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39
转发:0
评论:0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 ,关键词: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裴松之《三国志注》(以下简称"裴

  关键词: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

  裴松之《三国志注》(以下简称"裴注")是魏晋之际三国史研究的总集,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由于裴松之没有意识到其书目可能产生的重要价值,在注录书名时是没有统一形式的。因此,清代嘉庆以降,考证裴注引书和根据裴注引书编辑索引者已达19家之多,学者们的不断探索使结果日臻完善。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缺憾:一是缺乏学术史的意识。学者们大都是在没有全面地了解其以往成果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的,其中不乏对赵翼和沈家本的成果进行重复地考证,从而导致研究者较多;二是缺乏标准意识。学者们没有研究并确定完整的裴注引书标准,而是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研究,因而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研究结果的差异也导致了普及的混乱。20世纪30年代以降,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等专着、教材、有关论文以及普及读物,在介绍裴注引书时竟有十多种说法,如:140种;142种;156种;159种;160种;160余种;203种;200多种;210种;计210余种,除去关于诠释文字及评论方面的,则为一百五十余种;220种;229种;240种;不下300种等,相差之大,实为惊人。本文试图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裴注引书的六条标准,并根据标准对裴注引书进行辨析,希望能够由此推动裴注引书的深入研究。

  一、19家研究成果概述

  1.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卷十五中认为,裴注引书"凡百四十余种。"钱氏编排书目计144种。

  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六中认为,裴注引书"凡〔百〕五十余种。"赵氏编排书目计151种。由于赵翼及其《廿二史札记》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其错误引起多位学者对裴注引书进行考证。

  3.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序》中以时代、地理、人物、官制、类书、文章、别集、家传、别传为类,编排裴注引书160余种。

  4.赵绍祖在《读书偶记》卷七中认为,裴注引书"凡一百八十余种。"诸经及诸子字书"四十余种。"

  5.沈家本《三国志注所引书目》"依《隋书·经籍志》之例分为四部:计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沈家本的考证结果被引用较多,影响较大。

  6.1938年,洪业等编《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由于体例不一,遗漏较多,不能统计出准确的引书数。

  7.1945年,王钟翰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发表的"三国志裴注考证",是其师"陈寅恪先生所命题,未及完成,而陈师远赴英伦医目疾,故未一一就其斧正。"王氏吸

收了钱大昕、赵翼、钱大昭、赵绍祖的研究成果,并依钱大昭的分类编排了引书。他认为,"裴氏注记所引诸书名,凡二百四五十种。"经统计,王氏编排书目为255种。这是考证者中,编排书目最多的。由于没有参考沈家本的成果,王氏有多处考证与沈家本重复,如赵翼列孙思光《献帝春秋》,沈家本已考证为袁晔《献帝春秋》,而王钟翰又考证一遍。   8.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祖彝编《三国志人名录》,其中有《裴注引用书目》。王氏认为,"诸家评论与裴氏自注、傅子、袁子、孙盛、习凿齿等论注以及引古书为诠释者不计"外,"裴注征引之书凡百五十六种。"

  9.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马念祖编《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马氏认为,裴注引书"二百零三种。"

  10.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高秀英、杨济安编《三国志人名索引》,其中有《裴注引书索引》,统计该书编排的裴注引书计203种。

  11.1983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七辑发表的经陈智超整理的"三国志注引书目",是陈垣对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六"裴松之三国志注"的考证。陈垣认为,裴注"所引书在二百三十种以上。"陈垣编排了裴注引书,经统计为226种。陈垣也有多处重复考证,如赵翼列孙思光《献帝春秋》,沈家本和王钟翰已考证为袁晔《献帝春秋》,而陈垣又考证一遍。

  12.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树民着《廿二史札记校证》,王氏在书中就赵翼的"裴松之三国志注"条进行了部分考证。王氏还补充了赵翼遗留的10种书,其实,这10种书王钟翰已经全部列出。

  13.1986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第一集发表了周国林"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周氏"以沈氏(沈家本)《书目》为基础,参考诸家所列目录,来加以复核。"周氏对沈家本的14种引书提出商榷,补沈家本遗漏书目23种。他认为,《三国志注》引用书目为二百二十四种,其中"用于笺释名物训诂音义的先秦至东汉中期著作及其为之作注的和文字训诂方面的著作共四十余种,用于补阙备异惩妄论辩方面的汉末迄晋著作共一百八十余种。"周氏补充的部分书目是前人已经列出的,如《越绝书》、《圣主得贤臣颂》等王钟翰已经列出;《瑞应图》、《虞翻别传》等王钟翰和陈垣均已列出。

