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8
转发:0
评论:0
“中国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中国传统武术,近来成为新闻热点。武术其实并非中国独有,西方也有徒手技击(如拳

  中国传统武术,近来成为新闻热点。武术其实并非中国独有,西方也有徒手技击(如拳击),但传统武术只属于中国,故被称为“中国功夫”。何谓中国传统武术?实乃中国民间技击艺术,即所谓“武艺”。广义武艺含徒手技击和执械技击两部分,狭义武艺仅指徒手技击,以“拳术”为基础和基本特征……

  “手搏”:先秦时期兴起的徒手技击

  《诗经》:“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作为国术之武艺起源于何时?《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里的“禽”即擒,原始武术动作可能模仿于禽兽,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即属仿生,有学者因此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在黄帝时代便已出现。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武”字的字形有和等,但都是由“止”和“戈”组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释称“止戈为武”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这个“武”字与武术之“武”毫无关系,是一种军事行为。另一个可以代表武艺的“拳”字,在甲骨文中则未发现,可见武艺与拳术在甲骨文时代并没有形成概念。但这并不能断定当时不存在武术行为,含有武术动作的“鬥(斗)”字在甲骨文已发现,写作,从字形看明显是两个人徒手相搏!

  拳术在先秦时表现为“手搏”,手搏即徒手技击,包括现代格斗的成分。不用器械而徒手搏斗角力,这便是武术的本质。夏朝的末代王桀和商朝的末代王纣都曾是手搏高人,《史记·律书》记载:“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随后的周朝,与猛兽手搏更成为一种武士风尚,被列为例行田猎中的保留项目,《诗经·小雅》里的《车攻》一诗中便称:“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赤手空拳与猛兽相搏,没有高强的武艺,谁敢拿生命开玩笑啊!有个叫冯妇的人便这么勇敢。据《孟子·尽心》:“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与兽相搏习武之风,到辽金时期仍很流行,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一次围猎中遭遇猛虎,随行主事官员陈昭衮眼疾手快,跃跨虎背,把老虎弄死。这类搏虎高手中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林高手武松,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

  “兵技巧”:汉朝人热衷的练武之道

  《汉书》:“技巧者,习手足。”

  可以说,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态的形成时期,后世频繁的“比武”现象当时已出现。《春秋穀梁传·僖公元年》记载,鲁桓公的小儿子友便曾向莒国领军人物挐“约架”,要徒手“屏左右而相搏”。结果友不敌挐,失信使诈,用宝刀暗杀了挐,从武德上讲,友赢得一点也不光彩。

  先秦在中国武术史上的贡献之一,是“拳勇”概念的提出。《诗经·小雅》中的《巧言》一诗称:“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大概意思是,既没有武力,又无勇气,只能制造祸乱。春秋战国时,今山东境内的齐国最重拳勇。齐桓公出于强国的需要,曾要求地方大力举荐身手好的人。据《管子·小匡》:“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

  到了汉朝,中国传统武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汉朝为对付北方匈奴人,大力提倡民间习武,晁错便建议,“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民间尚武之风顿起,武术理论也随之发展。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其中被视为迄今所见最早的武术著作《兵技巧》曾提出:“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兵技巧》中有《手博》六篇,推测是当时的拳法专著,可惜具体内容已佚失。

  汉朝人称手搏为卞(抃),习武时很注重力量锻炼,当时民间流行的方法有“翘关”、“扛鼎”,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便“力能扛鼎”,至今其老家宿迁民间乃流行扛鼎活动。

