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在童年的记忆——小热昏
小热昏原为一种以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深受百姓喜欢。当时很多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这种说唱形式来推销。后来清末民初,杜宝林等民间艺人据其唱调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为避免遭和麻烦,取艺名为“小热昏”。后即以“小热昏”为曲种名,小热昏多在露天演唱,形式简单,一副三角架,一张长凳,代表舞台,一人或二人一搭一挡说唱,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一般先敲小锣,招徕观众,接着讲笑话,说新闻,最后唱长篇。
小热昏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演唱,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以及“五更”、“四季”、“十叹”等流行小调。小热昏的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一般都在闹市街头演唱。而且演出时间也没有限制,东边唱了一二小时,见群众不散,继续唱下去;如果人群稀少,就换到西边再开始演唱。演出地点多在船埠、车站、菜场附近,以及农村中庙会、集市之中。演唱前选择一块空地,用白粉洒划一个表演圈,打竹板、敲锣鼓,吸引听众,等人群聚集,便开始演唱。小热昏多是两人搭档,一个打竹板,俗称莲花板,一个拉胡琴或敲小锣,俗称“狗叫锣”。唱的多是地方戏曲和小调,中间插科打诨讲一段笑话,或替商家做广告。
小热昏由于言语发噱,唱句通俗,很受群众欢迎。名艺人有陈长生,后有陈国安、徐和其、俞笑飞等。50年代后小热昏艺人多半成为滑稽评弹演员,与上海的独脚戏、滑稽戏颇有渊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热昏也成为了一种遗留在人们脑海深处记忆里的童年美好时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受保护的一员。
编辑;LTX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