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2017-06-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6
转发:0
评论:0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在肇庆,许多人知道这样一件事: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乱,肇庆中学曾经搬迁到德庆县

在肇庆,许多人知道这样一件事: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乱,肇庆中学曾经搬迁到德庆县官圩乡金林村继续教学,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但对肇庆师范学校曾搬迁到德庆县播植乡鹿鸣书院上课,时间也同样长达六年这件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鹿鸣书院,坐落于现在的德庆县播植镇镇政府大院内。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鹿鸣”是《诗经•小雅》中的篇名,属于古代君王宴请群臣、贵宾所奏的乐曲。唐朝至明清期间,凡乡举考试过后,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必奏《诗经•小雅•鹿鸣》。故鹿鸣书院含有期望人才辈出之意。有人这样认为--鹿鸣书院是德庆最具文化价值的书院。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鹿鸣书院建筑艺术溶入了西方门廊式风格

 

据称宋以后均用经义取士,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这些教学和考试取士制度,一直沿用到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才告结束。

 

据史书记载,德庆在清朝有5名进士(他们是:何曰佩、何士达、温颐、张宽、李翰昌),58名举人。至于鹿鸣书院出了多少人才,可惜无文字记录,但至少其功不可没。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鹿鸣书院走廊

 

鹿鸣书院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三层砖木结构,分前、后楼。前楼有花岗岩石柱、石狮子和石鼓等设施。前楼、两廊和主楼(后楼)每层均以拱门连接式的回廊相通,建筑艺术溶入了欧洲门廊式风格,显得典雅别致。中间庭院宽阔,古树扶疏。可惜鹿鸣书院在20世纪的文革期间,前楼被毁,幸好后楼即主楼建筑至今仍保存得较为完整。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书院现况

 

据史书记载,清初是德庆文化教育的昌盛时期,特别是经过康熙、乾隆盛世,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以重视教育。德庆康州除县城存有学宫外,书院、书室曾遍及城乡。

 

 

梁赞燊(1874~1961年),字粹珊,今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大朗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举人。任肇庆府中学堂教员,不久往广州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两广方言学堂、两广优级师范任教。1912年,返肇庆任教于实业学堂、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1920年后任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校长,1921年后任肇庆师范学校校长直至退休。

  

 

在德庆竟然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梁赞燊为人正直,不畏强暴。民国时期,肇庆执政者欲拆城墙。梁赞燊以肇庆城是宋代所筑,有历史古迹及防洪价值,反对拆城墙,并获西江督办李济深支持,古宋城墙遂得保存。后来梁赞燊四处呼吁保护七星岩风景名胜。梁赞燊曾参加编撰宣统《高要县志》,民国《高要县志》并任民国《高要县志》修志馆长。

 

肇庆师范学校抗战搬迁到德庆县播植鹿鸣书院上课,梁赞燊与播植抗战民众建立了深厚情谊,深受当地民众的敬重。他曾作诗多首吟咏,其中一首云:

鹿鸣书帷又植隆,数年假馆挹高风。

昔时相聚今相忆,云树情怀两地同。

 

