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诸葛亮修身思想浅析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9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修身思想浅析 ,孔孟之学说可谓“内圣外王”之纲要,《大学》则把其具体化。《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

孔孟之学说可谓“内圣外王”之纲要,《大学》则把其具体化。《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领”与“八条目”之说。所谓“三纲领”,为“明德”、“亲民”与“止至善”,把内心之道德修养与外在之治理国家融为一体,以“内圣”作为“外王”之本。所谓“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讲的是由“内圣”到“外王”的途径。《大学》明言“自天人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前四目为“修身”之方法,后三目为“修身”之目的。可见,“修身”在孔孟学说中占何等重要地位。直至今日,“修身”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呕心沥血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在蜀汉的教化之功至今为人乐道,可谓家喻户晓。其“外王”已臻完美,其“内圣”也堪为楷模。令人痛惜的是因时代久远,陈寿等人编辑的《诸葛亮集》散佚颇多,现在只能从史籍中所残存其文稿、语录、甚或片言只语中,窥测其修身思想。虽无法完备,亦足以补益于当世。

一、忠信立身,秤心处世

《论语述而》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礼记儒行》言:“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言:“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豸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颜渊》载子张问何以“崇德”,孔子答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八佾》载孔子言:“君使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学而》载曾子言:“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可见,“忠”与“信”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是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诸葛亮堪称“忠”与“信”之典范。

先说“忠”。在中国人眼里,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化身外,其忠君思想大概给人印象最深。

《后出师表》虽载于张俨《默记》,我认为确为诸葛亮所作。在该表中,诸葛亮在叙述了刘备论其“讨贼”,而当时天下形势正宜“讨曲”的道理后,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所能逆睹也”来表明心迹。“鞠躬尽力(后人多写作“瘁”),死而后已”,是何等忠贞之言,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可谓诸葛亮事君之道的明确表白。他在谈到为将之道时,亦指出:“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立志而名扬。”(《太平御览》卷273引诸葛亮《兵要》)他认

为忠诚对于一个军事统帅的重要性,可与鱼之与水相比,须臾不可离也。 纵观诸葛亮一生的作为,可谓处处现忠情。

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把躬耕于南阳新野的诸葛亮请出后(躬耕地在新野境内,详见拙文《从刘备的屯兵地看诸葛亮的躬耕地》,载《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诸葛亮就“许先帝以驱施”,决心追随刘备干到底。建安十三年,在曹操发兵南征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刘备落荒而逃,“倾覆”无归之际,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只身奔赴江东,说服了在降曹与抗曹之间犹豫不决的孙权与刘备结盟,组成联军,在赤壁大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曹军,为半生寄人篱下的刘备觅得荆州这块落脚点立下大功。此可谓危难之际见忠情。

后来,刘备为关、张报仇,兴兵东征孙权。结果夷陵大败,羞愤而病故于永安城。临终之际,把诸葛亮从成都召至永安,“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呕心沥血,竭力支撑着蜀汉一隅江山,且率军六出祁山而北伐,希望完成刘备恢复汉室一统江山的遗愿,最终“呕血”而终(同上注引《魏书》),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刘禅谥之“忠武侯”,名符其实也。

诸葛亮不仅自己一生追求忠贞,他对部属也时时以忠贞来衡量。在《前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推荐郭攸之、董允等人,首先看重的就是其“志虑忠纯”,为“贞良死节之臣”。他重用蒋琬,是因其“乇志忠雅”,可与其“共赞王业”也。(《三国志》卷44《蒋琬传》)。吕凯因“执忠绝域”而被其荐升(《三国志》卷43《吕凯传》)。姜维因“忠勤时事”而被共选为接班人(《三国志》卷44《姜维传》)开府以后,他要求椽属们“集众思,广忠义”,敢于秉持忠心指正自己的过失(《三国志》卷39《董和传》)。廖立因“无忠孝之心”而遭其弹劾(《三国志》卷40《廖立传》)注引《诸葛亮集》,李严虽与其同为顾命大臣,亦因“受恩过量,不思忠服”(《三国志》卷40《李严传》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而受其弹劾。

诸葛亮忠贞立身的信条亦深深地熏陶着他的后代。其子诸葛瞻在邓艾伐蜀时,败退绵竹,邓艾遣使以“封琅玡王”诱瞻降。瞻怒斩来使,然后壮烈战死,时年三十七岁。瞻之子尚,闻讯悲叹道:“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传,以致倾败,用生所为!”然后,

“驰赴魏军”,亦战死,(《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华阳国志》)。晋朝史家干宝为此感吧叹道:“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志,忠孝存焉”(《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内不改父志,忠孝存焉”可谓真知灼见。无怪乎史家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中发也这样的感慨:“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同前)由于诸葛亮注重蕴育忠贞之气,因而成了中国封建政治家忠君的楷模。其忠君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亦应当看到,在国君是国家象征的封建时代,忠君亦即是忠于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很有必要把这种对国家忠贞不渝的精神发扬光大。