  14.1993年,《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第三期发表了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高氏列出236种书目。对于沈家本的《三国志注所引书目序

》,高氏提出两条商榷;对于王树民的《廿二史札记校证》,高氏提出五条商榷。高氏的考证也有许多是重复的,如:赵翼列夏侯湛《魏书》,陈垣已经考证,《魏略》和《典略》以及两个王氏谱,周国林已经考证。另外,高氏所列书目有两条是重复的:第56条与第163条均为《易》,第69条与第204条均为华峤《后汉书》。   15.1994年,《温州师院学院学报》第四期发表了虞万里"《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虞氏"以《沈目》(沈家本)为本,兼评《周考》(周国林)是非,略申臆说于后。"他认为,裴松之引书计"二百三十五种";周国林剔出的《晋武帝中经簿》和《鲁连子》应补上;周国林合并《百官名》、《晋百官志》、《晋百官名》为一书,应分别列出;沈家本和周国林遗留的11种书目应该补上。

  16.199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伍野春着《裴松之评传》。伍氏认为,"《三国志注》引用书目凡229种,另有十则未注明出处。"(250页)伍野春还统计了裴注引用各书的条目(256~259页)。《裴松之评传》的缺憾是,出版时没有吸收1989~1998年的研究成果。

  17.2000年,《史学史研究》第二期发表了张子侠"《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张氏吸收了陈垣、周国林、高振铎、虞万里的研究成果,他认为"裴氏共引书二百二十七种。"张氏也编排了裴注引书书目。

  18.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何亚南的博士论文《〈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何氏根据《隋书·经籍志》考稽了裴注引书的21位编著者(15~18页)。

  19.200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刘起纡、王钟翰等着《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其中,高敏"曾与人合作《〈三国志〉裴注引书考》一文,通计达二百四五十种。此文尚未发表。"(87页)。

  由上述可知,王钟翰、陈垣、王树民重复地考证了赵翼的错误,高振铎、虞万里重复地考证了沈家本的错误。尽管王钟翰、张子侠注意到吸收前人的成果,但仍不全面。总计沈家本、王钟翰、高秀英和杨济安、陈垣、高振铎、伍野春、张子侠等七家所列裴注引书的书目及其考证,以及王树民、周国林、虞万里的考证,十家所列裴注引书,去其重复者合计为296种。尽管296种书名的情况错综复杂,但已囊括了裴注的全部引书,为裴注引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产生考证结果差异的原因有三:第一,裴注中的书名注录不统一。裴注中注录的书名,有全称,也有简称;有文集名,也有篇名;有一书多名,也有一名多书;有提及书名未引内容,也有引内容未注书名。第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三国志》漏标

了部分书名号。如:《褒赏令》(23页)[1]、《旧事》(649页)、《郭氏谱》(734页)、《相书》(821页)、高堂隆《魏台访杂议》(869页)等均没有标书名号。第三,研究者大都不了解裴注中有前注、夹注、后注及互见的体例[2]。如:《陈思王植传注》:"田巴事出《鲁连子》,亦见《皇览》,文多故不载。"这是裴松之所写的后注,而不是引书。鉴于上述情形,我们认为,考证裴注引书的关键是确定裴注引书的标准,否则就无法得出一致的结果。   二、裴注引书的标准

