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红茶
广东英德红茶,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英红的花色与品质:产品分为叶、碎、片、末4个花色,各花色中文包含了不同等级的多个茶号。成品外形紧结重实,乌润细嫩,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鲜爽浓强,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红亮。其茶多酚含量超过35%,较一般品种多10%,对人体有良好的药效作用,如有收敛、杀菌、消炎、抗癌等功效。此外,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含量丰富。该茶可凉热净饮,单独泡饮或加糖、奶调饮。
英红从1958年问世以来,经国际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认为已达到国际红茶高级水平。1980年在全国红碎茶二套样评比中,名列前茅;1984年获商业部红碎茶评比之冠;1985年中国工业食品协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优质食品评选,英德华侨农场所产金帆牌1号红碎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该茶已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波兰、苏丹、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广东荔枝红茶
所谓的红茶、绿茶,不是指长在树上的茶叶差别,而是指茶叶因制造加工程序不同,经由制茶过程中所引发的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而形成的色、香、味、形的茶类类别概称。说白一点就是,同一棵茶树,因为控制发酵程度的不同,来制作出红茶或绿茶还是乌龙茶。红茶属全发酵茶。蕴含万种香气,带有焦糖香、麦芽香等,滋味甘润,饮味浓。茶汤透明嫣红。荔枝红茶在将新鲜荔枝烘成干果过程中,以工夫红茶(指贡茶,即高等红茶为材料,低温长时间,合并熏制而成,外型普通,茶汤美味可口,冷热皆宜,进口红茶如蓝莓(伯爵)、皆难与其比拟,值得细细品味。产自中国广东、福建一带茶区。中国唐朝时,杨贵妃(杨玉环)酷爱吃荔枝。每年七、八月时,唐明皇总是派大批船队将荔枝经由大运河从江南载运到北方京城。船队上还包括有各式的贡茶进贡给皇族喝的茶,又称工夫茶)。而将荔枝和功夫红茶合并熏制成的荔枝红茶。不料竟深受皇室及杨贵妃的喜爱,而渐渐流传。为世界最早的自...
· 茶文化―茶文茶诗―冬季去英德茶园品红茶
英德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而得名,近年英德红茶享誉海内外。旅游业人士戏称英德“穷山瘦水景色美””,“山穷”所以盛产中国三大园林石之一的“英石”,因“水瘦”所以纯净无污染,水产鲜美;穷山瘦水,所以民风纯朴、风光秀美。趁冬阳正好,从广州驱车去英德,上京珠高速,转英佛公路,只需1.5小时,就陷入英德的满目翠色、碧水环绕中了。英德各条公路风光各异,乘坐旅游大巴的游客固然可逐一欣赏,自驾车爱好者更是惊喜万分:“迎宾路”英石林立、“百景路”田园风光、“英红路”茶果飘香、“长湖路”山清水秀……长湖冬钓、鱼肥虾美长湖风景区,位于英德市东南10公里,是库区湖泊,宽度在几十米到200多米之间,却蜿蜒20多公里,因此得名。两岸群山相夹,繁盛的竹林映入湛蓝的湖水,又有湖边农家田园、鸡鸣犬吠……因湖区未设现代工厂,湖水绝无污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湖区的鱼虾种类多数量多、又格外鲜美。在这里钓鱼,不需打窝不需技巧,甚...
· 广东英德市乌坭永珍成公宗谱考
广东英德市乌坭永珍成公宗谱考永珍公入粤发展概况由于各地方言不同,始祖永珍公之名有曰永祯公或简称祯公,亦有写成永真公。吾公由浙江省钱塘途经保昌府黄石寨迁来,吾公从浙入粤至今已历经664年(据信宜族谱记载)至864年(据英德原藉记载)之久,尚未有准确的资料,希望后代裔孙查明更正。据历史分析,吾祖永珍公应在元末1350年至1365年之间,正当元末,互相掠地争雄,以至改朝换代,战乱纷忙,加上盗匪四起,民不聊生,百业俱废,百姓为求生存,四处逃生,投奔比较安全的地方落户。吾祖永珍公亦携妻冯、陈氏流落广东省英州市九龙镇人村稀少石山环抱的乌坭村,盖起茅棚,权作栖身之所,开垦耕种,勉强糊口度日并定居下来。据广宁县族谱记载,永珍公之胞弟永济公与父亲成迁公仍居浙江钱塘故籍。永珍公配妻冯氏;生子积珠,配妻杨、陈二氏;积珠生子祖N,配妻陈氏;祖N生子荣孔、次子宗富,号沐孔(穆孔),配妻唐氏;生九子一女(女入赘陈氏以...
· 红茶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425/b188e75a-5b36-4171-aaf0-8bb97d4d361a.jpg)
红茶的品种在中国,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及外山小种。工夫红茶:包括滇红工夫、坦洋工夫红茶、祁门工夫红茶、白琳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当中最知名的是正山小种(也称拉普山小种)。而工夫红茶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红茶,单一的红茶是以茶的产地命名的,如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阿萨姆邦。世界上的名茶主要包括:阿萨姆红茶(印度:阿萨姆邦)大吉岭红茶(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锡兰高地红茶(斯里兰卡)尼尔吉利红茶(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尼尔吉利斯县)祁门红茶(中国)云南红茶(滇红)(中国)南亚红茶中,以印度西孟加拉的大吉岭红茶最为上等。另外,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的品质也相当优秀。最好的锡兰红茶,冲泡出来的茶色是深红色的。在西方茶文化中,通常在红茶内加入砂糖或奶一起饮用,但中国人喝红茶时则因传统习惯影响,而认为喝茶不该加糖。中国是红茶的原产地,中国知名名茶有:正山小种(福建)闽红(坦洋...
· 卢英德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6/983/8a051061-488f-4dde-8ec0-39cf1bfaa003.jpg)
生平生于泰米尔纳德邦马德拉斯(今金奈),毕业于当地基督学院化学系,及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4年加入百事公司工作,2006年升任百事公司董事长及CEO。在2006年9月,福布斯杂志将英德拉选为世界上最有权力女性的第四位。她育有两名女儿。英德拉·努伊参考文献^Saporito,Bill.(3May2007)TheTIME100.Time.com.Retrievedon2015-05-26.^PepsiCo"sIndraNooyigot$18.6millionpaypackagein2013–TheTimesofIndia.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Retrievedon26May2015.^NetWorth:IndraNooyi,PepsiCOCEO.Squander.^百事可乐首位亚裔女执行长IndraNooyi印度裔印德拉‧诺伊^陈至立会见百事公司董事长...
知识互答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