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与周瑜的真面目
《群英会》里那样的老实而又糊涂。要知道鲁肃是什么人,就得看看下面这几件
事实。
他家住东城(今安徽滁县西北),是地方的富豪,性情慷慨,乐于施舍。周
瑜有一次经过他家,向他借粮。他家中有两囷米,每囷三千斛。鲁肃举手一指,
就送了周瑜一囷,使周瑜大为惊奇。
他见天下将乱,带着乡中男女三百余人,打算南渡长江。州郡派兵来追。鲁
肃单骑押后,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相逼。”便拿一面盾牌放在地上,连射几
箭,盾都洞穿。追者见了,吓得只好退走。
他来到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不久,有个朋友劝他到巢湖投靠一个叫郑宝
的土豪,周瑜认为此人无德无才,劝他去见孙权,还特意写信推荐。于是鲁肃就
到了孙权麾下。初见孙权,他就指出:“曹操是项羽一流人物,不可能真正兴复
汉室,但又无法打倒他。为今之计,只有以江东为根据地,巩固后方。然后先剿
灭黄祖,再攻占刘表的荆州,据有长江之险,便是帝王的基业了。”这种高瞻远
瞩的眼光,是当时张昭之流万不能及的。
到了曹操南征荆州,鲁肃便知非联合刘备不可。他趁刘表新死的机会,立刻
说服孙权,借吊丧为名,前往荆州会见刘备,向他陈述孙、刘联合的好处,取得
刘备的赞成,然后又同诸葛孔明结为朋友,一起到东吴共商抵敌曹操之计。
《魏书》和《九州春秋》还记载了鲁肃的一个激将法。他回到东吴,对孙权
说:“曹操的兵马十分精锐,乘着战胜之威,进攻荆州,不可抵敌。将军不如先
把家属送上北方做人质,再派兵协助曹操,否则就危险了。”气得孙权大为愤怒,
要斩鲁肃。鲁肃这才谈出他的计划,劝孙权同刘备联合,才可以抵抗曹操。这事
真假难说,但是鲁肃确实以为只有联同刘备,才能与曹操对抗,他是个坚决的联
合阵线拥护者。
赤壁之战后,刘备到京口见孙权,当时周瑜和吕范都劝孙权把刘备起来,
不让回去。只有鲁肃认为不妥,他主张把荆州借与刘备,使曹操多树一个劲敌。
这事情传到曹操耳里,吓得把写字的笔都掉在地上了,可见此举是曹操最伤脑筋
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若不是曹、孙、刘三方鼎立,单靠孙权孤立江东,是抵
抗不住北方的大军的。这是鲁肃智计过人之处,比周瑜的眼光要远大得多了。
以后周瑜逝世,临死前举荐鲁肃,认为只有他“智略足以任事”。鲁肃果然
不负所托,东吴的局面,由此稳定下来,孙、刘的联合在他逝世前,未曾破裂。
他
是真能顾全大局的人。鲁肃在小说里和舞台上的形象,是受到歪曲的。喜欢三国故事的读者,应该
心中有数才是。
小说家对周瑜的性格,改变得尤其“离谱”。
本来,周瑜在处理政治问题时是眼光锋锐的。他不但力主抗曹,又曾主张软
禁刘备,拆散关羽、张飞;赤壁得胜以后,还企图抢先占领刘璋的西蜀,形成南
北分立局势,可说“剑及履及”。可惜死得早,计划终成泡影。
他待人接物却是温文尔雅的。《江表传》说,他和程普不睦,程自恃年长,
常欺侮他,周瑜却总不计较。后来程终于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
觉自醉。”表示衷心佩服。蒋干也称周瑜“雅量高致”,甘拜下风。周瑜又精通
音乐,即便喝醉了酒,还听出乐曲的错误,所以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赞语。
这种性格的人,同小说戏曲里的周瑜形象真是相差太远了。
其实,在《演义》通行之前,学者和文人对周瑜是评价很高的,请看:
唐人胡曾《赤壁》诗云:“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
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苏轼《念奴娇》词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
船。”又《满江红》词云:“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年周郎年少,气
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他们都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在周瑜头上。
那么,小说家为什么硬要把周瑜写成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不顾大局、卒于
气死的人物呢?
这是宋、元艺人们的有意安排,其目的在于突出孔明的智慧形象。
它写周瑜嫉才忌能,几回要杀孔明,便更显出孔明智珠在握,应变有方;它
写周瑜急躁激动,大发肝火,便又显出孔明安详闲雅,指挥若定,它写周瑜气量
狭小,更突出孔明雍容大度,顾全大局......所有这些,都不是随意安排的。
可以说,小说里的周瑜,虽然形象也生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为衬出孔明
这个智慧化身而加工塑造的。
单说赤壁交兵一场,小说强调曹操骄傲而狡猾,周瑜小气而忌才,鲁肃忠厚
而谨慎,以及黄盖的忠心,关羽的义气,固然是在一步步地塑造着这些人物,但
在同时,又起了树立诸葛孔明这个智慧之峰的高大形象的作用。笔墨有几层用意。
历
史人物并不如此。固然不能拿来苛责小说的作者。不过,也须知道历史上的周郎并非这样不中用的。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