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改变了历史
如果不是那百年一遇、谁也无法预料的一场大水,我们客观预测一下于禁与关羽的战局。
预测的基础是:于禁、徐晃、乐进,是魏国齐名的所谓“五子良将”,就作战能力而言,没有理由于禁比徐晃、乐进要差。
看当时的战场的主客条件。
客观条件上,于禁有三万兵,数量不弱于徐晃,且军队的战力强于徐晃军(徐晃军内有许多是训练不够的新兵),总体上于禁要稍强一些;
主体条件上,两人军事指挥能力相当,就军事名望而言,甚至于禁还要排在徐晃之前。
就敌方而言,徐晃战关羽时,有后方不稳这一有利因素,但是,在时间上还来不及在战场上起到实际的作用,远水不解近渴(时间长了则另当别论)。
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徐晃能作到的,于禁应该不难作到吧?
对比一下后来徐晃对关羽的战局,我们预测,于禁应该能够击败关羽。史料所载于关两军的战场描写,也有庞德射中关羽头部的记载,可见,于禁军对关羽军丝毫没有劣势。
此外,可参考的另一事件,在襄阳地区,早先关羽也曾被乐进击败过(这里不提更早时候关羽被曹军俘虏了,貌似没有可比性和参考性)。
如果关羽被于禁击败了,可以预料,关羽退回荆州是不会有什么犹豫的。
可能有人会质疑:那关羽被徐晃击败后,为什么迟迟不愿撤兵回荆州呢?
当时的情况是:被徐晃击败之初,关羽被“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虚名所累,始终心有不甘,总想侥幸拿下樊城(其实根本没有这种可能了);后来荆州已被东吴占领,关羽很想打回去,又没有信心,此外可能还心存侥幸,觉得荆州不会这么快完全沦入东吴之手。由于犹豫不决,错失时机,不仅樊城无望,回荆州无望,后来保存军队也无望,最后,连保住自己的性命也无望了。
如果没有那场大水,于禁击败关羽,则关羽不过是攻击受挫,而且,关羽也没有“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虚名所累,且荆州没有被偷袭,不至于令关羽难以决断,犹豫不回荆州。关羽回到荆州之后,东吴也就来不及偷袭荆州,或者虽箭在弦上也不得不硬收回去。
于是,刘备跨有荆、益,仍以强势之态鼎足一方,则魏蜀吴三国关系始终是“大三角”关系,而非“孙+刘 VS 曹”,如此,三国历史如何发展,长期来看,排除意外事件的话,自然仍是魏强而吴蜀弱,但短期内尚难预料会有什么戏剧事件发生。
如此,则三国历史势必要重新书写。
一场大雨改变了历史。
据现代的水文资料,那场大雨属数十年一遇。别说本就不熟悉当地气侯的于禁无法预料,
就是现代气象学也难以预测。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