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爱新觉罗家族发展史及后代分布

2017-06-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82
转发:0
评论:0
爱新觉罗家族发展史及后代分布,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有人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

1936年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出版《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

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后来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爱新觉罗氏的人口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肇",有的为"罗"等等。爱新觉罗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宣统帝溥仪之弟。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

爱新觉罗·恒山

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5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编辑:LTX00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绳氏家族迁徙之谜及分布
黄岛有文字记载始自明代。据当地居民称,他们的先祖并非原地居民,而是在明代初因军垦需要,从云南、陕西等地移民来的。史学界也一直认为,“明代之前这里地处海疆边陲,是一块蛮荒之地,无人居住”(1995年《黄岛区志》)。根据近几年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绳”氏窑场可以证明,黄岛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三国时代,一直有人类活动在这块土地上。那么延续了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为何突然中断?迄今为止,当地也没有一户姓“绳”的居民,烧陶制砖的“绳”氏后裔又到哪里去了?经查考,在全国各地的“绳氏”家族大都是明清之前从山东移居的,而目前在山东的西部和北部也仅有少数绳氏家族。那么,“绳氏”家族是在什么年代、什么原因离开自己故乡而流落到他地的呢?这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不解之谜,有待在今后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中寻求答案。现全国有绳姓近10万人,全国除西藏外,其他各省具有分布,以湖北十堰(房竹)、山东枣庄、山东巨野、山东菏泽、安徽颍上、安
· 爱新觉罗后代现今爱新觉罗的后代身在何处揭秘
爱新觉罗的后代:爱新觉罗,这个含义着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的清朝皇室姓氏。“爱新”是满语“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依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说说爱新觉罗的后代。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任,宣统帝溥仪之弟。现在世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现在世爱新觉罗·恒山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
· 爱新觉罗后代爱新觉罗氏后代如今的生活状况
爱新觉罗·宝璇:载丰王爷的孙女———香港声乐协会会长.爱新觉罗·启贤:清皇室后裔,一九三六年生于吉林,现居北京。启贤先生自幼喜书画,临习柳、颜法贴,尤爱秦汉隶简,但不图于传统,在博采众长中独树一帜,将隶书笔法掺入行草。爱新觉罗启星:虽然是影坛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其清醇亮丽的形象却会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去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她是满清皇室后裔,还未毕业,便因演出《舞出彩虹》而崭露头角,并被擅画古典美女的导演陈逸峰评价为“前途无可限量的当代新星”。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爱新觉罗·毓歌:1955年生,满族正黄旗。北京书协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会员。爱新觉罗.贝怡:真真正正的中国公主!目前在香港从事模特儿行业,由于其具有皇室血统,故出道以来特别引人注目.(见图)爱新觉罗后裔部分人物名单爱新觉罗-溥任宣统皇帝溥仪弟弟北...
· 俊庸后代分布
董俊庸的后裔分布在桥背村、珠玑村(寨仔)、护塘、马山、龙眼村共五大村子,后繁衍散居到茶亭厂、葫芦糖、大桥街、蕉木山背、钟山街、升平街、湖南江永沿口乡七公岭、恭城县等地。一代董俊庸(明始祖):为馀公的次子。于元顺帝二十五年自桂林临桂县董家里东乡村,2010年前改桂林叠彩区大河乡新民村董家巷。后徙居富川县董家洞。妣廖氏董俊庸的父亲董馀,明正统六年任山西交城案牍,,葬南蛇嘴。二董统董维董维葬狮子头山岭。妣卢氏,葬石碑冲孤。三仁义仁茂,妣钟氏仁科仁政居桥背村,仁茂葬金鹅孵蛋,钟氏葬龟头岭徙居松柏寨后徙居万安村,今寨仔徙居杰玺坊,即龙眼村四杰玺徙居杰玺坊,今珠玑村,即龙眼村仁义生下杰玺公,自立籍杰玺户。因世乱,被捉充饷而亡惜乎不录。后仁政公到龙眼村居住董显,字华禄,为茂公长子。大廷选为南京国子监官育成均纪后铨礼部,未装钱行,因疾而亡。妣钟氏庶李氏,长子鼎崇,次子鼎嵩。为人性善,敏而好学,得游泮水,而...
· 董晋后代分布
排序:董仁婉――大礼――伯良――全道、溪、全素、据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暨董仲舒思想国际研讨会发言稿,三门峡董振民的《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南北朝时,董仲舒三十一世孙董信道玄孙迁至蔡州。隋唐之交,三十五世孙董九思迁河东虞乡定居。三十七世孙董仁婉永徽壬子皇任梁州博士,从京城徙河中,有儿子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孙子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根据福建连城董炎星、浙江富阳董顺庆提供的谱系推算,董晋应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董晋父伯良(统豕)生子三:晋、申、三。长子晋,字混成,世居河中,生四子:全道、溪、全素、省H道、全素皆皇上赐名。全道为殿中监、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商州刺史、河北营运粮使,全素为大理评事、太子舍人,饰太常寺太祝。溪生四子:清然、居中、从直、居敬。次子申,字洛成,吏部侍郎,因官睦州清溪始居海口下市井头,生子三:全福、全g、全祯。幼子三,从许旌阳真人,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