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三国演义》第1回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备先后结识了张飞
《 三国 演义》第1回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备先后结识了张飞、关羽两位豪杰,三人情投意合,认识次日便举行了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应该指出,这个情节是虚构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道:“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同书《张飞传》也写道:“少与关羽俱事。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两条记载,只是说张飞把关羽当作哥哥看待,二人忠心耿耿追随刘备,而刘备对他们也十分亲近,“恩若兄弟”;但并没有说三人正式结拜为兄弟。宋元以来,通俗文艺对“恩若兄弟”一语加以增饰渲染,逐渐形成“桃园结义” 故事。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一节,元杂剧也有无名氏撰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在《演义》中设计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由于它是“恩若兄弟”这个史实的合理延伸与发挥,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也符合读者的心理,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几百年来,影响极大,妇孺皆知。说到“桃园结义”,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誓词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两句,以为这就是刘关张结义的核心价值。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两句誓词,仅仅表示了忠于兄弟情谊的决心,却并未涉及结义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有谁会把“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当作结义的目标呢?因此,它决非刘关张结义的价值追求。那么,“桃园结义”的价值追求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三国演义》已经写得很清楚,就是誓词中的四句话:“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中的核心价值则是后面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正是这八个字,使得刘关张的结义具有了崇高的,使他们不仅与董卓集团那样害国害民的狐群狗党有着天渊之别,与袁术集团那样趁着乱世占山为王却不顾百姓死活的军阀判若云泥,也与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狭隘小集团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成为刘关张高高举起的一面正义旗帜,成为刘蜀集团得人心的根本原因。罗贯中将这八个字写入刘关张结义的誓词,使《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超越了一般通俗文艺,达到了新的精神境界。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后世模仿“桃园结义”者甚多。满族领袖仿效“桃园结义”,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自认为是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参见本书《〈三国演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一文)。农民起义、民间结社、帮会组织也往往仿效结义的形式,宣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一些人以某些帮会组织乃至黑社会也有这类言词为口实,指责《三国演义》影响不好,这是一种脱离作品实际、缺乏历史观念的皮相之见。结义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结义的目的是什么。“桃园结义”的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农民起义军也采用结义方式,为的是反抗封建统治,与黑社会岂能混为一谈?如果有人要拜把子干坏事,这就已经与“桃园结义”的目标背道而驰了,与《三国演义》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是现代社会,同为社会团体、政党,也因其奋斗目标不同而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岂可一概而论?可以说,对“桃园结义”的宗旨和核心价值的误解乃至歪曲已非一日,这至少是没有认真读书所致。但愿我的解说能帮助读者重视罗贯中写得明明白白的这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历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时代,人际关系应以法治为基础,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的“结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过,一个人,一个群体,如果能够牢记并且真正实践“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人生目标,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作者:沈伯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三国演义》第1回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备先后结识了张飞、关羽两位豪杰,三人情投意合,认识次日便举行了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应该指出,这个情节是虚构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道:“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同书《张飞传》也写道:“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两条记载,只是说张飞把关羽当作哥哥看待,二人忠心耿耿追随刘备,而刘备对他们也十分亲近,“恩若兄弟”;但并没有说三人正式结拜为兄弟。宋元以来,通俗文艺对“恩若兄弟”一语加以增饰渲染,逐渐形成“桃园结义”故事。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一节,元杂剧也有无名氏撰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在《演义》中设计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由于它是“恩若兄弟”这个史实的合理延伸与发挥,符合人物的...
· 桃园结义
【成语】桃园结义【成语】桃园结义【拼音】táoyuánjiéyì【解释】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结义经过】张飞原来是杀猪卖肉的。这年的一天,他杀了一头猪,怕一时卖不完,会变臭变坏,老张虽是个莽人,却不是那种无良奸商,心想把肉放在哪好呢?想来井水较凉,于是就把一扇猪肉吊到门口的井里了。为了怕别人顺手牵羊拿去,又在井口上盖了块千斤大石。眼看“万失无一”了,倒觉得没啥意思了,于是乎便在石板上写上一行大字:“谁能揭开石板,可拿走好肉一刀!”——白吃老张的猪肉,这可是头一回!随后张飞就拿了另一扇猪肉,游乡叫卖去了。这时候,从南边的大路上过来一条汉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
· 桃园结义来历
典故起源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
· 揭秘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关张拜的是什么?
三国演义刚开始,刘关张三人意气相投,而且当时天下不太平,三人决定结义金兰,同生共死。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三个人拜的是什么?网络配图1黄天厚土,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反面人物所推崇的是苍天已经不行了,我们要立黄天,所以黄巾军猖獗。既然这样,此三人应该不会拜黄天厚土了吧。2既然三人结义,那么你我们就是兄弟,你家人就是我的家人,而且是在张飞的家里。那他们会不会拜的是张飞的祖宗,这个稍微有点可能。网络配图3拜的是大哥的祖宗。这个很有可能。因为刘备自己跟别人说他是靖王之后,也就是刘邦之后了呗。而且三人决定匡扶汉室,所以很有可能拜的是刘备的祖宗,而且在当时号召力最强的汉高祖刘邦。4还有一个可能,三人虽然目的是匡扶汉室,但其实最后你发现了,他们就是想捆绑到一起,在那个人人有野心的时代一起雄霸天下。所以,他们谁也不白拜,或者说拜的是三人共同的理想。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了。
· 另类三国之“桃园结义”
话说黄巾的军事势力眼下正进逼幽州界,幽州太守刘焉出招贤榜招聘义兵。这一日,榜文行到涿县,恰被一位好汉见了,心中不觉一动,但斟酌片刻后又冷笑道:“这刘焉什么东西,平日里只是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心早失,这个时候还敢指望百姓助你?既然做太守的没本事保境安民,那就让老子出山来替你做吧。老子有庄有田,卖酒屠猪,多元经营,几可垄断本地的经济。家中门客以百计,在地方上颇有名望。既然官府默许了地方武装不是非法,回头老子拉起千把人的民兵根本不在话下。何况这年头只要资金雄厚,出的起银子,哪会有办不成的事?”这好汉打定主意,便要回去准备,忽又停下脚步。“且慢,说不定这榜或能招来有些真本事的人也说不定,如果那样的话,不如抢先一步招至门下,别让那刘焉白白拣了去。”就这样,这好汉每日在榜文对面的酒店闲坐饮酒,冷眼旁观来往看榜者。然一连两日均为本地闲汉或过往行贾,并无中意之人。到第三日正心中气馁,意欲放弃,忽见一买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