  以往的学者对裴注引书的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钱大昕以史书作为引书的标准。他说,裴注引书"凡百四十余种,其与史学无涉者不在数内。"[3]从赵绍祖开始,学者们将史书以外的引书也作为裴注引书进行统计。赵绍祖、王钟翰、陈垣都统计了诸经、诸子字书及其他引书并将其进行了分别地编排。周国林将是否引用文字作为引书的标准。他认为,"《引用书目》只能以是否引用书中文字为标准,否则,不少问题就会纠缠不清。"高振铎认为,考证引书的原则是:"①严加甄别;②无文有目应列目;③独立成篇者应列目;④对无篇名者,确定篇名。"我们认为,按照高振铎的观点而列出的引书,只能是裴注中提及的书名,而不是裴注引书。张子侠认为,"对其征引的单篇诗文或诏令等,应注意考察出自何书或文集,能合并者应尽量合并,以免重复统计。如荀绰《冀州记》和《兖州记》,应列总名《九州记》;左思的《魏都赋》和《蜀都赋》,当列总名《左思集》。对于只提书名而没直接征引原文者,要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如果是在叙述性注文中只提到某人着某书,如《东平灵王徽传注》在介绍曹翕事迹时提到:'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于世'。在这里裴氏对《解寒食散方》的内空[容]既没直引也没意引,不应计入。但是,如果裴注在考辨史实或叙述史事时提到事见某书或事出某书,如《陈思王植传注》云:'田巴事出《鲁连子》,亦见《皇览》,文多故不载。'虽没直接征引《鲁连子》和《皇览》的原文,但已指出其内容,象这种情况应当计入。至于注文中不明出处者,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出自何人,但不知道出自何书。如《王肃传注》引刘寔评王肃'三反'语,虽没交代出自刘寔何书,但理应计入。另一种情况是既不知出自何书,又不知出自何人,如《法正传注》和《董和传注》各自一条不明出处的引文,这种情况只能存疑,不能计入。"张子侠的观点有多处值得商榷。第一,由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南朝刘宋时,裴注引书和文集的具体内容,所以

我们是无法知道哪些属于"能合并者应尽量合并";第二,荀绰的《冀州记》和《兖州记》并不是"单篇诗文或诏令";第三,对于"不知道出自何书",我们认为存疑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不能随便说"理应计入。"   我们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六条裴注引书的具体标准:

  1.引用了原文的才是引书

  裴注引书是指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引用了原文者,而不是指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提及书名之书。尽管裴注中提及之书,在今人看来仍有其价值,但它不在裴注引书的范畴。

  2.以全称作为引书名

  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首次引用某书的内容时,大都注明了作者和书名的全称,以后则时有简称,考证裴注引书或根据裴注引书编辑索引理应以全称作为书名。

  3.诗、赋、颂、表、书并入作者的文集,论、诔、铭作为独立的一种书

  在裴注中,有部分内容是直接注明引自某某诗、赋、颂、表、书、论、诔、铭的,这是裴注引书中最难界定的部分。由于无法知道在南朝刘宋时,这些诗、赋、颂、表、书、论、诔、铭是属于那一本文集,所以我们考虑将难以作为一种书处理的诗、赋、颂、表、书,以《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为准,凡有文集者并入作者的文集,而没有文集者则列入引书不详类,同时,将诔、铭及论作为一种书来处理,也算是权宜之策吧。

  4.仅注篇名者,以该书名作为引书名

  5.被注释书与注释书分为两书

  颜师古《汉书叙例》曰:"《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欲以意增益,时辨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周国林据此认为,"古代注释之书大多是不与被注释书合在一起而是单行于世的。"可以信从。

  6.没有引用书名或引用书名难以确定者,以引书不详处理

三、裴注引书辨析

  根据上述六条标准,以下我们对十家列出的296种书名进行辨析。

  1.只提及书名而未引原文者

  王钟翰列傅畅《晋公卿礼秩故事》(628页)。王钟翰、陈垣列皇甫谧《解寒食散方》(589页)。王钟翰、陈垣、高振铎、张子侠列《三朝录》(1213页)。王钟翰、陈垣、张子侠列《金谷集》(493页)。陈垣列《孔子三朝记》(974页)、晋武帝《中经簿

》(420页)。陈垣、高振铎、张子侠列《皇览》(560页)。以上七种裴注中只提及书名而未引原文。   2.书名简称者

  王钟翰、陈垣列司马彪《序传》(49页),高振铎认为,《序传》是司马彪《续汉书序传》的简称。王钟翰、陈垣列孙盛《杂记》(5页)、《杂语》(302页)、《异同记》(933页),沈家本认为,《杂记》、《杂语》、《异同记》是孙盛《异同杂语》的简称。以上四种为书名简称。

