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试评三国志/演义/影视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7
转发:0
评论:0
试评三国志/演义/影视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本文参裴注版《三国志》、毛版《三国演义》(无缘一见罗版,遗憾!)、央视版《三国演

本文参裴注版《三国志》、毛版《三国演义》(无缘一见罗版,遗憾!)、央视版《三国演义》,在此议一下此对江东齐名“双璧”,各位指教。

历史上的太史慈与甘宁,从没有同时出现在东吴阵营,太史慈亡于建安十一年(206),而甘宁应该在207~208年间才归降孙权,此两位江东武将的代表(也许历史上不是,但演义上肯定是),就这样错身而过。

尝读三国志,太史慈在第49卷,与刘繇士燮相并,感觉太史慈的地位是“群雄”,与刘繇同提,想必都是用来衬托孙策在江东的创业。甘宁在第55卷,与程黄韩蒋周陈董凌徐潘丁相并,只是孙权属下的将军,从这点上看,太史慈的地位、声望高于甘宁。但经历了演义的“渲染”,甘宁作为吴方唯一被神化的人,知名度直线上升,太史慈则基本沿袭志中的事迹,最后莫名其妙被延长两年寿命并死于合肥之战。

以下从志与演义之间对两人的褒贬议起。

一.太史慈[志49]

1.少年事迹。

[志49]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当时州郡有隙,太史慈的任务就是追回州府的奏章,并将郡守的奏章率先交付中央(谁先上报中央就袒护谁,东汉末年的腐败可发一笑)。这样一件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太史慈是如何处理的。日夜兼程到达洛阳的太史慈,看到州府的投奏章的人在门前等候宣召,径直上前问“你想上奏章?章题有没写错,拿来我看!”——俨然一副大官的样子。州吏不认识太史慈,只好乖乖将章取出来,太史慈接过之后二话不说,掏出利刃毁之,绝!州吏发现上当,忿忿不平,太史慈的劝词更妙“如果你不将

奏章给我,我就不会毁坏它了。现在你丢失奏章、我弄坏奏章,是同罪之人。不如我们一起悄悄的逃走吧?否则你我都要受罚坐牢啊。”州吏反驳“你弄坏我的奏章,已达到目的,干嘛还想着逃走?”太史慈继续睁着眼睛说瞎话“我当初受命来洛阳,只是来看看州府的奏章报上去了没有。但我太过分了,毁了你的奏章。我现在回去,恐怕也会受责罚,所以还是我们一起走吧。”太史慈在成功劝走州吏后,暗中回转,将郡守的奏章送了上去。最后,太史慈因为得罪了州府,避往辽东。从这件事上看,太史慈聪明机智,口才甚佳。怀刀毁章,此违法之事,亦潇洒决断为之。惜为演义不载。

2.都昌之围。此段志与演义均有记载,孔融善待太史慈之母,太史慈从母命前来相助,而后突围求救于刘备,以词说之,请来救兵。基本相同。唯太史慈突围的一段描写,稍有异处。

[志49](慈)于是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于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

[演义11]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自变量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贼众不敢来追。

在志中,太史慈用的是疲军之术,第一日出城,围下人皆起,太史慈煞有其事地命人摆靶射箭,射完即回;第二日出城,围下人只有半数警惕而起,太史慈依旧摆靶射箭;第三日,围下人视而不见,太史慈找准机会,突围而出。此主要表现他行事的机敏,我认为,太史慈接此任务,应是自知直接突围行不通,才用此计。演义中则让太史慈直接突围。至于突围时的神勇,纵然演义比志描写更甚(演义对武将的武艺描绘多有夸大,据闻罗版的太史慈此处更拽),然勇而无智,此处太史慈的形象无疑是被贬低,再加上上一段怀刀毁章的事迹也被忽略,太史慈的“智”在演义中全无表现机会。

3.神亭岭之战。

[志49](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

演义15](慈)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手。太史慈的成名战役,在两部书中都有记载,演义的功劳仅是将志的战斗具体化。志中所记的单挑极少,演义中更著名的马张、马许、关黄等单挑都为虚拟。这里将志中所载的单挑沿袭于演义中书,想来再简单不过。

4.归降东吴。

[志49]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来赶。太史慈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首先,在志中,太史慈“自称”丹杨太守,并曾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可见他的确该归为“群雄”,至少我们从没见到甘宁、周泰、蒋钦这些带数百从人来投孙策/孙权的将军,之前有什么“自诩”官位的。太史慈归降的过程,两部书相似,大坻三国中的归降皆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方“待之甚厚”,另一方“请降”。但请注意孙策与太史慈

的对话,演义中将“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未可知也。”这两句其记载于太史慈请降之后,我认为只是降后的闲聊笑语,并无紧要;志中虽没有说明,但从孙策说出“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句疑似劝降的话来看,孙策与太史慈之前的“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未可量也。”对话是劝降时讲的,可能也是最打动太史慈的一句话。窃以为,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这段处理最佳,容后再详表。 5.信义笃烈。

[志49]后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演义15]慈曰:“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策起谢曰:“此诚策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慈应诺而去。诸将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

同样是招募刘繇的部下,志中用了六十天,演义可能是选用了吴历所载“立竿视影。日中而慈至”(吴历亦曰“慈于神亭战败,为策所执”,与志不同,疑此书此段的可信度),改为一天——一日与六十日之间坚守信义的难度,有目共睹;又将“士众万余人”改为“一千余众”——诚然,这并不代表太史慈能将这“众万余人”全部收服过来,但从逻辑上讲,至少是多于“一千余众”的。众所周知,志中的人数比之演义往往是只少不多,却为何于此削减太史慈的能力?

6.神箭射手。

[志49]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着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

[演义15]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

太史慈的箭术,演义继续简单沿袭志中描写。至于太史慈的相貌,据说罗本是有的,只被毛本删去,暂且就不追究了。另还有毛版中太史慈随孙策讨伐严白虎时,十几合未拿下王朗的污点战绩([演义15]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亦听闻罗版不载,略过。

7.太史慈之死。这是志与演义最大的差别。

[

志49]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吴书]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

[演义53]太史慈入帐,言其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张辽,报宋谦之仇。某请引兵为外应。”…………(张辽)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在志中死于赤壁之战前,演义于赤壁之战后,或是为了突出他的遗言,或是为了表现张辽之智,写了一场孙权与张辽的合肥之战,其间太史慈献策,可叹作奸细者不过一士卒,为内应者不过一养马后槽,被张辽轻易识破,太史慈中箭而亡。此处的设定与志大相径庭,谁能想象那个怀刀毁章、疲军突围的太史慈,使用这样粗浅的计谋?实为演义误之。再看两者之间遗言的不同,吴书写“升天子之阶”,演义写“立不世之功”,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志中的太史慈,始终是一路归附孙策的诸侯;在演义中,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

