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庞统名凤实是雏---读《三国演义》杂感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8
转发:0
评论:0
庞统名凤实是雏---读《三国演义》杂感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为数不少极具智慧的谋臣,如曹操手下有郭嘉、程昱、荀攸、司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为数不少极具智慧的谋臣,如曹操手下有郭嘉、程昱、荀攸、司马懿,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鲁肃、陆逊,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徐庶、法正、马良等等……

对于以上列举的众多谋臣,关于他们运用智慧、出奇致胜的故事,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给予了证实,在此,笔者不想多说。

道号“凤雏”的庞统,作为三国中著名的谋臣,他的智慧似乎应该与道号“卧龙”的诸葛亮等同。关于庞统,未等其在书现,其智慧的程度已经通过山林隐士司马徽之口告诉给了大家,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定天下。从而使刘备由此生出了求贤若渴的心情,也使读者产生了极欲一领其才能的欲望。

可以设想,如果司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为,他在其弟子卧龙未出山之时,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算得是那么的准确;那么,我们也肯定可以这样推论:无论三国中是谁得到这位凤雏先生,那么统一天下的愿望则不难实现。

所以,当卧龙、风雏双双归于刘备帐前的时候,我们真的同关羽、张飞、赵云们一样,为刘备的统一事业有望而感到欢欣,因为,两人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现在当世最具智慧的两人全为刘备所得,那么完成统一的心愿一定不会落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刘备是这样想的,关张赵等人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这位被其老师推崇倍至,令世人羡慕不已的凤雏先生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纵观整部三国,他那无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极其可怜的体现,可称两大两小、两胜两败。

大胜者:赤壁之战时,庞统单人过江献连环之计,靠一片花言巧语使惯于用兵的曹操上了当,铁锁连舟,最终使曹兵大败而归,遂成就了周郎火烧赤壁的佳话。

小胜者:投奔刘备之后,因其貌丑不为刘备所重,被派到耒阳县充当县令之职,因心有怨愤,酗酒百天不理政务,直到张飞到来方大显其才,百日积案一日批完,遂得刘备重用,委以副军师之职。

除此之外,实在看不出这位凤雏先生的智慧还能体现在哪里?又有何资格与统率全军克敌制胜的诸葛孔明齐名共列?

在刘备手下,可以说庞统甚至得到了高于孔明的信任,因而,西取蜀划策略的重任便落在了凤雏先生的身上,况且,凭着‘凤雏’这块金字招牌,凭着‘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的赞语,攻占西川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但是,真是可惜,凤雏先生在刘备手下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同样也是一小一大两计,但两计划均告失败。

小败者:凤雏先生在刘备、刘璋涪城相会的时候,欲仿效鸿门之法,安排大将魏延席前舞

剑,准备借机袭斩刘璋,结果被刘璋手下众将识破,闹得双方众将在席前斗作一团,害得刘备好生无趣,几乎无法收场君臣二人差点闹翻。 大败者,席间斩璋计划失败以后,凤雏先生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一计不成又生二计,一厢情愿地认为敌人七夕节必无准备,兵分两路偷袭雒城,结果计策又被刘璋手下大将张任识破,伏兵于落凤坡,不但使汉兵受到重大损失,自己也落了个万箭穿身的下场,造成刘备兵困涪城进退无路的境地。

