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土家族过赶年

2017-06-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6
转发:0
评论:0
土家族过赶年,湘西土家族常在汉族大年除夕前一天过年,称过赶年。此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土家族

湘西土家族常在汉族大年除夕前一天过年,称过赶年。此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相传明朝初年,倭寇大举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朝官军已无力征剿。明宪宗皇帝御批湘西土家兵火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圣旨到时,恰是大年二十九日。按理,应于三十日正式开拔前线。土家族人想留子弟兵过了年再去。若此,则有违圣令,其罪不轻。土家族有威望的老年人临时决定,提前一天过年(即过赶年),让子弟兵过了年再去打仗。后来,土家族子弟兵在前线奋勇杀敌,明宪宗亲赐“东南第一功”御匾。土家族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子弟兵的英勇战功,从此永远保留过赶年的习惯。

“过赶年”的晚上,土家族寨上烧起冲天大火,调年旗高高飘扬,男男女女围着旺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舞“毛古斯”,共同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种“过赶年”的爽快朴野、红火亢奋,别有一番情调。
土家族过赶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年事活动也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也长。过赶年的主要内容有“打粑粑”、“做团馓”、“插柏梅”、“贴纸”、“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等。吃“团年饭”很有讲究,一定要蒸甑子饭和蒸肉、煮合菜。甑子下层蒸的是小米或米粉子裹的坨子肉。饭一定要蒸多,要从过年那天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合菜就把肉丝、萝丝、白菜、海带、粉丝、猪杂等煮在一起吃,并称这菜为“贺菜”,有祝贺打胜仗之意。这说明和土家族祖先的战争生活有关。
此外,在“过赶年”这天,家家户户的神龛上、大门上、堂屋中柱上还要遍插上些梅花枝、柏树枝,据说也是沿于出征抗倭官兵人多,过年没那么大没那么多的房间做餐厅,只好随地在梅树园或柏树林中就餐。另外,有的地方“过赶年”还兴“保密”,在室内悄悄杀猪。团年就餐时,也只在桌子三方坐人,而将下方空起不坐人,其用意也就是便于观察门外是否有“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人过赶年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土王杨格鲁带领族人沿辰水迁徙至梵净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平坝遍布,下地可种阳春,上山可捕禽兽,下河可捉鱼虾,于是就带着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有一年腊月,一支强大的外族队伍开进了梵净山区,并安营扎寨,并派出信使向杨格鲁送交战书,约定年后的第一天在宙逻河畔交战。杨格鲁接到战书时已是腊月二十七了。于是,他吃不香,睡不宁,在寨子里来回走动。族人们都欢喜地筹办年货、打糍粑、杀猪羊,谁也不知大祸将临。杨格鲁边走边想计策,“咚”的一声,头撞在一棵松树上。这时一群娃崽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杨格鲁被眼前的娃崽们吸引住了,因为他们正在玩打仗的游戏。看了半晌,杨格鲁突然眼睛一亮,愁云顿消,欢喜地用手捋了捋胡须,笑着自语道:“有救了,有救了,我们有救了……”这天夜里,杨格鲁召集九溪十八洞四十八寨的头人,去他的住地共商退敌大事。当大家到了之后,杨格鲁咂了一口叶子烟,站起来激动地说:“一直以来,...
· 土家人过赶年的来历
搜集整理:黄自新、杨政银相传很久以前,土王杨格鲁带领族人沿辰水迁徙至梵净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平坝遍布,下地可种阳春,上山可捕禽兽,下河可捉鱼虾,于是就带着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有一年腊月,一支强大的外族队伍开进了梵净山区,并安营扎寨,并派出信使向杨格鲁送交战书,约定年后的第一天在宙逻河畔交战。杨格鲁接到战书时已是腊月二十七了。于是,他吃不香,睡不宁,在寨子里来回走动。族人们都欢喜地筹办年货、打糍粑、杀猪羊,谁也不知大祸将临。杨格鲁边走边想计策,“咚”的一声,头撞在一棵松树上。这时一群娃崽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杨格鲁被眼前的娃崽们吸引住了,因为他们正在玩打仗的游戏。看了半晌,杨格鲁突然眼睛一亮,愁云顿消,欢喜地用手捋了捋胡须,笑着自语道:“有救了,有救了,我们有救了……”这天夜里,杨格鲁召集九溪十八洞四十八寨的头人,去他的住地共商退敌大事。当大家到了之后,杨格鲁咂了一口叶子烟,站起...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赶年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传统节日。又称调年会。时间在每年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因比汉族过春节早一天,故称。关于赶年的来历,有几咱说法:一说明朝时,土家军提前过年征讨倭寇,立下战功,后人以此作为纪念;一说倭寇扬言过年那天将来进犯,人们提前一天过年以便迎战;一说土家先辈贫困,年三十还得富人家做工,便提前过年,与家人团聚;一说旧时每到年关,官军便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吃完年饭以便逃生。节日那天,堂屋挂青布,用竹篮装上许多筷子,青布象征军营,筷子象征箭杆,以示不忘当年战争的情景。有的地方,吃年饭前由爱长拿吹火筒在屋前屋后呜呜吹奏一阵,象征当年出征的号角。现在,该习俗仅在少数土家族人中流行。
· 土家族风俗土家族的赶仗佬是什么意思?
赶仗佬是恩施土家族民间工匠“九佬十八匠”中的“九佬”之一。赶仗在当地又称赶山,是土家人由来已久的集体围猎活动,曾经是土家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技艺之一。参与赶仗的人被称作赶仗佬。在赶仗过程中,赶仗佬们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严密的分工,所获得的猎物根据“功劳大小”进行合理分配。土家族人的赶仗,主要不是为了猎食野兽肉,而是为了驱逐害兽,保护庄稼。所猎野兽,原来是虎、狼,而近些年来赶仗,主要是赶野猪,因为野猪是糟蹋庄稼的大害兽,众人恨之入骨。土家族人的聚众赶仗活动,一般选择在农闲时节。这个时候农民大都闲在家里,山中的野猪、獐、麂等野兽也已经膘肥肉满,十分诱人,喜欢赶仗的人们闻风而动,直到次年的春天。最佳赶仗时节是隆冬,大纷扬,冰封大地,自然界的“坚壁清野”,使野兽难以觅食,在饥饿难忍时就出来四处寻找食物,在皑皑白上留下串串脚印,这就给狩猎者提供了信息,为猎人们送来了希望。土家人赶仗,往往以村落为单位...
· 腊月二十九传统习俗:小除夕、过赶年、上坟请祖上大供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