再说“信”

加前文所引,传统儒家常把忠信并提。此外,孔子还多处单独言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心任之哉?”(论语.为政);“信则人任焉”(《论语.子路》);“宽则得众,信任矣”(《论语.尧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同“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左传.成公十七年》);“信由已专,而后功可念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可见,在儒者眼里,“信”的修养,关系着一个人立身处世、为政、交友等的成败。

诸葛亮一生中,亦很重视“信”。

据《汉晋春秋》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曾问及诸葛亮治国之术,臣子樊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著名史学家袁准这样赞叹诸葛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同上)陈寿在《三国志》中为诸葛亮作传时亦言其“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着,风化肃然也。”可知,诸葛亮十分注重赏罚之信,深得部属拥戴。下面一事,最足为证。

后主建兴九年(231),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伐魏。面对魏强蜀弱之形势,他“守在险要”,并采用“十二更下”之法,轮休士卒。战局紧张时,“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所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诸葛亮认为不能失信于士卒,郑重地对参佐们说:“吾统兵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曰,虽临征难,义所不废。”好一个“统兵行师,以大信为本”!它使被催令离去的士兵“感悦,愿留一战”,当值的士兵也“愤踊,思致死命。”士兵们相谓曰:“诸葛公大恩,虽死不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合阝,却宣王,

一战大克,此信之由也。”(同上,注引《蜀记》) 不独统兵为政讲大信,孔明亦重然诺之信。他在永安城受托孤重任时,发出“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果然以忧劳“呕血”而死来实践之,亦最为可歌可泣。

可见,重信用亦是孔明立身之道,对其处理军国大事颇多益处,亦为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对待人、处理事时,能否做到公正,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关系着部属们凝聚力的高低,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诸葛亮在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视公正,他之名言“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太平御览》卷429引诸葛亮《杂言》,该书卷376“轻重”作“低昂”),即为明证。

最能体现其“秤心”的,莫过于“挥泪斩马谡”。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经过多年精心准备,率军首出祁山,北伐曹魏。被其任命为先锋的马谡,违其节度,丢失军事咽喉街亭,直接导致了本次北伐的失败。裨将军王平先谏马谡于前,再临危不乱于后,极大地减少了蜀军的损失。

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情如父子,在诸葛亮南征时因献策“攻心为上”而备受其重视。诸葛亮却没有因此而赦免他,毅然按律处斩。“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也!’”(《三国志》卷39《马良传》注引《襄阳记》)马谡亦知诸葛亮“用法明”之苦心,故临终前给其写了这样一封绝笔信:“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马谡就死无怨无悔,且托孤于决定处死自己者,此亘古罕见之事也,故“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泣。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同前)

对王平,则“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三国志》卷43《王平传》)

对自己用人不当的过失,诸葛亮也不原谅。他上表后主,自贬三级,从丞相退职至右将军,以示惩罚。

可以说,非秉持“秤心”,不能做出如此赏罚分明之措施。

弹劾廖立与李严,亦能说明孔明之“秤心”。

李严虽然与诸葛亮一样是刘备在永安城的顾命大臣,但他在诸葛亮四出祁山负责后勤工作时,工作不力且诿过于人,更严重的是在后主与诸葛亮之间两面欺骗,直接造成了北伐大军粮尽退军的后果。其卑劣表演被诸葛亮揭穿后,“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

是,诸葛亮依法弹劾之,废其为平民,“徙梓潼郡。”虽然如此,李严“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三年后,诸葛亮忧劳致死,李严希望,“激愤”之下,亦“发病死”。(《三国志》卷40《李严传》)廖立跟随刘备父子多年,颇受亲重。但他狂傲自大,仍不满于自己的职位,因而颇为“狂惑”,“诽谤先帝,疵毁众臣”,影响极坏。诸葛亮上表弹劾此狂人为“乱群之羊”,废其为平民,“徙汶山郡”。史称廖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三国志》卷40《廖立传》及注引《诸葛亮集》)

二人对诸葛亮的严厉处罚并无怨愤,却都幻想着诸葛亮能再启用他们。谁知诸葛亮早逝,致使他们一人“垂泣”,一个“忧愤”而死,实为罕见。个中原因,陈寿在为诸葛亮作传后的评论已经道出:“(亮)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性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用心平而劝戒明”,诚哉斯言!

