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刘表未用诸葛亮之臆论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2
转发:0
评论:0
刘表未用诸葛亮之臆论 ,问题主要出在刘表身上。但史料有限,我们只能分析如下:首先,刘表拥地自保,不求进取

问题主要出在刘表身上。但史料有限,我们只能分析如下:

首先,刘表拥地自保,不求进取的心态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刘表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为荆州刺史、荆州牧,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3年),统治荆州18年之久。史称他“招诱四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王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他还妥善安置了因战乱而流入荆州的10余万家关中百姓,组织他们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丘陵山区。在东汉未年社会大动荡时期,荆州“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刘表做为一方诸侯,当时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是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他的部下献策:“袁、曹并争,两雄相持之时,天下安危全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可乘其破弊起兵。若不然,亦应支持一方。”但刘表狐疑不决,错过战机。以至于曹操平定北方后,扭头挥师南下,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荆州首府襄阳。刘表拥地自保,是出于平庸,还是出于维护一方平安,不得而知,但问题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拥地自保是极不现实的。你不吃他,他就吃你,是那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刘表的拥地自保政策是他“有才而不能用”的决定因素。拥地自保与唯才是用并不矛盾。这里应该看到刘表不思进取的心态,才是导致他“有才而不能用”的根源。

其次,刘表心胸狭窄,多有疑忌的品质,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刘表政权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为荆楚的大族豪强,如蒯良、蒯越、蔡瑁、庞季、张允、黄祖、文聘等,他们是荆州政权的核心,是刘表依靠的主要力量;二是荆楚名士,如韩嵩、宋忠、刘先、邓羲等,他们是刘表争取团结的对象;三为外来流移人士,如傅巽、王粲、弥衡等,他们只是点缀,量少而不受重用。从人才总量上讲,刘表治下的人才甚至没有益州的多,更不用说和曹操、孙权比。从人才质量上看,刘表手下几乎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刘表心胸狭窄有很大关系。

《三国志·刘表传》中说:“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刘备当时虽为丧家之犬,但刘备是何等人物,刘表未必不知,连曹操也不得谓叹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传》)。可是,刘表对刘备猜过多,甚至不敢让刘备住在襄阳城中,把他派驻在前线新野,当做一般将领使用。后来事实证明,刘备并没有对荆

州政权有什么野心。刘表对韩嵩的态度亦是如此。韩嵩等人审时度势,以为刘表应投靠曹操。刘表在蒯越等心腹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派韩嵩联络曹操。韩嵩认真履行使命,回来复命时,被刘表怀疑得了曹操什么好处,险遭杀身之祸,若不是刘表之妻蔡夫人劝谏,韩嵩就成了刘表的刀下之鬼。《英雄记》关于张羲的一段记载,也充分说明了刘表不能容人:“张羲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强不顺,表薄为其人,不甚礼也。羲由是怀恨,遂叛表焉。”王粲说:“士之避乱荆州者, 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三国志·王粲传》)。所以,陈寿在给刘表作传时评价说:“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实在不为过也。 再其次,刘表的人才观有问题,重视有名份的人,忽视青年人,从而导致“有才不能用。”批评刘表一点也不尊重人才,似乎有点怨屈他。比如刘表对庞德公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庞德公是襄阳名士,德高望重,刘表仰幕已久,数次延请庞德公出仕,均遭拒绝。刘表对弥衡的态度亦是如此。弥衡是当时名闻天下的狂士,连曹操也奈何不得。曹操象扔垃圾一样,把弥衡送与刘表。刘表喜欢弥衡的文才,以之为上宾,“文章言议,非衡不定。”然而不久,弥衡故态复萌,刘表这才知道弥衡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子,只好将弥衡送给了黄祖。可见,刘表并不是不尊重人才,亦不是不想得到人才,而是他太注重有名望的人,以至于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这就导致了人才群就在他眼皮子之下,他视而不见的情况。比如王粲,少年出名,客居襄阳十余年,刘表却以王粲相貌不佳而不重用。除王粲外,当时在襄阳的有一大批杰出青年:诸葛亮、庞统、徐庶、孟公威、崔州平、石广元等,这些人当时都年青,也没有什么名气,所以,根本就不在刘表视野之中。

