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告别边缘化的史学研究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8
转发:0
评论:0
告别边缘化的史学研究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朴民在当下中国,历史学的角色与地位处于某种尴尬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朴民

  在当下中国,历史学的角色与地位处于某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学历史系门可罗雀,历史学学术专著少人问津;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风光畅销。当今历史学受冷落、被边缘化的主要根因还得从当下历史学研究自身上去寻找。我个人认为,正统严肃的历史学研究之所以遭遇瓶颈、寂寞孤独,致命的是理念上的偏颇与方法上的错谬。也就是说,研究宗旨与原则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在浑然不觉中进入了严重的“误区”,兹简单列举如下几个。

  追求虚幻的绝对“真实”

  历史研究的核心意义之一是求“真”,然而,由于历史时空隔膜的存在,决定了所谓求“真”往往耽于一厢情愿式的幻想。尽管以德国兰克为代表的考据学派一再强调历史学应以事实为依据,主张历史研究应“客观如实”,“据实记事”,所谓“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在借我的口说话”,认定历史研究的唯一目标乃是“积累准确的知识”。可是,事实上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历史记录者主观认知能力与价值旨趣的差异性,今天的历史学者在接受相关历史信息时,本来已是残缺不全或真伪混杂的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客观如实”、“据实记事”云云,不过是可望而永远不可相即的理想憧憬。“不溢美,不隐恶”作为理想的原则以及努力值得敬重和效仿,可是作为操作的实践则不免捉襟见肘,遥不可及。

  其实,正如柯林武德为代表的思想学派所强调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史前陈迹,都被赋予了记载者与研究者的主观色彩。所谓历史的真实仅仅是指主观的真实,而绝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真实,只能有近似真实与逻辑真实。遗憾的是,占据我们史学界的主流的,是认同兰克学派的“史料学派”,信奉的是汲汲还原于真实历史的戒律,既然要恢复所谓的“绝对真实”,那么就只能“上穷碧落下黄泉”式地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堆砌资料,“考镜源流”,于是乎“史料即史学”的提法受到热情追捧,饾饤考证的途径成为最高规则。可这样一来,历史学的叙事手法就不能不沉闷枯燥,历史学的表述形式就不能不僵硬刻板。历史学的真正价值之所在——生存方式与政治智慧就完全被冲淡乃至淹没了,历史研究也只能成为极少数“小众”的圈内“游戏”,这就与普通人划清了界线,排斥了更多人的参与。由此可见,追求绝对真实的迷思,使得历史学的活动空间受到人为的逼仄,与整个社会产生疏离排斥,这显然是历史学研究宗旨偏颇而导致表述形式艰涩,无法扩大受众的基本原因。

  排斥合理的宏大叙事

  轻视理论思维,满足于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诠释,导致史学研究在选题上的琐碎化,从而使历史研究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日益严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积极借鉴西方年鉴学派“新史学”的理论方法,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学领域的研究空间,深化了对诸多历史对象的认识。由此,社会史、环境史研究热潮逐渐涌动,经济史、心态史、人口史、家族史、妇女史、疾病史、灾害史、村社史等新的研究领域日益兴起并不断拓展,并产生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且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但受年鉴学派第三四代史家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史研究同样也出现了某种“病态”。一些论著着眼于对一个村庄、一个家族、一种疾病的探究,忽略了对社会历史背景的参照,显示出琐碎化、细微化的趋向,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限制了人们对历史整体的认识,特别是限制了人们对具有规律性的重大历史问题的探讨。

  在历史学研究的选题中,一些学者只看重对枝节性历史现象的考证或描述,而轻视甚至否定对历史规律和重大问题的考察,这就有可能使得历史学研究迷失方向,严重削弱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例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表面上看起来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成为了时髦,可实际上文化史往往陷入云山雾罩的困境,而社会史则不免有鸡零狗碎的讥诮。很显然,轻视理论思维,只满足于在历史学甚至其各级分支学科内部讨论一些过于枝节性的问题,其结果是使历史研究日益被社会边缘化,历史学的价值严重失落,其影响更趋式微。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日益局限于男人的胡子、女人的小脚之类的考证描述时,社会自然要使历史研究边缘化,历史学遭到冷落便丝毫没有什么可奇怪了。陷入思想方法论上的片面性泥淖

  这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它表现为:

