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借荆州”之说揭开孙吴的虚伪奸诈之
事实上,荆州并非东吴之地!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里所记载,荆州与司隶、豫、冀、兖、徐、青、扬、益、凉、并、幽、交州,构成了东汉时期的汉朝全国版图。因此严格意义上的荆州,其所有权显然只能归东汉皇帝一人所有。即使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汉制一州的最高长官名为州牧或是州刺史。州牧的秩位高于刺史,职权则与之相同,都是负责监察郡国守相及地方豪强。东汉末年汉献帝初立之时,当时的荆州刺史是王睿,其后是刘表。刘表殁,其子刘琦尚在汉夏郡,及赤壁破曹之后,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及至刘琦亡,当荆州牧的是刘备,可不是孙权,“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传》)。而在赤壁之战后,荆州真正意思上被孙吴自己所占有过的,又仅限于南郡江陵一地。因此无论是从名义上讲,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说孙吴拥有对荆州的所有权这种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既然荆州根本就不是孙吴集团的,那又何之谓“借”呢?
其实清人赵翼早已就“借荆州”问题进行过辩驳。由其所著的《甘二史札记》卷7《借荆州之非》中记载道:“且是时(即赤壁之战时)刘表之长子琦尚在江夏,破曹后,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权未尝有异词,以荆州本琦地也。时又南征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皆降。琦死,群下推备为荆州牧。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以供军实,又以关羽为襄阳太过、荡寇将军,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遣将分驻,惟备所指挥,初不关白孙氏,以本非权地,故备不必白权,权亦不来阻备也。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吴人追思赤壁之役,实藉吴兵力,遂谓荆州应为吴有,而备据之,始有借荆州之说。抑思合力拒曹时,备固有资于权,权不亦有资于备乎?权是时但自救危亡,岂早有取荆州之志乎?羽之对鲁肃曰:‘乌林之役,左将军寝不脱介,戮力破曹,岂得徒劳无一块土!’此不易之论也。其后吴蜀争三郡,旋即议和,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而吴君臣伺羽之北伐,袭荆州而有之,反捏一借荆州之说,以见其取所应得。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而借荆州之名遂流传至今,并为一谈,牢不可破,转似其曲在蜀者,此耳食之论也。”
赵翼就“借荆州”的问题其实已经讲得相当清楚了,俺不过就此基础上,略作补充和展开。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军南下,兵不血刃地拿下荆州,刘备出奔夏口。诸葛亮渡江与孙权谈判,目的能令东吴与刘备合作共抗曹操。但这种的合作关系并非是建立在刘备集团附
庸于孙吴集团的不平等关系之上,而是以曹、孙、刘三方鼎足之势为先决条件,即要求孙权承认刘备是荆州的主人,打败曹操后,荆州归刘备。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诸葛亮传》)这里的“荆、吴”显然分别指的是刘备和孙权。而这此之前诸葛亮所说的“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则既是在介绍本集团的实力,也是要求平等联合的资本。因此,孙刘联合并不是那种简单的政治依附。
赤壁一战,曹军大败,被迫北归。而孙刘联军则三路出击:周瑜、程普部挟获胜之余威,与刘备一部江陵;孙权自拥大军东向合肥;张昭部攻九江之当涂。三路军中,除了西线周瑜军经过长达一年的消耗战而取胜外,其余两路军均无功而返。如果按照赤壁战前的约定,江陵属荆州之南郡,本当归刘备所用。可孙吴方有这么做吗?当然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刘备可不会指望孙权真的大发善心,所谓“求人不如求已”。刘备利用周瑜率军与曹仁争南郡之机,毅然做出决定,放弃江夏,全力向荆南挺进!等有了自己的地盘,站稳脚跟后再徐图发展,充分体现了避实击虚的战略方针。
刘备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深知政治攻势的重要性。因此在向荆南进军之前,首先上表汉帝立刘琦为荆州刺史。自从刘表过世后,荆州刺史一直悬而未置(刘表次子刘琮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刘琦是刘表长子,子承父业,天经地意。而且刘表病重之时曾对刘备说过“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的话(《传》注引《魏书》),而刘备当时也答应将尽力辅佐其子。刘备拥立刘琦的好处有二:其一自己可以恪守诺言,不失信于人;其二则可以使自己在荆州取得合法地位,名正言顺地参与到荆州政务中去(其中倒也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几分相似)。因此从形式上讲,刘琦是荆州新主,刘备则充当了这位新主人意志的具体执行者和体现者。以荆州主人的身份收回本州土地,名正言顺且师出有名。因此刘琦刘备率军南下时,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又率部曲数万口归降。刘备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扩张。
之后,“琦病死,群下推为荆州牧。”一个“推”字就充分表达了刘备、诸葛亮利用刘琦的巧妙。刘备是刘表集团成员,也是刘表死前的托孤重臣,刘琦是名义上的汉帝所
