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金书铁券

2017-06-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金书铁券,金书铁券的前身是丹书铁券,“丹书铁券盟山河,赫赫勋名照今古”。在汉朝,丹书铁券,

金书铁券的前身是丹书铁券,“丹书铁券盟山河,赫赫勋名照今古”。在汉朝,丹书铁券,也称丹书铁契、誓书铁券,是皇帝给功臣封王、封侯时立下的永远不夺其封国的契约,因而在坚久的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不过,汉朝的丹书铁券上并无免罪更无免死的承诺,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常因细故获罪,直至被处死。后来,铁券与功臣封爵仍有一些联系,但已演变为颁发给功臣、重臣等人免死的护身符。铁券上的券文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是用黄金或白银来填嵌钦券上所刻之字。铁券遂被称作金书铁券或银书铁券,铁券的式样也定型为覆瓦之状。

明朝创建后的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依照前朝故事,给开国功臣颁发免死铁券。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获封公爵的有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6人,获封侯爵的有28人,他们均被赐予金书铁券。

此后,朱元璋还陆续向新建立勋业或晋升了爵位的功臣颁赐铁券。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在明代中后期,仍不时有功臣及功臣后裔获赐铁券。直到明代末年,刚即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出自麻痹奸宦魏忠贤的谋略,还给其侄子魏良卿等颁赐铁券。

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二等,侯爵分为三等,伯爵分为二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死后追封为中山王的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的金书铁券在明代铁券中最具有文化价值和代表意义。该铁券的券文如下:

维洪武三年,岁次庚戌,十一月丙戌朔,十一日丙申,皇帝制曰:(咨)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徐达,朕闻自昔帝王创业垂统,皆赖英杰之臣,削群雄、平暴乱。然非首将之智勇,何能统率而成大功,如汉、唐初兴诸大名将是也。当时虽得中原,四夷未尽宾服,以其宣谋效力之将比之,岂有过我大将军徐达之功者乎?尔达自起兵以来,为朕首将,十有六年,廓江汉,清淮楚,电扫两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顷者,诏令班师,星驰来赴。朕念尔勤劳既久,立功最多,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三死,子免二死,以报尔功。于戏!”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常守富也。尔当慎守此言,谕及子孙,世世为国良臣,岂不伟欤!

通过该文及其他明代金书铁券券文,可知它们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颁赐铁券的时间;二,获赐铁券者的官职、爵位;三,获赐铁券者的功勋;四,皇帝承诺的免死次数;五,对获赐铁券者的激勉之词。若干明朝铁券的券文也载录了获赐铁券者的重大过错。例如,汤和在镇守常州时有过不忠于朱元璋的怨言,在进封他为信国公时,朱元璋便将他早年的这一过失镌刻于铁券之上。蓝玉在追击元朝残余势力时,曾淫辱元主的一个妃子,致使该妃羞愤自尽。朱元璋在封蓝玉为凉国公时也“镌其过于券”。

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有两个的差别。其一,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其二,免死的次数较少,孙子不免死。明代金书铁券的这些特点,表明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确实希望能兑现他对功臣们的免死承诺。

尽管明代曾向功臣们颁赐过大批金书铁券,但留存至今的明代铁券却寥寥无几。其中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件分别是成化五年(1469年)在敕封朱永为抚宁侯时颁赐的金书铁券和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封他为保国公时颁赐的金书铁券。青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是天顺二年(1458年)敕封李永为高阳伯时颁赐的金书铁券。1996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第三枚《明代铁券》便以李永的铁券为画面。此外,徐达、李文忠等人的后裔所编纂的族谱也载录了徐达、李文忠、李性等人的铁券券文。明代的金书铁券之所以极少存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朱元璋在晚年便以谋逆等罪处决了李善长、蓝玉等一大批功臣,他们的铁券自然都被销毁;其次,明代实行犯罪数次抵销免死一次的制度,特别是仅免一死者,很容易失去铁券。再次,明代末年,很多世袭贵族遭受农民军毁灭性的打击,他们的家产荡然无存,其中应包括祖传的铁券。又次,清军入关后,曾收缴过前朝的铁券,也使一批明代铁券被毁。

保存至今的明朝以前的铁券,仅有唐昭宗赐给钱鏐的金书铁券。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后,该铁券上的不少金字已经脱落。而到了清朝就没有再颁发过金书铁券,因而明朝的金书铁券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批免死证书。

