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三国第一人物”管幼安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7
转发:0
评论:0
“三国第一人物”管幼安 ,以前读《资治通鉴》,见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当时我的激动真是难

  以前读《资治通鉴》,见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当时我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强权人物,贤人志士,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有几个能使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团结到他身边?大部分是靠强权法令,最次者是掳掠,能够安民,就是很不容易了。可是管宁一介匹夫,并不曾发号施令,百姓就往他身边靠拢,这种人性光辉,能不让千载之下的我辈由衷激动吗?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远祖是春秋时代的贤相管仲。他身高八尺,和诸葛亮一般高,也是长了一副好须眉,相貌不错。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真实财力安葬了父亲,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品质了。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

  金子谁不喜欢呀!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谓割袍断义,划地绝交,大约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让我说,管宁的割席,毋宁说是绝交,不如说是劝诫,希望华歆不要改了初衷。(不过我们读《华歆传》,发现后来做大官的华歆,生活一直是很俭朴的,他除了勇于出仕,不讲节操之外,其它方面的美德还

是不少的。)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就没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还有王烈几个人相约,去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当时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

  我猜想,公孙度当时,有招纳拉拢管宁等人做属下的意思。因为公孙度实际上是个地方军阀,趁着中原大乱,有着趁火打劫,大捞一把的企图,他非常需要有能人辅佐他。可是,管宁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鲁肃,没有什么“隆中对”“榻上策”好谈的,他们几个到辽东来,就是想做难民。所以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

  大家也许会说,管宁是个书呆子,没出息,不知道英雄乘时而起的道理。但是我想,管宁是看不起天下这些自私自利的英雄的,他也并不呆,从选择居住地这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当时,辽东的流民很多,大家为了将来回乡方便,都住在靠近中原的郡南,而管宁偏偏选择了郡北。为什么呢?流民也是不好当的,当时人口少,流民也是一种资源,辽东太守公孙度很重视这批流民,想要用一用的。如果大家住在郡南,时时想着回中原去,就会变成辽东的不稳定因素,引起公孙度的猜忌。贤如邴原,当时就不知道韬光养晦,常常就时事大发议论,而议论免不了涉及有政治野心的公孙度。公孙度于是就容不下邴原,起了杀害之心,还是管宁够朋友,暗地叫邴原赶紧逃走。

  管宁自己呢,在辽东住得很安稳,公孙度猜忌不着他。当时在辽东的许多中原流民,感于管宁的贤名,都来投靠他,在管宁的土窑周围搭房子居住,不多久,这地方就像个村镇一样热闹了。管宁实际上成了流民的首脑人物,但是他只讲文不讲武,热心办起了教育,给流民们讲授诗书礼仪这些乱世里用不着的东西。有外客来访,他则只接见学者类的人物,英雄豪杰们是不见的。公孙度听说管宁的行为,知道不会闹事,就放下了心。而一般的百姓,则由于管宁的教育,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有这么一件故事。管宁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管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买了许多水桶,每天早早地把水打好放着,自己躲开,大家来了都有现成的水,就争吵不起来了。等人们知道这个

“活雷锋”就是贤者管宁时,都为自己以前的行径感到羞愧,主动地讲起秩序来,争水的问题便彻底解决,管宁也就用不着再受累给大家打水了。   还有一件事。当时流民们在辽东都要搞生产自救,开垦田地,种粮为生。管宁也不例外,开了一块地种着。有一回邻居的牛跑到管宁的地里啃庄稼,管宁把牛牵到树荫下,弄了些草料清水供牛吃喝,照料得比牛主还要好。牛主人听说以后,羞愧得好像犯了大罪似的,以后就把牛看好了,不让乱跑。

  可能管宁类似的事迹有很多吧,当地的人感念他的贤德,服从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和睦共处,安居乐业。对这些事情,我的看法是,大家的流民身份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流民能在异乡的辽东找到一小块乐土是很不容易的,都有忧患意识,所以很容易教化。如果是太平盛世,处于故土,管宁这么做,别人就该骂他是书呆子了,谁也不会听他的,只有把刑罚和教化结合才会有效。

  公孙度不久就死了,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但是,自己用不着,别人也休想,曹操做司空后,下令征辟管宁入朝,公孙康把诏命压下不宣布,管宁当然也不会知道了。

  中原局势稳定以后,许多流民都返乡了。但管宁依然不动,安居辽东。我想,这其实表明了管宁的政治态度,他不承认曹魏皇朝的合法性,所以不愿意回乡。可是,辽东的局势也有了变化,公孙康死后,他弟弟公孙恭继位,这个人身体有病,生性懦弱,没有统治能力,而公孙康的私生儿子公孙渊偏偏是个雄才,不安于下位。管宁看到辽东快要乱了,这才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康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芥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算起来,他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船队在海上航行时,曾经遇到风暴,大部分船都沉没了,管宁坐的这只船也很危险,但是管宁从容不迫,好像没发生事情一样。这时,奇迹发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到达了一处荒岛,这才转危为安。当时人们发现,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点火的痕迹,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它解释为奇迹,并说这是管宁的“积善之应”。