再附一下两书的评价——

[志49]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演义53]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8.其他

[志49]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志47(吴主传)]太史慈领海昏

志中的太史慈最后出现的地方是海昏,演义中没有。当然,演义对吴国诸将的记载大半缺失,不足为奇。

以下再引赤壁之战中太史慈的出场,均为演义虚构。一是在群英会上——

[演义45](周瑜)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再是赤壁之战中——

[演义49](周瑜)第二唤太史慈吩咐:“你可领三千兵,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淝接应之兵,就逼曹兵,放火为号。只看红旗,便是吴侯接应之兵。”

[演义50]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杀将来。操只得望彝陵而走。

群英会上无褒无贬。赤壁前两战都是水路,甘宁、韩当、周泰斩将立功,太史慈根本没有

被指派到任务(虚构亦要有依据,看起来太史慈也不擅水战);最后纵火的大战,虽给了太史慈将令,却没有出彩的描写。以我观之,还不如不将他加入赤壁之战,此段尽减太史慈的威名。 二.甘宁[志55]

1.少年事迹。

[志55]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二十余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乃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

[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演义38]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后悔前非,改行从善,引众投刘表。见表不能成事,即欲来投东吴,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

甘宁的游侠生活可谓是威风八面,铜铃路尽、锦帆天涯。人与之交好,他投李报桃;若稍有怠慢,则被甘宁洗劫一空。东汉末,官府腐败,无力缉捕甘宁,只得任他青天白日大肆铺张。

在演义中,虽没有直接描写甘宁豪华的劫匪生活,但通过吕蒙之口,略作表述。

后来,甘宁大概觉得无聊了,开始认真读书,决定成就一番事业,归投刘表。得不到重用,想投东吴,却被黄祖留在夏口不得过。

为了下文一些分析,这儿先提一下甘宁的性格及品格,志与演义似乎不一样。

[志55]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志55]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礼蒙母,临当与升堂,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敕船人更增舸缆,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歔欷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志54(吕蒙传)]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根据志的描写,甘宁的行事作风随心所欲、任意妄为,甚至常常违背孙权的命令;谁在他

手下犯了错,更是难逃惩戒。我想他在吴国的人际关系肯定不好,吕蒙是引导甘宁入东吴的人,甘宁也不买他的帐。下人犯错,吕蒙说情,甘宁明明已经“许蒙不杀”,一转眼还是“自挽弓射杀之”,结果吕蒙“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若不是蒙母相劝,又是一场私斗(甘宁与凌统的内讧众所周知,在此我不得不怀疑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但是甘宁又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吕蒙好言劝慰几句,甘宁便自行来认错。简单的说,甘宁的性格就是直爽,一点不拐弯抹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演义没有直接描写甘宁性格的言语,也没有表现他的“好杀”性格,更没有违令现象的出现,可谓抹去了他的所有缺点。诚然,志中所表现甘宁的豪放之气亦消逝怠尽——都说演义三国之中将领只有蜀方几位有鲜明性格,叹息。

2.归附东吴。此段两书的记载完全相同。无论甘宁立何大功,总得不到黄祖的重用,都督苏飞屡荐无用,转劝甘宁投吴(苏飞明知道江东时时想报孙坚之仇,若甘宁走,黄祖军愈加无法抵抗,却仍对甘宁仁至义尽;若苏飞忠于黄祖,黄祖不用甘宁,当劝之杀宁),并保他为邾长,使甘宁顺利离去。甘宁见了孙权,开始发表《隆中对》的翻版演说——

[志55]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权深纳之。张昭时在坐,难曰:“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宁谓昭曰:“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权举酒属宁曰:“兴霸,今年行讨,如此酒矣,决以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

[演义38]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

志与演义的言辞基本相同,志更详细些,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稍有删减甘宁的话语,当在情理之中。志中的甘宁严词反驳张昭,演义略,我以为也是出自两书赋予他的

不同性格,演义中甘宁温和得多,少有顶撞过激之词。 3.破黄祖。这是演义第一次赋予甘宁“殊勋”。

[志55]权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志47(吴主传)]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光从志上看,甘宁初投孙权,孙权仅仅是采用了他的看法,派吕蒙、凌统、董袭出兵讨伐黄祖,并没有派甘宁出征,在成功之后,才“授宁兵”。退一万步讲,即使派去了甘宁,他应该也没有什么战功,因为出征的三人(吕蒙、凌统、董袭),传中都有此战役的描写,而甘宁是没有的。猜想甘宁初降孙权,人心难测,不可能立即被重用。

[志54(吕蒙传)]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

[志55(凌统传)]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权以统为承烈都尉。

[志55(董袭传)]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廫,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明日大会,权举觞属袭曰:“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

再来看演义——

[演义38](孙权命)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

明显的改动痕迹,未及出征,凌统的战功已经全部给了甘宁。

[演义38]甘宁……乃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钢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

“飞矢雨下”的情况下“以刀断两绁”、使得“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的人是董袭,“勒前锋,亲枭就首”的人是吕蒙,转眼之间归甘宁所有。

[演义39]甘宁冲开士卒,直赶将来。……拈弓搭箭,背射黄祖,祖中箭翻身。宁枭其首级……

抢了诸将领的战功还不够,顺便再掠夺骑士冯则“追枭其(黄祖)首”的功劳。江夏一战,甘宁“大获全胜”。

另,演义唯一没有虚构的是甘宁为苏飞的求情。战后苏飞被擒,孙权欲杀,甘宁泣叩告求,并断言承诺若苏飞逃走,他自己愿意偿命,于是孙权赦免了苏飞。这段事迹与甘宁往

日的行事准则颇为贴合,苏飞对他有恩,他便十倍还之。 4.赤壁之战。演义第二次赋予甘宁“殊勋”。

[志55](宁)后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

志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类似的话语,在东吴诸将中多有出现(历史上的吕范是武将而不是文臣)。

[志54(吕蒙传)]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

[志55(程普传)]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

[志55(韩当传)]后以中郎将与周瑜等拒破曹公。

[志55(周泰传)]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

[志55(凌统传)]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

[志56(吕范传)]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

除了黄盖的纪录比较详细。

[志55(黄盖传)]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志54(周瑜传)]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志中描绘的赤壁之战远比演义简明,观江东诸将,周瑜无可非议是总指挥,最大的战功归于黄盖,其余参战的将军,都没有明显出彩的战绩。可是一到演义,甘宁的功绩立刻在诸将之中脱颖而出。

[演义45]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勋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勋射来,应弦而倒。

三江口的初次交战,甘宁盛气凌然,射杀北军将领。

而后虚拟的一系列计谋,除去周瑜与黄盖,诸将中独独涉及甘宁。

[演义46](周瑜)即命(蔡中蔡和)与甘宁引军为前部。……瑜密唤甘宁吩咐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甘宁领命而去。

此为引线。当时江东将领十数,为何特意放在甘宁军中?说句笑话,甘宁归吴不到一年,周瑜倒不怕甘宁去降曹操?

