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要跪姿坐因为他们都穿开裆裤
在三国,晋朝及稍晚一些时候这种坐姿仍是在正式场合所必须采用的。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特别是对其他在座的人尊敬的话,一定要采用跪姿坐。
这种跪姿坐,是不够舒服的,而且很不科学,青少年经常这样坐,会妨碍腿的发育。但是在古代中国,以跪姿坐确是最符合礼仪的,妇女更必须如此。在日本,这种坐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古代人所穿的裤子形式有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但那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不缝合在一起,是广义上的开裆裤。穿那样的裤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暖腿部,那时的人们只穿裙子或“裳”,在冷天腿部受冻,于是就在腿上套个套筒,这就是早期的裤子。那时的裤字写做袴,这个字的来源似乎可解释为衿是“两股(大腿)各跨别也。”按古人的解释,那时的袴是“胫衣也”,即给小腿穿个衣服,而不管屁股,大概是因屁股肉多比较耐冻。
那时,穷人则可能根本就不穿裤子。《三国志》中明确记载贾逵年轻时因贫穷,连冬天都不穿裤子,夏天就更不用说了。在穿那种开裆裤子的情况下(更不用说不穿裤子),把两条腿分开伸直的箕坐方式当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盘腿坐也是不合适的。虽然跪着坐是很累的,但对于上流社会的女性,箕坐更是个绝对要不得的坏毛病。
除了坐的姿势外,还有些别的讲究。比如上车时腿不免要抬高跷起来,可能会露宝,所以上车时必须注意周围有没有尊贵的人,特别是尊贵的女性,否则就是严重失礼。王莽就曾到皇太后(王莽的姑母)那里去告状,说一个叫淳于长的人对着自己的母亲上车,是为“骄佚”。
汉昭帝身体欠安,医生及周围人都认为应禁止。于是令宫女们都穿“穷裤,多其带。”穷裤和现代裤子可能仍不同,否则就不需要“多其带”了。这在《汉书》上官皇后传中有记载。
在汉朝前后,人们开始穿合裆的裤子了。这很可能首先是在骑马打仗的军人中流行的,穿开裆裤骑马是很不合适的。在东汉时,由西域又传入了一种轻便的折叠椅,叫做胡床,也是先在军队中流行的。胡床在魏、晋时已开始流行,人们将坐在这种可折叠的椅子上叫做“据”,仍只能用于不需要讲求礼貌的非正式场合,或在军营中。
其实,当人们开始穿合裆的裤子,跪姿坐已经没有合理性了,但是,这样不合理的姿势仍延续了一段时间。在唐代,除了可折叠的胡床外,不能折叠的完子和椅子也出现了。高脚的椅子和桌子在唐代中原的壁画及敦煌壁画中都出现了。唐代以后,人们再也不以跪姿为坐的正常姿势了。
两条腿下垂着坐在椅子上要比跪着、臀部放在两脚跟上舒服得多,人们当然会选择坐椅子而放弃跪姿,这样的进步是很自然的。
编辑:LTX00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