  3.并入作者文集者

  王钟翰列《孔融与韦端书》(312页)并入《孔融集》。王钟翰、高振铎列《大墓赋》(62页)并入《陆机集》。王钟翰、高振铎、张子侠列《毌丘俭、文钦等表》(763页)并入《毌丘俭集》。王钟翰、高振铎、张子侠列应璩《百一诗》(61页)并入《应璩集》。王钟翰、陈垣、高振铎、张子侠列缪袭《仲长统昌言表》(620页)并入《缪袭集》。高振铎、张子侠列王粲《五言诗》(47页)并入《王粲集》。高振铎列左思《魏都赋》(360页)、《蜀都赋》(975页)并入《左思集》。高振铎列《诸葛亮公文上尚书》(1000页)、《诸葛亮与李平子丰教》(1001页)并入《诸葛亮集》。以上十种作并入作者文集处理。

  4.仅注明篇名者

  王钟翰、周国林列郑玄注《乐记》(142),虞万里认为,《乐记》是《礼记》之篇名。王钟翰、陈垣列荀绰《冀州记》(305页)、王钟翰列荀绰《兖州记》(791页),沈家本认为,《冀州记》、《兖州记》均为荀绰《九州记》之篇名。王钟翰、陈垣列《郭冲五事》(917页),高振铎认为,"郭冲记诸葛五事为《蜀记》中内容。"以上四种是篇名或书中的部分内容。

  5.引用书名不详者

  王钟翰列《曹嘉遗石崇诗》(587页)和《石崇答曹嘉诗》(587页),张子侠将曹嘉遗石崇诗和石崇答曹嘉诗作为一个书目。王钟翰、高振铎列《文钦降吴表》(768页)。王钟翰、高振铎、张子侠列《文钦与郭淮书》(766页)。高振铎列《禅晋文》(456页),虞万里认为,《禅晋文》不知出于何部《晋书》。高振铎列《孙皓诏》(1166页)。高振铎列张昭《论旧君讳》及张子侠列《张昭论不宜为君讳》(1219页)。张子侠列《阎缵论管辂事》(828页)。除上述外,伍野春列出中华书局1982年版《三国志》第285页、第962页、第1174页四则出处不详(249~250页)。以上11则出处不详,目前只能存疑。

  6.不能作为引书者

  王钟翰列《祠令》(23页)是《褒赏令》的内容。王钟翰列《公令》(26页)是王沈《魏书》的内容。王钟翰列《曹腾碑文》(455页)是蒋济《郊丘议》的内容。王钟翰

列孙权《赤乌十年诏》(1152页)是裴松之考证时,叙述的文字。王钟翰列习凿齿《晋阳秋》(606页),《晋阳秋》为孙盛所撰,习凿齿没有撰《晋阳秋》。王钟翰列《郑玄集》(970页),中华书局版已改为《郑玄传》。王钟翰列《傅畅家记》(1024页),中华书局版已加"裴氏"为:傅畅《裴氏家记》。王钟翰、陈垣列孙盛《魏世籍》(123页),沈家本认为,"籍"是"谱"之讹。王钟翰、陈垣列《百官名志》(469页)。王钟翰、高振铎、张子侠列《晋百官表》(933页)。王钟翰、陈垣、高振铎、张子侠列《袁子》是裴松之引用的评论性文字。陈垣列《魏郊祀奏》(83页)、钟会《钟会生母传》(785页)。高振铎列《琴瑟调歌》(576页),高振铎列《旧德传》(1091页)。以上15种不能作为裴注引书。   我们认为,以上51种均不能作为裴注引书。

  四、裴注引书书目

  本书目依《隋书·经籍志》的体例编排。

  由于裴注中注录书名的不规范,除上述外,我们在编制本书目时,根据《隋书·经籍志》,将以下12种重新确定了书名:刘艾《献帝纪》、《灵帝纪》合并为《汉献灵二帝纪》;杨戏《辅臣赞》改为《汉季辅臣赞》;华峤《汉书》改为华峤《后汉书》;王粲《英雄记》改为《汉末英雄记》;郭颁《世语》改为郭颁《魏晋世语》;《博物记》改为《博物志》;干宝《晋书》改为干宝《晋纪》;《益部耆旧传杂记》改为《益部耆旧杂记》;张衡《文士传》改为张骘《文士传》。

