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3
转发:0
评论:0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

久悬不决的疑案

  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

  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

  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

  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锳《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

  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

  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一篇‘庸愚子’(蒋大器)在弘治甲寅(1494)年所作的序文中称罗贯中为东原人。这个刻本很早,刻工又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贾仲明是淄川人,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那么,罗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重新评价〈三国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王利器先生认为,大多数明刻本《三国》都“认定罗贯中是元东原人”。“所谓杭人,亦即钱塘人,是新着户籍;《续编》以为太原人,‘太原’当作‘东原’,乃是罗贯中原籍,由于《录鬼簿》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他又说:“我之认定罗贯中必是东平人,还是从《水浒全传》中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浒全传》有一个东平太守陈文昭,是这个话本中惟一精心描写的好官。东平既然是罗贯中的父母之邦,而陈文昭又是赵宝峰的门人,也即是罗贯中的同学,把这个好官陈文昭说成是东平太守,我看也是出于罗贯中精心安排的。”(《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上篇,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期)叶维四、冒炘的专着《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刁云展的论文《罗贯中的原籍在哪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版)亦主“东原”说。

  另一是“太原”说。这是自《录鬼簿续编》被发现五十余年来最流行的观点。其主要

根据是,《录鬼簿续编》不仅有罗贯中是太原人的记载,而且其作者自称罗贯中“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建国以来几部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均主太原说;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小说史》亦主太原说。不过,这几部著作都仅仅是摘取《录鬼簿续编》的记载,而没有作出任何阐释。近三年来,友人孟繁仁同志对罗贯中生平问题致力较多,先后发表《罗贯中试论》(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版)和《〈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两篇论文,对“太原”说作了一些新的阐发。  我个人倾向于赞成“东原”说,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要完全定论尚有困难。原因很简单:现有的可资依据的材料实在太少,而权威的、无可辩驳的材料更是微乎其微。不过,为了有利于研究的深入,我愿先与持“太原”说的同志作一番商榷。首先需要辨别的是——

什么材料更为可信

  持“太原”说的同志,一般都把《录鬼簿续编》的记载视为理所当然的“铁证”。在这方面,孟繁仁同志的论述具有代表性。他在《罗贯中试论》中说:“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的元末明初人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条关于罗贯中情况的惟一的珍贵史料。”(按:繁仁同志在另一篇文章里又认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不是贾仲明,我也认为贾仲明不是该书作者。)他还认为:“说罗贯中是‘东原人’、‘杭州人’、‘庐陵人’的几种记载,乃是出于《少室山房笔丛》、《西湖游览志余》、《七修类稿》等书,这些笔记丛书与正式的史传不同,并不讲究证据,只是根据‘故老传闻’所记,并不具备确凿的史料价值。所以,要用后面这几种不同的题署说法,去否定《录鬼簿续编》记录的罗贯中为‘太原人’的权威性的记载,纯属徒劳。”对于这种判断,我是不敢苟同的。

  第一,《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是“关于罗贯中情况的惟一的珍贵史料”吗?不能这样说。诚然,我们承认《续编》的作者与罗贯中是“忘年交”,他的记载值得充分重视。但是,还有比这更值得重视的珍贵史料,这就是罗贯中的作品本身。现存的《三国演义》明代刊本,大多署名“东原罗贯中”;罗贯中创作的另外几部小说,多数也署名“东原罗贯中”。谁也没有理由说这些署名“只是根据‘故老传闻’所记”,恰恰相反,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罗贯中本人的题署,连繁仁同志也承认:“罗贯中在自己晚年倾尽心

力整理完成的几部小说中,题署‘东原罗贯中’。”(《〈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在作者自己的署名和“忘年交”的记载之间,究竟哪一种更权威,更可信?显然是前者。繁仁同志一面承认“东原罗贯中”是罗贯中本人的题署,另一面却又说罗贯中只是把东原“当成最后落籍之地”,而否定东原是罗贯中的原籍。这样,他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这是由于他先入为主地把《录鬼簿续编》关于罗贯中是“太原人”的记载看成是千真万确、不可移易的事实,而把作家本人的题署放在次要的、从属的地位。像这样颠倒了作家自记与他人追记的先后、主次关系,自然只好削足适履,曲为解说,以至造成逻辑上的淆乱。实际上,在文学史上,作家的同辈朋友也好,“忘年交”也好,误记其籍贯、生平的情况并非罕见。《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是在青少年时代认识罗贯中的,从认识到“至正甲辰复会”,中间隔了若干年;而“复会”之后又过了“六十余年”,才来回忆罗贯中,误记其籍贯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即使作者没有误记,后人也有可能误抄(说见后)。  第二,繁仁同志和其他持“太原”说的同志可能会说:《三国演义》的明刊本都是嘉靖壬午(元年,1522)以后刊刻的,而《录鬼簿续编》成于永乐末年至宣德初年之间,年代比《演义》诸刻本为早,因此,《续编》的记载更为可信。应该说,这种看法似是而非。一方面,《演义》现存的最早刻本是嘉靖元年本,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一定没有更早的刻本,更不意味着嘉靖元年本或其后的刻本的署名就不同于原作的署名(正如上文所述,事实上大家都承认这些刻本的署名是罗贯中本人所为)。另一方面,现存的《录鬼簿续编》只有天一阁旧藏的明代蓝格抄本一种,天一阁乃是明代范钦所建,而范钦是嘉靖进士,因此,《续编》抄本的年代肯定在嘉靖元年之后,也就是晚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当然更晚于庸愚子写于弘治甲寅(1494)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了。如果拿嘉靖元年精工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嘉靖元年以后手抄的《录鬼簿续编》相比,哪一种更可信呢?显然也是前者。

