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浅论貂蝉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3
转发:0
评论:0
浅论貂蝉 ,貂蝉是一个什么人?她在小说中怎样参加了政治斗争?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社会意义

  貂蝉是一个什么人?她在小说中怎样参加了政治斗争?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社会意义?问题虽小,也是我们研究《三国演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课题。

  从历史典籍记载看,貂蝉是一个影子似的人物。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既无法抹去这个影子,又说不出她的具体形象,如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云:

  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

  又《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云:

  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根据二书所记,与董卓、吕布有关系的女子,不过是一少妻”,一侍婢”,谈不上什么具体形象,仅是一个人物影子而已。

  在流传的三国故事中,逐渐出现了貂蝉的名字和一些故事情节,但形象还是比较模糊和显得平庸。《九宫正始》记《貂蝉女》戏文,其剧不传,仅存残曲二支,无法窥测其内容。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记黄右原语云:“《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26lt;汉书通志%26gt;: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考,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据黄氏语推断,是曹操进貂蝉与董卓而非王允。《通志》未能传世,黄说的可靠性颇使人怀疑,梁氏据黄说认为“刁蝉之即貂蝉”也不足为凭。鲁迅先生《小说旧闻钞》引梁文后加按语云:“今检《开元占经》卷三十三,注中未尝有《汉书通志》之文。”由此可见,《续谈》所记是不可靠的。

  最早也是最明白记载貂蝉故事的应是元无名氏至治年间的《三国志平话》或元无名氏的《连环计》杂剧。《平话》卷上《王允一 献董卓貂蝉》条记宰相王允,见太师董卓明目张胆欺君,“以言相戏”四位妃子,而心生“不忿”,并自语曰:“汉天下无主也。”回到相府,闷闷不乐,乃到后花园小庭闷坐,“忽见一妇人烧香,言善不得归乡故,家长不能见面。”王允问之,其妇人答云:

  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因此烧香。丞相大喜:“安汉天下,此妇人也!”

于是,乃厚待貂蝉,赐以“金珠缎匹”,视如“亲女”。先请董卓赴筵,将貂蝉许以董卓;再请吕布赴筵,又面许吕布:“选吉日良辰,送貂蝉于太师府去,与温侯完聚。”貂蝉被董卓霸为己有,吕布怒而杀卓。

  《连环计》杂剧第二折。貂蝉对王允自述身世云:

  ……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

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灵帝将您孩儿赐与丁建阳,当日吕布为丁建阳养子,丁建阳却将您孩子配与吕布为妻。后来黄巾贼作乱,俺夫妻二人阵上失散……您孩儿幸得落在老爷府中,如亲女一般看待。……昨日与奶奶在看街楼上,见一行步从摆着头踏过来,那赤兔马上可正是吕布,您孩儿因此上烧香祷告,要得夫妇团圆。  这一大段说白并不怎么精彩,却具体交待了貂蝉的籍贯、父名、本名、怎样入宫、貂蝉名之由来、怎样许配吕布及其失散时间和原因等,可以说是一篇相当完整的“貂蝉传”。惜乎情节比较平淡,谈不上有什么艺术魅力。

  特别要指出来的是,无论是平话或杂剧,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肯定貂蝉与吕布原是夫妻,因战乱失散而流落王允府中:她的焚香祷告主要是为了“要得夫妇团圆”。与《三国演义》中忧国忧民的貂蝉相比较,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局限。

  《三国演义》从根本上改变了貂蝉的身份,她不再是流传故事中的吕布的妻子,而是“自幼选人府中”的歌女。她关心天下大事,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斗争,并做出了重大贡献。罗贯中在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取舍和加工,塑造了貂蝉这个具有卓越胆识和斗争智慧的优美艺术形象,一个在消灭极端残暴的腐朽势力的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人物。