2001年8月23日,德庆县政府公布鹿鸣书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后来曾对后楼顶楼进行维修,使这座富有特色古有建筑重放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学宫书院—元德庆德庆学宫
元德庆德庆学宫位于德庆县城朝阳西路北。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学宫由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杏坛、东西庑、崇圣殿、尊经阁组成,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尚存大成殿、杏坛、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所建的附属建筑尊圣义祠。从2000年起修复了泮池,重建棂星门和大成门。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宽17.36米、深17.53米,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积304.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高19.4米,殿脊灰塑,造型简朴。殿内明间4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以12组斗栱承托平棋,起抬梁作用,呈“四柱不顶”之势。左右两侧重檐下,均采用大丁栿结构,各省去中间两柱,使殿内减柱4根,独树一帜。下檐斗栱七铺作单抄三下昂,其出跳总长达1.22米。大成殿保留宋、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原构架,是广东现存最重要的元代建筑。1996年...
· 德庆县有个百年书院,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肇庆,许多人知道这样一件事:肇庆中学曾经搬迁到德庆县官圩乡金林村继续教学,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但对肇庆师范学校曾搬迁到德庆县播植乡鹿鸣书院上课,时间也同样长达六年这件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鹿鸣书院,坐落于现在的德庆县播植镇镇政府大院内。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鹿鸣”是《诗经•小雅》中的篇名,属于古代君王宴请群臣、贵宾所奏的乐曲。唐朝至明清期间,凡乡举考试过后,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必奏《诗经•小雅•鹿鸣》。故鹿鸣书院含有期望人才辈出之意。有人这样认为--鹿鸣书院是德庆最具文化价值的书院。鹿鸣书院建筑艺术溶入了西方门廊式风格据称宋以后均用经义取士,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这些教学和考试取士制度,一直沿用到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才告结束。据史书记载,德庆在清朝有5名进士(他们是:何曰佩、何士...
· 百年古墓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2014年3月12日,浙江考古专家在庆元县对一座百年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古墓破坏极为严重已经没有考古价值,但是其中竟有一个惊天大秘密。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搜寻,还是没能在附近土里找到什么文物,更没有找到什么金银财宝。就在人们失望的时候,考古队员在土里,发现了一点儿黑色。队员们小心扫开掩埋的浮土后,露出了一块黑色的石碑,清理完后才发现这是一块墓志铭。专家决定立即暂停发掘,先从这块墓志铭开始着手研究。经过,墓志铭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这是一块黑色的泥岩,长59厘米,宽39厘米,厚6厘米,上面写了595个字。墓志铭由胡的儿子胡留撰写,碑文明确记述了胡的生平。这位南宋官员,生前曾官至吏部侍郎,是当时朝廷的重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胡为什么会留下一座空墓呢?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在碑文中,“纳诸土宫”这4个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个“诸”字是不是说,胡还有别的墓葬存在。难道胡十八疑冢的传说真的存在吗...
· 濮阳老城四牌楼下面竟然埋藏着这么大一个秘密
四牌坊为一幢四角阁式建筑,因座落于濮阳古城十字大街的中间,别名中间阁。关于四牌坊的建筑启事,在濮阳古城糊口过的人都知道如许一个传说:话申明朝嘉靖年间--那时辰濮阳叫做开州,开州出了个姓王的大官,执政廷当尚书。一天,王尚书带着他的小儿子到了皇宫御花圃谒见圣上。皇帝见他智慧可爱,便信口赐给他一个名字:王小瞧,还认他做了干儿子。二十年后,这个皇帝的干儿子长大成人了。王小瞧依仗本身是“皇亲国戚”,横行开州乡里,鱼肉穷苦苍生。他命令将开州城内百姓苍生家的水井十足用砖石填死,不许打开;全城苍生吃水要到他府前独一的一口水井里打水;而且立了一个端方:来担水的必需是各户中的年青女子。王小瞧派家丁在通往井口的石板路上泼水,如许,炎天路滑,冬天就结上一层冰,更滑。王小瞧就在家门口看来担水的这些小脚女子颤颤巍巍、摇摇摆晃的样子。一旦发现模样姣美的姑娘,便找捏词拉进府中,强行并吞;如有不从,则各式欺侮。不久,开州城...
· [两广]广州“姓氏书院”百年垂香
[两广]广州“姓氏书院”百年垂香南方网讯“姓氏书院”是广州的特色,清代的广州城内大马站、小马站、德政路、大塘街、榨粉街等一带云集了数百家的姓氏书院,这些个书院都不是“举人的课艺之所”,没有院长,也没有讲课的制度和上课的设备,所以被称为“姓氏书院”。姓氏书院其实是散居在省内各县的同姓宗人共同出资在省会广州兴建的合族祠堂,一般是由某个宗族中德高望重的族人或是科甲出身的官宦倡议兴建,号召全省的同姓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目的是便利本乡士子来省会乡试寄宿的,从而达到“联宗族兼联宗儒”的作用。同各地的宗祠一样,姓氏书院也是“祭祖祭宗”的场所,他们除了祭祀自己共同的始祖、始迁祖和房系的祖宗外,还把他们姓氏中崇拜的对象作为始祖来祭祀。广东的合族宗祠都有供奉和祭祀和他们姓氏有关远祖的祖先,如广东的陈氏宗族把舜帝作为他们共同的祖先,马姓的宗族则把他们的祖先追溯到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这和广东宗族、族谱普遍存在着攀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