[演义46]瑜大怒,喝令速斩(黄盖)。甘宁进前告曰:“公覆乃东吴旧臣,望宽恕之。”瑜喝曰:“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先叱左右将甘宁乱棒打出。

行苦肉计时,甘宁第一个出来求情。我认为甘宁收了蔡中蔡和又知两人诈降,他应该晓得周瑜的心意,干脆把这出戏演得更逼真一些。否则,依他往日举止,真的在众目睽睽下被“乱棒打出”,可没有这么太平。

[演义47]泽至宁寨,宁接入。泽曰:“将军昨为救黄公覆,被周公瑾所辱,吾甚不平。”宁笑而不答。正话间,蔡和、蔡中至。泽以目送甘宁,宁会意,乃曰:“周公瑾只自恃

其能,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被辱,羞见江左诸人!”说罢,咬牙切齿,拍案大叫。泽乃虚与宁耳边低语。宁低头不言,长叹数声。蔡和、蔡中见宁、泽皆有反意,以言挑之曰:“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泽曰:“吾等腹中之苦,汝岂知耶?”蔡和曰:“莫非欲背吴投曹耶?”阚泽失色,甘宁拔剑而起曰:“吾事已为窥破,不可不杀之以灭口!”蔡和、蔡中慌曰:“二公勿忧。吾亦当以心腹之事相告。”宁曰:“可速言之!”蔡和曰:“吾二人乃曹公使来诈降者。二公若有归顺之心,吾当引进。”宁曰:“汝言果真?”二人齐声曰:“安敢相欺?”宁佯喜曰:“若如此,是天赐其便也!”二蔡曰:“黄公覆与将军被辱之事,吾已报知丞相矣。”泽曰:“吾已为黄公覆献书丞相,今特来见兴霸,相约同降耳。”宁曰:“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于是四人共饮,同论心事。二蔡实时写书,密报曹操,说甘宁与某同为内应。这段描写,反而不像甘宁在志中所表的性格,他应该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此般戏弄二蔡,倒有点像太史慈(指志)的风格,故弄玄虚、睁眼说瞎话,把人耍得团团转。

不过目的终于是达到了,甘宁据黄盖、阚泽之后,成了第三位“反叛东吴”的“内应”(阚泽献诈降书本就是演义虚构,再顺带虚构一个甘宁),得以在决战时大显身手。

[演义50]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

黄盖在水路纵火,甘宁在旱路,遥相呼应。他当然不让地据黄盖之后,成为另一位破曹的功臣。

[演义50]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

放火还不算,又与黄盖一样,拥有斩/伤将纪录(黄盖射伤文聘),其余诸将,只写到韩当蒋钦周泰陈武水路放火、潘璋董袭旱路放火呐喊、吕蒙对战张辽、凌统交锋徐晃、太史慈陆逊冲杀而已。

综上所述,甘宁没有参加的江夏之战尚可虚拟战功,更何况是明确参加的赤壁之战,战绩卓越也不足为奇了。窃以为,演义看中甘宁“擅水战”这点,这里如果换作太史慈,就显得牵强了。

5.被困彝陵。

[志55]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演义51]甘宁引兵至彝陵,洪出与甘宁交锋。战有二十余合,洪败走。宁夺了彝陵。至黄昏时,曹纯、牛金兵到,两下相合,围了彝陵。

两书基本相同,志中的甘宁远比演义豪放——“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6.相抗关羽。

[志55]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

此段演义中无记载,理由很简单,关羽是比甘宁更加神化千倍的人,演义不允许关羽的胆怯和失败(失荆州除外,毕竟作者不能闭着眼睛乱写,否则成了《反三国》),任何诋毁“武圣”形象的战役均不收入演义。另,顺便提一下“单刀赴会”,大家都知道志中是鲁肃说得关羽哑口无言,演义中是关羽在东吴诸将的重围之下谈笑风生游刃有余,这些人中就有甘宁,他与吕蒙眼睁睁看着关羽挟持鲁肃得以离去,无计可施。果然,在志中“得罪”了关羽的甘宁,被无形回报于演义。

7.破皖城。

[志55]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

[演义67]次日五更饭毕,三军大进。城上矢石齐下。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余众多降。得了皖城,方才辰时。

演义将志的战役具体化,三国中常见。

8.百骑劫营。

[志55]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余人食。……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

[演义68]甘宁……告权曰:“宁今夜只带一百人马去劫曹营;若折了一人一骑,也不算功。”孙权壮之,乃调拨帐下一百精锐马兵付宁;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赏赐军士。……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原来中军人马,以车仗伏路穿连,围得铁桶相似,不能得进。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甘宁引百骑到寨,不折一人一骑。

甘宁的成名战役,激励部下的言辞大致相同,引略。志是甘宁“受敕”前往,演义是他主动请令前往;志是带“百余人”,未指明有无折损,演义是整一百,明写“不折一人一骑”,且是甘宁战前许诺战后应诺——这句话的描写,瞬间将此举提升到神话的战绩。

光从志看,并没什么稀奇的地方,东吴诸将以一当十的能力都不差。[志55(徐盛传)](黄)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余人。

[志55(潘璋传)]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

演义忽略的江东诸将战绩甚多,而独表甘宁此役,并附赞诗“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要知道之前张辽威震逍遥津都没有赞诗的,逍遥津一役对孙权的打击远高于百骑劫营对曹操的打击。“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这句话,说得稍过了。

9.甘宁之死。同太史慈类似,志与演义差别很大。

[志55]宁卒,权痛惜之。

[演义83]甘宁正在船中养病,听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马,正遇一彪蛮兵,人皆被发跣足,皆使弓弩长枪,搪牌刀斧;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吴王闻之,哀痛不已,具礼厚葬,立庙祭祀。

志中没有记载甘宁的具体生卒年龄,我能查到有确切年代的最后一次出场是217年的百骑劫营。

演义继续为甘宁虚构至222年的彝陵之战,甘宁带病出征,被沙摩柯射杀。场面上或许不好看,甘宁是“不敢交锋”而走的,但是死亡的场景是演义赋予他的最后一次神化,“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的描写成就了日后“吴王神鸦”的事迹(为什么称甘宁为“吴王”?尽压孙权的威风),且被蒲松龄收入《聊斋》。

同样附一下两书的评价——

[志55]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演义83]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己,报友化仇雠。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

