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削司马懿兵权
魏主曹叡因对司马懿产生疑忌,便削夺了他的兵权,将他罢归田里。那么,曹叡对司马懿的疑忌是对还是错呢?
不辨真伪,惑于流言
曹叡这次之所以将司马懿削职还乡,是因为听说司马懿要起兵造反。而能证明司马懿起兵造反的证据,只有洛阳、邺都等处街上的传闻和邺城门上的一张告示。尽管曹叡没有完全相信这些传言和告示,但他对这些传言和告示也没产生多大的怀疑。最后还是在半信半疑中将司马懿撤职了。
其实关于司马懿要起兵造反的流言是很容易被识破的。首先,起兵造反都有一定原因,也就是造反者与被反者之间要有仇恨,这种仇恨可以是私仇,也可以是公仇。然而,曹叡刚刚即位,对司马懿并无得罪之处。再从邺城门上的告示看,造反的目的是废掉曹叡,拥立陈思王曹植。但实际上,司马懿与曹叡的父亲曹丕的关系十分密切,他怎可能反过来支持对汉室同情,且与自己理念不合的曹丕死对头?
其次,若起兵造反,一般要有很长一段酝酿准备的时间。但司马懿才刚到雍、凉之地不久,便谣传其欲反,以司马懿老谋深算的个性,又怎会如此仓促举事?何况若真要起兵废掉一个皇帝,还必须找出充分的理由,也就是较为详细的檄文,列举出其全部罪状。只用“素无德行,妄自居尊”几个字是不能服人的。再说檄文一般应发至各州各郡,广为传播才是,怎可能只在某个城门上贴一道告示就完事呢?
更重要的是,若司马懿确有欲反之举,那么消息应首先从雍、凉之处传出,为什么现在雍、凉之人不知,洛阳、邺城反说得沸沸扬扬?
以上这些疑点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识破。但曹叡为什么对“流言”中的这么多可疑之点不疑,而对本无疑点的司马懿反而生疑呢?
第一,曹叡对司马懿“素怀疑忌”。曹叡的生母甄氏,为后来得宠的郭贵妃阴谋陷害而死,这让当时尚年幼的曹叡顿失依靠,在宫中地位岌岌可危。为求生存,他对身边的人总存有戒心。所以,既然司马懿已在他心中投下了“不放心”的阴影,一旦发生状况,他自然要先往坏处想。
第二,曹叡对真假不能明辩。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当“司马懿要造反”的传言起来时,中军大将军曹真就已警觉事有蹊跷,他对曹叡说:“或者蜀、吴奸细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陛下幸察之。”如果曹叡能明察的话,司马懿就不会被冤枉了。
不思利弊,轻信谗言
当曹叡看到邺城门上的告示以后,大惊失色,急忙把群臣找来商议此事。这时太尉华歆说:“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
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司徒王朗也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华韵和王朗一唱一合,欲置司马懿于死地,结果曹叡并未分析其中利弊,轻信了他们的谗言,当即降旨,欲兴兵御驾亲征。 当司马懿退了军马,到曹叡面前哭着申辩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这时华歆见曹叡有些动心,怕他改变主意,急忙说:“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于是曹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明代冯梦龙说:“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警世通言》)华歆、王朗对司马懿的看法,只代表少数人的意见,而曹真等还比较公允。然而曹叡无法辨明此是否为“一时之谤”,就轻易地相信了谗言。
这件事若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真可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唐%26#8231;白居易〈放言五首〉)
黄吻领兵,城陷地失
司马懿中计遭贬,倒霉的不只是他一人,曹叡也深受其害。
当初诸葛亮散布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除掉司马懿这个“蜀中之大患”。现在司马懿虽侥幸未死,但也已被削职回乡。诸葛亮没了可忧虑之人,遂开始兴兵伐魏。结果,曹叡所能派出的将领都“非诸葛亮的对手”,只好连战连败。
话说诸葛亮领兵三十万,出屯汉中,使曹叡大为震惊。他急忙命夏侯渊之子夏侯楙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前来迎战诸葛亮。夏侯楙虽掌兵权,但未尝临阵。再加上此人“性最急,又最吝”,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可他自己却说:“吾自幼从父学习韬略,深通兵法。汝何欺我年幼?吾若不生擒诸葛亮,誓不回见天子!”因夏侯楙是驸马,又夸下海口,别人就不敢再言。
后来,夏侯楙派韩德为先锋,韩德即带领四个儿子来战赵云,结果第一仗赵云便力斩五将,使魏兵锐气大挫。紧接着诸葛亮又用计连续取下安定、天水、南安三城,并获得智勇双全的姜维。夏侯楙自知罪责不轻,干脆带着数百人投羌胡城而去。
这是曹叡削夺司马懿兵权,并以懦弱无能的膏粱子弟取而代之以后,所遭遇的第一个打击。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