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8
转发:0
评论:0
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蜀书·诸葛亮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蜀书·诸葛亮传)实则“藏器在身”,[2](P126)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诸葛亮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略》)笑而不言者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诸葛亮抱经纬天地之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蜀书·诸葛亮传)然管、乐亦并未建立盖世之功,任官不过诸侯手下将相而已。诸葛亮志存高远,他自比管、乐,很可能仅是其追求的较低目标。以当时形势而言,不排斥诸葛亮亦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东汉末年,皇纲解纽,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称孤道寡者不可胜数。曹操、袁绍、孙策、孙权、刘备等人皆有并吞八荒,囊括宇内,扫平四海之志。难道诸葛亮就不如他们,注定只能为人臣,而不能为人君?可惜的是,由于诸葛亮出道太迟(按,比曹操、袁绍、刘备等人要晚出生二十多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1](蜀书·诸葛亮传)其余军阀,如刘表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1](魏书·刘表传)刘璋占益州,张鲁守汉中,马腾、韩遂称雄于关中。汉朝十三州之地已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诸葛亮已失去了自树大旗,成为独霸一方诸侯的最佳时机。胸怀济世之才,欲图王霸之业的诸葛亮要想攀登权力的高峰,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择主而事之,这对诸葛亮而言,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与司马懿相似,仍是实现其的重要契机。需要探讨的是诸葛亮“择主”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诸葛亮考虑的标准不外乎二条:其一,人主必须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其二,自己必须成为人主的股肱,得到人主的特殊重用。从《隆中对》中可知,诸葛亮对世之英雄早已洞若观火,一目了然。刘表、刘璋、张鲁等碌碌之辈,根本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诸葛亮心目中的英主明君,唯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从当时的政治格局而言,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当然是曹操,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放弃这一选择?我以为这并非是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要与“汉贼”划清界限。诸葛亮弃曹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中原、汝颍地区的人才济济,①曹操平定北方后,已非初起兵时可比,其帐下确是猛将如雨,谋臣如云,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霸府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对此状况,诸葛亮是有足够认识的。当其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时,诸葛亮劝阻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蜀书·诸葛亮传)实则“藏器在身”,[2](P126)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诸葛亮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略》)笑而不言者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诸葛亮抱经纬天地之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蜀书·诸葛亮传)然管、乐亦并未建立盖世之功,任官不过诸侯手下将相而已。诸葛亮志存高远,他自比管、乐,很可能仅是其追求的较低目标。以当时形势而言,不排斥诸葛亮亦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东汉末年,皇纲解纽,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称孤道寡者不可胜数。曹操、袁绍、孙策、孙权、刘备等人皆有并吞八荒,囊括宇内,扫平四海之志。难道诸葛亮就不如他们,注定只能为人臣,而不能为人君?可惜的...
· 李卫的从政之路:公勤廉干国家伟器
雍正曾说:“天下巡抚中,实心任事、不避嫌怨、为国为民者,惟田文镜、李卫、杨文乾三人。”后来,他又常常告诫臣工们以三位“模范督抚”为榜样:“自今天下督抚诸臣中,朕所最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两份名单中都有李卫,那李卫又是何许人也?出身例监以才见用李卫(1687-1738),字又玠,世居徐州丰县(今江苏丰县)。李卫少有大志且具嫉恶如仇的秉性,成年后才气横溢,识量轩豁,“尤锐意经世之务”。为了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理想,他援例捐纳成为一名国子监生。康熙五十六年(1717),他以国子监生身份被兵部选任为武选司员外郎,任职期间,“裁定案例,贿请不行”,深得上司赏识。时任兵部右侍郎田从典更称赞道:“非常才也!此席他日属君矣。”李卫虽非以传统的科举正途出仕,但初入官场已显露不凡之才。两年后,李卫升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史载他在户部“事遇纷纠,长官恒委裁决,悉合条理”。特别是康熙六十年(1721),...
· 李卫的从政之路:公勤廉干堪称国家伟器
雍正曾说:“天下巡抚中,实心任事、不避嫌怨、为国为民者,惟田文镜、李卫、杨文乾三人。”后来,他又常常告诫臣工们以三位“模范督抚”为榜样:“自今天下督抚诸臣中,朕所最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两份名单中都有李卫,那李卫又是何许人也?网络配图出身例监以才见用李卫(1687-1738),字又玠,世居徐州丰县(今江苏丰县)。李卫少有大志且具嫉恶如仇的秉性,成年后才气横溢,识量轩豁,“尤锐意经世之务”。为了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理想,他援例捐纳成为一名国子监生。康熙五十六年(1717),他以国子监生身份被兵部选任为武选司员外郎,任职期间,“裁定案例,贿请不行”,深得上司赏识。时任兵部右侍郎田从典更称赞道:“非常才也!此席他日属君矣。”李卫虽非以传统的科举正途出仕,但初入官场已显露不凡之才。两年后,李卫升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史载他在户部“事遇纷纠,长官恒委裁决,悉合条理”。特别是康熙六十年(17...
· 心理学评论
外部链接ListoffreePsychologicalReviewarticlesavailableonline
· 学人从政的糊涂与尴尬
从历史看,学人从政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文化生态现象,不论在怎样的体制中,都有其一定的意义。若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言,中国知识分子大规模介入现实政治,其政治上的理想以及试图担负起救亡御侮的历史使命,或许成为文人学者从政的一种催化剂。从客观上讲,学人从政对国家来说,并非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在非常时期,政府也是希望能有一些在学术与人格上皆具声望的人出来为国家做点事,这就势必具备了双方“一拍即合”的可能与条件。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想从政的学人都可以从政的,政府同样也会有自己的选择。进入权力后,如何实现其政治理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人从政既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些具有精英意识的读书人,抱以传统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以及“舍我其谁”的救世心态,与国家、民族共同体发生一种血肉联系,从而彰显人格上的某种魅力。所以,能否保持独立的思考和立场,或相反,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仅以民国著名学人朱家骅为例,或许能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