  平话谓貂蝉是吕布之妻,不太像是来自民间;杂剧谓貂蝉乃灵帝时被选入宫中之宫女,可能是来自民家的女子。小说写貂蝉虽较简略,但其身世却能引起人们种种联想:“(貂蝉)自幼选入宫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侍之。”其身份不过是大官僚家中取得主人欢心的歌儿舞女。她家住何处、姓甚名谁、父母何人、怎么被“选入”王允府中……完全是一片空白,她的身世很可能是不幸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小说的作者大胆地否定了她和吕布的夫妻关系,这不仅保持了人物形象的纯洁无瑕,而且也使她后来的行为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自然也不例外。貂蝉生活的宰相府,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与朝廷政治联系极密切的大官僚之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特殊惯例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得罪,全家株连。王允的荣辱得失关系着全家亲属及其家人的命运。受到“优礼相待”的貂蝉当然也在其中。这样的生活环境培养了她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东汉末年的朝败、社会不已,关系全家命运的王允的言行必然会引起她的注意。王允的政治倾向也必然会对她产生影响,董卓的专横残暴她也必然

有所风闻,其中不少暴行是并非可以封锁的秘密。比如董卓在鸩死少帝及后妃之后,还残杀千余参加“社赛”的村民,“掠妇女财物……悬头千余颗于车下……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迁都长安之前,又派士兵“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资”。又“尽取洛阳之民数百万口”,百姓和军队间杂而行,“互相拖押,死于沟擎者,不可胜数”。他还纵容部下“淫人妻女,夺人粮食”,以致“啼哭之声,震动天地”。临行之前,还“焚烧居民房屋……又差吕布发掘先室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这一桩又一桩的暴行,貂蝉和许多老百姓都会知道的。到长安后,其暴行仍是有加无已。他残无人性地在筵会百官的酒席前,将几百“招安降卒”施以惨不忍睹的酷刑:“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百官皆“战栗失色”,而这个豺狼成性的屠伯却“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次,他在省台大筵百官,酒至数巡,吕布就奉命当堂揪下司空张温,“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人头献。百官魂不附体。卓笑曰:‘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众官唯唯而散。”其淫威所及,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及庶民百姓,莫不遭其荼毒,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貂蝉卷入了消灭董卓的斗争,并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王允对董卓的专横残暴早已发指,他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夜不眠,仰天泪垂。貂蝉目睹此情此状,想与王允分忧而又不敢动问,只是在花园中“长吁短叹”,别无他法。一个色艺俱佳的歌女,深夜中来此花园唉声叹气,不能不引起王允的怀疑,他喝问貂蝉:“贱人将有私情耶?”她在王允逼问之下,才说出了“肺腑之言”:

  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她先说对王允以“恩礼”相待的感激,再说对王允忧闷的猜想与关心,最后表明态度:“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斩钉截铁,大义凛然,情词恳恳,一片肺腑之言,真抵得上一篇《陈情表》!好像绝处逢生一样,王允被她的一番话语感动得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即将她引至画阁中,叱出其他妇女,“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一个宰相之家的歌女,竟然受到主人

如此隆重的礼遇,实在有点出人意料,她也慌忙“惊伏于地”再次表明态度:“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王允见其意诚,乃说明事情原委和计谋:  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

  事关百姓生死和东汉政权存亡,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为了消除王允一切疑虑,她还当面发下重誓:“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所谓“大义”,就是指的拯救百姓与东汉政权,就是为君为民,这是正义的事业。与流传故事中的“要得夫妇团圆”相比较,小说中的貂蝉形象更多地闪耀出舍身取义的思想光辉,蕴含着一种可贵的献身精神。

  貂蝉,一个大官僚之家的歌女,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关系着百姓生死和国家政权存亡。她的对手董卓、吕布又非良善,董的残暴无情,吕的见利忘义,几乎是人所共知,而她却不顾个人安危,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观念,巧妙地利用二人皆好色无耻的弱点,随机应变地周旋于二人之间,是那么机智和沉着。她利用吕布来相府打听婚事的机会,故作多中姿态以扰乱其心:或“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或“微露半面,以目送情”,致使布“神魂飘荡”,情不自禁:或“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卓,挥泪不止”,致使“布心如醉,不可禁持。”这一招果然生效了,好色荒淫的董卓见状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 ”随即命人将布逐出,并当众宣布:“今后不许入堂”!离间二人关系获得了初步成功,卓、布矛盾公开激化。