以上所说,是以刘表不善用人的角度,说明刘表未用诸葛亮。但是,如果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即诸葛亮不愿效力刘表,那么,刘表未用诸葛亮的问题就更好理解了。诸葛亮少年时随叔父投靠刘表,17岁时叔父去世,诸葛亮随即脱离刘表,躬耕隆中,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诸葛亮对刘表没有过多的直接评论。他在《隆中对》中曾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其主”应指刘表,这里即蕴含着诸葛亮对刘表的评价。诸葛亮对刘表的看法,当然应是他自己多年观察的结果,但也不排除庞德公,司马微等人对他

的影响。前文已表述庞德公对刘表的态度,在此故略之。那么,司马微是如何评价刘表的呢?在《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中说:“徽字德操,颖川阳翟人。有人伦鉴识,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除庞德公,司马徽之外,潜、杜袭、和洽对刘表也有贬辞:“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裴潜语)“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间其中者。”(和洽语) 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在择主的问题上,他有着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具有雄才大略,审势度势,·礼贤下士,以复兴汉室为已任的一代英主。刘表居安自保,充其量是个据守一方的军阀而已,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给这样一个人呢?

历史注定刘表不会用诸葛,诸葛也不会选择刘表。

作者:刘克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表未用诸葛亮之臆论
陈寿在评价袁绍、刘表时,将其二人相提并论:“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三国志·刘表传)。这里“有才而不能用”定有所指,就刘表而言,似乎应指诸葛、庞统、王粲等人。这些人物被历史证明,都是经天纬地超一流人才,为何就在刘表眼皮子下面而未能被启用?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问题主要出在刘表身上。但史料有限,我们只能分析如下:首先,刘表拥地自保,不求进取的心态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刘表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为荆州刺史、荆州牧,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3年),统治荆州18年之久。史称他“招诱四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王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他还妥善安置了因战乱而流入荆州的10余万家关中百姓,组织他们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丘陵山区。在东汉未年社会大动荡时期,...
· 刘表谋士雍季之论蒯良
简要介绍:蒯(kuǎi)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归刘表。蒯良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向,佐其成业,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之后,蒯良就被刘表擢升为主簿(bù)。其后蒯良的生平,就不得而知了,《三国志》亦没有记载其卒年。中文名蒯良别名子柔国籍汉朝民族汉出生地荆州南郡中庐县职业谋士主要成就帮助刘表平定荆州官职主簿蒯良人物生平]蒯良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北军中侯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良及其弟长蒯越与同蔡瑁共谋大事。三国志11蒯良形象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蒯良说:“群众不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
· 论诸葛亮《隆中对》之成败
关键词:隆中对诸葛亮荆州引言“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1)千余年来,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慧、忠贞的信念一直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赞扬和尊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2)是“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3)其中,犹以他所作的《隆中对》为世人所称赞。公元207年,刘备屯新野,因徐庶推荐,“先立逐诣亮,凡三往,乃见。”(4)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阐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形势和立国大计的一番谈话。在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儒林学者中广为传颂,显示了他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他是如何作出《隆中对》的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诸葛家族。诸葛亮本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5)“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汉末为太山郡丞,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6)其兄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 论诸葛亮《隆中对》之成败
内容提要:《隆中对》是诸葛亮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观察和解决战争问题的典范。它对刘备势力的发展及三分天下的局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隆中对》提出异议。本文就《隆中对》之成败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指正。关键词:隆中对诸葛亮荆州引言“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1)千余年来,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慧、忠贞的信念一直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赞扬和尊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2)是“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3)其中,犹以他所作的《隆中对》为世人所称赞。公元207年,先主刘备屯新野,因徐庶推荐,“先立逐诣亮,凡三往,乃见。”(4)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阐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形势和立国大计的一番谈话。在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儒林学者中广为传颂,显示了他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他是如何...
· 温热论―《温热论》之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