张裔作为诸葛亮的部属,追随其多年,对其十分了解,曾对其作出这样的评价:“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佥忘其身者也。”(《三国志》卷41《张裔传》)可见,无论是当时人还是后代人,对诸葛亮自谓之“秤心”有口皆碑,对这种“秤心”在为政或待人时所带来的效果亦羡慕不已。对今人来说,亦应当广泛效法。

二、澹泊俭约,志存高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千古流芳的家训,共有两则,一则是告诫儿子不要沉湎于酒,另一则抄录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卷495)

这段话谆谆教诲,反映了诸葛亮另一个修身思想:澹泊致学,俭以养德。

先说澹泊致学。

致学要“澹泊”、“宁静”,就是要耐得住寒窗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抵得住红尘的,切忌“淫慢”与“险躁”。否则,“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将一事无成,只好“悲守穷庐”了。

澹泊致学,诸葛亮亦身体力行。

汉季纷扰,群雄并起,已有卧龙之誉的诸葛亮,东投孙权或北投曹操,都会贵达。但

他甘于澹泊,“躬耕于野”,在清贫中继续读书,以丰富其知识,为日后辅佐理想明君刘备创造条件。 选择妻子,亦体现其澹泊致学之思想。据习凿齿《襄阳记》记载,黄承彦为沔南名士,道德学问超群。一天,他对诸葛亮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随即把丑妻接到家中,“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

“食色性也”,娶个美妻,是普通男子的共同愿望。诸葛亮能冲破世俗见解,以风流倜傥才子身份,不惜被时人讥笑毅然娶一个黑皮肤、黄头发的“丑女”非为他,看重其“才德”,有利于增长自己学问也。

诸葛亮此举,深得后贤钦佩。理学大师朱熹曾感叹道:“孔明择妇正(“止”之讹)得丑女,奉身调度,人所不堪。彼其正大之气,经论之蕴,固已得于天资。然窃意智虑之所以日益精明,威望之所以日益隆重者,则寡欲养心之助,与为多焉。”(转引自诸葛羲、诸葛倬辑《诸葛孔明全集》卷十七)所谓“寡欲养心”,正得其中三昧。

诸葛亮澹泊致学的主张,对近年来弃学经商,荒学赚钱的浮躁学子们,理应成为“当头棒喝!”

再说“俭以养德”。

孔子曾言:“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奢则不孙(同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前)孔子的弟子子贡这样描述老师:“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孟子亦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可见,俭约寡欲是儒家对士人的基本要求之一,若奢侈糜烂,养家则不能持久,为政则不能清廉而败亡,即夫子所谓“不逊”也。

上引《诫子书》中,诸葛亮明确提到“俭以养德”,可谓与孔孟这种修身思想一脉相承,并且把它付诸实践。

《三国志》诸葛亮本传载有他上奏后主的一道表章,言:“成都有噪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此并非诸葛亮虚饰之词,有本传言“及卒,如其所言”为证。

诸葛亮在与李严的一封信中,曾谈及自己的生活状况:“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北堂收钞》卷38)

他积劳成疾,呕血去世前,曾“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

服,不须器物。”(《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其俭约实在罕见。

诸葛亮介导“俭以养德”,对部属影响颇大,一时俭约成风。将军邓芝“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三国志》卷45《邓芝传》)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滕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乐学不倦,清素节财。”(《三国志》卷44《姜维传》)董和为股肱之臣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三国志》卷39《董和传》)后任宰相费 ,“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三国志》卷44《费 传》)

诸葛亮提倡澹泊俭约,并非甘于庸碌,不思进取,相反,他主张人生立世,“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这样写道:“无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矣!”(《太平御览》卷459)要实现高远之志,他主张要“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做到“强毅”、“慷慨”、超脱“俗情”。只有这样修身,才能超越凡庸,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

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出山前,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成为管、乐式的贤相良将。因而,他在致学时,对经书”独观其大略”,即注重经书所言治国之术,而不象好友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那样”务于精熟“(《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即只注重章句之学。为补益于自己的学问,利于实现自己的报负,他毅然超脱”俗情“,娶了富有才学的黄氏丑女为妻。

纵观诸葛一生,可知其高远志向是安定天下,兴复汉室。这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但他志存高远的修身主张及不实现志向“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不懈奋斗精神,很值得今人,尤其是年轻人借鉴。

三、虚怀若谷,勤闻己短

曾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讲的是要多内省自己的错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诸葛亮非常注意反省自己的过失,鼓励、要求部属们、朋友们指责自己的过失,以利于为政与为人。这种修身思想,主要表现在“四教求过”中。

前三教皆与董和有关。

其一曰:“夫参署,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

,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三国志》卷 39《董和传》) 其二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同前)

其三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前参军董幼宰,每言辄尽,数有谏益。虽性鄙薄,不能悉纳。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未有忠于国如幼宰者。亮可以少过矣。”(《太平御览》卷249)

