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换个角度再议马超战许褚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8
转发:0
评论:0
换个角度再议马超战许褚 ,三国迷都非常关心三国武将的排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
三国迷都非常关心三国武将的排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总可以通过比赛较量分出输赢,而同样优秀的文章,却很难决定谁更胜一筹,因为没有公认的清晰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而罗老先生却在三国 演义中布下很多谜团,让武将之间的武艺高低难以显现出来,尤其马、许二位更是如此,在三国迷中引起众多争议,为此我另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望众网友给予赐教。

首先在武器使用上分析二人的武艺特点,枪和大刀的最大区别是:大刀在使用上更加直接、更加利于个人掌握和力量的发挥,在冷兵器时代,刀的生命力最长,后期基本达到垄断地位。在三国中力量大的武将使刀的较多,如关羽、许褚都以力量凶狠,刀法刚猛著称,尤其关羽更是速战速决的高手,在力量充沛和速度的结合下,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对手稍有忽视就极可能命丧刀下。但力量型武将在武艺全面性和持久性都不同程度存在瑕疵,难以达到武艺最高境界,所以象关羽、许褚、黄忠等用刀大将在交战时前几回合最为重要,是能否取胜的关键,如果长时间打下去,体力损失严重,自身的攻击力和防护力都将大幅下降,易受过箭伤就是明证。

枪的使用上,往往较为复杂难学、技巧性要求较高,人们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在后期渐渐脱离出冷兵器主流,只有只有一些武艺高手才能掌握。但枪可以夹在胳膊下,利用枪杆的柔韧性(用铁杆无法体现)进行挑、拨、扫,利用马的冲劲进行扎、刺等动作,制敌于身前,最大限度节省体力,且武艺全面,在箭法、步下乱战和躲避箭射、暗器上都有优势,象使枪的马超、赵云二人非常善久战,在长时间冲阵对敌后仍能保持一定体力。马超经过车轮大战,在万马军中勇追曹操后仍然战败了拼死保驾的曹洪,体现高超的武艺技巧和良好的体力储备。所以马超和许褚长时间僵持下去,占优势的一定是马超,这一点在书中也有表述,许褚在经过一段时间战斗后脱去铠甲就是明证。由于三国时期中国铸造技术并不发达,铠甲多是鱼鳞甲,制作粗重,仅适合防范流箭的擦伤和减轻伤害,却不利于人的灵活性,同时加重体力消耗。许褚是一个大胖子,长时间激烈格斗体力消耗一定比马超大,经过一段比拼后,许褚肯定能够发现这点,因此他选择了裸衣大战,并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冒险求胜,最后弃刀夹枪(武将都爱自己的武器,想一想关羽会弃刀吗?)危险之极,我想许褚决不想再有第二次,即便此时不分胜负,但马超身上有剑优劣一看即知,曹操无奈才命令大军出击,结果许褚在乱战中无法自保受伤而败。

其次在三国内的后期,演义对马超的描写和曹操等人的评语可以看出作者是认为马超在众将中武艺应属略高,特别是张飞大战马超后,关羽写信向马超挑战的情节,更显示马超的超群之处(严格说此时关羽的状态已无取胜的把握了)。只是罗老先生又愿意让其他武将形象受到伤害,所以才平衡的观念下,有了此类错综复杂的描述,但结果高低不难分辨。

