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3
转发:0
评论:0
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幸运一辈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滑铁卢。正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寂静

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幸运一辈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滑铁卢。正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寂静岭一般,刘备尽管早已经习惯了失败,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却是他的谢幕表演,可谓“晚节不保”。不久前还沉浸在汉中大捷中的刘备,立即陷入了荆州被夺,东征惨败的痛楚中,此时的痛楚不再是以往失意那么简单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想必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但东征真的可以避免吗?

对于东征的话题,三国大家们已经有过多篇论章了,败因在水军?经济?陆逊?或是仅仅在刘备本人?自古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史载刘备东征是以惨败告终,难道东征真的是错误吗?在刘备看来,他不得不东征,因为根本没有选择,即便事先已经知道了此仗必败,东征还是不能取消,而且自己还必须亲自去。

取下益州后蜀汉集团内部可分为三大集团----原从集团、荆州集团、益州集团。

原从集团是幽徐时代就加入刘备阵营的,代表人物有关、张、赵、糜、孙、简,他们跟刘备辗转流离,背进离乡已经多年,也早就习惯了搬家,所以失荆州对他们来说,和失去徐州等地没有什么区别。,丢了就丢了,犯不着打赌,从这个意义上说,赵云当然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劝谏,从他的角度来分析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而赵去的意见大致可以代表原从集团的想法。

从荆州集团来看,自己的老家被夺自然是很不甘心,他们没有原从集团受的磨难多,更没有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而且失荆州使他们失去了和益州集团叫板的本钱,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这也许就是诸葛亮默认刘备此次出征的最重要原因吧。

对益州集团而言,这些土著地主们本来就对刘焉老头带来的那批人和他们分羹争食已经很不满了,他们怎么能再容忍那些荆州绅士们也挤进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的破庙,他们巴不得这些荆州绅士们回去自力更生,否则真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了.

结合三个集团自身的小算盘,我们就不难理解刘备东征的必然性了,事实上他真的是别无选择,哪怕他明知道一定会败,明知道会让曹魏得利,但是经过权衡利弊,刘备清楚的认识到东征是必须的,哪怕仅仅是象征性的。何况东征未必会败,尽管经济不如对方,也尽管兵力未毕占优势,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对方遥遥不及的,那便是士气。

  再来说东征的人员部署 ,如果我们将刘备东征的人士部署和三大集团的想法相比较,我们能发现刘备真的是煞费苦心:

  担任前锋角色的是将军冯习、张南、吴班等人,其中冯张都是荆州人,在刘备入蜀时

的表现出色,否则也不能当上将军,只是由于蜀国不置史官的不成文习俗,才让这些英雄被遗忘。   唯楚有才自是没错,但这些才却多半是文人,正所谓荆楚多名士,名将就少得可怜,可能这是和刘表以前的统治政策有关吧,荆州失陷的时候,又或降或挂了一批,荆州本来还是有一员名将的,那就是定军山砍夏侯妙才的黄忠,只是可惜在几年前因病挂了,本来准备用张飞这支机动部队做前锋的,不想山雨欲来风满楼,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小人把张飞给做掉了,无奈之下,冯张二人是先锋最佳人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里补充下魏延,他似乎应该是荆州集团的,但是早有三国大家证明,他是以部曲随刘备入川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并非荆州集团的。退一步说,即便是,由于他当时镇守最为敏感的汉中,不能抽身,汉中也不宜易人。

  除冯张二人外,参加东征的主要人士还有:“安慰五溪蛮夷”的侍中马良、“督江北诸军”的镇北将军黄权、“水军屯夷陵”的陈式等,其中马良和冯张二人一样是为荆州集团的代表,陈黄二人是益州集团的代表,原从集团的赵云被扔在了最后负责后勤工作,这也可以从侧面反证了三大集团对东征的态度。

