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9
转发:0
评论:0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素来不喜长篇累牍的夸夸其谈,看似言之凿凿,实则避重就轻,如同隔靴搔痒,不过能吓唬

素来不喜长篇累牍的夸夸其谈,看似言之凿凿,实则避重就轻,如同隔靴搔痒,不过能吓唬外行而已,虽日赋万言,又何取哉?事实胜于雄辩,真理无须赘言,是为题记。

回顾史学史,可知我国史学萌芽于官府,这一渊源决定了古代史学的基本特征。自司马迁《史记》以降,几乎所有的官修史书(以二十四史最为典型),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正如鲁迅所说,某个朝代长一点,做史的是本朝人,自然好人占多数;反之,某个朝代短一点,做史的是别朝人,则几乎没有好人。

自《春秋》以来,为贤者讳,为本国讳,一向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唐朝史学大家刘知几认为,这是爱憎由己、厚诬来世,对于史事的真相有害而无利。具体而言,刘知己在《史通》中提到了陈寿及《三国志》: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晋)在历,史氏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1)

“自梁、陈已降,隋、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而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实。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2)

在这里,刘知己将陈寿之《三国志》与习凿齿之《汉晋春秋》作对比,直斥前者对司马懿父子屡战屡败、篡位弑主等丑行多所回护,而将忠实纪录这一切的《汉晋春秋》奉为“直书”典范,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历来争议颇多,有好事者每每喜欢拿司马懿来做对比,认为其拒不出战,并非害怕诸葛亮,而是有另外一些原因。恰逢五次北伐时诸葛亮不幸病故,司马懿俨然又成为“胜利者”,且美其名曰“深谋远虑”。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司马懿的确是因害怕与诸葛亮对敌而不敢出战,无奈之下只得上演“千里请战”以安众心。这首先可以在《汉晋春秋》中找到确凿证据:

汉晋春秋曰: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3)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害怕诸葛亮?因为在两人唯一一次的正面交锋中,司马懿就吃了大败

仗,而后又损失大将张颌,故而才会对对手深怀畏惧,宁愿忍受“畏蜀如虎”的讥刺,也拒不出战。汉晋春秋曰: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于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4)

了解这么一个基本事实后,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司马懿在诸葛亮逝世后,见到其驻军的处所及布置,会情不自禁地说:“天下奇才也!”其原因就是在两人的交锋中,深刻感受到对手的军事才能非己所及,“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5)

诸葛亮率步卒数万,与司马懿的数十万精锐抗衡,且屡次主动进攻,接连取胜,将主战场推向魏境,而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蜀汉第四、五次北伐时的真实写照。故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说:“懿实畏亮……及进而不敢战,情见势屈,为诸将所笑。”(6)

唐初修《晋书》,根据的是前朝的官方资料,于是在《宣帝纪》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司马懿,其形象究竟有几分符合历史呢?对此,作为一流军事家唐太宗的评论,应该颇具代表性:“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7)

其实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一个“请战千里,诈欲”的统帅,如何敢主动出击,与敌

决战?一个“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的统帅,又如何能大破敌军,俘斩万计?假想和臆测不能取代客观论证,更无法篡改史实,最多可能一时混淆视听,就像阴沟里的积雪,太阳一出自然就化了。行文至此,还有一个小问题值得思考。司马懿在正面交锋中无法战胜诸葛亮,随着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某些人又开始挖空心思杜撰司马懿拒不出战的理由——并不是害怕对手,而是因为兵力相当甚至少于对手,没有必胜把握才不出战。其实这些人的动机很好理解,如果兵力占优,又有地形与补给之利,何以还不敢出战,反而受制于人?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了,就是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确实比不上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采取鸵鸟战术,——这恰恰是某些人绝对无法接受的。于是,他们根据《晋书·宣帝纪》里的一两句话,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像与理解,生造出司马懿所领只有十余万,而蜀汉军队也“应当”与之相当。

其实,对于蜀汉北伐时双方兵力对比,陈寿想必是知道的,但迫于时势,不敢直接或比较明显地记载下来,这也情有可原(当然他还是隐约提到了,见下文)。如前所述,本国史书夸胜讳败,自是常理,连黑白都能颠倒,更何况将多的往少的说?于是才会出现如《武帝纪》中“兵不满万”之咄咄怪事。陈寿作《三国志》要“为讳”,但其后的裴松之就没有这般顾虑,故裴注中时常能见到有关兵力的记载与考辩。具体到蜀汉北伐,裴注先有“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之记载(8),又载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甚至还具体提到“战士不满五万”,这些都是颇有说服力的数据。

