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季俊俏背后的千年跌宕
进入5月,北京市启动了第九届月季文化节,同时也是北京市花30周年纪念活动。经1986年北京市民投票、1987年市人大通过,月季和菊花成为北京市花,侧柏和国槐成为北京市树。那场“爱首都议市树市花游园会”的负责人、78岁高龄的天坛公园原总工程师徐志长,近日接受了北京晚报记者的。
原来,月季这种原产中国的娇艳花卉,从被古人诗词赞颂到经“一带一路”流传海外,再到回归故土育出新种,历经千年跌宕起伏。“北京现在满城的月季花,其实得来不易。”
元明清花乡开始种植月季
5月18日开幕的月季文化节以纪念月季被评为北京市花30周年为主题,共推出了13大月季主题景区,其中就包括天坛公园。1962年到天坛公园工作的徐志长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天坛公园在1963年建成的月季园,是华北地区第一个专类月季园,但月季与北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最早据说在神农时代,就有观赏野月季的习惯,而真正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出土的陶器、丝织品上,最常见的两类花卉,一个是呈旋转状的蔷薇,一个是呈放射状的菊花。”而月季就是蔷薇科植物。
徐志长说,最早的野生月季并不是四季开花,但人们出于观赏需求,通过人工栽培技术调整花期,让它四季开花,因此又被称为“月月红”。苏轼有诗称赞月季:“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虽然备受欢迎,但因为气候原因,月季多在长江、淮河流域一带栽培,北京因偏冷而较少种植月季。“直到元明清三代,北京才开始慢慢出现月季种植的产业”,徐志长说,为了给皇城提供观赏花卉,在现今的花乡出现了专门的“唐花”业务,“古时候是‘煻’字,就是指在暖室里养花,以供在寒冬腊月观赏”。
现在的花乡还有个黄土岗村。据传,当时北风带来的肥沃地表土,落在黄土岗一带,进而发展成了花卉基地。徐志长回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各大公园都还去黄土岗买土养花。从元明清三代开始,花乡与月季的渊源一直延续至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红红火火”就出自花乡,其主花材正是9枝“中国红”月季。
漂洋过海成就欧洲“玫瑰”
北京红红火火的月季产业到了清代末年步入衰落,“那时候国力衰微、民不聊生,皇城里没心思赏花,老百姓也没钱养花”。与此相对,万里之外的欧洲文艺复兴,紧接着工业革命,对赏花的需求日益上升,尤其对“月季”钟爱有加。
欧洲也有野生“月季”,但他们的月季品种稀少、颜色单调,最不尽如人意的是仅春季开花。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特别钟情月季,她的马尔梅森月季园种植了能搜罗到的各种月季,但唯独缺少四季开花的品种。
直到18世纪末,欧洲人在广州郊外“花地”发现了能四季开花的中国月季。大喜过望的欧洲人,通过东印度公司等机构把中国月季运往欧洲。“这些商船从哪儿走的呢?斯里兰卡、印度、东非,绕过好望角,前往欧洲。按说,就是走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装载有中国月季的商船经过英吉利海峡时,英法正在交战。为了保证不损伤月季,还专门停战。”
徐志长介绍,到了欧洲的中国月季,经过了园艺师们长达60年的研究、栽培、杂交后,1867年,带有中国血统的“法兰西月季”诞生。它结合了中欧两地月季的优点,颜色艳丽、香气浓郁、四季开花,并且特别适合做鲜切花。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现代月季,它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玫瑰”。
“其实欧洲从最一开始,就不分什么月季、玫瑰、蔷薇,都叫‘rose’。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象征爱情的‘rose’,我们就叫月季。”徐志长说,只有中国才把月季、玫瑰、蔷薇分得这么细。“中国有自己的原生玫瑰,玫瑰花小、味香。而且会用来做糕点、香料,玫瑰饼用的就是这种玫瑰。”观赏用的叫月季,而蔷薇则是月季、玫瑰等蔷薇科植物的统称。
徐志长告诉北京晚报记者,现在玫瑰与月季只是翻译上的区别。“在我国古代,玫瑰是一种宝石,后来才用来形容颜色类似于这种宝石的花。等到杂交的现代月季引进中国,看到‘rose’这个词就想起来用玫瑰,觉得洋气、好听。实际上,现在与我们经常交流的‘英国皇家月季协会’,协会名用‘rose’,我们却没叫它‘玫瑰协会’。”
“老海归”带回中国扎根天坛
当带有中国血统的现代月季风靡欧洲的时候,中国民间却很少有人养月季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老百姓生活没有保障,哪有工夫养花?”中国本土月季只在江南一带有少量种植。
直到广大归国华侨、留学生等“老海归”带回来少量现代月季,月季才在它的故土慢慢恢复元气。“陈嘉庚先生就养现代月季。最有名的要数新加坡华侨吴赉熙先生。”徐志长介绍,吴赉熙于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现代月季花园。1951年,吴赉熙病逝后,将月季托付给了懂英文、有宅院、年富力强的蒋恩钿。“蒋恩钿先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女园艺家——‘月季夫人’。”
1959年国庆10周年,蒋恩钿成功在人民大会堂周围建起月季园。1959年10月5日,蒋恩钿便来到天坛公园报到,精心培育现代月季。1963年5月,月季园第一次对外开放,便引起轰动。陈毅元帅来参观时,将“月季夫人”的雅号送给了蒋恩钿。“天坛公园因为蒋恩钿先生成为中国月季界的权威,新培育的月季定名也以天坛月季园发布为准。”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月季先后登上画册、邮票,天坛公园也越来越多地培育出如“凯歌嘹亮”、“天坛荣光”、“北京小妞”等新品种。1986年夏天,在中山公园举办了“爱首都议市树市花游园会”,十几万人次参观、两万张选票,主要集中在“月季、菊花”、“侧柏、国槐”。1987年3月,市政府确定月季为北京市花。
“现在,市民们开车经过几条环路,看见绿化带上五颜六色的花儿,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些月季的祖先是怎么漂洋过海去了欧洲,又怎么不辞辛苦回到中国,回到北京,发展成了现在的俏模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