学源远流长,作为中国诗学不能忽略的内容,从晋直至清,僧诗流传有序、传诵不息。

  为深入解读中国历代僧诗,编辑出版《中国历代僧诗总集》的同时,出版者特约请编者编选成《僧诗三百首》,作为历代僧诗丰富内容的精华本,《僧诗三百首》共编入晋唐五代至明清的一百九十六位释子所作三百余首诗。

  中国古典诗学,第一部以朝代断限的诗总集,是清康熙年间问世的《全唐诗》。与《全唐诗》齐名的,则是编刊于乾隆年间的《唐诗三百首》。自成书以来,《唐诗三百首》被视为仰望《全唐诗》的窗口,进入唐代诗学的起点。《僧诗三百首》则是解读整部《中国历代僧诗总集》,感受、弘扬、提升中国历代僧诗学术水准的起点。

  借助《僧诗三百首》,可以加深对中国诗学特别是历代僧诗菁华的感悟与认知。

  早期出现在诗坛的诗僧,如支遁、慧远、鸠摩罗什等,都是晋朝——公元四世纪前后在世的释子。其中鸠摩罗什是世居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今新疆库车)的土著人士,母语是吐火罗语。鸠摩罗什的诗篇《十喻诗》是丝绸之路贯通华夏文明的里程碑。

  隋唐五代,诗坛空前兴盛,释子王梵志、玄奘是名僧。作为诗僧,由于所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佚不传,王梵志并不知名,而敦煌藏经洞秘藏有王梵志的诗卷,二十世纪伴随敦煌宝藏重见天日,王梵志诗篇始为世人所知。诗学兴盛的唐代,皎然、寒山、拾得、贯休、齐己,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齐聚诗坛。以上名僧佳作,都选入《僧诗三百首》,为僧诗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影响,留下相应的记录。

  宋元明清,诗僧名家辈出。改朝换代之际战乱频仍,僧诗则成为诗僧所处时代的实录。借助《僧诗三百首》可以感受到:即便在文化发达、文明鼎盛的太平盛世,释子往往寄身在山林秘境,他们的诗篇,使我们能感受到历史发展过程的影响,并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僧诗三百首》的选编,源于《中国历代僧诗总集》。编者因多年搜编历代僧诗的缘故,对于这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殊部分已十分熟谙,从中爬梳剔抉,甄选菁华,实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二书各有特点,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作为精简、普及之本,《僧诗三百首》理应更受读者欢迎,也必将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传统菁华
参考文献^1.01.1金常政.百科全书的故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03:28.ISBN7501326231.
· 北宋九诗僧之一宇昭
宇昭,北宋初期江南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事迹均已失考,大约公元975年前后在世,大约为今江苏省南部地区人。北宋九诗僧之一,与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州简长,青城惟凤,淮南惠崇,峨眉怀古共八位诗僧结社唱和,并与朱严、曹商、骆偃、魏野等名人学士交往唱酬。宋本《九僧诗》中存其诗十三首,全为五言律诗。其诗风格明快清新,慷慨雄劲,饱含高昂的激情。代表诗作【塞上赠王太尉】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 王守仁像慧山寺示僧诗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初名云,更名为守仁.曾建舍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专心儒学,“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求诸事物,其学识影响巨大,自成“姚”,流行日本,善诗文,工书法,流传作品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王守仁是杰出的学者,也是著名哲学家,书法多以行草为主。《七言绝句》、行草作品,潇洒秀逸,流畅圆转,用笔劲健老辣,受李东阳书风影响颇深,《七律寿诗》为天香楼王氏家藏,其书法挥洒自如,爽直风健,得右军之骨。
· 明王问慧山寺示僧诗
王问,(1497--1576)字子裕,原号筮斋,学者称"仲山先生",江苏无锡人,官至广东按察佥事,后半途归而不仕,苦读诗书,工诗文书画,清修雅尚,士人皆仰墓之.此幅草书墨迹气势飞扬,丰神秀骨,有清新空灵之感,为世人称道.
· 王守仁像慧山寺示僧诗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初名云,更名为守仁.曾建舍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专心儒学,“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求诸事物,其学识影响巨大,自成“姚”,流行日本,善诗文,工书法,流传作品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王守仁是杰出的学者,也是著名哲学家,书法多以行草为主。《七言绝句》、行草作品,潇洒秀逸,流畅圆转,用笔劲健老辣,受李东阳书风影响颇深,《七律寿诗》为天香楼王氏家藏,其书法挥洒自如,爽直风健,得右军之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