董和(字幼宰),“参署”诸葛亮七年,最能谏止亮的过失,“事有不至,至于十反(同“返”)。”因而在亮之所有故友,部属中,最受其激赏。徐元直与崔州平为亮出山前故友,胡济(字伟度)为亮之椽属,三个亦能“数有谏止”,“勤见启诲”,因而备受亮赞扬。亮另一椽属杨禺页,曾直言劝谏其要多考虑大政方针,不要埋头于文牍,“亮谢之”。后杨早逝,“亮垂泣三日。”(《三国志》卷 45《杨禺页传》注引《襄阳记》)由亮对此数子的态度,及号召椽属他们学习以“集众思,广忠益”的行动,可以充分体现其“不疑于直言”,希冀“少过”的博大胸怀。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又一次发布了如下求过教文:“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这则教文,再次要求部属们,从“忠虑于国”的前提出发,“勤攻”其阙。

三国时,曹操以“三令求贤”而流芳千古,诸葛亮“四教求过”亦足以与日月同辉。樊建言其“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自非谥美之辞。此等高深修养,对其成就盖世功业,自然裨益良多,实足后之为政者作监。

四、严以律己,勇担责任

诸葛亮秉持“秤心”,执法甚严,对自己的错误亦不宽贷。

街亭之败,直接原因是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间接原因却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所致。因此,他在依军律挥泪斩马谡后,向后主上疏曰:“臣以弱才,明窃非据,亲秉旄铖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

咎。”后主准其所奏,贬其爵三等,从丞相降至右将军。(《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在此疏与上文所引教文中,诸葛亮都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授任无方”导致“不能破贼为贼所破”的责任,不诿过于人,体现其磊落坦荡之胸怀。其自贬三级的举动,与曹操“割法代首”,以法治军的举动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伟人们严以律己的共同胸怀。

诸葛亮此等精神还表现在对子女的要求上。

诸葛乔本为亮之兄、仕于孙权的诸葛瑾之子,因亮早年无子,被亮求为嗣子。建兴六年,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驻兵汉中,乔亦随军征伐。乔干些什么呢?由亮给兄瑾一封家信可知:“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亮把“本当还于成都”的乔硬留下来,在山谷中干传运军资的苦差事,目的是要其与诸将子“同荣辱”。此举与毛泽东送毛岸英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可为当今父贵子骄之当权者作鉴也。

作为一代名相,著名的封建政治家,诸葛亮留给我们的思想财富很多,修身思想可谓其中璀璨明珠也。限于篇幅,本文只罗列其大者,亦可见其受传统儒学影响颇深,难怪理学宗师程颢称其有“儒者气象”(《二程遗书》卷18)。这些思想,无论对当今为政者,还是普遍人,尤其是年青人,皆可视作修身准则。如此,则无愧无诸葛先哲也。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修身思想浅析
千百年来,修身一直是士人们重要课题,也是其优良传统。孔子主张君子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他认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修身则道立。”(《中庸》)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家、国与天下之本在于“身”的主张,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要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孟子尽心下》)。中有专注“修身”,才能使“道立”,收到“天下可运于掌”的社会效果。孔孟之学说可谓“内圣外王”之纲要,《大学》则把其具体化。《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领”与“八条目”之说。所谓“三纲领”,为“明德”、“亲民”与“止至善”,把内心之道德修养与外在之治理国家融为一体,以“内圣”作为“外王”之本。所谓“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讲的是由“内圣”到“外王”的途径。《大学》明言“自天人...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古代的儒家思想
在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梦想,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追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源自《礼记·大学》中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概括了个人修养与家国天下的关系,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对于家庭、国家乃至天下太平的重要性。当然了,这个里面的国,是指在春秋时期,那个时候国非常的小,中国有几百个国,有的国只有现在一个乡镇,一个县那么大。和现在的中国相比,不是一个概念。修身:个人品德修养。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从自我修养做起,通过读书,反省自身,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修身是做任何事情的根基,没有它,其他的一切无从谈起。齐家:打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现在人认...
· 中华传统美德·修身:以修身为本
精神内涵修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修身”一词,最早见于《墨子·非儒》篇:“远施周偏,近以修身。”所谓“修身”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古人非常重视“修身”,把它看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如今,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的“修身”伦理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其修身思想集中体现在:一是强调了修身的意义和作用,认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必须立德修身《礼记·大学》里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家国大事,也要从修身开始。修身虽然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但其不仅对个人具有突出意义,而且对政治社会秩序有着重要引...
· 关于“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浅析
论文关键词:《周礼》《礼记》《仪礼》孝道论文摘要:中国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也已将孝道作为其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其中所富含的孝道思想反映出孝道在西周的盛行,对后代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周礼・地官・大司徒》日:“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日六行孝、友、媚、娴,任、恤;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六行”之一的“孝”,贾疏日:“善于父母为孝。”《礼・地官・师氏》谓:“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由贾疏知,“孝...
·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曾氏家教思想昭示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曾氏家教思想启迪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关键词: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传统文化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率湘军残酷地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腐朽的晚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也因而落下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号;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