立的荆州刺史。如今刘琦已死,刘备接任荆州刺史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既不用上表朝廷,又不用孙权任命,这本身就属于荆州的内部事务,孙权方根本无权过问此事。因此孙权让刘备领荆州牧,是对事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承认。《吴主传》中记载:“刘备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刘备承认孙权徐州刺史的地位,以换取孙权对刘备是荆州刺史的承认。因此,刘备拥有荆州是完全经过孙权方认可的,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用现在的话来讲,等于孙刘两方已经签订了一份“双边合同”。而这份“合同”的战略意图也相当明显,荆州归刘备所有,徐州归孙权。北上抗曹,孙权的方向应是东线徐州,而荆州方向则交由刘备负责。 既然这个荆州牧当得名正言顺,接下来的事就是顺理成章了。在这段时间内,刘备以荆州牧的身份,在荆州内部充分行使了主权。内政经济方面:令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统筹归划。网罗人才方面:先后得到黄忠、魏延、刘封、霍峻、庞统、马良、马谡、蒋琬、陈震、廖立、殷观、邓方、郝普、向朗、张存、孔休、习祯、冯习、张南、潘睿等人的辅佐。军事调度方面:令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廖立领长沙太守;郝普为零陵太守;又命向朗督秭归、夷道、巫县、夷陵四县军民事(《向朗传》),从而保证了荆州诸郡的安全和荆益两州的水路畅通。刘备集团的兴旺发展,以致于孙权都感到了些许不安。在得知刘备的甘夫人过世后,为了进一步拉拢刘备,孙权把自己20多岁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至此,刘备在事业上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
当然,刘备虽占得了荆南四郡,人员部属又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但还是没有发展前途。想当初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方针是,先取荆州为家,然后向益州发展。但是要向益州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占有长江水道。但现在荆州内的长江水道完全由孙权控制,刘备被锁在长江以南,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就在孙刘建交的第二年(210年),刘备就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为由,去京口(今镇江)面见孙权,要求“都督荆州”。所谓“都督江陵”,其实也就是进驻江陵,染指长江。而且这里刘备要求的理由非常充分:我是合情合法的荆州牧,而且还是得到你孙权本人认可的。既然你承认了我荆州牧的地位,那南郡作为荆州的治所,岂有我这个荆州牧无权过问的道理?如今我这里是抗曹的另一条战线,没有长江就不能北攻襄樊,怎能担负起抗曹的大任?更何况我现在还人
马剧增,地方太小,施展不开拳脚呢?刘备的这次东行,目的只有一个,即要求东吴兑现孙刘结盟时所定下的“荆州归刘备”的诺言。 对于刘备的要求,孙吴方面没有理由拒绝。但江陵是东吴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浴血奋战,由无数吴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且这时周瑜已领南郡太守,江陵又作为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军事重镇,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孙吴方当然不肯将江陵轻易交给刘备。不过“债主讨债”讨到头上来了,不给个说法,人家怎肯善罢干休?且让俺们来看看孙吴方面的“高招”。
刘备要求进驻江陵,第一个跳出来不同意的就是被众人捧为“大战略家”的周瑜老哥。你问俺为什么?太简单了。那江陵可是周瑜老哥玩命儿般打下来的,简直就是他的“命根子”嘛。“我啃骨头你吃肉”?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当然了,人家毕竟占着理,怎么个回复当然大有讲究。于是周瑜心生一计:“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终非池中物也。”周瑜老哥肚里的“小九九”还真是打得精乖无比。既把刘备在东吴,又把关羽、张飞分置一方,由自己控制,逐一消灭。嘿嘿,刘备你个老小子,饶你奸似鬼,还得吃俺的水。可惜周瑜老哥的算盘打得精归精,却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只被鲁肃的一通“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的“狗屁之言”打得灰飞烟灭。周瑜的簇拥者们不免又要捶胸顿足,埋怨鲁肃的不识大体和孙权的“慌不择言”了。其实让他周瑜老哥表现一下又有多好?
当周瑜老哥知道此计未被孙权见纳,让刘备进驻江陵已成事实后,忙不迭地从江陵赶回京口,面见孙权,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战略主张,即西取巴蜀。他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周瑜老哥此计倒是高明无比,既提出了攻取益州的计划,又可以阻止孙权借出江陵。因为不管是西取巴蜀,还是北攻襄阳,都必须以江陵为依托。且不管西取巴蜀还是北进襄樊是否能付诸实施,及其实施后是否有可行性,但东吴都将保有对江陵的合理控制权,那答应刘备让他进驻江陵的话,就无异于给刘备开了张“空头支票”(呵呵,可惜当时不用罚款)。周瑜此计,既使维护东吴的利益变得合理化,又符合当初鲁肃为东吴制定的未来发展
计划,更与孙权脑子里的建立帝王之业思想合拍,因此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孙权的首肯。当然,答应刘备进驻江陵的事情也被无限期地搁置了起来。孙权给刘备写了封信,约他共取巴蜀,但只字未提让出南郡之事。所谓“牙尖嘴利难敌厚脸皮”!!真该让现在的那班被应收应付帐款弄得头昏头胀的厂长经理们,好好学学周瑜老哥的“欠债不还,却之有道”术。呵呵 不过有意思的是,上天好象有意让“债主”刘备要回荆州似的。而且做为那位主张“欠债不还,却之有道”术的周瑜老哥,也象是突遭天谴,暴毙身亡。否则怎么年轻轻的,又不见他有什么顽疹固疾,早不死,晚不亡,偏偏就在提出此计之后就一命呜呼见阎王了?也同此可见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当然爱周瑜的人免不了又拿出那套“天妒英才”理论来给周瑜遮遮“门面”。当然了,这也不关俺们的事。(不过俺也奉劝那些喜欢干这种缺德事的人好自为之,否则下场嘛,嘿嘿……)呵呵,所谓老天开眼,否则真让善搞“欠债不还,却之有道”术的人大行其道的话,那么那些老实巴交的老实人又该怎么办呢?难不成让他们一个个都买块“豆腐”撞撞死算了?
当然了,“蛇无头不行”,周瑜这一死,吴军的西征只得作罢。而且这对刘备来说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因此刘备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了领有江陵的要求,而接替周瑜上台的鲁肃也极力赞同。孙权终于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分荆州与刘备”,代领南郡的程普也“还领江夏”(《程普传》),代领周瑜兵众的鲁肃也离开江陵,“下屯陆口”。至此,刘备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讨回了江陵。(大汗,原来“站着借债,跪着讨债”打从三国起就有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