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对刘备、关羽的毒害
“隆中对”对刘备、关羽的毒害
,我们经常说大意失荆州,大意是指的什么呢?毛泽东后来曾经很深刻的指出关羽的所谓的大
我们经常说大意失荆州,大意是指的什么呢? 毛泽东后来曾经很深刻的指出关羽的所谓的大意就是对孙刘联盟这个统一战线的高度迷信。我以为当非大家不能道此,毛泽东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他说这句话时显然有着当时的政治背景,不过,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研究 三国这一非常事件有着极大的启迪。孙刘联盟是历史形成的,在一段时期以来是孙刘各自利益的联合,孙权因为要腾出手来整顿交州的士家兄弟,也要对付桀骜不逊的山越,所以,孙权不仅同意鲁肃的建议,而且还把妹妹许给刘备,不能说没有羁縻的作用在里面,不过总的是联络政治感情。可是,随着沟通孙刘之间的最为重要的纽带鲁肃的病故,孙刘之间的分歧已经大于共同了。建安20年的平分荆州就很能说明孙刘联盟已经走向破裂的边缘。(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属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备。)鲁肃死于建安22年,在鲁肃死前,孙权已经属意于吕蒙了,吕蒙接替鲁肃后,就开始布置对关羽的偷袭工作,其实,这在吕蒙来说也是宿愿,根据史书记载,吕蒙很早就对鲁肃说过: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可见,在孙权系统内部准备对付刘备拆除孙刘联盟的是大有人在,而且用心也很早。而且,作为东吴的首席 军事指挥官的吕蒙还危言耸听的说服孙权:“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日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我们说孙权不想夺取荆州那是假的,不过怎么夺取,以撕破孙刘联盟为代价,这点上孙权未必没有顾虑,比如他向关羽示好也不能说完全是欺骗,然而,吕蒙不断的给孙权加码,打气,让孙权最终确定对关羽动手,这里面吕蒙的怂恿作用不容忽视。可是,作为荆州的守将关羽并没有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相反比较麻痹,徒逞口舌之快。最明显的就是孙权准备和关羽结为亲家反而被关羽骂回,凭空的刺激孙权一把。这就是关羽见识浅陋的地方。与关羽同时陷于麻痹的还有刘备。刘备在进军西川虽然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基本上还算顺利,特别是夺取了汉中,为他的蜀汉政权的外延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庞统、法正对于蜀汉立国的基本方针--《隆中对》决策都做了进一步的修正,经过修正之后的《隆中对》显然实用主义占了上风。这就是刘备急于让关羽出兵北进的主因。《隆中对》对进入西川之后的设想是这样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里所说的西和和南抚都是对西川内部的整合,因为入川之后土著与荆楚集团的矛盾是比较多的,而且理顺内部的派系关系也是必要的。而外结孙权在这时候是至少不要过早的刺激孙权集团,不让他感到蜀汉的咄咄逼人。然而,修正了的实用主义的隆中对一方面不假孙权以词色,一方面则迅速调动基干部队进行北进。短期效应的连续得逞让刘备飘飘然,越发没有认真的审视诸葛亮的这个既定方针的厚重内涵。北进任务交待之后,关羽在留守荆州和布置防御上也犯了人事错误,像縻芳、傅士仁等并没有什么真的才具,而且和关羽的关系一度也很紧张。留这样的人在荆州不说还委以重任尽管是无奈之举到底还是张皇了一些,而且,关羽在前方居然放话刺激这两位,徒然使得他们更加反感,增加了荆州的危险。而另一位比较具有才能的潘浚,关羽没有给予足够的信用,浚这个人很有才干,刘备对他就很赏识,离开荆州之前让他留典荆州的事务,做了治中从事,以后吕蒙偷袭荆州,只有浚不出来相见,“浚伏面着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哽不能自胜。”经过孙权的做工作,浚降吴,后来,得到孙权的重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资治通鉴》卷68记载了浚的这样一段事情:武陵部从事樊胄诱导诸夷,图以武陵附汉中王备。外白差督督万人往讨之,权不听;特召问浚,浚答:“以五千兵往,足以擒胄。”权曰:“卿何以轻之?”浚曰:“胄南阳旧姓,颇能弄唇吻,而实无才略。臣所以知之者,胄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馀自起,此亦侏儒观一节之验也。”权大笑,即遣浚将五千人往,果斩平之。由此可见,浚是很有眼光和能力的,而且,浚为人鲠直,中书校事吕壹用事,大臣都不敢面对,唯有浚要杀了吕,以后多次在孙权面前力争。这样一个人才,关羽不能发现,不能使用,可见关羽在识人上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后来, 曹操听从董昭的建议,放出风去,果然关羽再度犯了性格上的毛病,犹豫不决,直到江陵失守后才仓促南返,然而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求助上庸的刘封竟然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可见,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所说的内修政理是多么的重要,刘备暴得广大领土,遣军派将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审视和磨合的,如果假以时日,至少不会出现刘封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的。刘备原来和关羽是一直保持积极的联系的,然而在陆逊封锁峡口之后,他们之间的联系就中断了,刘备始终没有得到关羽的消息,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在关羽被击破之后的一段时间竟然毫无反应的原因,造成刘备的这种失误一方面固然是陆逊等人破坏,不过在刘备看来孙刘联盟尽管不再坚固,可也不至于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更不会想到孙权背后的这一刀直奔主题。再者,上庸方面按兵不动也给刘备以错觉,刘封先是“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继而对刘备不言关羽败事,搞得刘备莫名究竟。终致关羽父子被东吴白白的砍了脑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羽失荆州对隆中对有何影响?隆中对与关羽北伐冲突吗?