  第三,繁仁同志不承认《录鬼簿续编》有误抄的可能性。其实,《续编》抄本确实颇有一些错字、脱字、衍文和颠倒之处。请看这样一些例子:“汪元享”条中,将“至正间”误抄为“至正门”;“杨景贤”条中,将“风波”误抄为“风破”;“李唐宾”条中,将“人物风流”误抄为“人物风物流”,衍出一“物”字;“魏士贤”条中,将“高邮州人”误抄为“高邮人州”,等等。既然误抄的现象不是个别的,那么,像王利器

先生所分析的,由于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的可能性,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致误的可能性,也就不能完全排除。  综合上述各点,我认为,“东原”说比之“太原”说,是更为可信的。

  当然,持“太原”说的同志的理由不止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为了充分交换意见,我们有必要继续商榷——

再辨几种说法

  孟繁仁同志在《〈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一文中强调指出,罗贯中创作的几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山西、太原有一些‘瓜葛’”:“《三国演义》塑造最为出色、最为成功的人物”关羽,是山西解州人;《隋唐两朝志传》中的重要人物李渊、李世民父子是从太原起兵,建立李唐王朝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重要人物李存孝是山西雁北人;《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中的赵匡胤,早年曾流落太原;《平妖传》中的文彦博,是山西介休人。他认为,“这种‘瓜葛’,正与作家的‘故土性’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繁仁同志把“故土性”视为“太原”说的一个有力旁证,我们有必要对它作一番考察。

  我认为,在创作活动中,“故土性”是存在的。在某些作家的创作中,从题材选择、环境设置、情节处理到审美趣味,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种“故土性”。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确实不少。但是,必须指出,这种现象只是在部分作家的部分创作中表现得明显一些。从总体上看,与时代氛围、社会思潮、现实矛盾对作家的影响和刺激相比,这种“故土性”所起的作用显然居于次要地位;对于许多作家来说,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故土性”对其创作的影响也比不上身世变故、浮沉荣辱的剌激。古代的许多作家,他们创作的名作都与“故土性”无涉。如关汉卿的名作《单刀会》,其主角关羽是山西解州人,而关汉卿本人却是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的名作《汉宫秋》,其主角王昭君是秭归(今湖北)人,而马致远本人却是大都人,又在浙江做过官;洪升的名作《长生殿》,其主角唐玄宗是陕甘人,杨贵妃是山西人,而洪升本人却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其主角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人,李香君是秦淮歌妓,而孔尚任本人却是山东曲阜人……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与作者在籍贯上真是南北殊途,作家的创作冲动显然不能用“故土性”来解释。作家感兴趣的,是这些历史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是主人公的经历和性格给予后人的种种启示,而不在乎他们的籍贯是什么。

  同时应该指出,繁仁同志在论述罗贯中创作的“故土性”,用以证明罗贯中是太原人的时候,好些地方是不准确的。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固然是山西解州人,但众所周知,《演义》的真正主角是诸葛亮,“塑造最为出色、最为成功的人物”也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却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隋唐两朝志传》中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固然是从太原起兵的,但他们的祖籍却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而他们建立李唐王朝的主要业绩则是在长安完成的。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李存孝也并非山西雁北人。《旧五代史》写道:“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注云:“案《新唐书》,存孝,飞狐人。与欧阳史同,薛史阙载。”再查《辞海》:飞狐,“古县名,隋改广昌县置。因县北飞狐口得名。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治。”这就是说,李存孝应是河北涞源人。

  ——《三遂平妖传》的主角应该是王则和胡永儿。王则是涿州(治今河北涿县)人,起义于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与山西无关;胡永儿是东京(今河南开封)人,同样与山西没有瓜葛。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中的赵匡胤,虽说到过山西,但他却是涿州人(很巧,与王则同乡),其发迹之地也不在山西。

  以上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山西人。虽然作品的某些人物曾与山西有过一点“瓜葛”,但要以此来证明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实在太缺乏说服力了。反过来看,这五部作品中有三部的主人公是河北人,其余两部中也有河北籍的重要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张飞、赵云,《隋唐两朝志传》中的窦建德等),难道能够以此来猜测罗贯中是河北人吗?