编辑:LTX00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闲话金书铁券
闲话金书铁券《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有一段很有意味的对话,柴进说:“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的丹书铁券,谁敢不敬?”殷天锡接着说:“便有丹书铁券,我也不怕!左右与我打这厮!”丹书铁券果然无用,若不是梁山好汉搭救,柴进早死在枯井中了。铁券,是封建帝王赐给功臣的一种契约性质的东西,用丹笔写在铁板上,持券者可以永享爵禄,犯罪的也可赦免。铁券分左右两半块,左边的颁给功臣,右边的藏在朝廷内府,一旦用得着时需拿出来核对。《汉书・高帝纪》载:“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是关于铁券的较早的记载。柴进据称是周世宗柴荣的后代,柴荣过继给他的姑夫、周太祖郭威当儿子,后来继承了后周皇位。柴荣死后,赵匡胤夺了后周皇位建立宋朝,把七岁的后周小皇帝柴宗训贬为郑王。所以,《水浒传》说柴进家有先朝丹书铁券,虽是小说家言,也有历史依据。颁赐丹书铁券,是封建帝王笼络功臣的一种手段,也是功臣们的需要。帝王对功...
· 金书铁券与临海钱氏
唐乾宁四年(897)八月四日,昭宗皇帝赐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B以“金书铁弧薄H文最后说:“……是用赐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它成为钱氏永将延祚子孙,长袭宠荣,克保富贵的信物。钱B在得券后十年,受后梁封为吴越王,铁券也就一直珍藏于吴越国宫中。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B之孙吴越王钱弘m遵照乃祖“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训导,审时度势,将所辖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零七户、十―万五千卒,“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此前钱弘m曾官台州刺史,虽然在任时间不长,但政绩卓著。弘m迁汴后,铁券也随之进入其开封府第。还先后进呈宋太宗、仁宗、神宗御览。熙宁八年(1075)三月,嫡嗣钱惟演之孙钱景臻尚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金书铁券”...
· 吴越钱氏“金书铁券”话沧桑(6)
深圳档案馆展出的明代“金书铁券”,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记者现场看到,“铁券”用生铁铸成,黑黑的,上面刻满了文字。据介绍,这是目前世上仅存的四块“免死牌”之一,是明英宗赐给将军李文的,上面刻着给予李文“免其一次死罪”的待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身世奇特的珍贵文物,这就是被世人称为免死牌的钱氏铁券。中国历朝历代赐予的“铁券”多不胜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都已消失了,只有这钱氏铁券被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这枚铁券是唐朝皇帝唐昭宗李晔赐给吴越王钱H的免死金牌,算起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铁券上三百三十三字的铭文明确昭示:免除钱H本人九次死罪,子孙三次死罪。若触犯国家法律,有关官员也不得过问。那么钱B是什么人呢?皇帝为什么能赐给他免死金牌呢?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一起回到一千多年的唐朝。钱H是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开创者。其实说起来,钱B也并非什么名门之后,书香子弟,只不过是当时杭州临安...
· 吴越钱氏“金书铁券”话沧桑(5)
“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民间俗称“免死牌”。其制法为熔铁铸瓦,状如蒸笼,断而为二,形如板瓦,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受券人与朝廷各执一半。“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我国古代“丹书铁券”制度始于汉代。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帛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
· 吴越钱氏“金书铁券”话沧桑(8)
曾藏于嵊州的免死铁券当年赵匡胤南征北战,建立北宋时,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由于吴越富庶强盛未灭亡。面对赵匡胤的强大兵力,吴越国国王钱B的孙子钱弘,为了使生产力不遭破坏,生灵不受涂炭,尊承武肃王钱的遗训,作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抉择――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将13州1郡、86县、55.07万户、11.5万兵卒全部献纳给宋朝,由此和平统一了中国。为缅怀这位以中国统一大业为重,以民众生命财产为重的钱氏国王,于是宋代把钱姓排在了《百家姓》的第二位。唐代钱穆铁券,系唐昭宗乾宁四年(897),赐予镇海、镇东两节度使钱穆。"形如瓦,高一尺九寸,阔一尺四寸六分,重一百三十二两,以熔铁铸成,刻金文于上,合三百四十二字"。券文说:“惟乾宁四年岁次丁已,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钱H……。顷者,董昌僭伪,……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