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绍兴“三乌”

2017-06-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2
转发:0
评论:0
绍兴“三乌”,乌干菜,乌毡帽以及乌篷船被称之为“绍兴三乌”,又称为“三乌文化”,它是极富绍兴地

乌干菜,乌毡帽以及乌篷船被称之为“绍兴三乌”,又称为“三乌文化”,它是极富绍兴地方特色的产物。

这“三乌”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乌干菜。乌干菜又称霉干菜,它色泽乌黑,滋味爽口。“乌干菜,白米饭,吃得神仙想下凡。”这句广为流传的民谚,说明绍兴人对乌干菜的钟爱。乌干菜制作简便,风味独特,价廉物美,容易保存,吃了开胃,夏天喝干菜汤,还有消署防痧之效,所以绍兴民间几乎家家腌制,常年食用。
乌干菜以颜色乌润而得名,从乌干菜的腌制过程看,并没有发酵这个环节。腌制乌干菜必须经过选菜、洗净、晾干、堆黄、盐渍、晒干等过程。味道是否鲜美,关键取决于堆黄和盐渍两道工序。

乌干菜有很多种吃法。一种是蒸吃,干菜洒上菜油,再加味精、白糖蒸熟,其中油菜干蒸熟味道最佳。再是汤吃,以芥菜干放汤为最理想,清淡鲜美,如果用笋煮干菜放汤,更是鲜上加鲜。还有就是与其他菜一起烧着吃,如干菜生仁、干菜虾汤、干菜烤虾、干菜炒四季豆、干菜汁烤蛇等,都各有风味。
乌干菜以独特的风味,常常使人吃后终身难忘。许多绍兴籍著名人士,少小离家,长年在外,总是念念不忘家乡的乌干菜。鲁迅在北京、上海时,家乡的亲友几乎每年给他送干菜,尤其是笋煮干菜,而且收到后,鲁迅总是在日记中郑重记上一笔。

“三乌”第二乌就是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说起它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几个猎人,相约上会稽山打猎,打伤了一只斑额大虎。老虎带伤逃入深山,待猎人追到虎穴时,老虎已倒毙在地上。正当猎人们扛起老虎要走时,意外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毡毯”。仔细一看,原来是老虎吃完猪、羊等牲畜后,把剩下的羊毛、猪毛垫在窝里,经过长期积聚和重压,便形成了这块锅底形的毡毯。猎人们感到好奇,将它带回洗净晒干,改成了帽子形状,戴在头上,果然比其他帽子暖和。聪明的制帽工匠从中得到启发,在仿制中加以改进,乌毡帽就这样问世了。过去绍兴一般店铺都供财神像,惟独毡帽店悬挂老虎画像,据说那是供奉老虎为师的一种表示。

乌毡帽工艺精细,具有牢固耐磨、隔热保暖和不易受潮的特点,既能御风寒,又能遮阳避雨。农民称之为“冬天戴了热,夏天戴了凉”,所以一年四季可以享用。田间休憩时,可以用来作坐垫,上街买小百货,可以随手拿来当篮用,难怪过去农民泥水木作船老大都喜欢戴乌毡帽。

第三乌——乌篷船。绍兴江河错落、湖泊棋布,被称做水乡泽国,素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绍兴人出门就遇河,抬脚得用船。所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船,种类很多,规模不一,乌篷船、白篷船,仅以船篷作区别而称罢了。绍兴是一个江南水乡,这乌篷船当然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篾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用烟煤和着桐油漆成黑色,所以中乌篷船。而船篷又有固定和活动两种,往往在两扇固定篷之间加一扇可移动的,通常称之为“明瓦”,用蛎壳薄片做成,呈半透明,既可遮阳避雨,也可解决船内采光。船的大小就以明瓦多少而论,有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的,最大的六明瓦。
当然还有一种只有乌篷、没有明瓦的小船,俗称“脚划船”、船身长丈许,最多只能容纳4个人,坐在船舱里,篷顶离开头顶不过三五寸,双手可以伸出船舷去嬉水,真所谓是扁舟一叶。行进时,头戴乌毡帽的船工,脚躅桨,手脚并用,所以这种小船也叫“躅桨船”。

