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古道上南涧“跳菜”艺术的民间化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1
转发:0
评论:0
古道上南涧“跳菜”艺术的民间化,看见"跳菜"二字,不要误以为是什么新的科技发明--会跳舞的蔬菜,或是在四川流

  看见"跳菜"二字,不要误以为是什么新的科技发明--会跳舞的蔬菜,或是在四川流行的"跳水泡菜",它实际上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拥有1200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

  中国盛唐时期多位皇帝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从唐太宗迷恋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唐玄宗直接出任唐朝"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正是在这种气候下,云南当时南诏国的《南诏奉圣乐》舞动长安,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

  在《奉圣乐》的伴奏下,舞者奉盘或托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这种"抬菜舞"最初为雅致的宫廷舞蹈。

  这种创立于公元800年的《南诏奉圣乐》"抬菜舞",经历千余年的演变,已经在南涧县的民间扎根,成为民间礼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当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一行一来到位于云南省西部,夹在大理、临沧、思茅三地之间的南涧彝族自治县,当地的"跳菜"艺人就以他们"浓烈"的舞蹈吸引了报道组的注意力。

  据当地的"跳菜王子"阿本枝介绍,跳菜在南涧的民间极为活跃,当地百姓逢贵客驾临、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都会请跳菜人来暖场子,活跃气氛。

  跳菜队一般为7人,其中1人鸣锣指挥、2人吹奏器乐、2人持奉盘、2人为搭档,奉盘队一般穿着羊皮袄,从厨房到餐桌,边奏边舞边上菜;但是活跃在当地乡野的跳菜艺人极为变通,两人甚至单人都可以表演。

  为体验民间跳菜的真实面貌,而不是县城诸多场合的舞台化跳菜表演,记者驱车离开南涧县城,前往无量山中的无量乡华山村。据向导介绍,无量乡共有3.5万人,但有1万余人会耍"跳菜",而在华山村的2800名村民中,有600多名跳菜艺人。

  李能鹏只有11岁,上小学五年级,但是跳起菜来已经像模像样,一幅跳菜老手的样子。细打听,才知道他家里人都是跳菜能手,父亲李成芳、爷爷李佩也都是跳菜老手,堪称跳菜世家。
就在李家的院子里,一家人现场表演起跳菜舞,三声锣响之后,抬菜人手举托盘,盘里放着刚出锅的蔬菜,在唢呐声中,扭着腰肢缓缓走出。

  抬菜人将拇指、食指、无名指伸作鼎状,支撑着菜盘,里面摆着八碗菜肴;跳菜人则左手持一块方巾,跟着音乐节奏蹦跳着来到席间,不停做出滑稽动作,姿势时而"马步跪蹲",时而盘旋,时而作"托盘敬奉状"。

  就在这种花式中,一盘盘菜在桌上摆齐。李成芳说,有的跳菜高手,一次能托出3个奉盘26碗菜肴,其中右手托一盘8碗,左手托一盘8碗,头顶托一盘8碗,加之用口叼住两把勺柄、左右勺窝各放1碗。

  在李成芳这样的跳菜老手看来,老道的跳菜艺人能够不拘一格,舞步、滑稽功夫、搞笑本事变化多端。而且在跳菜舞的创始者彝族百姓看来,跳菜是他们民族性格的体现,从舞蹈中甚至可以品味出彝族内部不同分支的生活环境和民族特色。

  跳菜王子阿本枝说,南涧彝族分为黑彝和白彝,两个分支在民俗、服饰等方面各有特点,分别居于无量山和哀牢山,无量山高耸险峻,哀牢山相对平缓。两种彝族在表演起跳菜来也相应表现出不同特质--"一种雄性、夸张、狂放,另一种相对绵软、温柔一些。"(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彝族饮食理南涧彝族“跳菜”是舌尖上的民间艺术
理南涧彝族“跳菜”舌尖上的民间艺术“南涧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是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族群众举行喜庆、婚丧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是南涧彝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它把粗犷、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跳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跳菜”又名“抬席”,分两部分内容:宴会开始时叫“上席”、“出席”,宴会结束时叫“撤席”或“下席”,一般以前者为主体。凡遇婚、丧一类红白喜事,举行10桌以上的宴会都要“抬席”,主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高腔吆喝声与纯真优美...
· 听“跳菜王子”讲述“跳菜文化”
长着一脸络腮胡,剃着发青的光头,43岁的跳菜艺人阿本枝因其娴熟的技巧被当地百姓封为"跳菜王子",一谈起跳菜舞,时常眯眼笑着,和他跳菜时滑稽的表情相仿。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和当地的跳菜王子"聊舞"是个"附加任务"。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一行10名记者刚到古道当年的重要站点南涧,就受到阿本枝率领的跳菜艺人的跳菜欢迎,使得记者的视线暂时偏离"茶马",聚焦这片古道上的跳菜舞。阿本枝称自己为地道的彝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迷上"跳菜"舞,"这种舞不用学,彝族人看看都会跳,只要随着自己的性子跳。"事实当然不像阿本枝说的那么简单,要知道熟练的跳菜艺人一次能托出3个奉盘26碗菜肴,其中右手托一盘8碗,左手托一盘8碗,头顶托一盘8碗,加之用口叼住两把勺柄...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跳跳
“跳跳”,又称“跳戏”、“跳杂戏”,流传于合阳县行家庄、莘里、北点仁、南义庄等地。其中以行家庄的表演最有代表性和群众性。跳跳即主要以动作表现人物故事的戏,据现存跳戏表演的内容、程式、风格、特点分析,它仍保存着我国宋元锣鼓杂剧的某些遗风。戏剧史论研究工作者认为,跳戏形式奇特,风韵古朴,是研究中国宋元锣鼓杂剧的珍贵史料。有民族戏曲活化石之称。跳跳的表演剧目很丰富,据已搜集到的手抄本就有八十五个,其中以反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传》等说部的故事内容为主。跳戏表演时,演员在锣鼓和唢呐伴奏中跳上场,表演一段舞蹈后,说韵白自报家门,再开始演正戏。表演时演员只说,不唱,只用对白和舞蹈表现情节内容,乐器伴奏有大鼓、大镲、大锣,外加两支唢呐。锣鼓点节奏简单,鼓谱有[滚折子]、[武鼓)、[文鼓]、[墩鼓]等。唢呐曲旋律古朴,音韵嘹亮奔放,通过上下旬的反复吹奏,...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古陶黑陶
黑陶源于龙山文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河北雄州、深州与馆陶县等地继承了古黑陶工艺,以绝净细腻红胶泥为原料,经过拉坯造型、晾晒轧光、画线雕艺,使黑陶不但乌黑,而且能呈现银灰、紫靛多种色彩,风格精巧、挺拔、质朴,使古老的黑陶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在吸收古今中外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出几百个品种,品味古朴庄重,优美高雅,有极高的陈设观赏和收藏价值。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古陶黑陶
黑陶源于龙山文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河北雄州、深州与馆陶县等地继承了古黑陶工艺,以绝净细腻红胶泥为原料,经过拉坯造型、晾晒轧光、画线雕艺,使黑陶不但乌黑,而且能呈现银灰、紫靛多种色彩,风格精巧、挺拔、质朴,使古老的黑陶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在吸收古今中外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出几百个品种,品味古朴庄重,优美高雅,有极高的陈设观赏和收藏价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