  在这样的很不牢靠的论据的基础上,繁仁同志还提出了几种说法。

  一是“从目前可知的情况分析”。所谓“目前可知的情况”是些什么?就是上面提到的关于罗贯中是“太原人”的说法以及关于罗氏著作“故土性”的推断。如前所述,这些情况或者尚难定论,或者本身就不准确,繁仁同志却由此作出进一步的大胆推断:“罗贯中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故乡山西太原度过的。至少在成年以后,他才离开故乡,外出漫游。”这种推断,没有任何事实作依据,只能是主观臆测。即使假定“太原”说能够成立,从这个前提出发,要想得出“罗贯中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故乡山西太原度过的”这个结论,也还缺乏必然的衔接关系。一个作家,为什么不可以在原籍以外的地方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呢?古今中外,这种事例简直不胜枚举。而繁仁同志又把这种主观臆测作为加强“太原”说的论据之一,这就在逻辑上陷入了循环论证的矛盾。

  二是罗贯中“晚年落籍”东原的说法。繁仁同志说:“从明代中叶刊行的不少罗氏所

着小说都署名为‘东原罗贯中’的情况看,这位历尽艰辛和风险、阅历丰富的伟大作家,最后并没有回到他的故乡太原,而是在当时的北方运河上的繁华码头之一的东原停留了下来。”罗贯中“把这里当成最后落籍之地的用意,却是非常明显的”。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既承认“东原罗贯中”是作家本人的题署,又否定东原是罗贯中的原籍,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这里要问的是,说罗贯中晚年落籍于东原,又有什么根据呢?没有,仍然只是主观臆测。那么,罗贯中为什么不回到梦魂萦绕的原籍,却偏偏要落籍于东原呢?繁仁同志说:“据我估计,罗氏最后决定在东原落籍,极有可能是他在这里或者附近不远的地方,遇到了罗氏一门的亲故,或者书香门第的好友,遇到了可以比较方便、安静地看书和写作的环境。”可惜,这毕竟只是“估计”,还是没有事实根据。  三是以传说为论据。据说:“施耐庵故乡兴化白驹一带,流传着‘罗贯中是太原东关厢人,是票号老板的儿子’的传说。”于是,繁仁同志就此又展开了大胆的推测:“如果真是这样,罗氏在东原或附近一带早就开有商号、分店,他早在二三十年前南下时,就在这里停留居住过一段时间,或许他在那时就把家眷安排在那里,也未为可知。”大家知道,民间传说自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其内容却因历代群众的加工、改铸和附会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往往与事物的原貌差距很大;还有许多传说则是完全没有史实的虚构。因此,民间传说一般不应成为考证历史人物生平的依据。至于从罗贯中是太原“票号老板的儿子”的传说,就臆想出“罗氏在东原或附近一带早就开有商号、分店”之类,更是难以站住脚的。

  总之,上述几种说法都难以令人首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在先入为主地肯定罗贯中是“太原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而它们自身却并不那么肯定(如“故土性”),甚至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如后面三点),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成为“太原”说的论据。

下一步怎么办?

  几十年来,人们在罗贯中的生平籍贯问题上徘徊得太久了。随着《三国演义》研究的迅速发展,大家热切地希望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这种愿望是很自然的。因此,尽管我不同意繁仁同志的观点,但对他和其他一些热心于罗贯中研究的朋友所作的努力,我是真诚地抱有敬意的。不过,求知的热忱必须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结合起来,必须冷静地分析我们已经占有的材料,确定我们继续探讨的起点,必须十分谨慎细致地进行我们的工作。

  那么,下一步究意怎么办呢?我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着重考虑这样三个方面

。  (一)注意《录鬼簿续编》有无别的抄本。如果幸而发现新的抄本,我们就可以判定其中的“太原”二字究竟是否误抄。这将直接帮助我们解决“东原”说与“太原”说的分歧。对此,需要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留心。

  (二)注意有关罗贯中生平的新发现。现有的文字资料确实太少,而其中一些后人追记的“故老传闻”之辞又不可靠,我们多么渴望能够得到比较翔实的资料!应该看到,在封建时代,而且是在的年代,像罗贯中这样的下层文人,是否有碑铭、谱牒、诗文书札或其他文字资料留存下来,实在很难说。但是,我们不妨抱着一线希望,继续留心搜寻。

