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汉末魏晋人眼中的诸葛亮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8
转发:0
评论:0
汉末魏晋人眼中的诸葛亮,  翻检有关汉末魏晋的史料,一个奇特的现象,令人惊诧不已:诸葛亮自隐居隆中,到随

  翻检有关汉末魏晋的史料,一个奇特的现象,令人惊诧不已:诸葛亮自隐居隆中,到随刘备走出茅庐,统兵治国,以及死后,人们对之都是几乎众口一词,誉美有加,偶尔有谁稍微说点诸葛亮的不足,立即会遭到反驳。在汉末魏晋人的眼中,诸葛亮差不多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
    诸葛亮隆中读书时,“每自此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名士徐庶和崔州平却“谓为信然”。德高望重的襄阳隐士庞德公,更称诸葛亮为“卧龙”,名士们也竞相称之。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一次向著名隐士司马徽打听人才,司马徽有“水鉴”之号,极善识人,却唯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指的是谁,司马徽答日:“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到新野投刘备,受到刘备器重,遂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刘备即亲往拜请,遂演出“三顾茅庐”的历史名剧。管仲、乐毅,是何等样的先贤,诸葛亮以之自比,而时贤们竞“谓为信然”。自秦汉以后,龙便成了封建帝王的专喻物,而时贤们竞以之喻美诸葛亮,称之为“卧龙”,这赞誉,真可谓高之又高了。而到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还仅是个未出茅庐的27岁的青年。极力赞美他的几位,除徐庶和崔州平与之同辈,庞德公和司马徽都是其长辈,且正当盛年。听了司马徽和徐庶的赞誉便虔诚不移的刘备,那时也已47岁,也应该属诸葛亮的长辈,且也正当盛年。这样一帮人这样倾心于一个未涉世故的青年,足见诸葛亮身上,有着怎样吸引和折服人心的魅力!
    随着诸葛亮走出茅庐,人们对他的爱慕和赞美,也就与日俱增。刘备初与之接触,便“情好日密”。关
羽、张飞不理解,刘备告诉他们:“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二人对诸葛亮也日渐仰慕。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政,国人更颂之为“一时之杰”。邻国人对诸葛亮也真诚敬仰。孙吴名士太子太傅张温使蜀,称美诸葛亮治理的蜀国是“总百揆于良佐”,是“遐迩望风,莫不欣赖”,比之于古贤伊尹之辅汤太宗,周公之佐周成王。引得吴主孙权嫉火中烧,却又不好公开发作,只有“阴衔”之,借别的的罪名,将张温废黜。这说明诸葛亮不仅声名卓著,而且有着不容不服的威慑力,当时,诸葛家三兄弟“并有盛名”,而各在一国。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仕吴,官至大将军,举国“服其宠量”。堂兄弟诸葛诞仕魏,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名动京师。人们却品评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竟真把诸葛亮推崇为无与伦比的时代冠冕。
    诸葛亮死后,人们对之追思不已。刚一死,各地都请求给他立庙,以便致祭,蜀汉王朝因礼制所限,没有答应,老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多少年后,仍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蜀汉王朝只好顺从民意而打破礼秩,在今陕西省勉县诸葛亮墓附近为之建祠。以后不久,几乎凡诸葛亮足迹所至,都有虔诚的人们为之立庙,“岁时伏腊走村翁”,香火不断。本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虽聪慧过人,却唯工书画,并无杰出的政才和将才,蜀汉臣民因怀念诸葛亮,对诸葛瞻也倍生好感,朝廷每有善政佳事,人们皆竞相传告:“葛侯之所为也!”
