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谱记载了解古代地名史,了解单氏先祖的足迹

2017-06-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2
转发:0
评论:0
家谱记载了解古代地名史,了解单氏先祖的足迹,  从上面看对巩昌府和南安郡的介绍证明了星江家谱记载为是巩昌府不是华昌府和辈昌府

   从上面看对巩昌府和南安郡的介绍证明了星江家谱记载为是巩昌府不是华昌府和辈昌府,下面再看一下秦朝的36郡

 

南安郡

东汉置;南朝宋置;南朝齐置;南朝梁置;北朝东魏置。

南安郡辖今陇西,漳县,武山大部。治原道(今甘肃陇西县三台境内),三国白马将军庞德便是南安郡人。

中文名

南安郡

解释

古地名

东汉置  听语音

汉献帝建安中期(196—220),从汉阳郡析置南安郡。 治豲道县(今陇西东南),领3县:豲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 属凉州。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南安郡属秦州,仍治豲道县(今陇西东南)。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秦州并入雍州(治长安,即今西安)。太康七年,复置秦州(治上邽,即今天水)。 南安郡属之。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南安郡属前凉河州(治枹罕)。前秦因之。

后赵(319—350)南安郡属秦州。后秦,西秦属之。西秦南安移治今陇西东。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改名南安阳郡,治桓道(在今陇西东南)领桓道、新兴(辖今陇西、漳县、武山部分地域)2县,

北周复名南安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前废。

南朝宋置  听语音

南朝宋元嘉初,于故汉德县(四川剑阁汉阳镇境内)境内侨置南安郡,领桓道、中陶2侨置县。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侨置为实郡,领南安(今剑阁普安镇为郡治)、白水(今剑阁店子乡)、华阳(今剑阁王河镇南)、梓潼(今梓潼县文昌镇)4县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县。属益州。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始在境内立南梁州(州郡县同治今普安),南安属之。

梁末,武陵王据蜀称帝,改南梁州名安州,南安属之。

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为始州、南安郡改名普安郡属之。

北周时,始州隶于利州总管府,普安郡属之。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普安郡入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普安镇)。

大业三年(607年)改始州为普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普安镇)。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复称始州,属利州总管(都督)府,贞观六年(632年)罢,改属剑南道及东川节度。

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为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剑州为普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剑州。

南朝齐置  听语音

南齐东昏侯永元三年(501年)侨置南安郡,领南安、华阳、白水、乐安、桓道五侨县。郡县都在冶官县(治今仁寿县东南汪洋乡)境内。西魏废。

南朝梁置  听语音

梁·天监间(502~519):析晋安郡置梁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泉州市南安丰州)。管辖今泉州、漳州、厦门、莆田。

陈·永定元年(557):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梁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于晋安郡置丰州(今福州),改置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参见北宋地理历史全书《舆地纪胜》云:“南安郡,陈属闽州,在永定元年。后属丰州。光大元年,陈文置南安郡……隋文平陈郡废属泉州。“

北朝东魏置  听语音

北魏太和十八年(495年)改南中府,东魏天平初改南中府置南安郡,领南安,定南二县,后周郡废,改置定南县,隋大业被省入叶县。今在河南叶县保安镇东北3公里的后古城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带您了解现实中的大理“段”氏的那些历史记载
段氏出自春秋初期的郑国,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武公在河南新郑建立了郑国,后郑武公病亡。老大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老二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下,企图夺取郑国的政权。失败后一路逃跑,最后逃至共,现在的河南辉县。叔段到共后又称共叔段,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段氏。云南剑川县县志办公室张笑:大家都看过金庸先生写的《天龙八部》,其中讲的一个段王爷段誉,就是段姓里面一个代表人物。段姓在我们云南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最早的时候就是汉代,以后他们自称是共叔段的后裔。来到云南以后,就发展起来了,后来发展到段思平这个时候,就在通海他当上了节度使,通海节度使,后来根据历史的发展,他后来就开创了大理国。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大概有200多年的时间。在云南曲靖中学存有“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碑文用汉字书写,记载了大理国明政三年,滇西白族的地方政权和滇...
· 你了解家谱吗?
一、何谓家谱?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它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家谱的起源关于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但第一部家谱究竟修撰于何朝何代?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三、家谱的传承家谱最初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出现《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迅速发展。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
· 怎样了解古代气候
宋问喘图(局部)这幅画讲的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丙吉亲自过问耕牛气喘原因的故事,他担心是气候冷热异常导致了牲畜气喘,认为气候是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这说明其时人们已经在关注气候与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古时没有气象局和温度计,那么今人是如何了解古代气候信息的呢?“自然证据”与“人文资料”对历史气候的研究大多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开展。简而言之,一是通过自然证据,二是通过人文资料。所谓“自然证据”,就是通过研究发掘到的生物遗骸、江河湖海的水位遗迹、植物孢粉、冰川或湖泊沉积物、石笋等,通过测定特殊元素或成分获取其存留期内连续的历史气候信息。所谓“人文资料”,就是官方史书、宫廷档案、方志、农书等,甚至航海日志、私人日记及文学作品中,关于水旱、晴雨、冷暖和生物活动等的记载。单独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定性地知道一个时期的状况;如果加上与现代资料的对比分析,甚至能将这些定性的信息转化为更准确的量化数据;系统...
· 讲历史——了解佛教才能了解亚洲历史
?要了解公元之后的亚洲历史,必须了解佛教,因为佛教在亚洲的势力和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两项因素是我们理解佛教的主要障碍。第一,佛教体系庞杂,各分支之间,无论是教理,还是组织,还是宗教仪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它们都叫佛教,却存在着无法统合的差异。而且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曾有过中心组织,没有像基督教的罗马教廷、拜占庭的东正教中心等能够统合地方差异的核心组织。第二,佛教不仅是历史,而且是一个至今仍然极其活跃的宗教。在现实中,很多佛教信徒,很多习佛者,他们所知道、所认定的佛教,与历史上的佛教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佛教,现实中的理解和想象经常导致我们扭曲历史事实。因此,要回溯佛教究竟是什么,考察佛教进入中国后所经历的变化,这恐怕需要大家将原本已有的印象先放在一边。如今我们所知道、所认定的佛法,很可能已经与原始佛教的主张有了很大差距,甚至矛盾之处。我曾经学习过佛教,却从来不曾“习佛”...
· 家谱中的功名您了解多少?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各位看家谱的时候会发现祖上有好多有功名的人物,如庠生、廪生、太学生等等。南旺刘氏家谱卷二第三十页,1962年版下面列举一下历史上出现的与科举有关的各类称呼:童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