  对于东征失利,或许刘备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东征前他不曾想到的是,这次最为绚丽的演出竟是自己的谢幕表演,以至于他还没来的及安排后事,甚至东征的意义还没来得及表现,他的旅游生涯中就必须划上句号,刘备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拉出一个李严来,以平衡荆益二集团,使得自己辛苦创建的帝国不至于迅速瓦解,至于作为难兄难弟的原从集团,他们还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而且他们在绝大多数方面和荆州集团的利益是一致的,这点刘备倒是不用担心的。其实,刘备是准备好厉害的后着防备李严的,所以,他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出了那番“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正是为了在接受遗命的李严面前,突出诸葛亮的特殊地位,暗示如果刘璋旧部想阴谋叛变,诸葛亮可以为了刘备集团的利益,不顾君臣名份,走向前台与刘璋旧部对抗。果然,诸葛亮明白了刘备的用意,在刘备去世后,集大权于一身,李严虽名义上是托孤重臣,只能做一个象征性的朝臣领袖罢了。

  历来大家对东征的评价很低,比如拍刘备独意孤行不顾大局破坏吴蜀关系、使得曹魏得利,蜀汉实力大损以至“危急存亡之秋”。

  但事实上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呢?

  破坏吴蜀关系的始作俑者是吴国,如果有人狠狠的扇了你一个耳光,你难道会无动于

衷?忍辱负重自然是好的,但是我想敢想敢做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吧?何况吴蜀关系很快又正常化了。   曹魏真的得利了么?历史告诉我们,曹丕力排众议舍蜀而攻吴,最终在了一个大跟头。是刘备歪打正着还是算无遗策?

  至于实力大损,这个倒是实话。可大小本就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何谓大又何谓小?如果刘备东征是为了避免更大的一场损失,那么我只能认为东征的惨败是值得的,尽管是那么的残忍。

  我曾反复问自己,如果刘备不东征会怎么样呢?历史本没有假设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无数的假设才使得我们能发现诸多的惊人之处,才使得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试想一个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国家会走向哪里呢?

  刘备不东征,荆州集团是会首先跳出来不答应的,毕竟“月是故乡明“,他们的家乡、他们的远亲都在那边,人都是有感情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能收复荆州,他们将有更多的筹码和益州集团叫板。因而假如刘备未东征,很可能会出现荆楚将领擅自拥兵东下的情况,没有统筹准备过的战役,除了送死还能有什么?即便这类情况很幸运没有发生,但是人心不稳、凝聚力下降对蜀汉的政权是大大的不利的。