  然而,妻情的进展也并不是那样顺利,董卓手下谋士李儒虽然未能识破 “连环计”的密谋,但凭着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他深知吕布对董卓夺取天下的重要作用。当他得知董卓为貂蝉事怒责吕布时,就急忙人见董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又向卓献计:“来朝唤人,赐以金帛,自然无事。”次日,董卓果然向吕布检讨:“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并随即赐以金帛和锦缎。见利忘义的吕布也果然不出李儒所料,乃感谢而归。

  貂蝉牢牢把握住二人皆好色之徒的弱点,不放过一切机会促使二人矛盾激化,“大闹凤仪亭”就是一场看似谈情说爱,而实质却是激怒吕布杀董卓的精彩表演,她流着眼泪对吕布曰:

 

 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己出。自见将军,许侍萁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  言讫……往荷花池便跳。

  她先以慎重之婚事提醒之,又以感情动之,又以道义激怒之,又以投池自杀逼迫之。一番使人不能不相信的话语,配合寻死以明志的行为,使那个见利忘义的“三姓家奴”也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他先是将貂蝉“慌忙抱住”,以阻止寻死;继之则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再再表白心曲。她见吕布心动,也就不再寻死,并趁机改变口气说:“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促使其早下决心。吕布担心董卓“见疑”准备离去,她就进一步激怒吕布:“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 ”“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

  明褒其长,暗揭其短,以反语激之,以眼泪动之。几句话说得吕布“羞惭满面……回身搂抱貂蝉……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她十分清楚,和吕布相聚时间愈长,被董卓发现的机会也就愈多,二人矛盾的激化也就愈快,果然——

  却说董卓在殿上,不见吕布,心中怀疑……登车回府……径入后堂中……唤貂蝉……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后园来,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卓怒……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

  董卓与吕布的矛盾已公开激化:布决心夺取貂蝉,卓掷戟刺布,本来就不牢固的“父子之情”已断,一场白刃见血的冲突不可避免。正在这极关重要的时刻,谋士李儒又为董卓出谋献策了,他举春秋时楚庄王“绝缨会”不罪调戏其王后的蒋雄事例后说:“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这一招相当高明,专横跋扈而又好色贪淫的董卓也竟然表示愿意慎重考虑:“汝言亦是,我当思之。”接着就进入后堂,唤出貂蝉问曰:

  “汝何与吕布私通耶”?如果毫无思想准备,这一诘问也是够厉害的。而貂蝉却不慌不忙,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向董卓诉苦:“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妾见其存心不良,恐为所逼,欲投荷池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本是主动约布,却说是布“突至”;本是主动相偎相倚,却说是欲投河自尽时被抱住。几句话就把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她似乎是一个忠实于董卓的受害者。

  董卓也并不是窝囊废,他再进一步试探貂蝉:

  我今将汝赐与吕布,何如?

 

