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三国定都面面观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6
转发:0
评论:0
三国定都面面观 ,不论首都置中或略偏前线,两种态度都有人批评:置中内地曾被苏明允认为无能,讥其

  不论首都置中或略偏前线,两种态度都有人批评:置中内地曾被苏明允认为无能,讥其偏安而无为;定都前线则形同天子守边,战争风险极高。 

  三国时刘备定都成都,由于四川本为盆地,周围有高山,中央有平原,历来立国于蜀,鲜少积极向外,因此屡屡被批评为无能的偏安之都。但是定都边疆也非好事,曹魏原都许昌,在关羽围攻襄樊时,居然造成“威震华夏”,此因许昌距离边境太近而有骚动或响应之情事(梁、郏及陆浑位于司隶及豫州),让曹操一度曾有迁都的想法,如果首都并非离敌太近的话,大可不必理会被敌袭击的可能。东吴原都武昌,地处荆州,西有从长江顺流而来,离蜀太近;北有汉水迎面接邻襄樊,离魏太近。若是蜀或魏发动攻吴,武昌正临首当其冲,首都最不好发生战事,或许随后迁建业,亦是基于军事及安全的考虑。 

  因此蜀都设置于成都,正合于中枢之义,并无不妥,不论就军事或就政治等,成都至今仍为四川中心。若说眼光狭小,则为多心,因为天下熙攘,纷乱未平,刘备及刘禅尚未掌握中原或江东,硬把未控制或没取得的地域加入考虑,而得出蜀汉应定都汉中(偏魏)或永安(偏吴)等,等于是操之过急。因为“鹿死谁手,尚未定也”,太多变化的不确性,焉知江山事事皆如预料?  若以此非议,不如定都原先两汉的关中长安或洛阳,眼光既远,又无偏安之讥,军事有理,政治正确,至于关中是否为蜀汉所能控制,那就另当别论。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遥领不实的动作,还不如落袋为安以稳重脚步就现况来考量。 

  把首都放在边疆,从军事的另类角度,反倒是留给敌人作为进攻的目标。一但首都被破,就算侥幸迁都得逞,元气重伤后大势已去,因为自嚗敌前本属不智之举。诚然军力强盛之时,不论首都在中央或在边陲,皆不虞被攻之虑,或以首都拥有重兵,反倒有威胁邻国,高姿态的武吓恫恐之势。但是首都置边就是拉近外敌入侵的距离,起码比置中内地更易受敌。 

  若以军事考量,传统上以地理凭险可守的考量,如关中的洛阳及长安等,郑樵曾归纳历朝定都心得:“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下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以山川为固。”不过秦观则不以为然,强调“以兵为险”,是以众建兵而少依险,故北宋以汴京为首都。虽然“魏地四平,诸侯辐凑,无名川大山之限”,容易被一马平川而被直捣心脏,而且恰如钱宾四所评弊:“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藩篱尽撤,本根无备。”范仲淹曾以:“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及韩琦所主张的“备

河北”、“营洛邑”,几乎都认为汴京靠敌太近,不如洛阳有险可守。   但定都条件除了军事上的考量,还有政治或经济及文化上的考量。如盘庚迁殷,西周移鼎镐京,为了政治上的控制,迁都有其必要。又北魏孝文帝南迁改都,则为了文化上的观点。至于两宋的汴京及杭州,更是为了经济上的收入。首都本是统治者所在或政治中心,安全性愈高愈好,若欲发动战争,顶多设置指挥中心或修筑防御工事,目的用来作战,配合措施则为军事相关,而不是统治者或高官显要,那只会为敌安排人质被掳清单,而无益于战争。 