作者:jiaqiang0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换个角度说荆州
我检讨,每次谈到荆州,我都把荆州看成是蜀汉的固有领土,总认为东吴夺取荆州是情有可原、理无可恕,这是不对的。经过几昼夜的既眠又寐,我决定不说东吴多荆州的事情,改说蜀汉丢荆州的事情。这不一样吗?嘿嘿。东吴需要荆州作为战略屏障和回旋区,所以夺取荆州几乎是势在必行的事,这一点我想刘备集团的高层应该清楚,特别是经过湘江一战,东吴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所以刘备必须想办法化解。化解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刘备和关羽已经做过的,调集重兵,铸造防线,使东吴无机可乘,这个方法被证明是不好的,因为关羽把自己弄到两面受敌,结果出了点闪失,防线就溃散了。当然如果蜀汉这边力量在强大些,比如在有个张飞什么的统领四五万人屯在江陵,相信东吴也没什么办法,可惜蜀汉力量并不足够,它不是曹操,起步实在太晚了。其实刘备完全可以采取第二种办法,干脆把荆州让给孙权,虽然只有做有点不近情理,做起来内部阻力太大,但很多国际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说道...
· 换个角度说荆州
东吴需要荆州作为战略屏障和回旋区,所以夺取荆州几乎是势在必行的事,这一点我想刘备集团的高层应该清楚,特别是经过湘江一战,东吴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所以刘备必须想办法化解。化解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刘备和关羽已经做过的,调集重兵,铸造防线,使东吴无机可乘,这个方法被证明是不好的,因为关羽把自己弄到两面受敌,结果出了点闪失,防线就溃散了。当然如果蜀汉这边力量在强大些,比如在有个张飞什么的统领四五万人屯在江陵,相信东吴也没什么办法,可惜蜀汉力量并不足够,它不是曹操,起步实在太晚了。其实刘备完全可以采取第二种办法,干脆把荆州让给孙权,虽然只有做有点不近情理,做起来内部阻力太大,但很多国际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说道内部压力,其实这关最难过的是刘备自己,是穷人才知道钱的价值,刘备流浪半身,寄人篱下的滋味尝得太多了,现在有那么大块地盘,舍得给出去才怪,孙权只夺了三郡就要拼命,让他自己放弃哪里舍得,第二个压力肯定...
· 换个角度读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图)
核心提示:《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一、知《孙子兵法》6074个字,出现最为频繁的是哪一个字?是“知”字。共出现了79次。在《孙子兵法》13篇中,只《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如果作为名词,“知”的意义即为知识。比如,孙子认为: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即“道、天、地、将、法”。只有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胜利。孙子在《火攻篇》里讲的“知”,更显露出知识的含义。他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打仗靠力量,但不是靠蛮力。它需要知识,仅火攻就有五种方法。古代中国人早就懂得研究...
· 许褚吓退马超
吓退马超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随曹操征讨韩遂、马超于潼关。曹操将要渡河,到了河边,让大军先行,自己和许褚及虎士百余人断后。这时马超率步骑万余,来劫杀曹操,箭矢如雨。许褚对曹操说:“贼兵多,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过河,您也该走了。”于是扶曹操上船,贼兵势不可挡,余下的部队都争着上船,船超重将没。许褚斩杀攀船者,左手举着马鞍来为曹操挡箭,右手推着船渡河。当日,如果没有许褚,曹操就危险了。后来,曹操与韩遂、马超等单独谈话,左右皆不随行,仅带许褚一人。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想要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日经常听闻许褚的大名,怀疑随从的即是此人。于是问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视之,马超不敢动。数日后,曹军击败马超军,交战中许褚亲自斩得敌军首级。许褚因此次护卫作战有功,官封武卫中郎将。而因为马超问起虎侯,虎痴之名从此为天下称道,甚至有人以为这就是许褚的姓名。此后,曹操宗族大将曹...
· 许褚和张飞谁猛许褚裸衣战马超是为何
许褚投靠曹操之后就对曹操忠心耿耿,而曹操对于许褚数次的救命之恩和忠心也都表示了嘉奖,屡次给许褚加官进爵。身为曹操贴身保镖的许褚在潼关之战中裸衣上阵,与马超一战,难分胜负,给曹操制造了逃跑的机会,那么潼关之战中,许褚裸衣大战曹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许褚和张飞相比孰强孰弱呢?许褚和张飞谁猛许褚是曹操麾下的心腹大将,而张飞则是蜀国刘备的结拜弟弟也是一员猛将,所以也有许多人对二人进行对比,那么二人究竟孰强孰弱,在书中的几次交手中也能够得知一二了。在《三国演义》中,许褚和张飞有过几次的交手,但都是以许褚的失败的告终,这其中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导致许褚的失败,但是许褚面对张飞确实是像是一个魔咒。许褚雕像但实际上,许褚和张飞的武功应该是相差无几的,也许还许褚更胜一筹。因为在许褚战马超的一战中,许褚和马超战成平手。但是刘备在进攻西蜀的时候,就曾派出张飞和许褚一战,那一战中张飞和许褚从白天打到了晚上,二人还是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