10.甘宁与凌统的矛盾。

甘宁投吴前,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这应该是事实,但两人之间的仇恨,看起来并没有演义中那样的轩然大波。

[吴书]权讨祖,祖军败奔走,追兵急,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凌统怨宁杀其父操,宁常备统,不与相见。权亦命统不得仇之。尝于吕蒙舍会,酒酣,统乃以刀舞。宁起曰:“宁能双戟舞。”蒙曰:“宁虽能,未若蒙之巧也。”因操刀持楯,以身分之。后权知统意,因令宁将兵,遂徙屯于半州。

这是史载的唯一一次对峙。从凌统的性格来看,“[志55(凌统传)]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远远优于甘宁的“粗猛好杀”,既然孙权令他不得仇视甘宁,应该也

就此作罢。至于在吕蒙那里的聚会,我总觉得是因为他喝醉后的失常。可以一观志中平时两人的表现:甘宁被困彝陵,是凌统代周瑜守在南郡城下十日以拒曹仁,周瑜得以分兵去救;逍遥津一役,甘宁与凌统协同拒敌张辽,助孙权突围而走(请注意演义中的逍遥津两人不是共同作战的,只有凌统在孙权身边,当时甘宁想回兵救援但被乐进截住撕杀)。表面观之,并无异常的矛盾。另上文已述吕蒙也曾“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表明甘宁本身性格就存在问题,容易得罪人。回观演义,甘宁从始至终就被抹去了志中“好杀”、“违令”的性格缺点;凌统作为一名演义普遍“忽略”的江东将领,理所当然不会赋予志中“国士之风”的品格,我们最多认为他是一个孝子,可以将杀父之仇记恨十几年。两人孰上孰下,不点即明。

[演义39]正饮酒间,忽见座上一人大哭而起,拔剑在手,直取甘宁。宁忙举坐椅以迎之。权惊视其人,乃凌统也,因甘宁在江夏时,射死他父亲凌操,今日相见,故欲报仇。权连忙劝住,谓统曰:“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与众官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权即日命甘宁领兵五千、战船一百只,往夏口镇守,以避凌统。宁拜谢,领兵自往夏口去了。权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统只得含恨而止。

演义中的首次纠纷,甘宁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凌统,先前“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甘宁只以为凌操是孙权部下,既然孙权已经承诺不会记恨,故欣然而降。在宴上,甘宁没有任何表示(以他的性格肯定不会宽言赔罪,况且他也没错)。孙权劝说无效,只得调开两人,并“封凌统为承烈都尉”才把风波平息。令人讽刺的是,在志中凌统获承烈都尉的封号完全来自他征战江夏的功劳,到了演义,转眼间所有战功已全被甘宁“抢去”,又用这种形式获得加封,可为一叹。从另一方面讲,凌统复仇的第一对象肯定是黄祖,在志中他本人参与江夏之战,再追杀“漏网”的甘宁,当属情理之中;演义里甘宁在江夏之战中夺首功,并杀了黄祖——即,甘宁间接在帮凌统复仇,至少抵偿了一部分自己的罪过,却不知为何凌统记恨他更甚。

十几年后,甘宁破皖城时,相同的事件再次上演。

[演义67]酒至半酣,凌统想起甘宁杀父之仇,又见吕蒙夸美之,心中大怒,瞪目直视良久,忽拔左右所佩之剑,立于筵上曰:“筵前无乐,看吾舞剑。”甘宁知其意,推开果桌

起身,两手取两枝戟挟定,纵步出曰:“看我筵前使戟。”吕蒙见二人各无好意,便一手挽牌,一手提刀,立于其中曰:“二公虽能,皆不如我巧也。”说罢,舞起刀牌,将二人分于两下。早有人报知孙权。权慌跨马,直至筵前。众见权至,方各放下军器。权曰:“吾常言二人休念旧仇,今日又何如此?”凌统哭拜于地。孙权再三劝止。这段的描写,表面与志相似,起因相差更甚,看起来就是凌统出于妒忌甘宁的战功再次无理取闹(凌统是这种品格的人么?志中的凌统心胸宽广,遇到有可能与他地位相抗衡的人,他也没有妒嫉,反而上前与之言好),两人大打出手,吕蒙众人相劝估计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依靠孙权出马解决。

而后在濡须的一系列战役中,凌统还是纠缠不清,处处与甘宁相争,先斗了张辽50合,再斗乐进50合——

[演义68]凌统纵马提刀,出至阵前。张辽使乐进出迎。两个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曹休便闪在张辽背后,开弓一箭,正中凌统坐下马,那马直立起来,把凌统掀翻在地。乐进连忙持枪来刺。枪还未到,只听得弓弦响处,一箭射中乐进面门,翻身。……凌统回寨中,拜谢孙权。权曰:“放箭救你者,甘宁也。”凌统乃顿首拜宁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

凌统被魏方暗算,甘宁射箭救之(我感觉无论是谁甘宁都会放箭去救的,此为公事),凌统感激(也许他终于能够理解甘宁射杀凌操时,是为了相救黄祖,此两事性质完全相同),从而两人再不为恶。在我看来,这样的描写有些类似志中蒋钦与徐盛之间矛盾化解的方法。([志55(蒋钦传)]芜湖令徐盛……自嫌于钦。曹公出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盛常畏钦因事害己,而钦每称其善。盛既服德,论者美焉。)徐盛与蒋钦同样是私怨,曹操出兵濡须时,蒋钦和吕蒙主持各将领的指挥调度。徐盛惟恐蒋钦借机陷害自己,蒋钦却公事公论,每每称赏他的优点。徐盛敬佩蒋钦的品德,不再相恨。——比较之下,有否几分相似?

总之,演义为赋予甘宁“以德报怨”的品格,安排了以上三场事迹,同时忽略凌统的“国士”形象、贬低乐进的武艺(莫名其妙被射了一箭,冤啊)。神化一个人是需要他人付出牺牲的,甘宁的情况完全类同关羽,只在程度上轻得多。

三.太史慈与甘宁的比较

1.从志的角度出发

统率:太史慈曾自封丹杨太守,拥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虽然被孙策所破,但他的定位始终是“群雄”,后凭一己之力招聚刘繇残败部署,并“治海昏,并督诸将拒磐”。甘宁的定位是“武将”,凝聚力也甚高,初始时就率领一帮人打家劫船,纵横长江上下

;加上后来的相抗关羽、百骑劫营。个人认为,甘宁稍逊于太史慈,至少他只有“统兵”,还没有达到“督将”的水准。武力:两人的成名战役俱是历史明载,不分上下。

智力:太史慈“怀刀断章”时的方法,都昌突围时所用的疲军之计,还有相请刘备时的说辞,都能体现他的智谋。甘宁的智力主要表现在他对孙权那段天下形势的分析,依旧不分上下。

