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军事神话诸葛亮
所谓诸葛,这个姓氏,最早是山东诸县的葛姓大户,后来战乱四处迁徙,总以“诸县的葛家”自称,后改为“诸葛”姓。诸葛亮老家是山东琅玡人。 先定个基调,,
《三国志·贾诩传》中,贾诩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即陆逊的本名)见兵势”故贾诩是称赞诸葛亮之治国之才的,所以偶也不罗嗦。。
另外,诸葛亮也是个发明创造家,改良过弩,发明过木牛,这偶也不罗嗦。
再定个基调 :) ,诸葛亮是个过分勤劳的人,可以说是癖,“鞠躬尽瘁”是他的座右铭,不过这和本文无关,也和周恩来总理无关。。请不要进行莫名的联系。
(PS:周恩来那是为人民服务,,诸葛亮不过是为蜀汉小政权而已)
第三个调子 -_-||,诸葛亮是善于治军的(和治国一个道理,即用法律或军规来约束军队,纪律严明,)
好了,好话说了不少了。
偶主要是批一下诸葛亮的所谓军事才能以及战绩。。开批!~
先明示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有助于大家了解一下,所谓小说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部分表现(以分引用小小乔的转贴)
火烧博望坡——
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是刘备设计假装自己的营房着火(一般逃遁的时候都会烧营房),引诱曹军来攻,半途则用伏兵击杀,打了个胜仗。
而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才出山,当时27岁;
草船借箭——
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但均不是故意去收箭,而是乘船巡视,突然被敌人发现后侧船而逃,,安全回归之后发现可以回收船上的箭而已,也没得多少。
借东风——
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和诸葛亮无关;诸葛亮不识天气,这在以前某文中有论证,这里不表了。
赤壁之战——
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当时诸葛亮作为外交使者到孙权处,仅此而已。
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
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周瑜的死因是与曹仁一战中的箭伤。
骂死王朗---
此时王朗已经死了两年了。而且他的官位是御史(??忘了),一品大员,就算不死也不会到前线的。
征汉中——
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八阵图石阵退陆逊---
陆逊击败刘备后,恐怕曹丕会乘机偷袭,所以没追赶。。而后不久,曹丕果然来趁火打劫
了~~~七擒孟获——
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而非武将;
六出祁山——
诸葛亮伐魏只有五次,而且只在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这个地方;
空城计——
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赵云有“空营计”,内藏伏兵,但被识破。
《后出师表》——
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文章把曹操骂的挺惨~~
木牛流马——
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唐朝丞相房玄龄编《晋书》中说,司马懿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这时候诸葛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司马懿出兵追之。蜀长史杨仪鸣鼓拦截,司马懿认为穷寇不可逼,于是不再前进。杨仪结阵而去。在诸葛亮阵营检查中,司马懿就判断诸葛亮必死。而辛毗尚有怀疑。后证实。。司马懿说了句“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刘备前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
刘备的军事水平是比较高超的哈~~。 诸葛亮亲自带兵作战,则是在刘备死之后。
当时刘备与孙权作战不利,在白帝城托孤,但明言诸葛亮为相国,而军事则在李严之手,后李严被诸葛亮废了,从此军政大权一手抓。
诸葛亮掌军权之后,进行了长时间的征战,分别是“南征”和“北伐”。
南征是去打击孟获为首的南部部落。。这一战比较成功,但后来南部依然有叛乱。《三国志》中描写不多,故不罗嗦。
北伐则比较有名了。《三国演义》中说六出祁山,,其实情形是这样的,
第一次,章武五年,出征汉中,走前写了篇天下闻名的《出师表》,
章武六年春,攻击魏国。一路为疑军,赵云、邓芝据箕谷, 魏则有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于是魏明帝命张邰拒诸葛亮,
诸葛亮让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邰战于街亭。马谡为张邰所破。
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自贬三级。
第二次,章武六年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退。
据说只准备了不到一个月的粮食~这也行!~
第三次,章武七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成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从府营于南山
下原上,筑汉、乐二城。第四次交战,
章武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诸葛亮固城守之。连续30多天的大雨,使得道路损毁严重,无法通行,于是曹真等撤兵。
第五次交战,
章武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退军。
还是军粮问题啊~~4个月的粮。
第六次交战,
章武十一年冬,诸葛亮屯兵斜谷口,就地屯田。章武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秋八月,诸葛亮挂掉。。。
上述共计六次征战,其中诸葛亮五次北伐,曹真、司马懿一次。
先笑一下,诸葛亮这几次出兵,犯的兵家大忌实在太多,有点受不了。。
1)战略论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贾诩曰: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打仗不是儿戏,也不是游戏。像玩游戏般,不行就S/L重来,这样是不可以的。
诸葛亮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短短六年之内,出兵多达6次,而且并无必胜把握,只不过是重复失败而已。。一回不如一回。
这失败尚有一说,,但军中消耗呢??国力发展呢??
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
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兵久而不胜。
2)军粮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可见军粮对于战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在烧了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
而反观诸葛亮,打仗有时候居然只带1个月的军粮,哄谁呢???别人都是**?
3)谋略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杰出战例,则是关羽攻樊城,司马懿、蒋济献计,让曹操加封孙权官职,大搞外交。
结果关羽被孙权灭了。
诸葛亮一无奇谋,二无外交(孙权、凉州兵没有同时攻击)。只是徒劳地作战攻城而已。
4)地理
魏国之所以拿不下蜀国者,地形也。
四川这里山峦叠嶂,道路险恶,。。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一般。
而这些险要之地,通常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些都是蜀国的有利之处。
邓艾破蜀国的时候就是硬是爬山爬过来奇袭的,而且差点就半途而玩完了,可见难度之大。
但
诸葛亮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从山来攻击。蜀道反而成为了累赘。。。。运粮极其不方便。。虽然发明了木牛,可那只不过是独轮车而已,灵活是灵活,运载量也太小点了吧!~
这么大好的地形,在诸葛亮看来只不过是运粮的障碍,这有何话可说???
PS:从荆州攻击,是不过,关羽就做到了,可惜被魏吴两家夹击灭了。。。
5)识人、用人
曹操和诸葛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曹操爱才,三次颁布《求贤令》,四处收罗人才,包括徐晃、张辽、贾诩、张合、文聘、徐庶、庞德等等,都是后收的。
曹操本身熟读孙子兵法,并作了注解。但他的实力仍然不算强。。但他的谋士群则发挥作用。
破吕布,用郭嘉、荀攸策;破刘备,用程昱、郭嘉策;收贾诩、张绣,用刘晔策;破袁绍,用荀彧、荀攸、贾诩、许攸等等策;破乌丸,用荀攸、郭嘉策,用张辽;破刘表,用荀攸策。赤壁之战,不听贾诩、程昱策;破马超,用贾诩策。破孙权,张辽一个人搞定。破关羽,启用徐晃,用司马懿、蒋济策。
可见人尽其用。绝对是领袖的楷模。。
反观诸葛亮,自己做的很优秀,手下则挑不出什么人才。
蜀国人才凋零,,“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的笑话都出了~
而且还不识人,,任用马谡,遭致惨败,魏延很强而不重用,找个姜维当接班的,果然也是穷兵黩武的一类人。
陈寿评价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即连年劳师动众,却不成功,大概兵法之应变和谋略,不是他擅长的。)
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诸葛亮志气大,但不识时机-不识时务,考虑的很多但决策很少,喜欢打仗但没有权衡/权利?,即使他带十万兵马,已经在我计划之中,一定击败。----这句是在诸葛亮挂掉的那场战斗之前说的。)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