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乌”
乌干菜,乌毡帽以及乌篷船被称之为“绍兴三乌”,又称为“三乌文化”,它是极富绍兴地方特色的产物。
这“三乌”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乌干菜。乌干菜又称霉干菜,它色泽乌黑,滋味爽口。“乌干菜,白米饭,吃得神仙想下凡。”这句广为流传的民谚,说明绍兴人对乌干菜的钟爱。乌干菜制作简便,风味独特,价廉物美,容易保存,吃了开胃,夏天喝干菜汤,还有消署防痧之效,所以绍兴民间几乎家家腌制,常年食用。
乌干菜以颜色乌润而得名,从乌干菜的腌制过程看,并没有发酵这个环节。腌制乌干菜必须经过选菜、洗净、晾干、堆黄、盐渍、晒干等过程。味道是否鲜美,关键取决于堆黄和盐渍两道工序。
乌干菜有很多种吃法。一种是蒸吃,干菜洒上菜油,再加味精、白糖蒸熟,其中油菜干蒸熟味道最佳。再是汤吃,以芥菜干放汤为最理想,清淡鲜美,如果用笋煮干菜放汤,更是鲜上加鲜。还有就是与其他菜一起烧着吃,如干菜生仁、干菜虾汤、干菜烤虾、干菜炒四季豆、干菜汁烤蛇等,都各有风味。
乌干菜以独特的风味,常常使人吃后终身难忘。许多绍兴籍著名人士,少小离家,长年在外,总是念念不忘家乡的乌干菜。鲁迅在北京、上海时,家乡的亲友几乎每年给他送干菜,尤其是笋煮干菜,而且收到后,鲁迅总是在日记中郑重记上一笔。
“三乌”第二乌就是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说起它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几个猎人,相约上会稽山打猎,打伤了一只斑额大虎。老虎带伤逃入深山,待猎人追到虎穴时,老虎已倒毙在地上。正当猎人们扛起老虎要走时,意外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毡毯”。仔细一看,原来是老虎吃完猪、羊等牲畜后,把剩下的羊毛、猪毛垫在窝里,经过长期积聚和重压,便形成了这块锅底形的毡毯。猎人们感到好奇,将它带回洗净晒干,改成了帽子形状,戴在头上,果然比其他帽子暖和。聪明的制帽工匠从中得到启发,在仿制中加以改进,乌毡帽就这样问世了。过去绍兴一般店铺都供财神像,惟独毡帽店悬挂老虎画像,据说那是供奉老虎为师的一种表示。
乌毡帽工艺精细,具有牢固耐磨、隔热保暖和不易受潮的特点,既能御风寒,又能遮阳避雨。农民称之为“冬天戴了热,夏天戴了凉”,所以一年四季可以享用。田间休憩时,可以用来作坐垫,上街买小百货,可以随手拿来当篮用,难怪过去农民泥水木作船老大都喜欢戴乌毡帽。
第三乌——乌篷船。绍兴江河错落、湖泊棋布,被称做水乡泽国,素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绍兴人出门就遇河,抬脚得用船。所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船,种类很多,规模不一,乌篷船、白篷船,仅以船篷作区别而称罢了。绍兴是一个江南水乡,这乌篷船当然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篾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用烟煤和着桐油漆成黑色,所以中乌篷船。而船篷又有固定和活动两种,往往在两扇固定篷之间加一扇可移动的,通常称之为“明瓦”,用蛎壳薄片做成,呈半透明,既可遮阳避雨,也可解决船内采光。船的大小就以明瓦多少而论,有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的,最大的六明瓦。
当然还有一种只有乌篷、没有明瓦的小船,俗称“脚划船”、船身长丈许,最多只能容纳4个人,坐在船舱里,篷顶离开头顶不过三五寸,双手可以伸出船舷去嬉水,真所谓是扁舟一叶。行进时,头戴乌毡帽的船工,脚躅桨,手脚并用,所以这种小船也叫“躅桨船”。
坐着乌篷船游鉴湖,简直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船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轻盈地向前移动着,两岸的村庄、农舍、稻田、绿柳、茭白、渔舍、丝瓜棚以及晾着的衣裳、行走的村姑``````````慢慢向后退去,宁静淡远,悠然轻快。依然是陆游当年看到的景象:“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原自属闲人。”
编辑:LTX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