  裴注中的《晋书》有三种,第一,王隐《晋书》;第二,虞预《晋书》;第三,无作者《晋书》,计八则。由于我们无法鉴别这八则出于哪种《晋书》,故将其单列。

  经部合计29部

  《易》(108页),《尚书》(40页),《今文尚书》(360页),马融注《尚书》(1149页),郑玄注《尚书》(40页),《诗》(40页),郑玄注《诗》(40页),《周礼》(108页),《礼记》(108页),郑玄注《礼记》(108页),何承天《礼论》(1374页),《春秋传》(161页),《左传》(40页),服虔注《左传》(40页),《公羊传》(40页),何休注《公羊传》(40页),《国语》(40页),韦昭注《国语》(40页),《论语》(974页),何晏《论语集解》(420页),扬雄《方言》(996页),郭璞注《方言》(996页),《三苍》(30页),吕忱《字林》(1013页),卫恒《四体书势序》(31页),《河图括地象》(975页),蔡邕《明堂论》(142页),蒋济《郊丘议》(455页),顾恺之《启蒙注》(104页)。

 

 史部合计160部   [正史]计17部:司马迁《史记》(797页),班固《汉书》(61页),应劭《汉书音义》(36页),服虔注《汉书》(627页),苏林《汉书音义》(1001页),如淳注《汉书》(627页),谢承《后汉书》(6页),司马彪《续汉书》(1页),华峤《后汉书》(177页),王沈《魏书》(1页),韦昭《吴书》(11页),环济《吴纪》(1247页),张勃《吴录》(954页),徐众《三国评》(237页),王隐《晋书》(49页),虞预《晋书》(605页),《晋书》(266页)。

  [古史]计9部:张璠《汉纪》(3页),袁宏《汉纪》(57页),孔衍《汉魏春秋》(46页),袁晔《献帝春秋》(12页),孙盛《魏氏春秋》(18页),阴澹《魏纪》(558页),干宝《晋纪》(94页),习凿齿《汉晋春秋》(20页),孙盛《晋阳秋》(253页)。

  [杂史]计18部:《战国策》(615页),刘艾《汉献灵二帝纪》(13页),乐资《山阳公载记》(31页),王粲《汉末英雄记》(6页),司马彪《九州春秋》(4页),郭颁《魏晋世语》(2页),《魏末传》(91页),傅畅《晋诸公赞》(138页),鱼豢《典略》(45页),皇甫谧《帝王世纪》(975页),鱼豢《魏略》(18页),司马彪《战略》(211页),王范《交广二州春秋》(1110页),孙盛《异同杂语》(3页),孙盛《异同评》(31页),谯周《蜀本纪》(889页),王隐《蜀记》(547页),胡冲《吴历》(89页)。

  [载记]计2部:常璩《华阳国志》(875页),荀绰《九州记》(305页)。

  [起居注]计3部:《汉献帝起居注》(22页),李轨《晋泰始起居注》(932页),陆机《晋惠帝起居注》(262页)。

  [旧事]计3部:《旧事》(649页),《献帝传》(48页),《魏武故事》(18页)。

  [职官]计6部:应劭《汉官仪》(1099页),《咸熙元年百官名》(794页),《晋武帝百官名》(538页),《百官志》(390页),《百官名》(469页),《晋百官表》(933页)。

  [仪注]计1部:挚虞《决疑要注》(599页)。

  [刑法]计3部:陈寿《魏名臣奏》(111页),高堂隆《魏台访杂议》(869页),《褒赏令》(23页)。

  [杂传]计70部:赵歧《三辅决录》(92页),挚虞注《三辅决录》(50页),陈寿《益部耆旧传》(866页),《益部耆旧杂记》(867页),张方《楚国先贤传》(141页),周斐《汝南先贤传》(658页),苏林《陈留耆旧传》(682页),《会稽典录》(1100页),《零陵先贤传》(216页),皇甫谧《高士传》(355页),皇甫谧《逸士传