  边疆应设诸要塞、城堡或基地,因为境界可能会发生战争;首都位处中心,因为首都避免陷入混乱。历经战火的洗礼,首都被战火波及,不死也带伤,因为首都本来就不是用来举行战争的晚宴会场。边疆比中枢更容易发生战争,首都置边当然易受战火影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倘若首都虽处中枢,仍能庙算胜仗。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定都面面观
定都可置中,或偏处边陲。不论首都置中或略偏前线,两种态度都有人批评:置中内地曾被苏明允认为无能,讥其偏安而无为;定都前线则形同天子守边,战争风险极高。三国时刘备定都成都,由于四川本为盆地,周围有高山,中央有平原,历来立国于蜀,鲜少积极向外,因此屡屡被批评为无能的偏安之都。但是定都边疆也非好事,曹魏原都许昌,在关羽围攻襄樊时,居然造成「威震华夏」,此因许昌距离边境太近而有骚动或响应之情事(梁、郏及陆浑位于司隶及豫州),让曹操一度曾有迁都的想法,如果首都并非离敌太近的话,大可不必理会被敌袭击的可能。东吴原都武昌,地处荆州,西有从长江顺流而来,离蜀太近;北有汉水迎面接邻襄樊,离魏太近。若是蜀或魏发动攻吴,武昌正临首当其冲,首都最不好发生战事,或许随后迁建业,亦是基于军事及安全的考虑。因此蜀都设置于成都,正合于中枢之义,并无不妥,不论就军事或就政治等,成都至今仍为四川中心。若说眼光狭小,则为多心,...
· “孔子热”面面观
孔子从来都是处于风口浪尖上,从来不会寂寞。西方人说,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中国,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孔子。特别是,在目前声势渐大的“孔子热”中,孔子的面相更是呈现复杂多元的趋势。政府似乎在反省自己先前对待孔子的大批判政策,而开始小心翼翼转到利用孔子上来。毕竟,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能为信仰危机、道德失范、社会失衡等一系列的紧迫问题,提供某些借鉴。所以,政府在海外,即使推广汉语教育的机构,也要挂上“孔子学院”的牌子。
· 政令指定都市
沿革政令指定都市不仅能设立行政区(日语:行政区)(相当于中文所称的市辖区),还拥有比一般城市更多的自治权限。最初在1947年,日本政府规划将大城市改为独立于府县之外的特别市(相当于中文所称的直辖市),但遭到各相关府县的反对,因而并未有任何城市成为特别市。1956年,日本政府修改《地方自治法》(日本昭和31年法律第147号)后改设立“政令指定都市”,并在同年的9月1日开始实施。从当天起,原有的五大都市(京都市、大阪市、名古屋市、神户市、横滨市)被成为政令指定都市。根据2013年10月1日的资料,所有政令制定都市的人口总数约2731万人,等同日本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政令制定都市内。政令指定都市一览根据日本地方公共团体编号排序。行政区中加粗文字表示市政府所在地。计划申请升格为政令指定都市的城市水户市等(茨城县)宇都宫市等(栃木县)高崎市及前桥市等(群马县)埼玉县内东葛饰、葛南地域(千叶县)八王...
· 贺氏堂号和郡望面面观
1、郡望据《姓氏考略》载:“后汉庆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望出会稽、河南。”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顺帝时置山阴。此之贺氏,其开基始祖为汉庆纯。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此之贺氏,其开基始祖为后魏贺兰氏、贺赖氏改为贺氏之后裔。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此之贺氏,其开基始祖有二说:其一,为汉庆纯之后;其二,为后魏贺兰氏、贺赖氏改为贺氏之后裔。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东省东北部、河北一小部,治所在今山东省益都。东汉治临萏。东晋以后治今益都辖境缩小。隋唐为青州北海郡。宋青州。元为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国废府。忻州:隋以秀容(今山西省忻县)置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州市。民国废。陈留郡:秦代置郡,在...
·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面面观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又叫“缠丝功”,是陈式太极拳运动内缠外绕相结合的总称,也是陈式太极拳的灵魂所在。陈式太极拳“缠绕”一词,是由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在《拳经总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纵放屈伸人莫知,诸*缠绕我皆依”一句,集中体现了陈式太极拳运用缠绕运动的特点。后来陈鑫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站在一个新的理论高度阐述说:“吾读诸子太极图而悟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极中分一气旋”的太极拳理论精髓。“缠丝劲”的本质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即是指“中气”潜转达于肌肤缠绕运行的外形体现,也是“以形导气”的必然途径。而“中气”则是“缠丝劲”的灵魂与主宰,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动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气”的凝聚与潜转,是练好陈式太极拳的必备条件。“中气”居人体正中央,上通百会穴,下通会阴穴,一线贯串。“中气”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