历史不是传说,也不是戏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比故事更精彩……一起来讨论“关羽失荆州对隆中对的影响”的相关话题,感受下您所了解的历史是否和我的一样呢?大意失荆州,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三国志·魏志·刘晔传》说:“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这是刘晔对曹丕所说的,代表了其时一般人的看法。关羽与刘备是在涿郡结识的,涿郡是刘备的家乡。当刘备“于乡里合徒众”之时,关羽与张飞即是他的左右手,“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下引文不注明出处者皆出于此)。无...
· 巧对对联故事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此对联的来源是这样的。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出了上联。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二十一岁。这样一百二十岁,加上二十一岁,共为一百四十一岁。出联称奇。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岁加一岁,也是一百四十一岁。对句绝妙。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村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
· 王维对对联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王维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一口答应,并且催促姑娘抓紧时间出题。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宿?王维一听,这个上联字字都是宝盖头,一时想不出来,觉得有点为难。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见他不做声,就说;“堂堂一位文人,连个对联都对不上,怎么进京赶考啊?”说着进去把门关上了。王维很无奈,只好在黑暗中继续赶路。黑夜中不认识路,又是在荒郊野外,这可怎么办啊?王维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联,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门。姑娘开门见还是他,有点诧异,但还是听他把话说完。王维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说出了下联: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姑...
· 刘备昧心参与剿杀关羽:刘备谋害关羽的原因
《三国演义》不仅要揭示国家的分合规律,还要通过刘关张揭示人与国的分合关系:当国家分裂、民心涣散之时,刘关张反其道而行之,桃园结义,凝聚人和,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三足鼎立之后,又由于刘备与关羽的政见分歧,刘要做中兴皇帝,关仍想匡复东汉,人和散失,所以接连遭致失败。相对于刘备和关羽,张飞就没有那么鲜明的政治立场了。这大概也与其出生有关——“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既不像刘备早年丧父、家贫,也不像关羽除灭豪强、逃难,他结义、参军纯粹是出于“大丈夫应与国出力”的热血与豪情。正因为动机无为,所以他并不想做江湖老大,甘愿鞍前马后做小弟(江湖上有钱人自立为长,不序年龄不比能力的甚多),先佐汉,后忠刘,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汉室宗亲。例如他在刘备婉拒进位汉中王时劝道:“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是皇帝,有何不可!”但对于董卓、吕布和曹操等人,张飞又一直...
· 隆中
诸葛亮躬耕地争议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真正的所在地,有隆中与南阳市卧龙岗两种说法,长期引发各界争议。历史地图中的标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东汉荆州刺史部地图显示南阳郡与南郡的边界犬牙交错,南郡东北部分在汉水以北,与南阳郡南部以绿林山为界,隶属南阳的邓县有一块在汉水以南,深入南郡襄阳境内。在该地图集的三国魏荆州地图里,隆中位于南阳郡邓县以南的襄阳郡境内,其东南部为南阳郡的樊城和襄阳郡的襄阳。张其昀监修的《中国历史地图》里标示隆中在襄阳西北方。沿革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大计,诸葛亮分析了当时形势,提出应首先夺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等待时机,出兵北伐,进而达成统一之战略,这次谈话即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策”。诸葛亮离开隆中后,其居住的竹篱草庐保存了下来。晋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公元306年),镇南将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