处世:太史慈的评价是信义笃烈,甘宁“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外加“时违权令”。太史慈与东吴诸人从没有矛盾,甘宁曾得罪吕蒙,与凌统争执。此点无容置疑,太史慈优。

总评:志中太史慈胜。

2.从演义的角度出发

统率:两人同为武将,太史慈初为刘繇属下,没有自封太守,只有泾县一城,后降孙策,并且缺失治理海昏的事迹。甘宁投吴前依然故我,相抗关羽的事迹被省略,百骑劫营的事迹被高度神化成“不折一人一骑”的统率力。比较之下甘宁胜。

武力:演义存在单挑,首先列之——

太史慈:15回战孙策100合平手;15回战程普30合平手;15回战王朗不数合平手;53回战张辽70~80合平手

甘宁:38回射杀凌操(水战);38回砍死邓龙(水战);39回射杀黄祖;45回射杀蔡勋(水战);50回先后杀马延张顗;51回战曹洪20合平手(洪诱敌);67回打倒朱光(城战);67回战乐进不数合平手(进诈败);68回射伤乐进;83回被沙摩可射杀(宁带病)

甘宁的战绩多于太史慈,太史慈则在单挑中没杀过人(可能与性格有关,比如神亭岭一战太史慈只想活捉孙策从没想过杀他),不似甘宁那般杀戮不眨眼且杀的方法也各式各样。不过,尽管甘宁的战绩半数用箭,我仍认为太史慈的箭术更高一筹,“八面射之,无不应弦”的境界杀伤面极大。武力上感觉两人平手。

智力:太史慈有关智谋上的表现被删大半,最后还莫名其妙死于自己失败的谋略;甘宁为孙权分析天下形势的言语未删,附加成功赚骗蔡中蔡和,明显甘宁胜。

处世:太史慈在演义中沿袭志,信义为先,忠孝两全,与人相处也不存在矛盾。甘宁一改志中的形象,光从赞诗就可看出,“酬君重知己,报友化仇雠”。两人依旧不分上下。

总评:演义中甘宁胜。

3.志与演义的比较

两书中,两人的经历都比较接近,少年时便因为不同的事迹闻名于世,但皆得不到重用(太史慈于神亭岭之战后刘繇依然不重用他,颇似甘宁射杀凌操后黄祖仍视而不见),而后投吴。

太史慈从志到演义的过程,基本是沿袭,并按惯例依照演义的“轻吴”准则(我们往往能

看到,或刘备东奔西跑、或诸葛亮处处妙算、或蜀魏两军打得火热,隔了十几回后才将吴国几年的事迹综述一番),删去诸如治理海昏这样的“无关事件”。总体上主要降低太史慈的统率力与智力。甘宁从志到演义,最明显是被优化了品行,保留“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删去“好杀”与“违令”,补加“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战绩方面,除了“触犯”武圣关羽的禁忌战役,其他事迹一反“轻吴”准则,全部保留,并得以神化,还无中生有“掠夺”江夏之战的首功。总体上主要提升甘宁的统率力与品格。

此消彼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志第55卷中各有所长的江东十二将,唯独甘宁脱颖而出,声望最终与太史慈相若。 然,对三国来讲,志到演义,褒者如诸葛亮、关羽、赵云,贬者如周瑜、曹操,相差何止千万。在此,我并不计较演义轻微地褒宁贬慈,也不是想还历史的真相,谁又知三国志所载一定为真?笑~~

四.说说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我想,大多数人是认可这部电视的,尽管它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在这里顺带提一下,因为电视的确有比志、演义处理得更完美的地方。

首先,志到演义,暂不说它“尊蜀贬魏”的观念,但“轻吴”是肯定存在的,三国之中,吴国诸人的事迹被删得最厉害;电视主要是根据演义改编的(没有人会认为电视根据志改的吧),在演义的基础上继续贯彻“轻吴”的宗旨,所以太史慈与甘宁的事迹所剩无几。另需要说明,评论时主要将电视与演义比较。

其次,央视的五部分(Ⅰ群雄逐鹿,Ⅱ赤壁鏖战,Ⅲ三国鼎立,Ⅳ南征北战,Ⅴ三分归一)是分开拍摄的,除了几位重之又重的角色,其余需要跨部出现的角色无论文官武将基本情况是一部一个演员,当然也有一部之中数演员一角色的,反正是乱七八糟。东吴方面,只有孙权(指成年,少年时当然是另一演员)、周瑜两人是没有换过演员的,太史慈出现在Ⅰ(9、20)、Ⅱ(31~38),甘宁出现在Ⅱ(31~40)、Ⅲ(53、54),分别换了一次演员。

饰演太史慈的第一位演员名李洪涛,初次出场于神亭岭(9集),单挑孙策,央视的武戏一向不令人满意,姑且容忍(声明,相较全剧,这场单挑已经算拍得好的了,此类问题我已有文论述过)。需要特意提出的是,导演让太史慈背了两把短戟、手中持枪、腰间悬剑,全剧中所有武将只有他享此“待遇”(默~~拽归拽,背着两把戟在马上打架毕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单挑的过程按照演义,从马上到步战再到挥拳相加,电视暗喻太史慈上风,因为孙策在战斗中被太史慈刺了轻伤。最后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孙策拿了太史慈的短戟,夜黑暴

雨收兵罢战。然后孙策破了刘繇,至泾县来捉太史慈,周瑜出谋,最终擒获太史慈,与演义相同。指出央视的BUG,太史慈在突围初始背上没有带戟,中途乱跑的时候背着戟,最后跑到城外戟又不知所终了。(——恶搞的推论是:可能也被孙策所拾获。)

而后是太史慈归降孙策的一段,比志、演义中的描写都更加令人信服。

[志49]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志比演义的描写更简单,我们就先看演义中孙策是怎么做的:“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这是三国中常有的景象,张辽降曹操、严颜降张飞等皆是如此。然后孙策的说辞是在历陈自己不同于刘繇,定会重用太史慈。如此简单,太史慈就请降。被“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再看电视的剧本,神亭岭一战后,孙策的战袍破损,他特意关照手下不要丢弃——伏线。

(太史慈被抓回来,孙策亲自出迎)

策(叱士兵):为何如此对待将军?松绑!

