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国的战争
如果我们试图分析和归纳一个战争的年代,用以启迪人们对历史的思考,那么,最为合适的案例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按历史学家们的划分,这一时期起自公元189年董卓攻入洛阳劫持汉献帝到长安,终于司马炎成立晋朝,并于公元280年消灭吴国,前后九十多年时间。
在那九十多年里,政治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战争。因此可以说,那是一个诞生了许多战争神话的时代。生在盛世的人们,不会憧憬那个时代,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作用于我们生活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引起我们对历史与政治的思考。
那个时代,因为是用战争来定义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不愉快的场面,例如:混乱代替了秩序,残忍代替了和谐;当然,也有一些积极的表现令我们向往,例如:智慧代替了权威,英雄代替了小人。
啊,说到英雄,今天的人们对这一称谓加了很多前缀,什么财富英雄、文化英雄、道德英雄、科技英雄等等。这导致英雄泛滥。在历史的记忆中,英雄是特指那些叱咤风云、鏖战沙场的人物。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人物多如雨后的春笋。无论他们的出身是高贵还是贫贱,是优雅还是粗俗,是统帅还是谋臣,是将军还是士兵,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战争这部巨大机器中的有机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他们,政治成为智慧的结晶,战争上升为一门艺术。
不过,有一点值得说明,战争是乱世的产物,而乱世,又恰恰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便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由于英雄,由于战争,我们记住了这个时代。今天的中国,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三国的故事。但是,对三国人物的褒贬,我们受到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巨大影响。大凡历史悠久的国家,国民都有嗜史的习惯。希腊人是这样,俄罗斯人是这样,印度人是这样,中国人更是这样。但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观。既然今天的中国人对三国人物的褒贬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那么可以说,关于三国的历史观,我们受到了明代人的影响。《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活的明朝,是一个英雄渐渐退隐,而名士开始受追捧的时代,平淡的世俗的生活让人追求的不是理想而是刺激,不是英雄的信史而是神怪的志异。
这种生活信念的变化,乃是因为自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国,一直到万历皇帝时期,两百多年间,大部分国人没有经历过战乱。和平使人幸福,和平也让人丧失忧患。我猜想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动机,一定是想唤起国人对英雄的记忆。
罗贯中尊崇刘备而贬损曹操,对刘备集团的文臣武将进行浓墨重彩的歌颂。这种历史观虽然受到了《三国志》陈寿的影响,但却走得更远。罗贯中这一思想的形成,也可以归根于明朝的意识形态。朱元璋立国之初,便精心打造了两根精神支柱来撑起他的帝国大厦。这两根支柱,一根是忠,一根是孝。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曾写过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朱元璋的思想。
忠臣孝子,是朱元璋要求他的子民仿效的楷模。以这种道德标准衡量,曹操则属于乱臣贼子,而刘备因为是皇室的族裔而被认为是国祚的当然继承者。罗贯中虽然唤起了人们对三国英雄的记忆,但是,他对三国人物的褒贬,亦受到了明朝人忠孝观念的影响。我不是说忠孝有什么不好,只是想说明,任何好的观念,若强调到绝对的地步,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
现在,我们要重新走进三国的历史,便首先要摆脱罗贯中与陈寿的影响。譬如说,三国的战争,官渡之战也好,赤壁之战也好,它们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但若从政治的层面揭示其意义,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为了统一中国而战,绝没有一场战争是为了分裂我们的国土。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