》(31页),张骘《文士传》(280页),《毌丘俭志记》(112页),管辰《管辂别传》(811页),《王朗家传》(407页),皇甫谧《列女传》(293页),葛洪《神仙传》(891页),曹丕《列异传》(405页),干宝《搜神记》(75页),陆云《异林》(396页),虞溥《江表传》(39页),《先贤行状》(30页),杨戏《汉季辅臣赞》(867页),《汉末名士录》(192页),《荀氏家传》(316页),《曹操家传》(455页),《庐江何氏家传》(622页),《会稽邵氏家传》(1170页),傅畅《裴氏家记》(1024页),《平原弥衡传》(311页),《郑玄传》(970页),《郑玄别传》(142页),《华佗别传》(802页),潘勖《荀彧碑文》(312页),《曹瞒传》(2页),曹植《武帝诔》(455页),曹植《文帝诔》(86页),《赵云别传》(948页),《虞翻别传》(1317页),陆机《陆逊铭》(1349页),陆机《顾潭传》(1231页),何劭《王弼传》(449页),《孙资别传》(457页),《诸葛恪别传》(1430页),嵇喜《嵇康传》(605页),《嵇康别传》(606页),傅玄《马钧序》(807页),《山涛行状》(607页),《荀勖别传》(332页),谢鲲《乐广传》(674页),《潘岳别传》(613页),《潘尼别传》(613页),《卢谌别传》(653页),钟会《钟会母传》(784页),何劭《荀粲传》(319页),夏侯湛《辛宪英传》(699页),《郭林宗传》(648页),《吴质别传》(609页),《刘廙别传》(614页),《任嘏别传》(748页),《费祎别传》(1061页),《荀彧别传》(315页),《邴原别传》(351页),《程晓别传》(431页),《济北王志别传》(577页),《孙惠别传》(1211页),《陆机陆云别传》(1360页),夏侯湛《鲁芝铭》(292页),《胡冲答问》(1370页),《陆氏祠堂像赞》(1343页)。   [地理]计7部:东方朔《神异经》(118页),杨孚《异物志》(117页),《襄阳记》(913页),《越绝书》(1039页),王隐《交广记》(1385页),《西域旧图》(861页),《太康三年地记》(637页)。

  [谱系]计18部:华峤《谱叙》(402页),孙盛《魏世谱》(123页),孙盛《蜀世谱》(906页),《庾氏谱》(363页),《孙氏谱》(462页),《阮氏谱》(508页),《孔氏谱》(514页),《嵇氏谱》(583页),《刘氏谱》(617页),《陈氏谱》(642页),《王氏(琅邪)谱》(679页),《王氏(太原)谱》(1097页),《郭氏谱》(734页),《胡氏谱》(741页),《崔氏谱》(911页),《诸葛氏谱》(932页)

,袁准《袁氏世纪》(334页),《陆氏世颂》(1343页)。   [簿录]计4部:刘向《七略》(974页),挚虞《文章志》(216页),司马炎《中经簿》(974页),荀勖《文章叙录》(273页)。

  子部合计28部

  [儒家]计14部:《孟子》(682页),《鲁连子》(鲁连与燕将书说文、568页),刘向《新序》(614页),刘向《说苑》(568页),桓谭《新论》(1040页),曹丕《典论》(7页),虞喜《志林》(1099页),陆机《辨亡论》(1179页),曹植《辩道论》(805页),杜恕《家戒》(354页),王昶《家戒》(52页),殷基《通语》(1062页),李秉《家诫》(536页),张敏《头责子羽》(461页)。

  [道家]计3部:《庄子》(366页),杜夷《杜氏新书》(497页),葛洪《抱朴子》(1162页)。

  [法家]计1部:《管子》(60页)。

  [杂家]计7部:《吕氏春秋》(82页),《淮南子》(1038页),应劭《风俗通》(179页),蒋济《万机论》(954页),傅玄《傅子》(26页),张华《博物志》(54页),张俨《默记》(924页)。

  [兵家]计1部:《孙子兵法》(744页)。

  [五行]计2部:《瑞应图》(1147页),《相书》(821页)。

  集部合计27部

  [别集]计22部:《王褒集》王褒(圣主得贤臣颂、1040页),《张超集》张超(7页),《孔融集》孔融(312页),《王粲集》王粲(五言诗、47页),《曹公[操]集》曹操(970页),《高贵乡公[髦]集》曹髦(138页),《曹植集》曹植(76页),《王朗集》王朗(411页),《缪袭集》缪袭(仲长统昌言表、620页),《毌丘俭集》毌丘俭(毌丘俭、文钦等表、763页),《应璩集》应璩(百一诗、61页),《嵇康集》嵇康(606页),《诸葛亮集》诸葛亮(诸葛亮公文上尚书、1000页;诸葛亮与李平子丰教、1001页),《姚信集》姚信(1329页),《刘寔集》刘寔(刘寔评王肃语、423页),《傅咸集》傅咸(649页),《潘岳集》潘岳(728页),《左思集》左思(魏都赋、360页;蜀都赋、975页),《陆机集》陆机(大墓赋、62页),《庾阐集》庾阐(扬都赋注、1148页),《孙绰集》孙绰(孙绰评谯周语、1031页),《王彪之集》王彪之(王彪之与殷浩书、618页)。

