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赤壁
我为什么说龙兄认为在长江南岸作战是一个亮点那?因为我感觉台湾军事同行的地图矛盾很多,尤其是沿江沿泽后退,水路并退,如果在南岸就解释很合理,曹操引兵过华容(今天的监利附近)(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就很符合历史了。
在从地图上看看还有其他可以探讨的东西,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按吴国的兵力,只给周瑜三万兵,就让他去抵抗曹操,这里面问题很多。当然很多是我的推测,我大胆把我的想法说一说,如果不对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因为关于赤壁的史料不多,而且陈寿的三国志又模糊不清,所以我就大胆的说出我的想法:
一个是关于周瑜的兵力用途的问题:
孙权给周瑜三万军队,再算上刘备的两万军力,不过五万多些,相对曹操的军力(估计在15-20万之间),相距很远,在古代,兵力往往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毕竟项羽那样的人太少了),而孙权给周瑜三万军队,简直就是去送死,可以说如果在平原上作战,一战就可以击溃他。所以既然在军力上差距很大,那一定是去执行某种战术任务的。是执行什么战术任务那?先从孙权破曹的宏观战略看看,我认为孙权破曹的办法就是节节阻击,南阻北进,围魏救赵的办法。纵观中国南北大战场,可以看出自古北方灭南都是多路并进,分进合击,因为长江之大,渡江点众多,防守不易,而多路突破比一路突破要容易很多。再看曹操在淮水一带兵力调动情况,可以说从淮南战场上看是守而不攻,当然按我以前的推断,因为曹操最初没有作灭吴的准备,所以在淮南和荆州的军力协调上有问题,没有形成多路南下,并且曹操最初的目的是破刘表,而不是吴国,所以淮水,合肥一线根本没有作战争的策应。而这个弱点就是孙权破曹的基本战略之一,孙权的总体战略应该是这样的,让周瑜在荆州和刘备拖住操军,利用地理和地利优势来让操军成为疲兵,而因为操军南下没有合肥方面策应,所以孙权率军北出合肥,如果合肥攻下,就可以北进徐州,瞄视许昌,战争的主动权就在孙权手中了,而这也正是孙策没有完成的事业,而且如果破合肥,那操军东线吃紧,必然会抽调西线荆州的军力北援,那西线的战事就放松。所以南阻北击应该是孙权在赤壁之战的总体思路,而且孙权的确北进合肥缓解荆南的局势。(“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这样配备给周瑜三万人的战术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利用地形阻击操军,阻击军队需要兵力并不是很多,利用山形水势就可以达到目
的。 继续分析:
关于孙权方面的部署,孙权明显以柴桑为东西的枢纽的中心,从孙策取江东后,孙策的最初基地是太湖附近,等占领了扬州大部后,以柴桑为基地西去破黄祖,而且让周瑜在巴丘驻守。所以柴桑是扬州和荆州的枢纽。以柴桑为基地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这里是周瑜退兵的底线,如果在荆州方面节节抵抗,那到了柴桑就是守土抗战了。他跟周瑜说:“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以江东经营了三世,军力不会如此不济,而是孙权准备在本土守土与曹操决战了
收尾
当然这是我自己根据地图分析出来的,对赤壁的研究我想也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我仅仅是设想如果我是孙权,我会如何去做,而后和古人相对应。在这个论坛上,希望有同好的人也可以说说,如果自己是孙权的话应该如何决定如何对应曹操。
作者:天蛇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