    不仅蜀汉人民如此,邻国吴、敌国魏之士人,也对诸葛亮无比怀念。自东汉明帝以后,置史官以修国史,便成为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自献帝建安初年以后,帝王身边又设专官以记起居。三国之时,魏和吴皆有史官和本朝国史,唯蜀汉不置史官,所以君臣“行事多遗”。为了不使诸葛亮的功德失传,吴之大鸿胪张俨毅然代蜀人完成这个任务,所作《默记》,多记诸葛亮行事,且极尽褒美。在《述佐篇》中,将司马懿同诸葛亮对比,极贬司马懿之“劣”,盛赞诸葛亮之“优”。甚至不惜为诸葛亮编造一篇《后出师表》,以彰诸葛亮之忠。至今盛传的“鞠躬尽瘁(瘁,原作“力”),死而后已”。便出自这篇伪作。可以想见,吴人张俨对蜀相诸葛亮崇敬、厚爱到了什么程度1 263年春,诸葛亮庙刚于沔阳建起,秋天,魏镇西将军钟会即率十万大军攻克汉中。行军至汉川,钟会即“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庙所左右刍牧樵采。”钟会此举,固然有羁縻蜀人的用意,但主要是出于对诸葛亮的崇敬,
    魏晋南北朝时期,称美诸葛亮,甚至成为君臣奏对,以及达官显贵、士族文人清谈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命乐伶为亡国不久的蜀后主刘禅表演蜀国歌舞,“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司马昭大为感叹,谓人日:“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司马昭时为晋王,是灭蜀的最高指挥者,但他显然没有以胜利者自居,对诸葛亮指斥嘲弄,而是竭力为之开脱,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西晋武帝司马炎,和其父司马昭一样,也很推崇诸葛亮。一次,他向曾任蜀汉尚书令的樊建询问诸葛亮如何治国,樊建朗声应日:“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司马炎不禁失声赞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El之劳乎!”在司马炎眼里,晋之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可望诸葛亮之项背。皇室扶风王司马骏镇关中,尝与“诸官属士大夫共论诸葛亮”。有人讥斥诸葛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大谋小,不能度德量力。”郭冲起而反驳,“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只因功业未就,而论者惑焉。遂举出包括空城计在内的五件“隐没不闻于世”的事例,以论证诸葛亮的德业战绩。据裴松之分析,这五件事纯系子虚乌有,有的并有明显地颂扬诸葛亮、贬低司马懿的倾向。而“诸官属士大夫”们听后,“亦不复难”。做为司马懿之子的司马骏,竞也“慨然善冲之言”。西晋的君王臣民,已深深陶醉于褒美诸葛亮的时尚之中了。而这种时尚,在当时乃是一种风雅的象征,以这种时尚为内容的清谈,自然最易受到人们的激赏,至于偏颇失实,好尚所在,也就不愿细究了。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李密答张华问。著名的《陈情表》的作者李密,于祖母去世后,被晋王朝征至洛阳,张华见面便问他:刘禅这人怎么样?李密答:可比齐桓公。张华问其故。对日:“齐桓公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李密是巴蜀名士,曾仕蜀为郎。张华乃北方名士,时任晋之司空,他发问即拈出亡蜀昏君刘禅,原是想杀杀李密的傲气。李密听出了话中之音,遂拉扯出诸葛来抗衡。张华无奈,只得在诸葛亮身上做点文章。于是又问:“孔明言教何碎?”李密答日:“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为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如果说,李密前一答,还算符合逻辑推理,这后一答,就颇多诡辩成份了。但因他是为诸葛亮辩解,且把诸葛亮与古圣周公相比,所以张华同样“善之”。
    到了西晋末年,李密之子李兴代镇南将军刘弘为诸葛亮隆中故宅作碣文,把对诸葛亮的美誉,又推向了一个惊人的高度。碣文一则赞诸葛亮是“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二则历举古贤,认为大都不能和诸葛亮攀比,即使象孔子那样的大圣,也不可企及:“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济,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征。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康莅事,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在李兴笔下,诸葛亮已是古今第一了。
    在这样一种背境下,陈寿奉诏撰成《诸葛亮集》,接着又撰成《三国志》及时为褒美诸葛亮提供了丰富的谈资。张华“深善之”,朝廷也嘉其“有益风化”陈寿本来“折服于诸葛深矣!”在《三国志》中,明里暗里,极力渲染诸葛亮的功德,把诸葛亮写成了三国之时天下第一。但就这,人们还嫌不过瘾,遂造出流言,说陈寿乃“挟恨”贬低诸葛亮。一则说,陈寿之父曾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马谡,也髡其父头。二则说,陈寿曾为诸葛亮书佐,“被挞百下”。所以陈寿评诸葛亮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前者,晋人王隐《晋书》记之,笔下含恨。后者,口碑流传,义形于色。北魏之司徒崔浩和抚军大将军毛修之,还就这个问题展开一场辩论。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一语,遂也在士族文人中广为引用,或讥或颂,因人而宜。东晋时,郗情被任为徐州剌史,王子猷前往祝贺,进门便不住吟咏:“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郗情之子听了很不高兴,认为这是给他家扫兴。有人解释说:“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郗倍的儿子立刻释然。
    诸葛亮之所以被汉末魏晋人如此崇仰,以至于不容有谁道其半点不足,甚至编造一些想当然的传闻誉之颂之,这除了诸葛亮杰出的治蜀政绩外,主要是其几近完美的政治家的高尚人品,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其美好、追思难已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末魏晋人眼中的诸葛亮
翻检有关汉末魏晋的史料,一个奇特的现象,令人惊诧不已:诸葛亮自隐居隆中,到随刘备走出茅庐,统兵治国,以及死后,人们对之都是几乎众口一词,誉美有加,偶尔有谁稍微说点诸葛亮的不足,立即会遭到反驳。在汉末魏晋人的眼中,诸葛亮差不多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诸葛亮隆中读书时,“每自此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名士徐庶和崔州平却“谓为信然”。德高望重的襄阳隐士庞德公,更称诸葛亮为“卧龙”,名士们也竞相称之。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一次向著名隐士司马徽打听人才,司马徽有“水鉴”之号,极善识人,却唯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指的是谁,司马徽答日:“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到新野投刘备,受到刘备器重,遂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也,将军宜枉...