  假设刘备未东征,荆益集团的矛盾势必公开化和激烈化,刘备苦心经营起来的资本、好不容易在荆益集团间架起的天平都将毁于一旦,这是刘备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宁愿自己去亲征去失败,也要让内部凝聚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东征其实是为了避免一场更大的损失,这或许才是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因而刘备东征也是必然的,只是代价似乎过于沉重了。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章武元年秋七月,刘备“帅诸军伐吴”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绚丽的演出--夸张地说,刘备是在马背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似乎他的八字不大好,从幽州到徐州,从冀州到荆州,最后是益州,辗转流离了大半个中国,才在西南一隅找到个了落脚点,而且这边屁股才刚坐热乎,前老巢“荆州”就给盟友孙权给端了,如此飘零颠簸了一生,刘备可谓“多灾多难”。他似乎是很不幸,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又是那么幸运,以至于屡屡惊而不险,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到孙权,几次三番的换主子,却每次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又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换主人,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大抵他和天下所有的扫帚星一样,本身是不倒翁,只是缠上谁,谁的黑色日子就到来了,如此说来,刘备的这种幸运就不仅仅是幸运那么简单。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幸运一辈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滑铁卢。正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寂静岭一般,刘备尽管早已经习惯了失败,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却是...
· 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
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有多个,一是扩张希腊的版图,二是开辟贸易通路,将希腊建成一个繁荣的帝国。亚历山大一心想要学习阿喀琉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辉煌的政绩。亚历山大的父亲被杀后,被征服的城邦为了摆脱马其顿帝国的控制,纷纷联合起来爆发起义。亚历山大用了两年时间,便平息了希腊各城邦的骚乱。亚历山大东征图画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建立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在了波斯帝国身上。当时的波斯帝国拥有辽阔的领土,源源不断的财富。为了获取财富,实现奴化波斯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决定东征。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着三万多名大军踏上了东征之旅。亚历山大东征之前,一位大将问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说,通过东征能够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这样才能给臣民带去无穷无尽的财富。被亚历山大雄心壮志感染的将士们,内心十分激动,他们决心跟随亚历山大去东方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东征目的还与时代背景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
· 揭秘十字军东征的真正目的和全过程
十字军东征目的都一样吗进行了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目的基本都是争夺基督教神圣的城市耶路撒冷,只是在不同的局势下采取的战略不一样,每次的领导者也不太一样,十字军东征一共发动了八次。十字军东征图片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每个阶级的人又有不同的目的,对于基督教国家的统治者来说领土是他们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因为圣城被夺,加上他们自己的野心而组织东征。加入战争的骑士被鼓动加入战争,因为教皇告诉他们:想要在死后升入天堂,但是又不能买到赎罪券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到东方去,毁灭抢了圣地的敌人,毁灭非基督教教徒。还有一些贵族们,他们对宗教的狂热和痴迷让他们热血沸腾,以消灭其他教徒为荣。前几次东征有强烈的宗教性质,第一次东征是因为拜占庭需要教会的帮助,开始之后,教徒们对表现出疯狂的热情,所以偏离了皇帝计划的收复失去领土的初衷,东征变成了毁灭领土的武器,所以导致了拜占庭在第四次东征反被十字军灭亡的悲惨结局。第四次十字军...
· 刘备曾给曹丕写了一封信!彻底暴露他的真实目的和本性!
刘备曾给曹丕写了一封信!彻底暴露他的真实目的和本性!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形象一直都是非常光鲜靓丽的,尤其是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之中,刘皇叔大仁大义、忠于汉室的光辉形象,更是天下皆知。然而,刘备曾给曹丕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使得刘备跌下忠义的神坛,现在后人都会说刘备不过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想要的可不是兴复汉室,而是想要掌控天下的权力。刘备剧照众所周知,刘备起兵造反时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这也是刘备能成为一方霸主的正当理由,然而曹操却是篡汉的国贼,所以刘备和曹操就是水火不容的死敌,根本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所以说,刘备兴复汉室的口号,就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他带来荣誉,但也使他背负着的压力。刘备剧照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蜀、吴可以联手一起对付曹魏,比如赤壁之战;同时曹魏也可以和东吴联合对付蜀汉,比如孙权联合曹操偷袭关羽,但蜀汉却永远无法和曹魏联...
· 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真实比这复杂的多
一:大背景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遭到曹操孙权两面夹击,兵败被杀。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称魏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次年,蜀中传言汉献帝被害,四月刘备宣称继承大汉皇帝之位,改年号为章武元年。孙权没有称帝,但完全是事实上的第三方割据力量。传统意义上的东汉政权结束,进入了正儿八经的三国时期。这一年的七月,刘备说要替关羽报仇,大发兵马,向东进攻孙权。许多大臣都不以为然,以大将赵云为代表劝说:“大汉国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消灭了魏国,孙权自然归降。目前我汉军气势正盛,应该先攻打曹魏的关中,而不是去对付孙权。”刘备一概听不下,留诸葛亮守益州,亲率大军征吴。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关羽失荆州被杀,最大的原因是孙权背盟偷袭了关羽的后方。刘备不会不愤怒。但决不能简单认为,因为怒火冲天而丧失理智,听不进所有的人的不同意见发兵攻打孙吴,他一定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打算。刘备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