评:收复降将常见的第一道程序——亲自迎接,第二道程序——喝退士卒,孙策都毫无例外地照做了。

(太史慈撞开士兵,不接受松绑,众士兵窃窃私语,孙策身后程普黄盖韩当周泰四将齐围而上)

评:应有的反抗,亦常见。

策(微笑):将军受惊,策之罪也。(深行一礼后,亲自上前欲为太史慈松绑,同样被撞开)

(程黄韩周四将立即拔剑对太史慈,慈无视)

评:第三道程序——赔罪,孙策照常。第四道程序——亲自释缚,孙策预备执行,太史慈不受,也算应有的反抗。

策:请——

评:也只有央视版的孙策,能够依旧微笑着相请五花大绑的太史慈入帐,如同相邀一位远道而来的挚友。

(太史慈随孙策刚走到帐口,见到孙策的战袍高悬帐内,微怔,遂停下脚步)

策:我盼将军如旱苗之望甘霖哪,我素知将军乃真丈夫,刘繇蠢辈,不能用子义为大将,才有此败!真是屈煞将军啦。部下若有得罪子义之处,看在孙策面上,还乞见谅。(再次深施一礼)

评:孙策将第三道程序重新实施了一遍,顺便是第五道程序——言语打动。这句完全是演

义中的说辞,但对太史慈无用,观他的神态,根本就没听孙策说些什么,只是在看帐内的战袍。慈(侧身转开,不受孙策的礼):败军之将,安敢望此?

评:太史慈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虽是俘虏,礼节不失,孙策前面赔罪过,太史慈觉得已经扯平,不愿多受。

策:我欲得江南,遇到子义这般敌手,真是寝食难安啊!(第二次微笑上前为慈松绑,慈本是背身对策,发现其意图后又把他撞开)

(太史慈傲然相视孙策,不语)

评:第四道程序又被拒绝,陷入僵局。

策(迫切):我与子义只觉相见恨晚!此生,不能与子义共图大事,实为憾事。子义,为何只在帐口,快请进帐啊!

(太史慈依旧无动于衷)

评:这句说辞更类似志中“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的意思,不过太史慈还是没有反应,继续僵局。

策(回望自己的战袍):子义,你我此次交战,你若把我擒拿,肯加害否?

慈(沉吟片刻):未可…知也。

策:好,爽快!

评:这是演义与志中皆有的台词,演义发生在降后,志没有明示,看似是降之前。总之,央视的孙策终于说了这句“众望所归”的话,太史慈也做了意料之中的反应。若他回答“加害”,孙策可能会不悦;若他回答“不加害”,又有奉承之嫌;因此“不知道”的回答最佳。

慈:我俩交战之时,若无援兵相助,你我这样战下去,能定输赢否?

策(若有所思):未可…知也。

慈(动容,惊!)

评:央视的编剧们随后开始让太史慈用类似的语气问话,妙在他问了一句类似风格的问题,更妙的是孙策故意模仿、做了一模一样的回答——果然是棋逢对手,太史慈的一句“未可知也”已是经典,孙策不动声色还以此语,愈加精彩绝伦。太史慈终于动容。

策:爽快!爽快!(大笑上前,这次没有被撞开)子义,我自用兵以来,未遇敌手。(松绑)子义,你乃真英雄啊!(回视)子义,此袍便是见证,我要此袍警示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慈:我飘零江湖,未遇明主,将军如果不弃,我愿在将军帐下,效犬马之劳。(下拜)

评:窃以为孙策之后的话已经不重要了,太史慈又心不在焉没有听,他呆看了一会战袍,等绳子解完,孙策说到“此袍便是见证”,太史慈猝然正视孙策,下跪请降。这次的归降事件,常规性程序全然无用,孙策胜在一句精妙的回答、以及他帐中悬挂的残破战袍——这两个细节均是央视所加,使太史慈的归降更合乎情理。

策(大喜而扶):今得大将,大事定成!(吩咐属下)来,来,快摆酒宴,为子义压惊!

:慢!刘军大败,军心涣散,我想回去收拾余部,以助明主,不知能相信否?评:太史慈初降孙策,宴未摆酒未饮,第一句话竟是提出要离开,与演义、志又是不同(演义是酒宴之间提出的,志是隔了一段日子提出的),归降的可信度骤然下降。

策(肃然,正色):感谢将军忠诚之心!

评:孙策的这句回答同样令人拍案叫绝,他既不说相信也不说不信,转而称赞太史慈的品格,我想,即使太史慈真的有逃走的念头,也会被孙策这句话消于云霄之外。

慈:好,今与主公约定,明日正午,带兵而还。

策:一言为定。

慈:子义告辞。(转身出帐,被黄盖诸将拦住,慈回望孙策,目光中略有鄙视之意)

策(微怒):闪开,让子义出营!

(众兵将方始让路,太史慈昂首出帐)

至此,两人的这场对手戏正式宣告完结。

到了次日,孙策诸人等待太史慈的归来,这段与演义相似,众将均不信,只有孙策坚持太史慈不会背信弃义。央视的改动主要在孙策的戏份上,众人“依照演义”“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孙策大怒,拔去木杆,将自己的宝剑插于地上,以示对太史慈的尊重。日至正午,太史慈引众而归。(~~再给央视挑些“小刺”:前已述,太史慈丢了“两对”戟,当他请降之后离去,孙策没有把兵器还他——这应该是合乎情理又收拢人心的镜头,值得拍摄,当然,BUG不算,还他一对戟就可以了。到了第二天,太史慈背着他的“第三对”戟归来,他到底有几对啊~~~~~)

太史慈的再次出场一下子跳到了孙策之死(20集),我没有查证那时他是否应该在场,既然央视拍了,简单一提。太史慈基本没有戏份,只是与众将一起,劝孙策不要杀于吉(太史慈也信神么?笑~~)。孙策恼怒,命某将抓来于吉(幸好没有派太史慈去抓,谢天谢地~),亲自提剑欲杀,当时张昭站在于吉侧前方,做阻止的手势,太史慈站在于吉侧后方,不做阻止也不做赞同,只是静静地看着孙策。挨下来就到赤壁了。完全明确此之前太史慈相助孔融、射人定手等等事迹被电视删去。同时整部剧中,太史慈从未射过一箭,亦从未拍摄写有“太史”二字的旗号,遗憾。由第一部到第二部,换演员,改为陈之辉饰演。

赤壁之战的拍摄是全剧最完整的战役,30-39集间的事迹面面俱到,演义中写谁电视就让谁出场。所以平时,太史慈一如常规,与众将列队站立,听候周瑜命令,武将的装束都差不多,我也认不出谁是谁。又少了第一部中背在身后的双戟(估计还背着要碰到人),更加认不出。在群英会上,太史慈担任监酒,排众而出。电视似有预告般,其他将军