· 汉末魏晋康氏高僧众多的原因
近翻史科得知,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康氏出了许多高僧,为弘扬中国的佛学做出了贡献。如康巨,东汉末年著名僧人,康居人。灵帝、献帝时在国都洛阳翻译《问地狱事经》一卷。康孟详,与康巨同时代,也是康居人。他在洛阳翻译出《中本起经》二卷、《修行本纪经》二卷,与康巨、支曜等人省为当时著名高僧。他评为佛经曾受到著名高僧道安的高度称赞。唐僧会,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高僧,康居人,世居天竺(今印度),其父因经商而迁到交趾郡(今越南河内以东天德江北岸)。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亡,他出家为僧,学习安世高所传的小乘佛教。后到吴都建康,从事译经传教,深受吴孙权教重,为其建造了建寺,对孙吴地区佛教的传播影响相当大。他曾向孙皓当面宣传佛教教义,使佛寺免于毁坏。康僧铠,著名高僧。嘉平末年到魏国都城洛阳,翻译出《在家出家菩萨戒经》1卷,又翻译出宣传西方净土信仰的《无量寿经》2卷。康法朗,西晋著名高僧。中山人。少年时即出家事佛,善于戒...
· 诸葛亮眼中能和庞统并列的一位蜀汉名将是谁?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人物,适当的虚伪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绝对的正直是成不了大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也许他没有曹操的霸气,没有公瑾的用兵,没有诸葛的远谋,但他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让我着迷。也许有人会问我喜欢刘备什么地方?是他的仁义?是他的对汉室的忠心?还是什么别的?其实,历史上的刘备远没有演义中所描写的仁义,也远没有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懦弱,甚至他还没有匡复汉室之心。著名的鞭笞督邮的重大暴力案件也是刘备所为(个人感觉很有陶渊明的味道)~也许正如喜欢曹操的朋友一样,喜欢刘备也许三言两语更本说不清。喜欢一个人也许是全方面的,但我不想写一堆长篇大论的空洞之文。我只想从黄权谈谈刘备的为人。也许还有人会问蜀国人才那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黄权这个人。这是因为黄权在我心中比较特殊。那就是他不像关羽、张飞一样,生下来就是忠义之士,而且又恰恰跟了刘备。网络配图现在有不少朋友批评...
· 汉末时期郝姓人物
汉末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有些领域依然在持续发展,哪怕颠沛流离也不忘薪火相传。本篇就来聊聊汉末三国时期的郝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提及的郝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郝昭、郝萌、郝光、郝温、郝普、郝孟节、郝生、郝诩、郝氏(王湛妻)。这些人都没能在史书中立传,其中郝昭、郝萌在后世知名度较高些。“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三国志·明帝纪》注解【郝昭,魏国将军,曾参与平定麴演叛乱,他最著名的事迹当属在陈仓与诸葛亮交锋,抵挡住了诸葛亮此次攻势】“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閤外,同声大呼攻閤,閤坚不得入”——《三国志·张邈传》注解【郝萌,吕布麾下将领,也是较早反叛的一位,一度把吕布逼入窘境】“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三国志·司马芝传》【郝光,司马芝担任菅县长时,郝光已经是济南太守了,...
· 汉末的政治联姻
从汉高祖刘邦时开始,为了缓和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和冲突,汉王朝采取了主动结婚他族的和亲政策。这在当时虽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夷方策,但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却被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数相仿效,成为华夏民族和兄弟民族和睦共处的一个途径。广义地来说,和亲也是一种政治婚,因为它肩负着协和双边的政治任务。至于狭义的政治婚,是指那些完全作为政治钓饵的超常婚姻。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手段,政治集团之间,一桩婚姻的成败往往能对政治家们竭智尽虑营构的合纵连横产生颇大的影响,使政治局势在俄顷间发生变化。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时期,婚姻作为特殊的武器也被动用了。汉末桓灵之际,汉王朝天子作为政权的象征虽然存在,实际局势是:皇纲失御,中原大地,雄强蜂起,重行着胜则王败则寇的亘古规律。在兵戈交争、残酷的武力较量的同时,政治家们的胆识也经受了毫不留情的考验。在这场较智斗力的大角逐中,曹操、孙权、刘备最后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