 这一手是够利害了!董卓不愧被史学家称为“性粗猛有谋”(《后汉书‘董卓列传》)的封建军阀。说的是真话,是假话,对貂蝉来说,都将是一场严重的考验:相信是真话,答应了,王允之计就付之东流;是假话,答应了,马上就有杀身之祸。既不能答应,又还必须说出道理。她开始“大惊”,接着就哭着回答说:“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遂掣壁问剑欲自刎。真是像演戏一样,她先以眼泪动其心,又以伦常明其理,终以自杀表其志。她的哭,她的回答,都是如此逼真,使得好色的董卓慌忙“夺剑拥抱”,并对刚才的话作了笨拙的解释:“吾戏汝!”闹了半天,说是和她开玩笑。貂蝉心里有了“底”:董卓完全相信她的话了。于是,她乘机“倒于卓怀,掩面大哭曰:‘此李儒之计也!’”她又是诉说“儒与布交厚,故设此计”,又是诉说李儒“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又表明将和李儒誓不两立:“妾当生噬其肉! ”  李儒是董卓手下诡计多端的“智囊”,是助纣为虐的坏军师。离间董、吕关系,促使吕布杀卓,这是头等任务;离间董、李关系,造成董卓不能用李儒之计,就能更有效地除掉董卓。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从斗争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地打击一切阻碍消灭董卓的势力,而李儒,正好是这一势力的代表。她攻击李儒,说李儒的主意全是为了吕布,而遭到损害的却是董卓和她本人,并表明决心,和李儒决不善罢干休,这就把矛盾推向逼使董卓表态的边缘。当第二天李儒催问此事时,董卓就非常恼火,说话也不顾体面:“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多谋善策的李儒还不知道董卓怎么变了卦,只好仰天长叹,感到败亡的不可避免:“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也! ”后人读书至此,作诗叹之曰: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当然,我们还不能如此简单地把消灭董卓之功完全归之于貂蝉。其它力量的配合也必不可少,比如王允的定计与安排,使其能进入董卓之府;吕布表示要杀董卓,但又碍于“父子之情”时又是王允激怒吕布:“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促使其采取断然手段。还有朝廷中的士孙瑞、黄琬等人的策划和李肃的赞助,才比较顺利地将董卓诱至北掖门而杀。

  董卓死,“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从此,她从这一个好色之徒又落入另一个好色之徒手中。曹操追击吕布至下邳。陈宫建议吕布引军断操粮道,布妻严氏力阻,貂蝉亦劝布“勿轻身自出”,结果帮了倒忙。毛宗岗谓“西子真心归范蠡,貂蝉假意对温侯