坐着乌篷船游鉴湖,简直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船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轻盈地向前移动着,两岸的村庄、农舍、稻田、绿柳、茭白、渔舍、丝瓜棚以及晾着的衣裳、行走的村姑``````````慢慢向后退去,宁静淡远,悠然轻快。依然是陆游当年看到的景象:“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原自属闲人。”

编辑:LTX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乌大网
【乌大网】旧时,绍兴境内可放养鱼类的"荡面"达4000余公顷,约700多个渔区,俗称"渔荡"。掌管渔荡的人称"渔大司"。他们长期从事渔业,富有经验并掌握养殖不同鱼种技术。渔荡养鱼大致在初春放入鱼苗,到冬至以后,鱼一般都长到二三斤,上年漏网的可长到六七斤。为供应"过年"市场,各渔荡要进行一次大围捕,俗称牵"乌大网"。"乌大网"即沉底大网。围捕时,驾船布网,两端各有10多个渔工牵网,并有几个"稳笃公"潜入水底排除障碍物。当渔大司下令"起网"时,两端渔工用力牵拉,提鱼入网。这样一次能捕鱼万斤左右。稳笃公还是寒冬腊月下水捕鱼能手。他们裹着破棉袄,划只半扇乌篷小船,船头生盆火,锅中烧着热水,边划船,边注视河岸边和桥洞下,发现目标甩掉棉袄,赤身跃入水中,捉到鱼后,抛入舱内,抓住船舷翻身而上,用热水擦身,穿上衣裤,喝几口烧酒驱寒。从他们身上体现了越人善舟楫习水性的特点。
· 越文化—绍兴文化—话说乌毡帽
关于毡帽的来历,绍兴过去曾流传过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会稽山有几个猎人相约上山打猎,打伤了一只,老虎带伤进穴而毙.旁边还有刚出生的小老虎。抬虎捉虎之余,猎人发现小老虎躺过的锅底状的毡块,既结实松软,又光洁暖和,原来是由吃剩的羊毛猪毛长年累月躺压叠积而成,猎人一试感觉不错,受此启发,毡帽由此演化而成。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细细考证,毡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疆楼兰罗布泊孔雀河北岸的古墓沟出土的毡帽,经碳“测定,距今约3880年(+90年),这说B丹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大西北就有戴毡帽的事象。《周礼注疏》卷七日:“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说明在2700多年前的周代已有用细毛制毡的生产活动。后在楼兰遗址和罗布淖尔墓又有汉代毡帽出上。唐代有用白毡制作的毡帽,称之“白题”,为三角形、高顶、顶虚空、有边、卷檐。系汉魏时从西北地区传人内地,隋唐广行民间。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记述:“秦汉始效羌人...
· 三足乌
日本文化中的金乌太阳,或是使者。贺茂建角身命之化身,之后成为鸭县主之祖。因受中国文化影响,其也多为三足乌鸦。八咫乌神武东征之际,受高皇产灵尊・天照大神之命,从熊野到大和为神武天皇带路的乌鸦。在熊野三山,作为神使(ミサキ)而受到信仰。近世以前常用在起请文的熊野牛玉宝印绘有乌鸦。八咫乌也是战国时代纪伊国的杂贺众铃木家的旗印。古高丽文化中的三足鸟高句丽人崇拜三足乌如同龙和凤,除了为日神,亦代表着力量。高句丽的三足乌文化由中国中原地区传入,体现古代中国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高句丽人对三足乌的这种崇拜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有描述。高句丽壁画墓多绘有日月神像,表明其有日月星晨崇拜。高句丽五盔坟四号墓“日月神绘于北角二层抹角石上,人首蛇身。日神居左,男相,披发,双手捧日轮于头上,日中有三足鸟,月神居右,长发女相,双手捧月轮于头上,月中有蟾蜍。”长川一号墓后室藻井顶部绘三足鸟(日神)、蟾蜍与兔(月神)和北斗七星...
· 三足乌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也称金乌、阳乌。省称三足。传说此鸟为日之精,居日中。汉代画像砖上常有三足乌,居于西王母座旁,为其取食之鸟,或说即青鸟。汉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西王母]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后亦因以借指日。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仇兆鳌注引黄生曰:“三足乌,即日也。”宋陆游《月夜短歌》:“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