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从《淮南子》到《诫子书》——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一点认识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从《淮南子》到《诫子书》——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一点认识 ,一提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实,这

  一提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实,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其中语云:“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刘安(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之孙。

  《淮南子》是由刘安与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全书的哲学、政治思想,最近乎老、庄,同时也融进了孔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

  比刘安晚出生300多年的诸葛亮,躬耕苦读,兼收并蓄,摄取了包括《淮南子》在内的历代各个学派的营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诸葛亮汲取了《淮南子·主术训》中的精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充实、拓展、完善,直至他临终前,作为《诫子书》写给了他的儿子诸葛瞻,以警醒诸葛氏后人。

  通读《诫子书》,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是对《淮南子·主术训》中精华的借鉴、传承与弘扬,而不是简单地摘录与复制。这本身就启示我们,当我们今天解读、运用“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时候,既要尊重它的历史原意,也要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它新的内涵。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贯穿诸葛亮一生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27年。前27年,是他博览群书、修身养性、静观天下、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而后27年,是他身体力行、完善自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阶段。我们也可以说,前27年是他的“淡泊”“宁静”阶段,后27年则是他的“明志”“致远”阶段。诸葛亮一生中借鉴前人的思想很多,但他为何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情有独钟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其字面的大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就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

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不会有益于社会,只是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既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经历的自我总结,更是对子孙后代的严格要求。  在诸葛亮短暂的一生中,出山之后,日理万机,所以著述不多。《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24篇,104112 字,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引用语,却贯穿了他的一生,最后作为遗训,划上了他人生的圆满句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生,而且作为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其原创《淮南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所体现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它的精髓至少能从哲理性、真理性和进取性诸方面凸现出来。

  哲理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明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它同欲取之必先予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宁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实则“占先”。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似乎只是“文化界”和“读书人”的事,其实不然。哲理的境界是最高境界,它所阐述的道理是带有普遍性的。

  真理性。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离我们太遥远了,缺乏时代感。其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悟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中所蕴含的真理性。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曾有许多名言,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历经千年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谓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由此,我们考察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遵循了这一真理法则;凡失败者,莫不违背了这一真理法则。尽管真理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分,但经过千余年检验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证明了它是真理。所以,它

也是没有时限的。  进取性。“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倘若只是一味孤高自许,却没有植根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消极的逃避现实。倘若只是一味封闭自守,懒于交流,更是愚人的做法。“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济世;“宁静致远”,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淡泊”与“宁静”并非空洞的华丽辞藻,并非书生的自命不凡,它需要真正高尚而淳朴、丰富而博爱的心灵。“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理想目标的,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古人说过的话,是无法更改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我们今天也不能更改它,如同当年诸葛亮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注入了新的内涵一样。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具有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力。

  当年,诸葛亮在我们生活的这块热土上,汲取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养分,同时也把这份宝贵的遗产留给了我们。1800年前,它曾经是诸葛亮的精神,今天,它也应该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淮南子》到《诫子书》——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一点认识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渊源一提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实,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其中语云:“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刘安(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子》是由刘安与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全书的哲学、政治思想,最近乎老、庄,同时也融进了孔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比刘安晚出生300多年的诸葛亮,躬耕苦读,兼收并蓄,摄取了包括《淮南子》在内的历代各个学派的营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诸葛亮汲取了《淮南子·主术训》中的精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充实、拓展、完善,直至他临终前,作为《诫子书》写给了他的儿子诸葛瞻,以警醒诸葛氏后人。通读《诫子书》,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是对《淮南子·主术训》中...
· 诫子书
诫子书诫子书,诸葛亮,修养,德行,节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诫:警告,劝人警惕。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
· 薛夫子家训:《诫子书》
薛u(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山西省河津县人,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字德温,号敬轩。薛u品格高洁、才学渊博,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文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不失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原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为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是也。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盖禽兽所知者,不过渴饮饥食、雌雄牝牡之欲而已,其于伦理,则愚然无知也。故其于饮食雌雄牝牡之欲既足,则飞鸣踯躅,群游旅宿,一无所为。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即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圣贤忧人之婚姻...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人茶道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
· 嵇康、包拯、司马光《诫子书》
人无志,非人也(1)。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2),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3)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4)。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5)。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6)!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7)。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8)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9)。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10)。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11)!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12)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12)。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13)。其有众人,又不当宿留(14)。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15);若行寡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