”虽是针对凤仪亭等事件而言,其实也颇适用于后来她和吕布的关系。曹操杀了吕布,“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虽未明言是否有貂蝉在内,但观其“欲纳”二乔于铜雀台的幻想、霸占降将张绣之寡婶等事实看,貂蝉是会成为“战利品”被俘走的。毛宗岗对貂蝉的结局如何有一段评语云:“吕布去后,貂蝉竟不知下落,何也?曰:成功者退。神龙见首不见尾,正妙在不知下落。”大概是从惋惜之意出发,惜其未敢正视现实: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貂蝉不会有什么好出路。“殉节”自杀吗?不值得;削发出 家吗?不容许;自由地重新选择婚配吗?更不可能。她逃不出好色之徒的曹操的魔掌。她只有听人摆布,了此一生!世传“关羽斩貂蝉”虽属子虚乌有,但它确实产生过影响,从元杂剧到清代地方戏都有这个剧目。毛宗岗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关公斩貂蝉之事”全系“讹传”,因为“貂蝉无可斩之罪,而有可嘉之绩”。毛氏的意见十分中肯。试问:一个自幼沦落官僚之家的歌儿舞女,能做出自我牺牲去参与消灭残暴腐朽的封建军阀的活动,难道还不值得表彰吗?那些轻视妇女、顽固维护封建正统、要置貂蝉于死地的人,比起毛宗岗来说是相差太远了。  作为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貂蝉在小说中的出现是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被儒家视为只能与小人并提的女人,不但可以参加重大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斗争中还能发挥其男子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这本身就有力地显示出,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受轻视的妇女的强大力量。消灭残暴专横的董卓,定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虽然是王允,但是,定计的重要根据或条件却是貂蝉,执行此计的也是貂蝉。她不仅是“色伎俱佳”的歌女,也是妇女中的杰出代表。她关心国家大事,有胆识,有智慧,有为正义事业而不计个人“名节”和安危的献身精神,和男子中的志士仁人相比较,她也毫无愧色。她成功地、甚至是创造性地执行王允定下的 “连环计”,较为顺利地除掉董卓,说明妇女参加政治斗争的作用不可低估,毛宗岗谓“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女将军真可畏哉”!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论貂蝉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这一漫长历史阶段重大事件为题材,以不同政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前后囊括了九十余年历史。据《三国演义纵横谈》统计,全书写了九百多个人物。在一部作品中写了如此众多的人物,在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然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即使一部作品中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而其中的妇女形象。却是屈指可数;书中出现的一些妇女,在一般情况下,与同时出现的男子相比较,其地位也并不重要。那些皇后、妃子、小姐、夫人,她们或则主动干预政治,或则被动卷入斗争,对某些事件产生过不同影响。但是,这些人的活动与命运又几乎都是和自己的丈夫或其他亲属连在一起,而成为男子的附属物。只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当叱咤沙场的武将、运筹帷幄的谋臣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被封建士大夫们视为微不足道的某一女子却能巧思谋智、不动干戈,扭转危局,对历史的进程产生进步作用,这个人物就是貂蝉。貂蝉是一个什么人?她在...
· 浅论虞翻
虞翻,字仲翔,浙江余姚人,先为王郎吏,后为孙伯符所得。其人文武全才,堪称东南杰出之人物。先孙伯符喜游猎,翻曾经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长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而于孙策讨伐之时又曾谏孙策勿单骑逐敌,韦昭《吴书》:“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其言简要深切。对可招致之后果,有若烛照数计,不弱于郭奉孝也,为张子纲、张子布等诸人所不及。他本人于武学一道的造诣之高只怕在三国武将中都算是少见的一个,“善用...
· 合姓由来浅论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合姓,不同于复姓。所谓合姓,即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姓氏合并而成一个姓氏,其中以二个姓氏的合姓多见。由合姓现象所产生的家谱,姑且称之为“合姓家谱”!1999年版《辞海》把“家谱”解释为“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但从合姓家谱来分析,所谓“记载一姓”的说法,不是十分严谨。合姓的产生,跟姓氏起源一样,形式很多,大抵为外姓继承养父,女婿继嗣岳父等,而又不忍使自己的本宗“断了香火”,于是将数姓合并为一。如“陆费”,本姓“陆”,因“陆”姓之子养育于外家,继承其业,遂合外家“费”姓为“陆费”,清代有《四库全书》馆总校官陆费墀等。但大部分合姓家族的家谱尽管是二姓或数姓并存,但在日常使用中仍只保留其中一个姓氏,如晚清名臣赵启霖,家谱名为“伍赵氏”,但并没有称之为伍赵启霖。还有因避讳改姓再入赘而导致祧三姓的家族1,则比较少见。也有一些家族,为了增强族群力量,而寻求与其它姓...
· 浅论虞翻
虞翻,字仲翔,浙江余姚人,先为王郎吏,后为孙伯符所得。其人文武全才,堪称东南杰出之人物。先孙伯符喜游猎,翻曾经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长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而于孙策讨伐之时又曾谏孙策勿单骑逐敌,韦昭《吴书》:“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其言简要深切。对可招致之后果,有若烛照数计,不弱于郭奉孝也,为张子纲、张子布等诸人所不及。他本人于武学一道的造诣之高只怕在三国武将中都算是少见的一个,“善用矛”...
· 浅论酒文化
男人不喝酒,白来世上走。在日常生活中,我有几件憾事,其中之一就是不善饮酒。大多数的男人爱喝酒。喝酒不需要找出任何借口和种种理由,怪酒不怪菜嘛。有酒,男人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去喝?肆无忌弹地去喝?大凡喝酒成了男人的本事,男人的本事能从酒中喝出来?当然,喝好、喝醉不是目的。至于喝不喝出文化来,我认为全归咎于别有用心的人胡说八道。什么是今日的酒文化?酒现在更多的成为人们为达到功利目的而实施的手段。俗话说:“酒桌上好办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桌制造了众多贪官,贪官为了正名,又制造了酒文化。说来说去,在中国,饮酒渐渐的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政治手段,一种男人招摇的幌子,一种惹人厌恶却又难以回避的社交方式。所谓的酒文化能使国家发展?使民族振兴?如果酒能主导整个社会,那么所有自然人都成为了酒的分子。如果酒能主宰整个人类,那么所有自然界都成为了酒的生命。到那时,男人做什么?做酒的寄生虫吧?!其实,酒,生来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