  [总集]计5部:《泰始八年诏》(1041页)[4]。《晋武帝太始元年诏》(305页),应璩《书林》(719页),山涛《启事》(493页),裴启《语林》(369页)[5]。

  综上,裴注引书计245种,另有11则出处不详。

 

 ------   附注:

  [1]书名后括号内注明的号码是该引书在中华书局1982年版《三国志》中首次出现的页码,以下同。

  [2]详见伍野春着《裴松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241页;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279页。

  [3]见前揭文,以下同。

  [4]卢弼《三国志集解》认为,"《泰始八年诏》……其以正为巴西太守。"应属注文。可以信从。

  [5]刘知几《史通》卷二十《暗惑篇》有:"又《魏志》注:《语林》曰:匈奴谴使来朝……"。据王钟翰考证,这段注文南宋时已经脱漏。可以信从。中华书局1982年版也脱漏了。

作者:伍野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裴松之简介南北朝史学家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裴松之简介:闻喜裴氏是中国古代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这个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业绩。自汉、魏、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两千多年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人才辈出。在各个学术领域卓有成就者更是指不胜屈。其中裴松之声名尤著。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他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义熙初,裴松之先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县县令等职,后升调回朝廷,改任尚书郎。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令裴松之广采三国各类史籍为陈书作注。裴松之受诏后,上搜旧闻,傍摭遗逸,经过三年的精心撰作,终于在元嘉六年(429)七月写成《...
· 《裴注三国志》札记
今天研读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我们仍然会遇到许多的疑问。一是由于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讹误,有些误文更是隐藏得很深,至今未克校正;二是由于语言文字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给去古日远的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而近代以来发表出版的相当一批研究论著,已经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当然,上述辨误考疑的工作,远远没有完结。拙文讨论之若干问题,所引《三国志》文句均据现行流通最广的陈乃乾校点本(下文简称“陈校本”中华书局,1959年版),所谓芹曝之说,尚希方家郢正。《魏志·钟毓传》: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某适按:《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一及《通志》卷一百十五作“明帝欲亲西征”。又本志《卫臻传》叙此事云:“帝欲自东征。”在意义和用法上,“自”与“亲”相同。又《吴志·陆瑁传》“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句法同此。《魏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某适按:“北海”下缺“相”字。...
· 《裴注三国志》札记
《魏志·钟毓传》: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某适按:《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一及《通志》卷一百十五作“明帝欲亲西征”。又本志《卫臻传》叙此事云:“帝欲自东征。”在意义和用法上,“自”与“亲”相同。又《吴志·陆瑁传》“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句法同此。《魏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某适按:“北海”下缺“相”字。《通志》记作“北海相”。孔融是鲁国人,所以史家或以地望称之“鲁国孔融”,或以职官称之为“孔北海”,断无妄称“北海孔融”之理。《蜀志·传》有“北海相孔融调”语,又《吴志·是仪传》载“郡相孔融嘲仪”事,“郡相”即“北海相”异称,其中“郡”可取代“北海”,但不可略去。《魏志·公孙渊传》注引《魏略》:谨遣西曹掾公孙珩奉送贼权所假臣节、印绶、符策、九锡、什物、及弥等伪节、印绶...
· 《裴注三国志》主要内容
《三国志注》主要是《三国志》的补注,内容与《三国志》相似。《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但蜀汉不设有史官,仅有陈寿在蜀为官收集,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
· 裴松之
生平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联合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败,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荐裴松之担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虑风险过大,迟迟不肯动身。不久,军阀火并,庾楷死于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义熙初,裴松之先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县县令等职,后升调回朝廷,改任尚书祠部郎。义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刘裕(即宋武帝)率军北伐。裴松之时任司州主簿随军北行。刘裕十分赏识裴松之,赞他有“庙廊之才”,将他转任治中从事史。晋军占洛阳后,刘裕委任之为封国世子洗马。裴松之成为刘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南朝宋代晋以后,裴松之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等职。元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