都是铠甲,只让太史慈穿官服。接着也不干什么,站在一边蒋干。最后的决战,太史慈接令而去,打仗时没有现身(接周瑜令的一半将领后来都没出来,不足为奇)。

太史慈死于合肥的这段电视没拍,央视删吴国的战役根本不眨眼,亦不用深究。

综上所述,央视的太史慈,实际只有神亭岭那集的戏份。所幸那集的导演编剧很优秀(我曾见过一篇《玉玺VS兵马,换不换?》的文,亦是称赞该集央视对细节的更改),将他的形象顺利搬上了荧屏。

接下来说甘宁,饰演甘宁的第一位演员名韩冬,第一次出场是赤壁,这就意味着江夏之战的事迹被电视全删了,没有甘宁射杀凌操、后归东吴、大破黄祖军的一系列故事。继续鄙视央视的轻吴宗旨,也有可能纯粹是因为水战的拍摄不易而删——央视的水战场面向来不佳。

同太史慈一样,在武器方面,导演同样是“优待”甘宁的,不管马战步战水战火战日战夜战,以及内战(与凌统),都只给他两把短戟——就是太史慈背在身后的那种。我为甘宁的两位饰演者默哀,拿了这样的道具,就需要双手脱缰各持一戟的马术,需要与敌军人马距离更近的交战。结果,韩冬版的甘宁喜欢一手抓两根戟,后面一位(第三部)在混战中干脆把其中一杆戟插在身后。

不知导演是否想营造这样的效果——乱军之中刀枪不分,江东数十将装束类似,可是我们却能根据甘宁的标志性武器将他认出。

试想一下央视赤壁时的太史慈:“导演,我一直背在身后的戟为什么不给我?”导演:“因为全剧组只有一对短戟,现在甘宁那里,你自己找他去,看他给不给。”太史慈晕~~~

言归正传,甘宁的初次出场是三江口水战,满怀希望地看着他一箭射出,结果……杀死一名普通的士兵。

而后陪同周瑜探视曹营水寨,演义中没写到甘宁也去。提一下,韩冬同时还担任场务的工作(疑似是管江东方面,因为曹操那边饰演毛玠的人也是场务,定是江北的),所以陪周瑜“出游”,“名正言顺”。

34集苦肉计,是甘宁在赤壁阶段戏份最多的一集。蔡中蔡和来降,周瑜将他们安排到甘宁帐下。剧中甘宁有言“日间观大都督眼色,已知二人为诈降,但不知大都督对二人将如何发落?”而演义中甘宁没有台词,仅表述“周瑜密唤甘宁吩咐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

行苦肉计,甘宁为黄盖求情,被乱棍打出,与演义相同。

阚泽献完诈降书归来,被甘宁喊住,两人做戏耍弄蔡氏兄弟,基本同演义。该演员演技尚可。

最后赤壁决战,甘宁斩了蔡中带队放火,焰烟弥漫中,兵器成了他的唯一标志,忽隐忽现

,来去纵横。之后是南郡之战(40集),甘宁去袭彝陵并被困城中的事由哨兵口述略过,周瑜留下凌统带兵去救,然后镜头直接切至曹洪曹纯牛金败逃回南郡。次日周瑜亲往南郡,甘宁才与众将一起出场,同样依靠他的短戟辨出身份。央视略去此段亦不为过。

于是进入第三部,换张玉海饰演,兵器照旧。关羽单刀赴会(53集)前后,甘宁出现。

(鲁肃招众将商议)

肃:关云长非无谋之辈,我骤然邀他过江,他不能不疑,此来焉能不带兵马?

宁(跃跃欲试):带兵马就好!早闻此人之名,未见其实,明日我倒要看看他的武艺究竟如何?

蒙:关羽若带兵马来,我与甘宁各领一军在岸边两侧埋伏,听都督号令,一齐杀出……

(后关羽单身前来,刚到之际,甘宁就欲带众而上)

蒙(阻止):甘将军,不可妄动。

宁:关羽有何过人之能?只带八九从人过江,竟敢如此狂傲,藐视我江东无人!我倒想领教领教!

蒙(力劝):且看都督以言相劝如何,再做行动。

甘宁的这两句台词都是央视加的,看得出他相当不服气关羽,可惜最终关羽挟持了鲁肃,甘宁无法动手与之一战。央视的关羽与演义一样,江东诸人仅用于他的反衬。

紧接着就是全剧甘宁出场最多的54集——合肥会战。但是这集整体拍得太差了,与9集的孙策立业简直是天壤之别,文戏没有背景音乐,武戏则是偷工减料,甘宁、张辽、周泰分别的成名战役草草了之。

先看甘宁取皖城。

[演义67]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

我必须承认,要央视拍出一模一样的效果确有难度,可至少要让甘宁象征性地上城楼啊!央视此役只有30秒,其中魏方抵抗的10秒攻城镜头是借用9集孙策攻刘繇中的(那一役长1分15秒),剩下的,就是吴兵一个个爬上去,甘宁在城下圈马指挥。

皖城拿下,孙权犒赏三军,众将会宴。看看剧中吕蒙的台词“甘将军身先士卒,矢石如雨全然不惧,真乃勇冠三军,令人钦佩”——我服了那个导演了,攻皖城时没有“矢石如雨”,甘宁没有“身先士卒”,怎么说得出口?!就算是要引下面的情节,吕蒙之前的那一句“甘将军当居首功”完全够了。

然后同演义,凌统与甘宁在宴上打架(甘宁不管在哪里打都是用这对戟)。可是,央视前面没有拍过江夏之战,矛盾突兀而起,莫名其妙。

等到孙权过来,两人才放下兵器,看一下央视的孙权是怎么劝的。

权:孤常言你二人休念旧仇,今为何如此相斗?

:主公,我父被甘宁杀害,今日乃是先父的忌日呀!(以剑拄地,哭拜)评:央视将“忌日”作为凌统的理由,比演义稍好。

权(扶统,缓述):孤焉能忘记?当年令尊与甘将军乃是各为其主,如今你二人同是孤的爱将,应如一家人,岂能再念旧恨?公绩,你是通达事理、轻财重义的人,当以国事为先,放下私怨吧。

统(泣):主公!……(被旁边的某将扶开)

评:孙权的这句话说得很慢,考虑到了央视没有江夏之战的基础,必须阐明前因后果。他对凌统评了八个字“通达事理、轻财重义”,比较接近志中凌统的品格,又因为没拍甘宁初降时凌统闹的一场,所以央视的凌统没有演义贬得厉害。