  一是观念上的唯“新”是尚,唯时是趋。创新是史学研究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是,史学研究中的创新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要符合历史实际,以史实为依据;另一个是要正确对待传统,尊重前人已有的成果。目前史学界某些同志在创新问题上陷入误区,正是违背了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宗旨,为“新”而新,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味地标新立异,不加区别、不加分析地做对传统定论的翻案文章,虚张声势,强词夺理,过去肯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则千方百计否定之;过去否定的,则挖空心思加以开脱、粉饰和美化,包括对以往的学术积累予以基本否定。

  二是方法上的照搬套用,唯洋是取。对新的理论、方法,常常是趋之若鹜,机械照搬,对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屑一顾。动辄用各种时髦新潮的方法手段去解决并不深奥的问题,用所谓“后现代”的语言释读各种历史文化现象,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如有的原本很见功力的社会史研究专著,由于过多地追求方法论的创新,文字表述过于西化,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累赘,减弱了自身的学术价值与传播功能。

  三是表述上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缺乏全面系统的观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一些提法也不够严谨,存在着可供商榷的巨大空间。例如,近年来地下文献的出土和刊布,对于先秦两汉思想学术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但这是否意味着可以全面重写中国思想学术史,则是值得讨论的。

  执迷于所谓的“科学”规范

  历史学研究当然要秉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排斥艺术,杜绝合理的想象与一定的虚构。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之一,就是提倡“文质彬彬”,主张“文史不分家”。因此,脍炙人口的经典历史巨著,如《史记》、《左传》等,都不乏用文学语言来做揣摩性质的细节刻画或气氛烘托。而正因为有这种渲染性的描绘乃至夸张,整个历史的场景才鲜活起来,历史的情节才生动饱满,历史的人物才有血有肉,充满了抒情式的诗意,使得人们在了解历史知识,获取历史智慧与启迪的同时,尽情享受历史本身所蕴有的美感与魅力。应该说:这类推理性只具有历史逻辑真实意义的文学性渲染或刻画,是没有十分的科学或事实依据的,换言之,是不尽科学理性的。如《左传》中关于鉏麑放弃刺杀赵盾计划触槐而死的记载,从科学实证的角度看,显然有问题。因为鉏麑自杀前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可能有旁人作证,更不可能是史官的现场记录,然而这并不影响史书作者作自己的推断:既然有机会下手刺杀而自动放弃,并头撞大槐树而身亡,那么就可以想象杀手死前的心理活动:“归而叹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左传·宣公二年》)。这种事实或许是杜撰,但逻辑推理上却无碍成立,这就是历史研究中的艺术维度与空间。这当然不是科学实证,而是艺术虚构。可恰恰因为有了这种虚构,《左传》、《史记》才成为了不朽的史学巨著,而不是像《春秋》那样,仅仅是所谓的“断烂朝报”(《宋史·王安石传》)。所以,一味强调所谓“科学性”、“实证性”,在历史研究中是有局限性的,而只有在基本尊重科学实证的前提下,运用文学的想象,艺术的虚构等手法,才能保证历史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吸引人、打动人,从而最大限度扩大受众,避免被边缘化。说到底,这就是《史记》、《左传》等旷代经典与《三朝北盟会编》、《宋会要辑稿》等普通史料丛书之间的区别之所在。

  可是让人感到惆怅的是,多年来我们的史学研究太讲究内容表述上的理性科学了,冷静严肃得令人窒息,完全排斥了文学的想象、艺术的夸张,于是乎,研究成果总是千人一面,枯燥乏味。读这类“成果”,不要说一般大众唯恐避之不及,即使对历史工作者来讲,也是一份苦差事,同样兴味索然,昏昏欲睡。这就是当今历史学不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很显然是单纯讲求所谓“科学性”所产生的弊端。