  在东汉末乱世中,身手不凡之人都成了“英雄”,在三国迷眼中有“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便擅长手搏,拳法出众。《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布拳捷避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陶丽云:体操训练也可以“玩”出来
简要介绍:里约奥运会上,天台籍体操小将范忆琳登上最高体育竞技舞台,与其它成员一起获得女子体操团体第三、个人平衡木第六的成绩。她的成功,让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关注到这群体操小将身上。在台州,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幼时入选体操队,经过岁月磨炼技艺成熟,有的甚至到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本期《一人一业》,记者采访了台州市少体校体操教练陶丽云,讲述她与体操运动32年的故事。她是陶丽云临海人台州市少体校学生科副科长、中级体操教练1978年11月出生,1986年进入浙江省体操队,1997年正式退役,1999年至今,在台州市少体校任体操教练里约奥运会上,天台籍体操小将范忆琳登上最高体育竞技舞台,与其它成员一起获得女子体操团体第三、个人平衡木第六的成绩。她的成功,让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关注到这群体操小将身上。在台州,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幼时入选体操队,经过岁月磨炼技艺成熟,有的甚至到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本期《一人一...
· 中国功夫蛇拳
蛇拳因模仿蛇的动作而得名。有关蛇形的拳术,类别很多,如形意拳有以蛇形为动作的拳路;少林拳有以蛇形为主的蛇拳;南拳有以蛇形掌为主的蛇形拳;也有以模拟蛇的各种运动形象结合技击的象形拳类。传统蛇拳的动作开合得宜,刚柔相济,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上体要求松柔,下肢则要灵活,做到步活而桩实。蛇拳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实战时则要求:身要颤,步要转,二手忽闪神要战;圈绕步,步偕身,用指抢喉快为准;龙戏珠,掌插肋,勿手啄人勿顶击;脚尖点,虎爪进,急来缓应巧柔还。发劲时,同时还发声,以声助势。传统蛇拳的套路主要由神蛇炼月、金蛇陆起、蛇蟠天真、白蛇吐信、风蛇绕树、率蛇盘石、毒蛇喷沫、腾蛇走雾、角蛇应尾等形象化动作组成。蛇拳以蛇形掌为主要手型;以穿、插、按、劈、钻、压、摆、挑为主要掌法;以崩、钻、按、冲、横、劈、勾为主要拳法;以半马步、跪步、丁步、独立步、弓步和麒麟步为主要步型.
· 看看古代人是怎么练力量的?
力量,是健身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古人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力量的重要性,所以形容一个人厉害与不厉害,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轻功高强、刀法严密,而是力量怎么样,比如“力大无穷”、“力能扛鼎”、“手无缚鸡之力”等等,都是说的力量。可是,古人没有现在健身房啊,没事儿弄个卧推腿举飞鸟啥的,那时没那条件啊。俺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人练力量的主要工具都是些什么吧。古代练力之“王”——石锁石锁在中国古代,绝对是练力量的首选法宝,石锁也是练整劲的最好的器材。(按:可能有些没接触过传统武术的,不知道什么是整劲。其实整劲就是靠全身力量走的劲,一个石锁,就可以练到全身的力量,这比起现代的那些先进的器材,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的,只不过现在没多少人练石锁了。)石锁功也是中国武林中十大硬功之一,一般从二十斤开始练,练好了三十斤、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逐步递增。能玩六十斤的石锁的人,力量就非常可观了。古代练力之"霸"——石担如...
· 中国功夫究竟厉害在哪里?曾经的中国功夫有多强?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光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派传承都是一门学问。南拳北腿、枪法刀法、内家外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分类,自然而然地也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南拳北腿:拉出来比一比说起这几年最火的一门功夫,非咏春拳莫属。虽然《叶问》电影三部曲一部比一部乏善可陈,但咏春拳的知名度却是越来越大。甄子丹大喊“我要打十个”的画面,强化了广东尤其是佛山作为武术之乡的地位。虽然新式武侠片中的佛山无影脚和咏春拳,距离真实越来越远,却也让人们记住了广东武术“能打”的特点。在这么多种传统武术中,也只有咏春拳得到了“武术打假”狂人东的认可。福建是与广东齐名的南派武术之乡,但福建在中国功夫的版图上并不算突出。其实,福建武术曾经在明代的抗倭战争中发挥作用,泉州名将俞大猷曾经亲至嵩山少林寺,看到少林棍法“传久而讹,真诀皆失”,将自己的南派少林棍法教授给他们。而嵩山少林,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易筋经》、七十二般绝技、达...
· 中国功夫-劈挂拳
劈挂拳挂拳全称“通备劈挂拳”,简称“劈挂拳”,或称“披挂拳”。劈挂拳原属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近百年来,劈挂拳传播较广,为人们所熟悉。清末民初,也曾将劈挂拳列为通背拳系中的一派,故在一些武术专著里称作“劈挂通背”。据考证,劈挂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其传袭师承虽无可靠记载,但劈挂拳法早在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中已有反映。戚继光搜集当时16家拳法编成的32势中,列为一势的“抛架子抢步披挂”,至今尚完整地保留在劈挂拳势中。清代后期,劈挂拳在河北省盐山县、沧县一带流传较广。劈挂拳有4个套路:一路劈挂拳、二路青龙拳、三路飞虎拳、四路太淑拳;还有包罗以上4个套路的“大架子”。劈挂拳以“大架子”为母,练功时,慢拉柔练,调劲运气。此外,还有供基础训练的“十二大堂子”,即12个基本招势(在行进中盘练称作“堂子”),还有十路弹腿、溜脚势等。运动方法有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