然而,某些人肯定仍然不会死心,或云《晋书》乃二十四正史之一,区区“繁芜”之裴注

又何以与之相较?但是,对《宣帝纪》的忠实拥蹩们的最后一击来了,铁证就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正文中,陈寿在称赞诸葛亮治蜀的光辉业绩之后,又分析其北伐何以未竟全功,乃是因为“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在此,他明确地用了“众寡不侔”一词,我以为单凭这四个字,《三国志》仍不愧“良史”之名,以委婉的手段来表达真实的想法,正是陈寿行文高妙之处。某些人或许还在为《晋书》的“正史”地位沾沾自喜,可是与位列“前四史”的《三国志》相比又如何呢?套用《演义》中徐元直的一句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何足道哉,何足道哉!附注:

(1)《史通·直书》

(2)《史通·曲笔》

(3)(4)(8)《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裴注

(5)《陈亮集》卷36《孔明》下

(6)《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五年

(7)《晋书·宣帝纪》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素来不喜长篇累牍的夸夸其谈,看似言之凿凿,实则避重就轻,如同隔靴搔痒,不过能吓唬外行而已,虽日赋万言,又何取哉?事实胜于雄辩,真理无须赘言,是为题记。回顾史学史,可知我国史学萌芽于官府,这一渊源决定了古代史学的基本特征。自司马迁《史记》以降,几乎所有的官修史书(以二十四史最为典型),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正如鲁迅所说,某个朝代长一点,做史的是本朝人,自然好人占多数;反之,某个朝代短一点,做史的是别朝人,则几乎没有好人。自《春秋》以来,为贤者讳,为本国讳,一向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唐朝史学大家刘知几认为,这是爱憎由己、厚诬来世,对于史事的真相有害而无利。具体而言,刘知己在《史通》中提到了陈寿及《三国志》:“然则历考前史,徵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晋)在历,史氏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
· 解密春秋历史:秦、晋的令狐之战
公元前620年三月,反复无常的赵盾拥立晋襄公之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而此时,之前被赵盾请回来当国君的公子雍还被蒙在鼓里,本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大不了送他跟死去的公子乐去团聚就好,反正这也不是赵盾第一次对晋国的公室成员下手了(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可是由于好心人秦康公派了好多秦国仪仗队跟随公子雍一起回国,事情顿时由晋国内政演变为了国际争端。也是赵盾活该自作自受,当初他跟狐射姑争论谁更适合当国君的时候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公子雍有秦国这个大国作为外援,现在公子雍的优点成了赵盾最大的麻烦。不过赵盾作为一个老牌政治流氓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公子雍之所以麻烦是因为有秦军,那直接把秦军解决了不就行了。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赵盾这么形容跟秦国的关系:“如果我们接受公子雍为国君,那么秦军就是客人;如果不接受那么秦军就是敌人。现在我们已经不接受公子雍为国君了,不如先下手为强,像追贼一样把秦军赶出去。"啧啧啧,...
· 《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提要]《晏子春秋》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详细地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215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晏子,名婴,字平仲。《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不完全真实,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书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年代之间,国学大师吴则虞先生曾写过《晏子春秋集释》,认为《晏子春...
·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么厉害吗?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么厉害吗?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对霸主的定义不尽相同,每本书里面记载的霸主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也有春秋五霸四出于晋的说法,意思就是五霸当中有四个都出自晋国。晋国在当时的国力真的是有这么强大的吗?这四个出于晋国的霸主又是哪些人呢?1.春秋五霸有哪些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
· 细说历史——春秋时代的历史进程
?随着平王的东迁,此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本是记述自鲁国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历史的一部编年史。据史料记载,“春秋”也是周代列国国史的通称,据说当时的大思想家墨子就说过“吾见百国春秋”(《史通·六家》引墨子之语,但不见于今本《墨子》)这样的话。孔子虽说没有作过《春秋》,但他创办私学后“教之《春秋》”(《国语·晋语七》),可见《春秋》是孔子给学生讲课时的一本历史教科书。因为鲁国的那部《春秋》所记述的历史年限,基本上与东周时期大国争霸的那段时期相吻合,于是后人就笼统地称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那段大国争霸的时期为“春秋时期”了。史家有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常规。在后世儒生的想象中,夏、商、周(西周)三代是统一为主流的时代,是“合”的岁月。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启打造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到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