  (三)判定《三国志传》的成书年代。现存的诸种《三国志传》,大多题署“东原罗贯中”。过去,人们对它们不大重视。近年来,已经有一些学者认为《三国志传》的祖本早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如果我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确认《三国志传》确实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并且判定它的成书年代,那么,它的题署“东原罗贯中”,与嘉靖本卷首庸愚子作于弘治甲寅的序中所说的“东原罗贯中”互相印证,就可以成为确定罗贯中籍贯的有力证据。

  以上谈的,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目的在于通过互相问难,与持“太原”说的朋友们互相启发,共同打开思路,共同解决某些疑点。尽管我个人倾向于“东原”说,但终究只是认为“东原”说比“太原”说更可信一些,还不能遽尔否定“太原”说。我衷心希望不同观点的同志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共同努力。那么,不管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我都将十分高兴——因为我们的目标本来就是一致的呵!

作者:沈伯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瑛《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
·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
摘要:由于传世材料的匮乏与牴牾舛错,罗贯中的籍贯至今聚讼纷纭,尚无定论。明清以降,主要有五种说法:“太原”说;“东原”说;“钱塘”说;“慈溪”说;“庐陵”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争鸣逐渐集中到前两种意见。作为基础研究,探讨籍贯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决此悬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三国演义》的整体研究。站在世纪之交,对该课题的学术进程作一番认真的清理总结,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三国演义》文献学籍贯研究“太原”说“东原”说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①]的作者几无争议[②],但他的身世经历却湮灭难考。本世纪二十年代以降,一批相关的明清文献资料和有关版本的发现,为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这些文献记述颇多牴牾舛错之处,《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又极其复杂,因此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有较为一致的观点,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就是这样一个...
·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
摘要:由于传世材料的匮乏与抵牾舛错,罗贯中的籍贯至今聚讼纷纭,尚无定论。明清以降,主要有五种说法:“太原”说;“东原”说;“钱塘”说;“慈溪”说;“庐陵”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争鸣逐渐集中到前两种意见。作为基础研究,探讨籍贯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决此悬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三国演义》的整体研究。站在世纪之交,对该课题的学术进程作一番认真的清理总结,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三国演义》文献学籍贯研究“太原”说“东原”说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①]的作者几无争议[②],但他的身世经历却湮灭难考。本世纪二十年代以降,一批相关的明清文献资料和有关版本的发现,为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这些文献记述颇多抵牾舛错之处,《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又极其复杂,因此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有较为一致的观点,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就是这样一个...
·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自2009年9月16日起,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许多戏份开始在东平湖拍摄。11月6日,罗贯中纪念馆在其故里东平县正式开工奠基。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学术界曾有东原(今东平)、太原、钱塘(今杭州)及庐州(今吉安)等多种说法。经过几百年的学术研究探索,近些年来已经逐步趋于一致,认定罗贯中的籍贯就是东平罗庄。网络配图《水浒传》惹怒朱元璋据了解,有关罗贯中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的资料极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仅注明说:“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在罗贯中纪念馆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坐落于白佛山前、大清河北岸的罗庄村。罗庄村最初只有罗姓一家,故名罗庄,后又迁入华氏一族,聚居在今侯罗庄与李罗庄中间,现存遗迹有一大土坑,名曰:“华罗坑”。从明洪武年间开始,陆续有侯、管、李、姜、刘姓人家迁入居住,从东至西依次分布为姜罗庄、李罗庄、刘罗庄、侯罗庄、...
· 关于情结问题
仕与隐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为他们定下出处行藏几个字,仕与隐的矛盾就一直与士人的人格理想和现实价值实现问题纠缠在一起,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士人的生活世界里,老实真诚一些的文人便不由得不痛苦。而中国古代大概还是老实的文人士子们居多,因而痛苦者居然竟占了大多数。然而文人们的老实又非农民兄弟的老实巴交,终不肯痛苦在心口难开,他们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登高能赋,临流能诗,尽会叹了一口气,写下两行诗,说些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堂皇话头。这些话头由前面的人唱出来,再由后来的人接过去,再加上一些油盐酱醋,这就有了相传不绝的隐逸和隐逸的文学。因为相传不衰,所以就有对此作研究的必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无论如何这是历史存在,是事实,而背后又有牵扯进儒佛道等等的煌煌思想在内,隔了千十百年,许多事情都不是一眼能看穿,也不能直接就拿来运用。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研究。真正做这个工作的,眼下好像还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