  当今历史学研究遭遇危机,面临挑战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缘于上述几个“误区”,但是这些“误区”的存在与制约,却的确是影响到了历史学的健康发展。要让历史学重新走向社会,融入今天的生活,就必须正视这些误区,走出这些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实录体史学研究的集成之作
实录是以编年体为基础兼采纪传体等形式,专记皇帝事迹的史书。南朝萧梁首创此种史体,其成熟形态始自唐代:继嗣之君令史官据前朝皇帝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编纂前朝实录(也有少数皇帝令史官撰修当朝实录),沿为定制,直至清末光绪朝,历1400余年而不辍。实录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编修而成,所记事件人物较为准确、翔实,又在各朝各代框架内条贯成列,故唐代以降修纂正史,多取材于兹。实录作为记录一朝一代国政章制的官方文书,属档案性文献,在原始材料失存或所存不全的情况下,其史料价值尤显宝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以往史学界虽将实录作为基本文献采用,却较少对其展开认真、系统研究,以致在各类史书体裁中,实录成为知其重要而少知其内奥的一种。为弥补史学研究的这一缺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谢贵安教授染翰操觚二十余载,致力实录的搜求考析,完成二百余万言的“实录研究书系”,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推出,此...
· 实录体史学研究的集成之作
实录是以编年体为基础兼采纪传体等形式,专记皇帝事迹的史书。南朝萧梁首创此种史体,其成熟形态始自唐代:继嗣之君令史官据前朝皇帝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编纂前朝实录(也有少数皇帝令史官撰修当朝实录),沿为定制,直至清末光绪朝,历1400余年而不辍。实录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编修而成,所记事件人物较为准确、翔实,又在各朝各代框架内条贯成列,故唐代以降修纂正史,多取材于兹。实录作为记录一朝一代国政章制的官方文书,属档案性文献,在原始材料失存或所存不全的情况下,其史料价值尤显宝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以往史学界虽将实录作为基本文献采用,却较少对其展开认真、系统研究,以致在各类史书体裁中,实录成为知其重要而少知其内奥的一种。为弥补史学研究的这一缺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谢贵安教授染翰操觚二十余载,致力实录的搜求考析,完成二百余万言的“实录研究书系”,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推出,此...
· 绿色告别:生态殡葬有哪些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殡葬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殡葬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生态殡葬都有哪些方式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海葬海葬是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的方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寓意着回归自然,让生命与大海融为一体。这种方式既环保又富有诗意。二、树葬树葬是将骨灰埋在树下,让树木成为生命的延续。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能为地球增添绿色,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长。三、花葬花葬是指将骨灰与花卉种子混合后埋入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花卉将生长出来,成为逝者生命的象征。这种方式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让生命得以延续。四、草坪葬草坪葬是将骨灰埋在公共绿地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能让逝者的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增添绿色。五、水晶骨灰水晶骨灰是将骨灰通过特殊工艺制成晶莹剔透的水晶球,这种方式不仅美观,还能将逝者的骨灰长久保存...
· 揭秘:王昭君曾是被边缘化的美女
王昭君(王嫱)天生丽质,一朝选在汉宫,却传说因为得罪画师,而不能靠近帝王侧,是一位被边缘化的美女。因而王安石感叹:“汉恩自浅”,汉王朝对王昭君而言,恩情很浅。后来听说要对南匈奴和亲,王嫱踊跃报名,在面试那一天,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这位美女的美丽把整座宫廷都照亮了,“光明汉宫”,汉元帝肠子都悔青了。网络配图然而,人生有时是这样,有些美丽唾手可得,你却忽视;等你意识到时,则已经不属于你了。网络配图王昭君远嫁塞外,热情的匈奴人用百辆马车来迎亲,和汉宫的冷漠,王安石说:“胡自深”,胡者,匈奴也,匈奴的恩情比汉宫深多了。换一个地方,从边缘人物成为核心人物,其区别在于“知心”与否。不知心者,不知昭君之美者,汉宫有何留恋?知心者,知昭君之美者,大漠亦有春天。人生之乐,不在于汉宫大漠之别,而在于知心与不知心之别。网络配图到了南宋,有人拿着这首诗去宋高宗那里打死人的小报告,说王安石没有君臣观念,只要能...
· 武汉130亿能否让告别“一起去看海”?
从“一起去看海”的调侃话语中,在“N年不遇”的不痛不痒解释后,人们似乎对“逢雨必淹”慢慢变得有点儿麻木了。直到不久前湖南女孩儿坠入无盖下水道,狠狠撞击了一下我们略显疲惫且迟钝的内心――披着靓丽外衣的城市在一场大雨面前竟显得如此“虚弱无力”。自2011年率先成为全国首个被戏言“看海”的城市后,武汉付诸排水改造的努力一直在公众视野里。近期,武汉市通过了《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计划称,武汉未来三年排水方面的投入将高达130个亿,那时老天怎么考,武汉都不怕。看过电影《悲惨世界》的人,想必都会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一个魁梧的身影背着一个人,在巴黎昏暗的下水道中沉沉浮浮,寻找出路。“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悲惨世界》这部电影多多少少让我们见识到雨果说这句话的底气。巴黎的下水道据说是全世界设备最规范和齐全的。这座古老城市的“地下世界”,如一条宏大的运河,已经运行了150余年。显然,巴黎不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