至此,庞统在刘备手下副军师的使命完成,大名鼎鼎的凤雏从此落地。

不容否认,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时刻都会出现意外情况,谁都有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这对于一般的谋士或将领来说极其正常,否则就不会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教训;但是,对于作为三国中智慧顶尖的凤雏先生来说,却绝对不应该、也不可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所以,我只能认为,庞统其实不过就是一位空有其名却无其实的常人而已,称其为‘凤’则未必,视其为‘雏’倒是比较准确。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庞统名凤实是雏---读《三国演义》杂感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为数不少极具智慧的谋臣,如曹操手下有郭嘉、程昱、荀攸、司马懿,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鲁肃、陆逊,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徐庶、法正、马良等等……对于以上列举的众多谋臣,关于他们运用智慧、出奇致胜的故事,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给予了证实,在此,笔者不想多说。道号“凤雏”的庞统,作为三国中著名的谋臣,他的智慧似乎应该与道号“卧龙”的诸葛亮等同。关于庞统,未等其在书中出现,其智慧的程度已经通过山林隐士司马徽之口告诉给了大家,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定天下。从而使刘备由此生出了求贤若渴的心情,也使读者产生了极欲一领其才能的欲望。可以设想,如果司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为,他在其弟子卧龙未出山之时,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算得是那么的准确;那么,我们也肯定可以这样推论:无论三国中是谁得到这位凤雏先生,那么统一天下的愿望则不难实现。所以,当卧龙、风雏双双归于刘备帐前的时...
· 庞统名凤实是雏——读《三国演义》杂说之五
对于以上列举的众多谋臣,关于他们运用智慧、出奇致胜的故事,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给予了证实,在此,笔者不想多说。道号“凤雏”的庞统,作为三国中著名的谋臣,他的智慧似乎应该与道号“卧龙”的诸葛亮等同。关于庞统,未等其在书现,其智慧的程度已经通过山林隐士司马徽之口告诉给了大家,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定天下。从而使刘备由此生出了求贤若渴的心情,也使读者产生了极欲一领其才能的欲望。可以设想,如果司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为,他在其弟子卧龙未出山之时,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算得是那么的准确;那么,我们也肯定可以这样推论:无论三国中是谁得到这位凤雏先生,那么统一天下的愿望则不难实现。所以,当卧龙、风雏双双归于刘备帐前的时候,我们真的同关羽、张飞、赵云们一样,为刘备的统一事业有望而感到欢欣,因为,两人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现在当世最具智慧的两人全为刘备所得,那么完成统一的心愿一定不会落空。...
· 庞统名凤实是雏——读《三国演义》杂说之五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为数不少极具智慧的谋臣。就如曹操手下有郭嘉、程昱、荀攸、司马懿,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鲁肃、陆逊,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徐庶、法正、马良等等……对于以上列举的众多谋臣,关于他们运用智慧、出奇致胜的故事,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给予了证实,在此,笔者不想多说。道号“凤雏”的庞统,作为三国中著名的谋臣,他的智慧似乎应该与道号“卧龙”的诸葛亮等同。关于庞统,未等其在书中出现,其智慧的程度已经通过山林隐士司马徽之口告诉给了大家,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定天下。从而使刘备由此生出了求贤若渴的心情,也使读者产生了极欲一领其才能的欲望。可以设想,如果司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为,他在其弟子卧龙未出山之时,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算得是那么的准确;那么,我们也肯定可以这样推论:无论三国中是谁得到这位凤雏先生,那么统一天下的愿望则不难实现。所以,当卧龙、风雏双双归于刘备帐前的...
· 三国演义著名谋士凤雏庞统到底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凤雏是一位人尽皆知的人物。了解三国演义凤雏简介得知,庞统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麾下重要的谋士。赤壁之战爆发后,庞统前往江东躲避战乱。当时,鲁肃将庞统推荐给周瑜。在庞统的建议下,周瑜打算用火攻曹营,为了保障计划万无一失的施行,凤雏庞统前往曹营献出了连环计,帮助周瑜火攻曹营。曹操大将听信凤雏的建议后,使用了连环计,结果周瑜轻易地击败了曹营。图片来源于网络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前去东吴悼念周瑜时,碰到了庞统。当时,鲁肃极力将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见庞统样貌丑陋,便没有重用凤雏庞统。得不到重用的庞统只好前往荆州投靠刘备。刘备也因凤雏长相丑陋,而轻视凤雏,只让他担任小小的耒阳令。凤雏到任后,整天不理政事。刘备得知后非常震怒,便派遣张飞前去责备庞统。张飞慧眼识英才,一眼便知凤雏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让刘备重用庞统。在张飞、鲁肃、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刘备开始重用凤雏,并让他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共同担任军...
·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怎么死的:凤雏活到了几岁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众所周知,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那么,凤雏是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详细介绍了凤雏是谁。凤雏就是三国谋士庞统。了解庞统简介得知,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卒于214年,享年36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庞统是湖北襄阳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末年,庞统拜入刘备门下,成为刘备麾下重要的一位谋士,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表面上看去并不像聪明之人。当时,颍川的司马徽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前去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坐在桑树上采桑葚。庞统就坐在地上和司马徽谈天说地,两人一直从白天说到了夜晚。司马徽对庞统的才智大为惊异,并夸赞庞统说,南州士子没人比得上他。自从司马徽对庞统评价一番之后,庞统的名气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当时,襄阳的庞德公称呼庞统为“凤雏”,称诸葛亮为“卧龙”,称司马德操为“水镜。”刘备为了匡扶汉室,需要笼络天下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