权:兴霸,公绩今日心绪不好,乃是人之常情。况他比你年幼,理应相让才是。

宁(低头):主公说的极是,甘宁知错。

评:很不可思议甘宁会说“知错”这两字,他是等凌统剑近咽喉才持戟对打的,何错之有?不像甘宁的性格。

而后逍遥津,张辽自己都没几个镜头就免谈他人了。

再后面百骑劫营,央视一般的劫营戏拍摄,攻方最多百人,有没“折人”导演说了算,于是甘宁很普通地带了十数人在曹营兜了一圈,用时55秒。

然后是甘宁在央视三国中的最后一场戏,亦是出自演义的赋予。

凌统与乐进单挑,曹休冷箭射马,凌统被“掀翻在地,乐进连忙持枪来刺”,演义写明“枪还未到,只听得弓弦响处,一箭射中乐进面门”——这样的描写,估计从凌统到乐进中箭的时间最多5秒,甘宁在刻不容缓间抬手一箭,也不管准不准,先救人要紧。回看央视,凌统后躲闪乐进的“持枪来刺”先拍了9秒,晕,这个时间吴方无一人出马阻挡乐进己经很不真实了,9秒过后,甘宁下马(???),拉弓射箭,请注意他自己的马是棕色的,但是镜头显示他在一匹白马边上开的弓,难道这还需要绕到隐蔽之处?——总合计算央视从凌统到乐进中箭的时间是14秒,在此我只能为乐进将军表示深切默哀,他居然还没把凌统杀死……

以上整段武戏拍摄粗糙(凌乐单挑没有给出任何两人在一个画面中的近景)、逻辑失常、镜头转接生硬。再次质疑该集导演的水准。

后面是凌统与甘宁言归于好的文戏,与演义类似。

甘宁死于彝陵之战的这段没拍,与太史慈的情况相似,向志靠拢,判自然死亡。

综上所述,央视的甘宁戏分比太史慈稍多一些,但是因为54集的失败,形象塑造得不伦不类。我个人认为,他在赤壁期间虽然出场不多,但表现中规中矩,尚可一看。

后,有关这两人武艺在演义中独一无二的精彩描绘,我很想在电视中看到太史慈“拈弓搭箭,八面射之”,以及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拨开箭林”的场景,可惜前者此战未拍,后者此战草草了之,深为遗憾。 此为太史慈甘宁记。

作者:暕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试评三国志/演义/影视中的太史慈与甘宁
本文参裴注版《三国志》、毛版《三国演义》(无缘一见罗版,遗憾!)、央视版《三国演义》,在此议一下此对江东齐名“双璧”,各位指教。历史上的太史慈与甘宁,从没有同时出现在东吴阵营,太史慈亡于建安十一年(206),而甘宁应该在207~208年间才归降孙权,此两位江东武将的代表(也许历史上不是,但演义上肯定是),就这样错身而过。尝读三国志,太史慈在第49卷,与刘繇士燮相并,感觉太史慈的地位是“群雄”,与刘繇同提,想必都是用来衬托孙策在江东的创业。甘宁在第55卷,与程黄韩蒋周陈董凌徐潘丁相并,只是孙权属下的将军,从这点上看,太史慈的地位、声望高于甘宁。但经历了演义的“渲染”,甘宁作为吴方唯一被神化的人,知名度直线上升,太史慈则基本沿袭志中的事迹,最后莫名其妙被延长两年寿命并死于合肥之战。以下从志与演义之间对两人的褒贬议起。一.太史慈[志49]1.少年事迹。[志49]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
·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孙策形象的比较
《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形象,“戏份”不多,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读者在慨叹曹操的天下无敌手之余,假想一下如果孙策不早逝,那么天下的霸主姓曹还是姓孙,都是未知数。在《三国演义》中,孙策出场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第七回,其父孙坚出征,孙策主动请缨,并初露锋芒。此时的孙策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绰枪上阵,已见英风;军队败北后,作者描写“程普保着孙策,急待寻路”①,可见作者非常注意孙策此时的形象定位是初出少年,还不能有力挽狂澜的魄力和经验;但是,一句“父尸在彼,安得回乡!”,既写出了孙策丧父的哀痛,也写出了他性格的仁孝。在《三国志》中,则没有随父出征的描写,只写到:“(坚)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②很明显,《三国演义》把孙坚的侄子孙贲替换为了孙策。于是,孙策由于背负着家仇、受命于败军之际,在一开始就带有了悲壮色彩,对后来的人物塑造也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人物形象因此而显得前后连贯...
· 讲历史——《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三国志》如此重要的另一个理由,容我引用毛宗岗的观点。明朝时,金圣叹将《三国演义》评为“第一才子书”,毛宗岗就写了一篇《读〈三国志〉法》,假托金圣叹之名发表。毛宗岗文章标题提到的《三国志》,指的不是陈寿写的史书,而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三国演义》。毛宗岗有些精彩的论述,他说:“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意思是,《三国演义》吸引人,有其时代的因素,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历史上没有比它人才更多的时代。“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代代皆有天才,但如果天才遇到的都是不才,这就没有什么稀奇的。天才与天才互相竞争,那就好看了。更好看的是,不只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竞争,而是一群天才与另一群天才抗衡,这就不得了。然而三国比这更令...
· 对“循环阅读”批评方式的尝试———重演《三国演义》
本文论述了“循环阅读”的操作方式及其必要性。指出,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不同文化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极为明显,故而只有在特定文化语境与文本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发现文本生成的逻辑轨迹;又由于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文化话语的实际建构者,他们的文化心态与人格结构对文本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只有在文本与士人阶层具体价值取向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揭示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蕴。作为例证,文章分析了《三国演义》的文本意义与特定文化语境及士人心态间的紧密联系,指出这部小说是在“道学”语境中用通行的士人话语对“三国”故事的重写。引言:何为“循环阅读”?所谓“循环阅读”是指将文本的意义网络及其构成模式与特定文化历史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而获得两个方面的阅读效果———一方面对文本世界所隐含的深层文化意蕴有所领悟;另一方面对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之于文本的制约作用产生清晰的认识。这种批评方式的提出完全是...
· 演义文体的典范--《三国志演义》
残唐五代距宋元的时间最近,人们对那战乱频仍的岁月记忆犹新,刘知远、郭威等人发迹变泰的传奇故事,尤使想改善卑贱境遇的市井细民津津乐道;加上五代的更迭又为宋朝的建国铺平了道路,《五代史平话》还特意叙唐明宗告天密祷,道是“臣本胡人,不能做中国之主,致令甲兵未息,生灵愁苦,愿得上天早生圣人,为中国万民之主”,因而得到宋代统治者的赞许,所以有最佳的市场效应,连《三国志平话》也难免相形失色。但罗贯中却选取三国作为创作的突破口,那原因是什么呢?鲁迅先生说:“三国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再有裴松之注《三国志》甚为详细,也足以引起人之注意三国的事情。”[1]这一着眼于三国题材天然“优越性”的观点,亦早由李渔所道及:“吾尝览三国争天下之局,而叹天运之变化,真有所莫测也。当汉献失柄,董卓擅权,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