  管宁的回乡,名义上是奉了魏文帝的征辟诏书,实际上是躲避即将到来了辽东之难。但回到故乡以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

没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招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于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但太中大夫这个官名算是朝廷强加于他了。魏明帝后来都有点恼火了,派人去管宁家里察看,是真的老的不行了,还是不愿意于朝廷合作?   魏国如此热心地征召管宁,一是因为管宁名气太大,二是想得一个求贤的美名,三是把这个汉朝遗民征过来可以证明魏继汉统的合理性,总之也是没有恶意啊。但结合管宁一生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管宁不受亲友馈赠,不取园中金,和华歆割席,不受公孙氏馈赠,他这个脾气,是谁也拗不过来的,不接受皇帝的官职,是很自然的事。孟子所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管宁算是做到了。

  且不论管宁的政治态度对不对,他这种操守,就足以让后人景仰了。而他在辽东避难时的儒家教化实践,在史书上也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第一人物”管幼安
“三国第一人物”这个说法,恐怕会大招非议。但这也不是我的说法,这几天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讲到《三国志》时,曾经提起前人有些评论。(书中还有一说法是“三国三大人物”,分别是曹操、诸葛亮、鲁肃。)但我以为,从某种角度上说,称管宁为“三国第一人物”,并不算过份。以前读《资治通鉴》,见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当时我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强权人物,贤人志士,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有几个能使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团结到他身边?大部分是靠强权法令,最次者是掳掠,能够安民,就是很不容易了。可是管宁一介匹夫,并不曾发号施令,百姓就往他身边靠拢,这种人性光辉,能不让千载之下的我辈由衷激动吗?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远祖是春秋时代的贤相管仲。他身高八尺,和诸葛亮一般高,也是长了一副好须眉,相貌不错。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管姓人物?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要做好防工作。经常能在史料中看到某些历史人物出场时拖家带口,有时候会提及其宗族,但留名史册者寥寥。本篇来看看三国时期的管姓人物。之前在写管承的时候,就已经顺带提过了三国时期的管姓人物们,稍事增补列个名单:管宁、管邈miǎo、管贡、管辂lù、管孝国、管季儒、管辰、管统、管亥hài、管承、管笃。把这些人物挑出来是因为注意到其中大部分是来自青州,或者曾活跃在青州,也是考虑到他们可能有所关联。管宁、管邈、管贡这三人应该放在一起说,管宁是青州北海朱虚人,后人耳熟能详的汉末名士,以德行与学识著称。管宁、华歆、邴bǐng原被合称“一龙”,曹魏数代君主的征辟都被管宁拒绝了,因此也被称为“独行君子”。虽然管宁年少时家境贫寒,但管宁是有宗族的人,同族兄弟想要接济还被他拒绝了。“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三国志·管宁传》...
· 三国二十四名将——赵云人物生平两扶幼主
早期经历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时为常山王国,建安十一年改为郡治。)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跟随刘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
· 魏延:三国第一悲剧人物
导读:魏延可以说是三国第一悲剧人物,空有武艺却一生不被重用。他两投刘备,忠心可鉴却被诸葛亮认为“脑生反骨”,落得个一生凄凉的下场。网络配图魏延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空有一身好武艺,一生颠沛游离,保了三个主人,没有一个信任他。刘备对魏延稍好些,又碰上个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诸葛亮,压制了他一辈子,有功不奖,出好主意也决不采纳,死后还不忘把他置于死地,真是十足的悲剧人物,要说魏延品性怎么也好过三姓家奴的吕布,而吕布再不济也还霸占一方,最后轰轰烈烈地战死,强过窝囊一生的倒霉蛋魏延。魏延是个有性格、有特点,武艺高超的大将,一生怀才不遇。先保刘表,只看他在刘表处连入厅议事的资格都没有,可见是个未入流的干部。其实他对刘备也算忠心,从那时起就想投入刘备麾下。刘备率兵到荆州,魏延冒着危险开城迎接,却被文聘截住厮杀,刘备说是不忍看刘表自相残杀,领兵他去,魏延杀退文聘,一看已空无一人,只...
· 浙江省-温州-瑞安蔡幼学
蔡幼学(1154—1217),字行之,瑞安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试礼部中省元,因殿试时对策劾外戚张说擅权,见嫉于宰相虞允文,屈降得下第,授广德军教授。丁父忧,再调潭州,执政荐于朝,除敕令所删定官。首言“大耻未雪,境土未复”,请去“苟且之议、委靡之习”。孝宗善其意。旋以母忧去。光宗立,以太学录召,改武学博士。绍熙二年(1191),擢秘书省正字。三年十月,兼实录院检讨官。四年八月,除校书郎。五年八月,升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诏求直言,幼学上疏:“事亲、任贤、宽民,而其本莫先于讲学。”庆元元年(1195)正月,除福建提举茶盐公事,到任后讲求荒政,常访朱熹论学,以“伪学”,为御史刘德秀劾罢。三年十二月,复被列“伪学”之籍,奉祠达八年之久。嘉泰三年(1203),起知黄州,改提点福建路刑狱。未行,内召为吏部员外郎。入见,建言“爱惜邦本”。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皆兼权中书舍人。嘉定元年(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